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襄阳市旅游

襄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41、三神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神殿
  三神殿位于谷城县城关镇中码头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七年(1847)、民国二十五年(1936)维修。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门楼、前殿、中殿、后殿及厢房。其中门楼,面阔五间18.7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四柱三间二重楼仿木结构贴面门。明间屋顶升高,明、次间后壁延长,通进深9.2米,单檐歇山灰瓦顶,上部为戏台,下部为过道。稍间进深4.61米;前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一间5.48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九架抬梁式构架。前后分别有宽2.90、1.15米的檐廊。前后壁设格扇。;中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间6.8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九架抬梁式构架。前后分别有宽1.15、2.90米的檐廊。前壁设槛窗,后壁设格扇;后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间9.51米。单檐硬山灰瓦顶,双层七架抬梁式构架,前有宽1.73米的檐廊。前壁施……[详细]
郭家岗遗址
  郭家岗遗址位于宜城市雷河镇官堰村郭家岗自然村,坐落在一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的高台地上,东距楚皇城约14千米,西距蛮河2千米。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近120万平方米。遗址于1980年发现,1989年、1990年武汉大学等单位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堆积厚1.5~2.0米,包含物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井。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三种。井分布较密,一般直经为1.5米左右。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等,以陶质生活用器数量最多。器形主要有鬲、罐、豆、盂、甗、壶等。遗址以东周文化遗存为主。郭家岗遗址是一处比较典型的以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遗址地层堆积丰富,文化发展序列清楚,器物组合完整,是迄今发掘的诸多楚文化遗址所不能比拟的,对于楚文化陶器分期标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
九连墩墓群
  九连墩墓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以西,地处一条南北走向的低岗上,共有九个封土堆,当地俗称“九连墩”。1957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与雕龙碑遗址一同被发现。墓群南北向排列,最大冢俗称鹰子包,为九连墩之首。地处土岗最南端,冢直径45米,封土高4.5米。其余8个冢直径在35米左右,封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封土皆为白膏泥,并有夯打迹象。墓群的时代为战国中晚期。2002年对墓群最南端的一号墩2座楚墓及其附葬车马坑进行了发掘。出有青铜礼器、乐器(编钟、鼓、笙、瑟)、兵器、车马器、陶器、玉器及生活用品(人擎灯)等。1号车马坑长52米,宽12米,是已发现的楚墓中最大的实物陪葬车马坑。坑内有40辆车,88匹马,其中有一辆6匹马拉车。2号墓出土了1000多枚竹简,保存较好;出土了已发掘楚墓最多、品种最全的漆木礼器。九连墩古墓群属战国时期的贵族墓葬,其出土的遗物和陪葬车马坑的规模以及文物考……[详细]
雕龙遗址
  介 绍 : 雕龙碑新时期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距今为6000年)因遗址附近曾竖一刻有飞龙的石碑,故名“雕龙碑遗址”于1957年发现。1990年至1992年发掘,已发现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基址15座,不同形状、出土原始人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数千件,不少器物是同时代其他遗址所没有的,尤其是一幢类似现代单元房并配有拉门式的房屋基址,在我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古遗址中也属罕见。   交 通 : 在襄樊长途客运站乘坐到枣阳的班车,然后转车前往鹿头镇。   门 票/开 放 时 间 : 10元   邻近景点 :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 白水寺 白竹园寺森林公园 九连墩战国古墓 唐梓山风景区湖北襄樊……[详细]
宜城松林寺
  松林寺建于元朝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而这4颗古银杏树便是在建寺之初种下的。这4棵古树分布在四个方位,现树高约36米,南北相隔18米,这4棵古树中最大的一棵需要4个成年人才能将它环抱,远远看去宛若4位披着金甲的山神。银杏树下除了满地“黄金”,还依然可见矗立着的石碑、地上散落着雕刻精美图案的大石头,这些遗迹正无声地诉说着松林寺的无尽沧桑。古刹古树多灵气,约三两友人,树下品茗祈福,涤净心灵的尘埃,莫不美哉。目前,前往松林寺的公路已经修通,4棵古银杏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赏玩、祈福,人数多的时候每天接待游客400人左右。随着松林寺的保护开发,4棵古银杏树必将成为全国旅游的目的地,这将有力推动流水镇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详细]
马跃檀溪遗址
  马跃檀溪遗址就在襄阳城南1.5公里的龟山(又名真武山)北麓。据传东汉末年,走投无路的刘备投奔荆州牧(治所在襄阳)刘表,为蔡瑁所妒,被其设计欲暗杀之。刘备为了躲避蔡瑁等人的暗害,逃离在襄阳城设下的“鸿门宴”,驰马出门西逃,被数丈宽的檀溪所阻。在追兵渐近时,刘备纵马陷入檀溪,眼看追兵即至,刘备大呼:“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一跃三丈,遂得过溪,飞奔至水镜庄。马蹄之处留下两个深坑。现真武山脚下山石上有巨大马蹄印记,为襄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檀溪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又名檀溪湖,在襄阳城西真武山北面。因刘备的卢“一跃三丈”而“跃马檀溪”闻名于世。檀溪在襄阳市襄阳城西南。《梁书武帝纪》载:“东昏即位,高祖潜造器械,多伐竹木沉于檀溪,密为舟装之备。”按水经注应劭曰,檀溪当即襄水。元和志谓今已干涸。檀溪,又名檀溪湖,在襄阳城西真武山北面,和汉水畔的白马洞及江中蔡家洲具为佳境。尽管这里至今仍无亭榭……[详细]
47、抱璞岩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抱璞岩
  在南漳县城西去约75公里的巡检乡的荆山脚下,有一个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崖头,高百仞,峭壁如屏,人们称它“抱璞岩”。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此得一璞玉,献予楚王,未被接纳,反诬玉为石,处以刖刑。卞和在此抱璞而泣,后感动楚王,使人剖璞得玉,琢制成壁,名“和氏壁”。岩即由此得名。岩上凿“玉印岩”三字,字径3尺,笔力苍劲。下有天然石室,高6丈,阔5丈,深4丈。内原供卞和像。像前竖石碑数通,其中最早的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所刻。室右壁有方形石穴,传系卞和取玉旧迹。由此岩再上百余步,有一石洞,可容200余人,洞顶上有池,周40余步,池旁有卞和庙,传为卞和住宅旧址,岩东有卞和墓。唐宋以来文人至此多有题咏。……[详细]
周台遗址
  周台遗址位于枣阳市兴隆镇周台村,新石器时代、周代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约9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6~2.5米。2002年考古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址1座,瓮棺葬5座,出土石器有石铲、石刀等,陶器以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居多,泥质黑陶次之,纹饰以绳纹为主,篮纹次之,少量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豆、圈足盘、碗、曲腹杯、罐、盆、瓮等。发现周代灰坑25座,灰沟3条,房址3座,水井4口,墓葬3座,出土有石斧、锛、铲、凿、刀、镞、钻孔器,铜削刀、镞,铁削刀和陶纺轮等生产工具及大量陶鼎、敦、壶、鬲、甗、甑、簋、豆等生活用器。该遗址面积较大,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霸王坟墓群
  霸王坟墓群位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村内的冢子坡,地处汉水东岸的开阔平岗地,东接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岗,西临汉水东岸的冲积平原。墓地东起米家山西坡,西至徐家营,南接安岗自然村,北抵仙黄公路,总面积14.8万平方米。现存8座封土堆,封土底径约16-40米,残高2·6-8米。曾清理3座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圹长2·90-6·10米、宽1·42米-4·82米、深4-7米。其中2座有斜坡墓道。葬具保存较好,分别为重椁单棺、单椁重棺和单椁单棺。出有铜鼎、敦、壶、盘、、剑、簇、刀、戈、车、镜,漆方豆、耳杯、俎、罐、弓、弩、车箱、伞、双龙座屏、镇墓兽,竹笥、简,皮盾、甲,陶鼎、敦、壶、罐、鬲,玉壁、佩、珠等400余件。(第三批)1992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襄阳市、老河口市文物部门配合工程建设对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发掘出土了青铜礼器、漆木竹器、兵器、车马器、玉石器、竹简等文物500余件。出土的彩绘漆方豆、漆……[详细]
邓国故址
  邓国故址位于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团山镇。城址平面近方形,系夯土所筑。城垣、城门、护城河、烽火台等遗迹保存均基本完好。城垣东、西、南、北分别长766米、713米、896米和858米,面积约0.64平方米千米。城垣四周中部各有一城门。北城门外侧尚存向外突出数米的土坡,应属瓮城设施。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邓城遗址尚未发掘,地表散有大量东周至洒代的遗物。在邓城外侧,东、西、北三面长约5千米的城域内,呈弧状分布众多,东周至汉代的遗址和墓葬群,出有大批青铜器。邓国故址是春秋时期邓国的都城,对于研究古邓历史、楚文化起源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曾伯纪功铭
  李曾伯纪功铭位于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街道城西龟山东麓。摩崖呈方形,高4.7米,宽4.4米,面积约20平方米,刻写于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正月一日。铭文共79字,字径0.3米,碑文宽正,阴刻楷书,整篇作品颇为厚实,字体方正宽博,遒劲有力,刻工技艺高超,字字清晰,保持了书体的原有神韵。四边以阴刻图案装饰,体现了摩崖的端庄肃穆。其上横额双钩体“襄樊铭”3字与铭文字体不同,疑为后人所加。铭文为阴刻楷书,竖排11行,99字,字径30厘米,除个别文字稍有漫漶外,一般较完整。前7行为铭序,文为:“大宋淳佑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调都统高达、...幕府王登提兵复襄樊两城,越三年,正月元日铭于岘”。后四行为铭辞:“壮哉岘,脊南北。翳塘壑,畿陵谷。乾能央,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是研究宋史的珍贵资料。可乘坐公交28路到真武山站下车后,步行至景点。李曾伯纪功铭至今仍保持昔日风貌,保存完好……[详细]
孟浩然墓
  孟浩然墓坐落在襄阳城东风林,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孟浩然坟”。清末有俗语:“似蛇形,越长越长,墨青墨青。”(注:“墨青”一指坟周草木葳蕤,一谐“灭清”。)1928年,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孟浩然墓”石碑更换原碑。1955年6月,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孟墓,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其时,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锈蚀马钉数颗。据当年参与培修的罗雄飞介绍:在50年代召开民间文学创作会时,有一姓王的农民说,孟浩然是由他们王姓人安葬的。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孟浩然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详细]
福民医院旧址
  福民医院旧址位于老河口市光化街胜利路市委大院内。原为福音堂,由挪威人建于1917年。坐东朝西,通面阔28.6米、通进深16.5米,占地面积471.9米。单体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北欧风格。共有房屋17间。木地板、青砖清水墙、红瓦屋顶。东西两面上下为檐廊,檐廊外各设17个拱形门。抗日战争时期由福音堂改为“福民医院”,中美联合空军第三大队(飞虎队)、朝鲜义勇队第三分队等先后驻扎于此。该旧址是老河口市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挪威人主持兴建的北欧式风格建筑,对研究近现代建筑具有较大意义;同时,它也具有较高的历史纪念意义。……[详细]
五座坟古墓群
  五座坟古墓群位于老河口市李楼办事处刘营村东,汉代墓群。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73年发掘7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口一般长4米以上,墓坑内填有木炭和白膏泥。椁室由长条方木构成,不承垫木,椁室内放木棺,棺内外黑漆。其中一座墓椁室内作楼房式结构,棺置于楼上,棺底以八匹马承托,形式特殊。出土陶器有鼎、壶、瓮、罐及甑、灶、井等;铜器有鼎、钫、壶、勺、灯、镜、卯、弩机及五铢钱、车马器等;漆器有盒、耳环、盘、奁等;木器有俎、车、俑、梳篦、马等;玉器有壁、瑗、珠等;另有铁剑、竹筒残片等。(第三批)……[详细]
安乐堰墓群
  安乐堰墓群位于南漳县武安镇安乐堰村,距县城28千米。北与南漳县九集镇温家畈村接壤,向南2.5千米处是蛮河。墓群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自90年代发现后经多次调查。墓群分布在两座相距1.5千米的土岗上,共发现墓葬200余座。墓葬封土一般高20米左右,其中封土堆底径达百米的有十余座。分布面积约5平方千米。l957年,重修“白起渠”时,在一座墓葬0土了“蔡候朱之缶”青铜缶。安乐堰墓群墓葬数量多,等级高,保存状况良好。由于该地是可能是楚国早期都城丹阳所在,所以该墓群对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