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登封市旅游

登封市文物古迹介绍

孙显墓碑
  孙显墓碑位于登封市卢店镇卢西村卢店至唐庄公路西侧。孙显,字荣甫,曾任中顺大夫,遥授知芙德府、知太平路总管府事,江西行省郎中,福建行省郎中,元大德二年(1298年)“移内地,理问汴省”任 “少中大夫怀孟路总管兼管诸军奥鲁管内劝农事”。 墓碑高3.55米,宽1.07米,厚0.28米。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姚燧撰文,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刘赓书丹,嘉议大夫礼部尚书郭贯篆额,洛阳刘庭秀镌刻。碑文主要记述了孙显的生平履历和治军兴农的事例。孙显为官多年,兢兢业业,爱民如子,功绩显著,此碑详细记述了孙显由知府、路总管府事、行省郎中、道宣慰司事、路总管兼劝农事等官职的升迁经过,为考察元代初年军职和地方官职的演变提供了资料。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银洞遗址
  银洞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井眼沟村北的马鞍山厢子崖半腰,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银洞遗址据当地传说是明朝时期人们采矿的洞穴遗址,清代至民国年间,当地村民曾利用此洞躲兵防匪。银洞遗址经考古调查可知:该银洞坐北朝南洞穴略呈椭圆形,进深约7米,洞口高约1.80米,洞口宽约4米,洞内最窄处1.5米,洞内最宽处3米,洞内最高处2.10米,最低处1.20米左右,整个洞穴开凿在山岩上,从现场调查判断,该洞穴为人工开挖,洞内为不规则形,北由洞口至洞底逐渐缩小,洞内可容数十余人,从洞内采集的矿石块来看,系银白色矿石。洞内无发现有文化堆积。银洞遗址的发现,充分说明早在古代先民们已探明嵩山有银矿埋藏,它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探矿技术和采矿技术提供了重要佐证。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登封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南20公里石道乡西南2.5公里处的龙泉寺村,因寺西一眼四季不涸的“龙泉”而名。该寺始建于北朝,坐北面南,占地面积1720.4平方米,现仅中轴线建筑山门、千佛殿和西配房六祖殿、东配房大成紧那罗王殿等明清以后建筑4座347.89平方米。山门,清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硬山式灰筒板瓦覆顶,出前廊。大成紧那罗王殿位于山门后东侧,坐东面西,1999年复建,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式小灰瓦覆顶。千佛殿,又名大佛殿,位于寺院最后,坐北面南,因殿内东西南三壁嵌有443尊砖雕佛像而得名,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顶为悬山式灰筒板瓦覆顶。另外,寺院有碑碣6品,也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龙泉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详细]
崇高县故城
  崇高城建于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当年汉武帝刘彻游中岳,把阳城县所属的嵩山前面的三百户居民单独划为崇高县,作为奉邑,专管祭祀之事,城墙修建于此时,后历经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朝代,城墙一直沿用并修筑;隋时改崇高县为嵩阳县,县城南迁,崇高城渐废,沿用约700余年,修筑至今约2100余年。经实地调查判断,略呈南北长方形,东西宽约350米,南北长约500米,城墙的地上部分已大部被毁,现仅存东城墙北段一部分。现存城残墙高1.8-5米,长约120米,城墙全用黄土夯筑。崇高故城对研究西汉武帝游中岳的历史及当时县治设置及对嵩山的祭祀活动史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崇高故城是登封历史上设置县治最早的地方,它对研究登封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史迹价值。……[详细]
曲河窑址
  曲河瓷窑窑址位于告成镇曲河村北,曲河窑学名叫“登封窑”,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它始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元、明、清都有烧制,所出瓷品以民用为主。唐、宋时有少量贡品烧造。北宋时规模宏大,窑场环设,曲河号邑登封三大巨镇之一,烧造的瓷器以白瓷为主,兼有黑瓷,当以珍珠地刻花装饰瓷器最为有名。珍珠地刻花装饰首创于密县西关窑,且烧制的数量较少,传到登封窑后,窑工们发扬广大,制作出了精美且数量众多的珍珠地刻花瓷器,时至今日,留传于世的却很少,各大博物馆保存不到二十件,因此,非常珍贵。考古界公认,密县西关窑、登封曲河窑是珍珠地刻花装饰的鼻祖。曲河窑对研究我国制瓷手工业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村遗址
  杨村遗址位于登封市区南7公里的东金店乡杨村村北的台地上,东为嵩山向南延伸的丘陵山岗,西为较为开阔的河川田地,约300米有少阳河,北有赖家沟自然村,遗址中部有一自然的东西向冲沟及上世纪七十年代打的机井一眼;遗址西部顺少阳河岸有一条登封至白坪的乡间公路。杨村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且有少量的裴李岗文化的遗存,同时兼有龙山文化遗存;从而充分说明,早在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繁衍生息在这里,历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四五千年连续不断。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厚度达1—3米,面积达近十万平方米。杨村遗址是嵩山地区——中原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第四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7、峻极宫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峻极宫
  峻极宫位于登封市区北嵩山太室山玉柱峰南麓之下,北依玉柱峰,南临老君洞,东临逍遥谷,西临法王寺。据《登封县志》、《嵩山志》等文献记载:峻极宫,俗称“石船”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宫观,因宫东侧有一具石形状如船而得名,宫后有一巨石,裂为三块,常有云雾缭绕,故曰“云城石”。峻极宫创建于何时不详,清代后期至今均有增修,现为两进院落,有三佛殿、峻极宫等七座建筑,房屋二十三间,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峻极宫现存的两进院落建筑,反映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道教建筑的特色,它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道教建筑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道教场所,对研究当地民间的宗教信仰习俗、宗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渊源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景店烈士陵园
  景店烈士陵园位于登封市卢店镇景店村东部,豫03公路的西侧。陵园安葬烈士69位,生前均系刘伯承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九纵队七十七团指战员。1954年从城关公社焦河大队和大冶公社又各迁葬两位,共合73位。烈士家属先后迁葬原籍33位,现有烈士墓40座, 墓前均立有高0.30米、宽0.18米、厚0.085米的青石墓碑一块,上刻楷书烈士的籍贯、姓名和生前职务。2013年,登封市民政部门在景店烈士陵园西侧征地10余亩,改建为登封市烈士陵园,原烈士墓迁入新征地区域内,并建烈士纪念碑。景店烈士陵园是解放战争登密战役中英勇献身烈士的安息地,是极好的革命史教育场所,具有很高的革命历史教育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净藏禅师塔
  净藏禅师塔坐落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会善寺山门的西坡之上。唐天宝五年(746年),净藏禅师逝于会善寺,之后建塔埋葬,这是中国最早的八角形砖塔。塔为砖砌,平面呈八角形,单层重檐,高约9米。塔身立于高大的台基之上,下层为须弥座,其上塔身各角均立有凸出壁面呈五角形的倚柱,柱头承托一斗三升斗拱,两柱之间用人字极。塔的正南开券门,内辟八角形塔心室。塔身背面嵌有塔铭一方,其余各面镶嵌有假门窗。塔身之上为叠涩檐一层,其上置须弥座和仰莲各一层,以火焰宝珠收顶。此塔的斗拱只在天龙山北齐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与其它绘画0现过,实物则属罕见。净藏禅师塔为研究唐代的木构建筑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
王城岗古城址
  王城岗及阳城遗址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登封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城址,年代为距今3550~4450年。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发现于1975年,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兼有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遗址内发现有龙山文化晚期的小城堡2座以及奠基坑、窖穴、灰坑等遗迹。遗址内还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陶器多为砂质或泥质,灰陶较多,此外还有棕陶和黑陶等。城址内已发掘的供水设施,设计科学、系统复杂,是研究古代城市供水的珍贵资料。王城岗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龙山时代的城市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文物局)……[详细]
登封玉溪宫
  玉溪宫位于登封市东北唐庄乡土观村西,创建于明,清代重修,宫内现存明清等建筑9间,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明代建筑玉皇大殿为玉溪宫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为74平方米。单檐歇山绿色琉璃瓦覆顶,顶脊两端置龙吻。檐下施双昂五踩斗拱,殿内做减柱造。墙上壁画,因年久脱落,模糊不清。九苦殿、三官殿为清代硬山式灰筒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另外散存宫内外明至民国碑刻及石雕10余件,记载了玉溪宫的历次重修情况、资金来源、建筑规模和在周边地区的宗教地位等,也是书法艺术的精品。玉溪宫建筑群及石刻壁画艺术,对研究中原宗教历史、艺术、科学具有重要的价值。2019年10月7日,玉溪宫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72、万嵩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嵩寺
  万嵩寺位于登封市颍阳镇紫云山西车窑村,据寺内碑刻记载:大清康熙55年创建,清咸丰六年12月重修万嵩寺暨创建道房。万嵩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硬山式小板瓦顶,该建筑属清代民间佛教建筑风格,简朴典雅。大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共绘10幅彩色壁画,并用黑、朱红、淡蓝、白四种颜色组合绘成,分别绘有人物、风景、花草、树木、兽等图案。现存碑刻三品,分别为:《创建万嵩寺记》《皇清开封荥阳县儒学司训刘公讳之渊字颜如号愚谷感功德碑》《重修万嵩寺暨创建道房碑记》殿内壁画保存较为完好,为嵩山地区佛教寺院所少见,寺内保存的碑刻是该寺历史的见证,对研究该寺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登封城隍庙
  登封城隍庙建于明代初年,距今有近7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5286平方米,现保存山门、前院东西厢房、仪门、卷棚、大殿、后院东西廊房等古建筑80余间1663平方米,清代碑碣7品,砖雕、木雕5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是登封市区内仅存的古建筑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城隍庙大殿保存完整,为清代建筑,具有较高有科学价值。 为了发挥城隍庙古建筑和地理位优势,根据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多方筹资180万元,对城隍庙进行整修,现已辟为登封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登封历史博物馆共分三个展区:主展区为:主展区为“登封历史展览”,二展区举力“古代石刻艺术”展览,三是临时展区。……[详细]
登封清微宫
  清微宫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三王村,少室山南麓的清微岩下,原为唐代谏议大夫李渤隐居读书处,号称李渤宅。北依少室山清微岩,为九峰环抱,南临少阳河,东为黄沙岭,西为金牛岭,与少室山清凉峰相望。元至正年间,将李渤宅改为清微观,明嘉靖四十年重修,清代重修,宫内现存清代重修后的玉皇殿、民国年间修建的东西配房及近现代修建的山门共20多间,院落占地面积1970平方米。清微宫是嵩山地区历史悠久的儒、道教活动场所,历史上李渤曾同弟弟李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隐居读书,后来不远千里迁徙到风水宝地的少室山清微岩下建宅隐居读书,对研究唐代时期嵩山地区的儒家文化及后来的道教文化都具有很高的价值。……[详细]
耿介故居
  耿介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登封城西南街人,字介石,号逸庵,清顺治九年中举(1652年),十年中进士,选入翰林院,初为庶吉士,后升检讨,出任福建巡海道道员,康熙元年(1662年)任江西湖东道道员,后转任直隶大名兵备道道使,康熙三年(1664年),归里行孝,期满辞官倡学、兴复嵩阳书院,自任山长,捐自家田三百余亩为嵩阳书院学田,聘中州名儒李来章,冉觐祖,窦克勤为嵩阳书院主讲,至此嵩阳书院自宋、明以后又一次兴盛,耿介故居就是当时耿介及其家人居住之场所,建于明代中后期、清代重修,清代后期耿氏后裔将其辟为祠堂。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