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祠篇

相对方氏私己厅及相对方氏宗祠
  位于衢江区周家乡相对村方氏宗祠东面,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相对方氏私己厅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北朝南,砖墙,硬山造,三合院式,正厅面阔三间,建筑占地面积135.22平方米。正厅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单步后双步,次间梁架为穿斗式,五柱用八檩。有牛腿六只,牛腿雕刻为人物、花草、狮子,牛腿硕大,雕刻逼真。施有望砖,柱上有斗拱,梁柱用材粗大,门面墙上有彩绘,天井以长条石铺设,礩形柱础。正厅堂前有“椿靈毓秀”四字匾额一块,丙辰年仲春方桌然题,匾边有花纹。该厅为方氏族人所建,现为方延松民居。相对方氏宗祠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相对村。据村民方石宝介绍…[详细]
黄母祠
  黄母祠又名先棉祠,是为纪念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造福乡里的功绩而建。黄道婆,上海乌泥泾镇人,幼为童养媳,不堪公婆-,逃出家门,流落到崖州,与黎族居民生活30多年,学得当地植棉、轧花、弹花、纺纱、织布等技巧,回乡后传授乡里,上海遂于明清时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逝世后,乡亲们出于对黄道婆的敬仰,建造黄母祠,后经过多次毁坏和重建。1981年,祠址被划进植物园内。1991年有关部门将旧祠重新修复,分纪念馆、陈列馆和莲花池游憩小区三部分。按原样修复的黄婆庙为六架梁五开间歇山顶建筑,室内陈列黄道婆生平事迹。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黄道婆纪念堂”横匾端立门楼,祠前立有大照壁,正厅有黄道婆事迹展览,侧…[详细]
茅坂徐氏宗祠
  茅坂徐氏宗祠,又称双溪徐氏祠堂,位于浙江省江山市风林镇茅坂村。占地面积三千五百七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两千四百三十七平方米。祠堂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清初,江山、广丰、玉山三县交界之地匪寇频繁侵扰茅坂,顺治四年(1647)九仙山匪徒洗劫茅坂后,其惨状“火烟未散,遍地烬骨,风鹤之声、哭嚎之象令人心胆俱裂”。顺治九年(1652),茅坂村再遭九仙山贼寇扫荡,建于明代晚期的徐氏宗祠被付之一炬。徐氏家族虽频受重创,但仅60余年后,于乾隆五十二年(1713),当地徐氏子孙在原址按原规模进行重建而成。解放后,茅坂徐氏宗祠因面积广房屋多,被国家征用作粮站。2000年,粮食部门改制,粮站私人承包,部分被…[详细]
胡公祠(含彭公祠)
  胡公祠位于郑州市铭功路北段人民公园内,落成于1925年10月10日,是冯玉祥、张群、张继、高桂滋、刘峙、于佑仁等民国要人,为纪念胡景翼将军在河南及郑州的战斗业绩,而修建的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胡公祠,由大门、大殿组成。大门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面阔三间,10米,进深5米,高6米。大门两侧有八字墙,进门有90米长甬道。大殿建在二层高台上,台高1.75米,面阔5间15米,进深3间5米,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十一踩斗拱。前面各间均装隔扇门,高7米。甬道中有古槐一株,两侧为银杏树。胡景翼(1982-1925),字笠僧,陕西富平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8年任陕西靖国军右翼总司令,1922…[详细]
已略黄公祠
  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是潮汕地区目前唯一被国家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的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二进祠堂,坐北向南,门额有阴刻“已略黄公祠”5字,背面镌刻“孝思维则”。整座祠堂建筑结构独特,其门楼两侧及四周墙壁均镶嵌有精美的山水石雕画幅,尤以马面坡屋架的镂空双面雕为精湛。正厅面阔3间,明间较大。屋架抬梁式结构,硬山顶,厅楣装金漆画,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梁柱间诸穿插构件间,有造型生动、内容丰富的戏剧木雕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淹金山寺等为内容的雕刻,惟妙惟肖,极为雅致。屋脊饰嵌瓷彩画。刻工精致,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千姿百态,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欣赏价值,…[详细]
罗家祠堂
  罗家祠堂位于松子山街边,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乾隆”年间,四川解元,时任黔南太守、贵西巡道的罗文思,倡议扩建祠堂。他写信给时任甘肃泰州清水知县的罗奇英,得到大力支持。罗奇英为罗氏第十四代传人。在罗奇英的主持下,乾隆四十年开始在松溉松子山扩建祠堂,历时三年,于乾隆四十三年扩建完成。取名“世德堂”,距今已400多年了。 罗家祠堂建成后,时逢当朝皇帝派出的八府巡案溯江而上往泸州,行至松溉,见建祠人是他的老师,遂赠扁题词“罗府祠堂”。匾长2.8尺,宽1.2尺,“罗府祠堂”四字两边是金龙。这块匾至今尚存在。据知在罗家祠堂内,原来横挂着明皇赐的“家法匾”,用以管教族人。现存的罗家祠堂全貌较好,是保存完好…[详细]
延平郡王祠
  导 游 延平郡王祠建于清同治年间,俗称郑成功庙或开山圣王庙,位于台南市开山路,奉祀台湾开山始祖郑成功及其部将,为台湾的重要古迹。建筑分为照壁、供奉郑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与宁靖王的后殿,以及东西庑。庭园修筑精美,厚重的琉璃绿瓦,衬着低矮的红色墙身,配合祠外延平公园的池榭垂柳,整体风格庄严典雅,是台湾唯一福州式庙宇建筑。介 绍 延平郡王祠是全台最早,也最著名的郑成功祠。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并以台湾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建设台湾不遗余力,深得民心,死后人民设庙奉祀,但为避免清廷找麻烦,故称郑成功为“开山王”。 清同治13年,钦差大臣沈葆祯奉命来台办理防务,深入民间才发现郑成功对建设台湾的贡…[详细]
永安陈氏大宗祠
  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城南巫峡头陈氏大宗祠是明代宫殿式建筑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景点之一。其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陈氏入闽始祖唐中丞搽陈雍的纪念祠,清代康熙、光绪年重修。宗祠坐西朝东,现存一进门楼和二进正厅,造型古朴典雅,结构厚实,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为抬梁和穿斗结构,中堂有神台,设五个神龛,分别崇祀唐代入闽始祖陈雍和宋代陈瓘、陈渊等人。歇山式门楼正中,“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遒劲有力;大门两侧,石狮雄踞;二进石华表上世承天宠大字描金;焚纸宝库、花木草坪及两边厢房布局有序;追远堂内肃穆高雅,状元及第、探花及…[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酃县水口,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设在朱家祠。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酃县第一个党支部——凉桥党支部书记周礼。周礼向毛泽东汇报了中共酃县特别支部和农民协会在大革命失败后遭敌人破坏的情况和凉桥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情况。毛泽东对临时党支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问周礼酃县有没有国民党驻军。周礼告知到现在为止,酃县还没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只有南乡和东乡两个挨户团。南乡挨户团头子叫陈大观,有30支枪,东乡挨户团头子是贾威,有七八十支枪。为了解酃县及周边的地形和敌情,毛…[详细]
张渚张公祠
  张公祠,在张渚镇西街(工农街68号),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公祠原为宋张完宅第,后改为张公祠堂。张大年(?)名完,字安国,张渚北门人。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朝奉大夫、湖北黄州通判等职。南宋建炎年间,抗金名将岳飞曾多次驻兵宜兴。建炎四年(1130)岳飞驻常州,应宜兴县令钱湛之邀引兵宜兴平巨盗郭吉,馆张大年家,有《过张溪赠张完》绝句: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张完韵答:相逢相别不计春,眼前非旧亦非新,声求色相皆虚妄,莫认无疑是昔人。并勒石立碑,称唱和诗碑,后碑毁,现存刻石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重刻。建炎四年五月…[详细]
孝子祠
  孝子祠坐落于临安区清凉峰镇的杨溪村,今天的孝子祠已经不是明代时期的建筑,而是清代时期所建。乾隆二十五年,皇上御赐重建祠宇,到了咸丰年间祠堂因为战乱被毁,于1807年重建。孝子祠屡经损毁拓建,规模宏大,祠堂坐北朝南,呈典型的廊院式徽派建筑,青砖汉瓦,四水归堂马头墙。硕大笔直的96根或圆或方的柱子与鼓形、六边形、方形、覆盆形等形态各异的石础,整齐排列,顶端支起数百根拱形大梁,构成祠堂空间层次丰富的梁架。祠堂由门楼、中堂和后寝三进两天井组成,面宽五间,占地面积739平方米。门楼为五架梁前卷式,深两间,明间辟大门,外檐下用坐斗和扇面拱作装饰,撩檐枋上有木雕。屋面为硬山顶小青瓦。大门上方悬挂明嘉靖皇帝御…[详细]
光明余氏宗祠(光明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光明余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将乐县光明乡光明村简介:元、明时期始建,屡有维修,现存建筑保留清后期风格。坐西南朝东北,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192.5平方米。主厅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带前廊,前廊卷棚顶;内檐使用大额枋,抬梁减前金柱及中柱。附属文物有左侧的余氏祖墓。1931年6月8日,盘踞在将乐、泰宁和邵武一带的最大股匪首罗鸿标,带领500多名匪徒,冒充红军队伍,在邵武县城大肆劫掠商店、--烧杀3天后,掳走汉美中学100多名女学生及大量金银财宝。该匪帮途经安仁、万安等地后,于23日窜到将乐县光明乡境内。红3军团第6师政委彭雪枫命令红8团一部和红7团两面夹攻,把罗匪分别包围在光明乡余氏祠堂和附近的…[详细]
卢金峰墓(含卢氏宗祠)
  卢金峰墓建于明嘉靖间(1522-1566),有墓和享堂组成,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瑞安现存的最大古墓。坟墓上下分五坛,下三坛是拜台,逐坛依着山坡坡度建造,均用刨面白石铺设,并向上逐坛递减宽度。每坛两侧均置踏跺三级,最后一坛有踏跺五级。各坛两侧都建青石屏风墙,墙壁上有浮雕、上面设置屋顶,盖着青石雕成的瓦。第二坛前有青石栏杆,配以精美的青石雕荷叶荷花状作为支柱,踏跺三级。第四坛正中立墓碑一方,上阴刻“金峰卢公墓”五字,上置荷叶状碑盖,碑前地坦成龟背状隆起封堆。第五坛后面是神龛牌楼,五间,通高2.40米。明间檐柱方形,高1.37米,上置坐斗,下有石础,台基高0.70米。明间檐柱上架额枋,前浮雕…[详细]
牛皋衣冠冢及牛皋祠堂
  牛皋衣冠冢及牛皋祠堂位于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应滨街道办事处花山村民。牛皋(1087—1147),字伯远,鲁山熊背石碑沟人,农民家庭出身,初为县中射士,擅长骑射,勇武过人。北宋末年金军南侵,牛皋激于民族大义,聚众奋勇抗击,屡战屡胜,受到宋廷京西道总管垂青,由保义郎而中军统领而同统制,跻身高级武官行列。建炎四年(1130)四月,牛皋率部设伏于滍水渡口宝丰宋村北花山之上,一举歼灭南侵北返金军主力一部,在南宋抗金史上 书-写下光辉一页,《宋史•牛皋传》和《续资治通鉴》均有记载。此后,宋高宗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成为岳家军副统帅,在挥师中原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岳飞遇害后,牛皋心…[详细]
洑溪徐氏宗祠
  洑溪徐氏宗祠又称徐大宗祠,是明代首辅徐溥的家族祠堂,位于宜兴宜城街道溪隐路200号。徐溥,字时用,号谦斋,宜兴溪隐村人,8岁入私塾,明景泰五年(1454)廷试一甲第2名,授翰林院编修,天顺、成化、弘治年间,历任国史总裁、礼部右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官至首辅,弘治十一年(1498)进华盖殿大学士,后以目疾乞归,卒后赠太师,谥文靖。在徐大宗祠的第三进正厅,存放着徐溥的画像,据了解这幅画像的年份可以追溯到清代中期以前。这幅画像是我们整个徐大宗祠的镇馆之宝,它是由徐氏的嫡系子孙捐赠给我们宜兴文管会,在去年。首先它是明代的朝服的画像,穿着大装朝服,这个朝服就是我们所说的蟒袍,…[详细]
儒里朱氏宗祠
  朱氏宗祠位于姚桥镇儒里老街北街上。朱氏宗祠的类别是古建筑的坛庙祠堂,年代是明朝,使用单位是朱氏宗祠修缮委员会。原有门厅,中厅,后厅,为南宋理学家朱熹嫡裔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祠堂坐东朝西。2007年修缮前仍存三进17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第一进门厅面阔五间,对面为大照壁,中间形成广场。第二进中厅五间,原曾悬挂康熙御赐匾及功名匾8方,第三进后厅五间。2009年,当地政府拨款、民间集资,历时三年修缮了古祠。现在已正式对外开放参观。修缮后的古祠,再现了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三雕精湛的徽派特色。中厅(祭堂)塑起了根据朱熹自画像雕琢的汉白玉立像(高2.9米、重3.2吨),复制了康熙御书的“…[详细]
凤林祠
  凤林祠,也叫李氏宗祠,坐落于古田县杉洋镇西南3公里处。唐天祐二年(905)创建善院,置前后洋田赡之,立祖祠。后唐天成四年(929)改建善院,曰凤林。由入闽四世祖李灞创建。迄今已1100多年。凤林祠规模宏大,是蓝田八景之一,举目远山则层峦叠翠,近观水景则清秀徊旋。祠东有石柱高耸,乃唐时旧物,诉说当时的辉煌。祠门两侧立32副旗杆碣,均为历代科名登第者所立,至今保存完好,蔚为壮观。步入祖厅始祖座、厅壁上有宋代理学家朱熹墨迹“忠孝廉节”四字,均为1.2米见方,还有朱熹四句条副墨迹“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并有著名书画家李若处的国画两幅。 “俎豆千秋垂庙貌,簪缨…[详细]
篁碧华氏宗祠
  位于江西省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畲族村村西的华氏宗祠,始建于道光丁酉(1837)年,是叔侄三人同赐一朝(华日新(京一郎系),道光二十四年进士,任江苏道布政使,身居二品;华祝三,道光二十七年进士,西宁知府加布政使衔,三品正堂;华立三,进士出身,任甘肃安化知县),共同兴建的一所宽宏高大的宗祠,以彰显其家族的荣耀。华氏宗祠建筑面积1247平方米,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大门上悬“华氏宗祠”四个大字门匾。八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宽敞的建筑。祠堂内分前厅、中厅、享堂。上厅为享堂,原供奉本族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大厅;前厅是吹鼓奏乐的地方。族中凡有修谱祭祖等大事时,也可以在厅内楼台演…[详细]
万安百加九贤祠
  九贤祠位于百加镇九贤小学内,濒临赣江,是我县唐至清三胜地之一。九贤祠自1870年建成以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因文风鼎盛而闻名遐迩。自唐以来,九贤村就有贤居寺、昂溪书堂、九贤祠三名胜。贤居寺原名为涵山寺,于唐时建成,本为奉佛祀神之所。名僧怀渡禅师饮过寺旁龟泉,慨叹:“泉有翰墨香,后当有大贤居此”,遂改为“贤居寺”。自宋至明,果有宋朝欧阳修、刘辰翁、闵子林,明朝郭简斋、解缙、罗洪先、刘玉、欧阳政德到此讲学,地以人传,闻名遐迩。昂溪书堂乃宋时义士段奎斋依江而建的民房作为学舍,招收村童入学,学童琅琅读书声远播江面。民族英雄文天祥乘船路过,闻此乃停船登洲,传经授道,勉励师生刻苦学习,将学舍题名…[详细]
周氏宗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
  周氏宗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位于常平镇桥梓村(桥梓村原名为屋厦),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标:北纬22°5845.3,东经113°5810.8,海拔高程8米。1925年秋,在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蔡如平的组织发动下,屋厦农民协会在周氏宗祠成立。农会的主要负责人是周达墀(周时泰)、周一夔,会员约300人。农民协会组织农会会员和农民自卫军,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共产党转入地下活动。是年秋,中共东莞县委成立,县委书记蔡如平化装成猪肉贩子,带领部分县委成员秘密转移到屋厦,继续坚持斗争。在周达墀的商店里设立县委机关,该商店为周氏宗祠的附属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