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文物古迹介绍

宁波佛教居士林
  宁波佛教居士林地处宁波市区中心,坐落于月湖柳汀之上,风景幽雅,瑞气霭林,林地面积一千七百馀平方米,林内诸座殿宇庄严巍峨,为居家信众礼佛修持清净精舍。宁波佛教居士林原址,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初为家祠。元泰定四年(1327年)改为驿馆,后又称为“玄坛殿”(财神殿)。及至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由鄞县边文锦大居士发心捐资,始将佛教居士林从南门原址迁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等。沿至1959年与市区其他佛寺同遭毁废,居士四散,香火中断。1989年,在宁波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的落实,原属居士林的殿宇房舍现已全部收回,经来林义务参加各项筹建工作的百馀名助工人员五年半来的无私奉献、不辞辛劳地共同努力,现已修复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弥勒殿、圆通殿、念佛堂等六座佛殿。此外,林内还闢有藏经楼、学佛阅览室,以便居士信众深入研习,净心修持,建立正信。宁波居……[详细]
李敏活动地旧居
  李敏活动地旧居位于海曙区龙观乡李岙村的中部,为一间民宅。根据建筑形制及风格判断,建筑为清晚期建造。主体坐西朝东,合院式,由正厅及南厢房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94m2。正厅为重檐硬山顶楼房,面宽四间,进深六柱八檩,穿斗式结构。廊间梁架为月梁,底部两侧雕卷草纹,檐柱柱头施牛腿雀替,牛腿上雕缠枝纹。南厢房为单檐硬山顶平房,一开间。这座住宅的主人为抗战时期三五支队的一个老游击队员洪瑞泰,如今已87岁高龄。据他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章水区委书记,后来著名的革命烈士李敏同志曾借此地作为三五支队的抗日活动指挥场所,用于发动群众工作,组织发展群众力量。李敏同志长期从事抗日救国革命斗争,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年青的生命,牺牲时年仅21岁,被称为渐东的刘胡兰。当时,李敏同志在洪瑞泰家用过3个月的床至今保存完好。革命烈士李敏抗日活动地见证了李敏为抗战而奔波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2010年9月被公……[详细]
范春园墓
  范春园墓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山下庄村上河头自然村,墓向西方,墓丘呈椭圆形,封土直径3.4米,高1.27米。墓面总宽4.63米,上下共分三层,由基座、墓碑、碑前挂件组成,墓碑长2.22米,高0.72米,上镌“春园范公寿域”几个大字,由原广东省政府主席谭延闓所书,碑首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长3.22米,高0.83米,碑首中部上 书“山高水长”四个行书大字,四面以卷草纹收边,上部为双龙吐蟾挂件,两侧另设两组戏剧人物图案,翼子上刻挽联1幅“松楸矗立余阴远,兰桂传芳世泽远”,均为隶书字体。墓面两侧各立石柱两根,分别高1.05米,1.92米,较矮柱宽0.43米,上撰挽联1幅,“云光笼青岫,山气郁佳域”,较高1柱宽0.7米,亦撰1对挽联,“百岁同登仁寿域,千秋常护吉祥云”,另饰石狮及孔雀衔桂图案。 范春园系天一阁范氏后裔,卒于民国年间,该墓雕刻精美,书法精湛,墓碑系有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谭延闓所书,具有较……[详细]
溪口文昌阁
  文昌阁初建于清雍正九年,因阁内供奉首奎星,故又名“奎阁”,有“奎阁凌霄”之称,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破败不堪,出资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完工后建成了一座飞檐翘角的两层楼阁式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蒋介石把它取名为“乐亭”并作《武岭乐亭记》来描述其美景。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每到溪口,常在此小住,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文昌阁一楼为会客室,二楼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和起居室。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将军被送到溪口软禁,最先的落脚点也是文昌阁,住了10天后才移送到雪窦山。1939年12月12日,六架日军侵华战机轰炸溪口,文昌阁被夷为平地.以后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建国后反映蒋氏故里文昌阁的美术作品众多,以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先生的《蒋氏故里-文昌阁……[详细]
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
  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海曙区集仕港镇后屠桥村,1994年11月18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屠桥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44年4月后屠桥战斗中壮烈牺牲的陈行知等37位革命干部、战士而建造。1944年4月,我浙东游击纵队第五支队四中队转移至后屠桥宿营。由于伪保长告密,受国民党数百名顽伪军两面夹击,游击战士奋起还击。终因寡不敌众,除3名战士负伤突围,其余37人壮烈牺牲。1951年,党和人民政府在烈士战斗过的土地上树立了一块纪念碑。1955年、1994年,鄞县人民政府先后拨款在原址扩建革命烈士陵园、建立后屠桥革命史迹陈列馆。陵园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烈士陵墓呈圆形拱顶,墓前左右侧筑有纪念碑亭,碑石正面镌刻“抗日牺牲将士永垂不朽”10个大字,背面镌刻当年战斗简况。另一座碑亭碑石上镌有烈士陵园扩建概况。在大门入口处,迎面矗立着新四军战士的立像。周围松柏常绿,四季花开,进入陵园即有肃穆、庄严之感……[详细]
毛家宕毛坯石雕
  毛家宕毛坯石雕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上化山东侧,约成于北宋末时期,原埋藏于毛家宕及其东和东北带的山宕宕渣内,被发现后集至现址安放。 这批毛胚石雕中,放置于最北侧的武将像雕刻最完整,仅人物下部未完工,全像高2.84米,肩宽0.47米;文臣像仅人物头部雕刻完成,较武将像略矮,高2.47米,肩宽0.47米;南侧武将像完成情况较差,仅面部雕刻完成,高约2.76米,肩宽0.50米;石虎与龟趺重叠安放,石虎已大致成型,龟趺仅雕刻外部轮廓。5尊石像气质古朴,面部神态及服饰雕刻精美,虽经上百年的雨水冲刷,但基本保存完整。 毛家宕是当地著名的石宕开采地,约开采于宋代,其所产石材主要用于宁波一带的建材,这批毛坯石刻,可能为当时早期墓前雕刻所需而经检验石材不宜雕刻,而废弃的残次品。它们的发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向东北寻找宜于雕刻的梅园石,找到了开采时代的出处,雕刻石像的历史,成为研究当地采石文化的又一实物……[详细]
宁波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有大门、戏台、殿及左右厢房等组成。大门牌楼式,戏台单檐歇山顶,内为螺旋式藻井,正殿面阔五开间深四间,前后廊。1990年重修,辟为文化商场。2004年再次修茸,与佛教居士林相通,成为佛教文化园,月湖景区的又一人文景观。……[详细]
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
  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分布涉及海曙、江东、镇海三个区。2011年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奉宪勒石碑刻于清光绪三十四年柒月。该碑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至今镇海境内唯一的航运水利碑,记述了镇海内河航道货船的通行路线、关卡设置、免捐区域、巡查惩处等内河航运管理章程,对研究该时期内河航运管理提供重要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水利航运遗址碑之甬东天后宫碑位于庆安会馆内,庆安会馆地处宁波市江东区江东北路156号。建于宋代(1911年)的天妃宫,系宁波最早的天后宫,位于今江厦街(已毁)。现存的天后宫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的东岸,故称为“甬东天后宫”。碑铭写于1884年,赐同进士出身知州衔江西建吕县知县郭董沛撰文,赐进士出身二品顶戴江苏补用道前翰林院庶吉士仁和杨鸿元书丹,赐同进士出身直袁宣化府前翰林院检讨镇海郑贤坊篆额,赐……[详细]
邵家老宅
  邵家老宅位于余姚市临城村新邵家弄,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原屋主邵氏,于上海经营生意。当地称为“新邵家”。该宅整体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规模较大。前进门厅,后为正厅,穿仪门后为后楼与两厢所围之天井,后有罩屋。门厅硬山平屋,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单后单,作正墙门之用。后正厅硬山顶平屋,五开间。内穿抬混合梁架,六柱八檩。前设檐廊,较为朴素。原前有两厢房,现已拆改。正厅后为一高墙,中开仪门,整体砖砌结构。上设砖雕,雕刻丰富。正中门额为“凤山小筑”四字。仪门两侧另开两边门。高墙朝北设披屋,与两厢构成回廊。后楼硬山造建筑,屋较高大,两侧猫弓山墙,面阔五间,其中两稍间独立,为传统重檐式;正中三间为单檐,二楼设廊,上下檐廊均施牛腿、雀替等装饰,雕刻丰富。其中二楼设卷棚顶,方形地砖铺廊道。内八柱十檩,穿抬混合梁架。门窗均较精美。厢楼面阔二间,内三架梁式。邵家老宅格局规整,规模较大,其后院装饰丰富,颇有特色……[详细]
重建四明山革命武装旧址
  草茅庵,位于余姚市洪山乡余鲍陈村约2.5公里的山岗上。是一座较为典型的庵堂建筑,座东朝西,九开间木结构正殿,通面阔32.75米,通进深8.9米。抬梁式梁架,硬山屋面,系清末建筑。草茅庵是四明地区迄今为止保存较好,建筑特色较浓厚的一处宗教建筑。更是浙东革命斗争史上著名的草茅庵重建革命武装旧址。1947年5月上旬,中共四明工委在洪山乡孔岙召开重要会议,决定发动群众,建立武装。5月15日夜晚,由中共四明工委主持召开了建军大会,宣布重建革命武装。顾德欢、陈布衣、朱之光等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部队番号对外称“三五支队第四中队”,对内番号为“四中队”,部队建立了党支部。后来这支部队经过多次战斗,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四明山地区的主力革命武装,为浙东革命作出了贡献。草茅庵建军,重燃了浙东人民反抗蒋介石-统治的熊熊烈火,标志着四明山地区的革命斗争由隐蔽坚持阶段转向游击战争阶段,开创了浙东革命斗争的新局面,意义十……[详细]
朱洪山烈士墓
  朱洪山烈士墓与1952年初建,墓依山而筑,南临慈湖,这里明山秀水相映,苍松翠柏成荫。 朱洪山烈士,生前任中共慈溪县委委员,鄞慈县办事处主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后勤部副部长和留守处主任等职。他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新四军游击纵队北撤后,朱洪山同志继续领导群众进行对敌斗争,不幸于某日深夜,在鄞西遭敌包围而牺牲。其他如龚显、盛杏英、郑侠虎和王阿玉等四烈士,生前均在慈溪县一带从事革命工作,先后牺牲于解放前,毛绍品、冯友聚和于学成三烈士,生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解放宁波的战斗中英勇捐躯。 解放后,为了纪念以上八位烈士,慈溪县人民政府喝慈城镇人民委员会于1951年、1952年、1963年,分别建造此墓。 朱洪山烈士墓在1997年、1998年经江北区民政局规划改建后已迁移安葬了一百余名在各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现改名为“慈湖革命烈士陵园”,并由谭启龙同志题写陵园名,1998年春……[详细]
奉化培风塔
  培风塔,位于奉化市莼湖镇下陈村东南面溪旁塘塍上,周围皆为农田,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培风塔,系七级六角砖塔,高17.25米,塔身中空。底层每面宽1.70米,各面都嵌有石碑,北面石碑上刻着“培风塔”三个字,西北面石碑上刻着建塔人的姓名。其他几面石碑刻有清代嘉庆年间举人孙事伦所作的建塔碑记。其上六层每面都有壸门,壸门券顶图案有蝙蝠、如意等,每层不同。由于塔基不大,直径仅3.40米,各层收分又较小,再加上腰檐无翘檐,仅用四块砖头平叠挑出,所以塔身颀长,仿佛一柄巨剑耸立在象山港边,与大海白云为伍 从建塔碑记所载,下陈村历来文风不盛,人才不多,只有建塔才能增灵秀之气。村人陈登位、董雅轩有志造塔,可惜志未成而身先死。是他们的妻子张氏、王氏,继承丈夫的遗志,共同捐资,完成丈夫的遗愿。由于建塔的目的在于培植风脉,所以塔名叫做“培风”。希翼建塔后能“人才脱颖而出”……[详细]
秦渡庵遗址
  在达蓬山南坡腹地竹林深处的秦渡庵遗址前,立着一块花岗岩石碑,上 书“秦渡庵” 三个遒劲的大字,这是自称徐福后裔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的手迹。 秦渡庵遗址地势平缓,环境清幽,翠竹藤萝,浓荫蔽日,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是个安顿歇息的好地方。相传秦时徐福曾扎营安寨于此,命人砍柴、搭篷,开掘饮水池。至唐初,徐氏后人在此建造东渡庵一座,以作纪念。年深日久,古庵废圮,只剩下殿堂之墙脚、汲水池。古庵因纪念秦人徐福,故称秦渡庵。虽然古庵的确切历史已模糊难考,但遗址的几段残阶、几块基石依然还在,更有一方保存完好的石砌水池沉静如镜,终年不竭,似在向后人诉说那遥远的往事。中国古代称为“庵”的,一般指小草屋,可见秦渡庵的规模不会很大。在这僻冷而清静的山岙中,有这么一座小庵系住远航的历史之舟,可见古人在骨子里对历史的怀念是何等深切。“秦渡庵”这三个充满奇幻和浪漫的名字,是历史的见证。尽管建筑物已经毁损殆尽,但墨绿色的花岗……[详细]
天塌宕古遗址
  天塌宕古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为上化山东侧。上化山是宁波知名的历代采石场地之一,留有数十个古代石宕,天塌宕是其中一个且较为典型。其位于毛家宕西约500米处。据上化山的开采历史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宕内有水车被埋,又有资料记载清末起曾禁宕等分析,这里的开采史至少在明之前,直至断断续续到现代。至世纪之交后,为保留古迹,当地政府决定全面关闭开采。现有大小宕口几十个,如有宽13.8米、深15.2米、高7米的宕口,大型的有巨石高耸,难以丈量,石壁上还书写着“胜利永远属于朝中人民!”的口号,特别是普查中发现的被埋水车,又证明了采石车水曾经用过的工具,对于研究开宕排水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该石料为宁波知名的小溪石之一,用于建造房屋、桥梁、坟墓等,为研究宁波建筑发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物见证,也是反映采石工人辛勤劳作的场景。所以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2010年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详细]
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位于海曙区章水镇密岩村茅洋山自然村,创办于1975年。当年为响应号召,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的工具。当时的鄞县县委研究决定:在县工农学校和樟水工农学校(包括原樟村中学、樟水工农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创办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鄞县共大)。根据当时农村三大革命需要和现有条件,设专业为农业、农机、林业、畜牧兽医四个专业。同时,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 鄞县共大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东面山坡上四间平房为教师宿舍,西边2幢平房间是学生宿舍,正中的房子为食堂,西南角的教学楼为平房,另有厕所、食堂,后有水井;北面另有占地约192平方米,的教室以及水塔,现已倒塌。另外还有篮球场、操场等活动场地。鄞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不断地为鄞县培养干部人才,也是本县干部的培训基地。1981年学校迁址山麓(现为四明职业中学),原址废弃。 共大的创建体现了当年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2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