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福州志社旧址
  福州志社旧址[白马南路101号·1924年·区文物保护单位]1924年,诗人翁心组、蒋逢年、张鹤廉等组织“福州志社”。同年九月,福份捐资在大庙山建楼,作为志社办公和社人赋诗吟唱的场所。旧址占地面积283平方米,坐北向南,双层砖木结构,面阔12米,进深8米。墙基嵌碑3通,黑页岩质,分别是:《志社新建诗楼记》,林苍撰、萧梦馥书,高1.29米,宽0.64米,民国13年(1924)九月立;《志社诗楼碑记》,唐瀚波撰、陈谦拟书,高1.264,宽0.65米,民国13年(1924)九月立;《志社诗楼记》,陈衍撰、洪亮书,高1.325米,宽0.64米,民国19年(1930)九月立。碑文内容记载组织志、建造诗楼和志社活动等情况。……[详细]
福州清真寺
  繁华的福州八一七路上,一栋绿色的建筑很打眼,虽说它已是危房,房前有座市保碑。穿过危房,殿外庑廊竖有明代石碑两方,其一为明永乐五年(14O7年)《敕谕》碑,为保护伊斯兰教的圣谕;其二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清真寺记》。《重建清真寺记》碑记载,该寺初创于唐贞观二年(628),但已无据可考。另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乾隆二十二年(1757)、嘉庆十七年(1812)、道光二十三年(1843)福州穆斯林集资重修寺时所立的碑。大殿四面环绕长廊,殿中部原为一座面阔5间、进深4间的中殿,后改建成一座穿堂式中殿,形成了工字形大殿平面。匾额题“显扬圣教”,时间为民国十年。大门紧闭。围着房子走一圈,颓废程度一目了然。福州清真寺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大殿面积约400平方米。建筑整体坐西向东,门前左右分列翼墙,单檐庑殿顶。门内石铺庭院,左右廊房各三间。殿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前廊后堂,前廊宽敞,礼……[详细]
新店古城遗址
  新店古城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古城村。遗址占地约15万平方米,经多次考古发掘,东城墙残长287米、北城墙长约310米,西城墙长约280米,南城墙只发现拐角部分。西城墙外发现有宽约8.8米的护城河。城墙为黄褐色夯土,夯窝直径4至5厘米、夯层厚约12厘米,为圆束状丛夯。城内和护城河底出土1235片(件)陶片,其中15片为粗绳纹陶罐片,相当中原战国晚期器物,其余1000余片(件)方格纹、弦纹、绳纹陶片和砖均为汉初遗物。城内还发现有柱洞的黑色硬土路面和夯土基址,基址下发现一座墓葬,未见遗骨和随葬品。有认为该城的建筑年代是战国晚期至汉初,是《史记》所称的“东冶”和《汉书》所称的“冶”,对此学术界仍存争议。……[详细]
乌石山教案旧址
  乌石山,树木掩盖、大门紧锁的弥陀寺,只有市保碑还在为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清光绪初年发生的福州乌石山教案是福州人民长期反洋教斗争的结果,也是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典型例子。共历时三年多,影响较大,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组成部分。教案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传教士恃强妄为,这点连英方官员也确认不讳。福州人民对不平等条约保护下的传教士的不法行径深怀愤慨,因而用“风水”等传统观念予以反击。这不单纯是中西文化之争,实质上是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从事侵赂的斗争。在丧权辱国清朝统治政策下,具有爱国思想的福建巡抚丁日昌虽对洋人传教作出种种让步,但还能据理力争,使洋人在乌石山建立传教据点的企图无法得逞;因而仍受到福州人民的称赞。……[详细]
永泰庄寨建筑群
  永泰庄寨(仁和庄、昇平庄、积善堂、绍安庄、中埔寨)是闽中地区独具特色的居住与防御并重的大型民居,始建于唐朝,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保护较好的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永泰庄寨以“原生态”的土、木、石结构,以各姓家族创建为特点,单座散建在河边阶地、山间盆地、丘陵的山坡和台地上,除在防御设施和功能方面与福建土堡有相似之处外,其区别于福建土楼、广西围垦、广东开平碉楼等防御性乡土建筑,是“庄寨一体”又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丰富地域文化内涵的乡土建筑遗产。2019年10月7日,永泰庄寨建筑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福州林觉民冰心故居
  福州冰心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习惯称之为“福州林觉民故居”,整个建筑坐西朝东,共有三进。建筑师、作家林徽因也在该故居生活过。冰心的故居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觉民住在西南隅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在林觉民就义后,父亲林孝颖为逃避清兵的追杀带领全家躲到福州远郊,谢家便买了此居,民国建立前后,冰心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处民居住三个名人,当然有特殊意义了。该故居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四面风火墙。前门临后街,门头房曾作为“万升桶石店”。主体建筑三进,占地面积694平方米,大门改在杨桥路。原冰心与父母住在二进左厢房,祖父住在右厢房,前为书房,后为卧室。正座……[详细]
朱紫坊方氏民居
  朱紫坊方氏民居(方伯谦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朱紫坊河沿东端,建于清初,嘉庆、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主要建筑三进,大门前面有照墙立于河沿,大门口是“明三暗五”门头房。入石框大门,三面环廊,廊下有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扛梁减柱木构架,双坡顶,木柱特大,石板平整,正面厅堂,两侧厢房,门扇、窗槛,花格皆楠木制成,雕刻精美。二进前厅正面挂有双龙贴金“诰封盒”,厅前后都有天井,天井两侧是披榭。第三进为双层楼房,上为藏书阁,下为课读的地方。东侧有花厅,原有鱼池,花圃已改建为住房。进与进之间有围墙相隔,过道以复龟亭联接。2005年5月11日公布为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原东湖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湖郑氏宗祠)
  原东湖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湖郑氏宗祠)位于东湖镇东湖村正门路。坐西朝东,占地1250平方米,共三进。始建于元末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为清代中期建筑。东湖村为革命基点村,该祠是土地革命时期东湖乡苏维埃政府驻地。1931年10月邓子恢在该祠秘密召开会议,研究发动“二五”减租减息运动,并成立东湖农会。1933年在该祠成立东湖乡苏维埃政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为未定级文物。2018年9月10日公布为连江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南至郑瑞长、黄孝勇房子(合墙),北至小路3米,东至小路15米,西至小路3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104国道西侧,西至学校西侧小路,南北侧保护范围各外扩20米。……[详细]
水西林建筑群
  水西林建筑群位于闽侯县南屿镇南旗村水西林街,年代为明、清。简介:由明代进士林春泽宅,其长子明进士林应亮宅,次子林应宪宅,长孙林如楚宅及其后裔宅、旗峰林公祠等6处建筑组成,坐西向东,临街排开,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林春泽宅前后二进,面阔五间,计有歇山顶八字墙门楼和左右倒座、正座、后座、后花园等;林应宪宅单进,面阔三间;林应亮宅前后三进,面阔五间;林如楚宅单进,面阔三间;林如楚后裔宅单进,面阔五间;旗峰林公祠前后三进,面阔三间。水西林为明清福州市地区官宦府第建筑群的典型实例。2013年,水西林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群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清军墓群。同治甲戌年(1874),日军借“牡丹社”事件侵略台湾时,随沈葆桢援台御敌阵亡或染瘅疫病死的清军,归葬于此。墓群坐西南向东北,其右侧和前后两边用花岗石砌造,墓埕用三合土夯筑。墓群面宽13米,纵深11.5米。墓群内埋有135位清兵遗骸,各墓距离相等,均用三合土封顶。封土前各立一小墓碑,花岗石质,碑面镌刻死者的籍贯及姓名。墓群前立一石碑,碑文阴刻楷书“义冢,同治岁次甲戌冬十月吉祥日立。”保护范围:墓区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2009年,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福建戍守台湾将士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门炮台
  长门炮台长门炮台位于连江县官头镇境内、闽江口北岸、长门山巅,于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由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选址和设计建造,后经光绪八年扩建而成,清政府曾在这里设立长门提督。据史料记载,长门炮台建设年限还早于厦门胡里山炮台。炮台整体建筑气势十分雄伟,外观呈圆柱形构造,营垒高四丈多,厚五尺,周长九十丈,占地近50亩。长门炮台作为闽江口第一道防线,曾在1884年的中法马江海战中写下光辉的一页,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站在炮台旁,近可俯看闽江口胜景双龟锁口,远可眺望川石、壶江、粗芦三岛,引人遐思。如今,长门炮台已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基地。……[详细]
于山碑廊
  在九仙观内,两侧陈列着十九面古碑,形成碑廊。其中有:宋蔡襄撰写的《刘蒙伯墓碣铭》;南宋《石敢当》碑;元代《三皇朝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明代经书写的《福州府四学新立学田记》碑;清嘉初状元龚用卿题额、林则徐撰写的《刘家镇墓志铭》,严复书写的《修严氏宗祠碑记》;以及研究我国传教历史有关资料的《真神堂碑》,记叙中法马江海战的《御赐福州将军穆图善碑》,记载中外关系史料的《库王碑记》等等。于山除碑廊外,更多的是摩崖题刻。分布在鳌顶峰、戚公祠、蓬莱峰等处的题刻计有113段。山南的《南较场演武厅铭》,全段高330公分,宽455公分,共219字,是福州市内最大的摩崖题刻。福建福州……[详细]
连江宝林寺
  宝林禅寺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丹阳镇东平村的宝林山下,建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是福建古代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为县内最大丛林寺院。后毁于大火,仅存石构遗址,宝林禅寺遗址座北朝南。现任住持释悟演于2003年进驻宝林禅寺后,致力规划、继续修建完善寺院规模,重铸千年古刹的辉煌、作育僧材、弘扬正法、服务大众。宝林禅寺于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存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御书石衅“敕赐大中宝林禅寺”,千年古井“虎跑泉”, 石巨印被誉为”中国佛教印章之最” …等等。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镇东坪村(邮编:350503)电话:591-26559271……[详细]
螺洲天后宫
  螺洲天后宫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江墘埕,始建于明中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同治元年(1862年)两次修缮,占地585平方米。坐北朝南,前临乌龙江,由门楼、天井、大殿、后院等组成。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结构,双坡顶,两侧设封火墙。门楼为牌楼式木构架,门前保存有嘉庆年间陈若霖等人重修天后宫捐款碑;还有陈景亮镌刻天后宫历史沿革碑。200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门楼为牌楼式木构架,门口保存有嘉庆年间陈若霖等人重修天后宫捐款碑;还有陈景亮镌刻天后宫历史沿革碑。仓山螺洲天后宫对联:湄岛漂洋早晚帆樯皆顺水;螺洲过海往来舟楫尽安澜。殿建湄洲援溺功高垂万古;宫先螺渚拯危恩渥颂千秋。潮汐接湄洲风马送迎江峡月;帆樯弥建水神灯下上庙门松。……[详细]
龙峰泰山庙
  龙峰泰山庙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龙峰社区简介:明崇祯三年(1630) 始建,历代有修,现存建筑保留清代风格。坐西北朝东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山门、披榭、二殿、戏台、两廊、拜亭、大殿、临水宫等组成。大殿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屋面,殿内供奉温康两都统及十二元将(即十二生肖)等神祗,两廊有保稷、五谷、瘟疫等十四司神像彩绘及泥塑。二殿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两侧墙壁上默绘有清代包括台湾府在内的福建十府两州都城隍壁画。保护范围:四面围墙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龙峰泰山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