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怀安五帝庙
  怀安五帝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的怀安半岛,为供奉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的祠庙。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为608平方米,内有戏台、天井、钟鼓楼(龛楼)、正堂、后殿、侧院等。大门为牌楼式,上有卷书;戏台歇山顶;正座封火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部分构件为明代遗迹,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游廊两侧瓦面挡水墙上有泥塑人物浮雕,雕刻精美。2015年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怀安五帝庙供奉的是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即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五人。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具福州地区传统古建筑风格。清代,该五帝庙曾经改供奉关帝以躲避满清官府对于民间“淫祀”的毁禁。1949年后,在“破四旧”、“反封建迷信”等运动中,五帝庙正常的祭祀活动被制止,庙宇曾被占用作生产队仓库及羊圈。1995年,福建融侨房地产有限公司对怀安进行了全村拆迁,在拆……[详细]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
  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将军山东南麓。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79年,占地130余亩。陵园主体建筑群由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烈士墓、军人墓、长安堂和办公楼等组成。建筑面积4941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庄严肃穆。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园大门的两侧门择榕城“三山”为特征,从正门沿332级台阶拾级而上,首先进入福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为三层楼式,平顶重檐,厅周四廊,雄伟壮观。该馆于1995年建成开馆,全馆陈列面积285平方米,以雕塑、油画、图志和烈士遗像、遗物、革命文物图片等资料为主,反映福州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以史育人,展示先烈的丰功伟绩。纪念馆的首层为序厅,由前言、领袖题词、大型浮雕和革命烈士英名录组成。正面墙上镶嵌大型古铜色的浮雕:上部为福州“三山两塔”、榕城古街的缩影,下部为横架闽江的万寿桥和人民解放军为解放福州奋勇夺桥的壮烈场景。大型浮雕左侧悬挂……[详细]
福州崇福寺
  崇福寺又称崇福院,位于福州市新店象峰南麓,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后废。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跬存和尚在该院旧址创建“养母堂”,辟地基时发现“崇福禅院”石额,遂发愿重兴,最初仅建小屋3间。崇祯五年(1632年)在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赞助下募缘续建大殿、法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扩建,后逐渐发展,梵宫林立,殿宇巍峨。现存旧建筑多为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冬由鼓山涌泉寺住持古月和尚募缘重建的。1949年后,寺僧二十多人参加土改,分到一部分田地,诵经坐禅之余,以耕田自养。1957年福州市佛教协会在寺中创设佛教安养院,安置老弱贫病的佛教徒数十人。1966年“0”爆发,寺院遭破坏,后又被华侨农场占用。不久怡山西禅寺部分年老僧人亦徒置于寺中,随着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的落实,崇福寺得以恢复,并成为尼众道场。由于传常法师的惨淡经营,至1983年陆续重修了各殿堂并……[详细]
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设在杨桥东路17号,原为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的故居。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复8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该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614平方米,馆内陈列《福州辛亥革命史》。纪念馆门口左右分立福建省级和福州市级的两块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正门属木结构,门内石板铺地,靠墙处点缀假山,周边花木扶疏,古朴生香。迎面照壁上是宋庆龄的题词:“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进入第二道门为石门框结构,坐西朝东。左右两旁的回廊墙壁上,这里共镶有10面号称福州“十杰”的影雕碑石,是为国捐躯的林文、方声洞、林觉民等10个福州籍黄花岗烈士的遗像。主座建筑为穿斗式“三间排”深七柱的一进房屋。这座大房子是林家的祖业。光绪十二年(1886年),林觉民就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度过他的青少年时代。辛亥革命后,林家逃匿到光禄坊早题巷,把房子卖给当代文学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因此南厢房……[详细]
福清叶氏宗祠
  福清叶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叶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福清市港头镇后叶村,系明内阁首辅叶向高的祖祠。其坐北朝南,由戏台、天井、殿堂等组成。有资料记载,该祠为叶向高亲自卜地兴建的,但缺乏史料依据。该祠坐北朝南,二重门刻有明天启皇帝钦赐的写有“元辅乡”三字的牌匾。祠堂始建时为三进八扇一后院,规模较大,宽23米,深43.8米,占地1008平方米;外墙为砖石结构,内为木质结构的宫式斗拱建筑。该祠清顺治年间被毁,康熙年间曾修后进和后院,乾隆年间又修戏台亭和回廊,1947年再建中间一进二层楼房和八角大戏台等。1985年,叶氏后裔、旅外华侨出资进行大规模修缮,并恢复原貌。现祠内大厅之彩绘、浮雕、镂雕等十分精致;殿堂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栋梁、斗拱、门窗雕刻精美。祠堂内的五只仙鹤和三副对联均为万历皇帝御赐的;大厅正中上方高悬着“天恩……[详细]
郎官巷建宁会馆
  郎官巷建宁会馆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郎官巷17号郎官巷东段。始建于元代,现有建筑物系清代由建宁人出资重修。福州建宁会馆位于郎官巷,东近严复故居,西邻南后街,始建于清代,地理位置优越。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置建安郡,西部地区置绥城县(含今泰宁、建宁2县及宁化、清流、明溪等部分地方)。绥城县迄至唐贞观三年(629年)废置后未再复置。唐乾元二年(759年),析绥城县地分置归化(即今泰宁)、黄连(即今建宁)2镇。今绥城会馆为建宁会馆。建宁会馆有天后宫和绥安会馆两部分。天后宫,依次为前殿、正殿、后殿。门墙上灰塑装饰神话宫阙,依稀可辨。前殿、正殿均毁于“大办工厂”。尚存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五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两侧鞍式山墙。绥城会馆,依次为大门、庭院(天井)、祠厅等,周以风火高墙。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鞍式山墙。正中庭院铺石地面,左右廊屋。天后宫为……[详细]
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
  “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为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省级廉政主题博物馆,是国家级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址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安民巷48、49号古民居院落。49号院落为主展区,分前言、公廉爱民、治政廉明、俭以养廉展区及结束语。48号为副展区展示勤廉名人字画区和工作区等。“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立足于三坊七巷近现代名人聚居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收集提炼三坊七巷古今名人廉政文化格言、楹联、警句、故事等,配以文字图版、雕塑、场景制作、绘画、实物展陈、声光电高科技展示手段、互动项目等形式,以小显大,以游客为载体,不断扩大和延伸廉政文化。布展、软装中大量的仿真雕塑、大量的多媒体的运用、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数字化集成控制手法运用彻底的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布展以文字、简单陈列、简单照明为基本手段的陈列式展示方法,突出了“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特点。俭以养廉电子展板、陈襄断……[详细]
林森公馆
  林森公馆在福州仓山程埔头的七星巷,一片新盖的小区前,有一栋三层的老式西洋建筑,孤零零地立在巷边,和新小区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刚升级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林森公馆。在仓山,有很多类似的老洋房,很少人把这一栋房子和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林森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他也是迄今为止福州籍最大的“官”———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2年之久。孙中山病逝,林森任南京中山陵总监修,他还主持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然而这座公馆却不是林森本人修建的。林森为官清廉,虽然当了“元首”,仍很清贫,当时的建设部长才专门为他建了这座公馆。公馆建筑呈“T”字形,占地380平方米。进入公馆大院,三层小洋房的全貌出现在眼前。大门两米多宽,边上是西洋式石柱,房子内全是木质地板。进入大门内,这里是原来的厅堂,墙壁右下方还保留着原有的壁炉。厅堂两侧是厢房,门都锁着,从门缝里望进去,里面都是空的,地板上都是灰尘。穿过厅堂,里面还有一道……[详细]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位于宫巷西段北侧的宫巷11号(现26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由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并加以修葺,现为沈家后裔住宅。为明代民居,坐北向南,周围封火墙,总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头房、厅堂、正座、藏书楼。门前两侧有高耸马头墙,门头房面阔五间,进深用三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门房正中有插屏门。二进厅堂,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堂前为宽敞庭院,周以回廊(排放执事牌)。堂上正中黑底金字对联日:“诗礼传家;文章华国。”三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中分前后厅,前厅堂上正中有对联为:“兄弟睦,家之肥;子孙贤,族乃大。”左右厢房亦分前后房。后厅过覆龟亭为双层藏书楼。亭两侧有小天井、廊房。进与进之间的过道上方联接均有覆龟亭,靠东侧各进均有小门通连林聪彝故居,各进均用封火墙阻隔防护。中轴线建筑左右侧,另有隔墙外花厅、书斋、……[详细]
90、名山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山室
  名山室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名山室坐落在“永泰第一山”——高盖山上,坐南朝北,架木结构,由大殿、灵龟洞、血盆洞、观音洞组成。名山室建于汉代,据传汉徐登、赵炳在山上麒麟崖壁下辟东西两石室,后得道飞升。唐文德元年(888年)建有道观,1926年重建。主殿名山室由悬崖覆盖,可容纳数百人,有东西两室,善男信女分东西入梦叩神。灵龟洞,有一长10米,高2米摩崖石窟图,是我国仅存“白莲菜”造像遗迹。“白莲菜”南宋盛行江南,“连社七祖”为宗门之祖,教义大多不抵荤酒,不杀物命,近于为善。有说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过。包括游观农务、牧女献糜、世尊诞生、太子纳妃、六年苦行、世尊成道、禅河大悟、习炼降魔、二商粥食、希会宝地、佛现金刚等组画。其中七佛图更是雕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动的佛教史卷。祖师洞建有宋代飞檐翘角古建筑,明末贤人余潜士在傍书斋撰对联“草草花花世界,山山水水人情”耐人寻味。西侧凤立峰下玄帝殿、观音……[详细]
余长钺烈士陵园
  余长钺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阳下村东边的统子坪山西北坡上。余长钺烈士,1918年10月18日生于福清县阳下村。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福建人民政府福清特派员、共青团福清县委书记、中共闽中特委委员等职。1934年与陈金来、陈炳奎等领导“南西亭”暴-动-,抓斗土豪财主。1937年2月16日因叛徒告密,在莆田被捕,解往福州关押,狱中表现英勇顽强。1937年6月23日,余长钺、王于洁、陈炳奎、黄孝敏、陈如舫5人被敌人押赴刑场,慷慨就义。当时,余长钺未满19岁。1940年,中共地下党员将余长钺烈士遗骨安葬在阳下山大池坪之阳,小墓仅有6平方米。1984年4月,旅居新加坡的余家兄弟见小墓杂草丛生,慷慨捐资,在中共福清县委、福清县民政局、阳下人民公社和阳下大队的支持下,在阳下村村口修建一座纪念碑,面积约60平方米,将烈士遗骨移葬于此。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程序亲自参加揭碑仪式。后……[详细]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始创初建时,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据说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曾数度遭灾被焚。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会昌五年(845年),整饬天下佛寺,一州只准保留一寺,当时开元寺在福州规模最大,得以保存。1979年重修后,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开元寺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在开元寺铁佛殿内有一尊铁铸的“阿弥陀佛”坐像。像身披袈裟,螺髻敞胸,两耳垂肩,迭掌合坐在莲花台上,外表贴金,法相庄严肃穆,体现唐代风格。寺内有副名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九百多年前这尊10万斤的大铁佛是……[详细]
长乐孔庙
  长乐市孔庙  孔庙在城关十洋街兴贤坊,原为学宫。唐乾符四年(877)创建,坐北朝南,背负六平山,面对三台案山。风火高墙,围墙内古建筑20余座,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经宋县令袁正规、邑绅林通,元儒生林文寿,明兵部侍郎陈省,知县邱宗亮、任衡、罗叙、王涣、曾铣、戴时望、万编、夏允彝,教谕刘洙润、袁文绍,训导林慈,清知县吕鸣纯、张植、殷凤梧、贺世骏,教谕陈梦龄,训导谢大锡等,或倡捐廉俸,或劝募钜金,屡作重修拓建,终具规模。清同治八年(1869)学宫文庙周界:北接县前街,东临文洽浦,西靠十洋街,南至省牲所(酒厂办公楼)。孔庙中央为大成殿,祀奉至圣先师。殿堂中顶藻井斗拱重叠,为歇山式单檐翘角。大成殿南为东西两庑。南为戟门,戟门南凿泮池并建桥其上,暗通江水。泮池桥栏刻有“明崇祯辛巳仲冬吉日造,知长乐县事云间夏允彝”。泮池南面横列牌坊三座,牌坊南面为照壁;泮池两旁砌东西墙,从戟门直抵照壁。照壁外镶石刻……[详细]
马尾潮江楼
  马尾潮江楼位于马尾镇旧客运码头边,现为马尾旧街177号。潮江楼始建于清末,原为2层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4米,进深28米,老板周用梁,初时开茗楼,后兼办旅社、菜馆。民国19年,潮江楼毁于大火,重建后改为3层。2017年对潮江楼进行修缮及开展王荷波事迹展陈工作。潮江楼为中共中央特派员王荷波在马尾造船所组织-时期的居所,也是国民党、共产党、海军三方“马江会议”的会址,为市级革命历史纪念地。2020年1月公布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石碑
  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清市高山镇高山村公园内。1947年,中共福清县工委及其所属的龙高、东张、琯口3个区工委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准备开展自卫游击战争,以东张灵石山据点作为中共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的指挥中心。4月,龙高区工委集中武装人员准备攻打高山镇,但行动因联络上的失误而夭折。龙高武装暴-动-夭折后,国民党保安队在高山地区、灵石山“清剿”,大肆捕杀共产党游击队。全县有100多位共产党员、游击队员被国民党保安队抓捕,被杀害50多位,福清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摧残。为纪念1947年龙高暴-动-和龙高地区为革命牺牲的革命烈士,中共福清县委、福清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7月建成此碑。碑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坐北向南。碑身棱形,高8米,顶缀五星。正面刻“龙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长方形,长2.74米,宽2.42米,高3.2米。碑座正面刻龙高革命先烈名单76人,碑座背面刻中共福清县委题词“为共产主义和人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