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港
澳
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昆明市
大理州
红河州
丽江市
玉溪市
楚雄州
曲靖市
保山市
普洱市
文山州
临沧市
迪庆州
西双版纳州
昭通市
怒江州
德宏州
云南省文物古迹
云南省红色旅游
云南省名人故居
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十大祠堂
5A级景区
4A景区
云南省十大景点
云南省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美食
云南省地名网
云南省名人
[移动版]
221、
维西戈登遗址景区
云南戈登遗址景区,位于维西县城东北九十公里的塔塔乡戈登村西约500米的腊普河东岸崖下,距离河面约50米。此遗址于1958年发现,由省博物馆考古队清理发掘。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造技术与邻近地区发掘出土的新石器准比较,发现其上限不早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年代(距今4000、5000年),下限不晚于宾川白洋淀遗址(距今3000—3500年)。戈登新石器遗址的发现不仅把迪庆州人类发展的历史推进了近千年。还对深入研究西南三江(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及其与北部诸省的新石器文化间的联系有重要作用;为上述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徒、原始社会状况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戈登遗址被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这无疑填补了迪庆州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证明州境内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将出土文物的制……
[详细]
222、
升庵祠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滨的高峣村。是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杨升庵,将其旧居“碧峣精舍”改建为祠,供奉其塑像。这是一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丽。祠内古木参天,楼台亭阁巍然肃立,祠堂静谧。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升庵祠原为乡绅毛玉的庭园,当时毛玉任吏部给事中,与杨慎友情笃深,在“议大礼”的政治斗争中,被逮下狱,廷杖创发至死;“碧峣精舍”是毛玉之子毛沂专为杨升庵准备的。该祠在1986年重修,占地2000平方米,辟为杨升庵纪念馆。祠东原有明初修建的普贤寺,明末,徐霞客游滇登太华山时曾在此驻足,便将普贤寺维修后辟为徐霞客纪念馆。升庵祠位于西山山麓高峣村,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明万历年间(1573-1619)布政使刘之龙首将其寓所碧峣精舍改建为“太史祠”,是明代著名文人杨慎的纪念馆,供奉杨升庵的塑像。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云南总督范承……
[详细]
223、
福春恒商号旧址
福春恒商号旧址位于正义路小银柜巷,建于1924年。该建筑坐北朝南,由东西两个部分组成。东面为两院,由一个“三坊一照壁”和一个四合院纵向串连组成“六和同春”式民居。西面南为门厅,北为库房。“六和同春”部分皆为两层走马转角楼房,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举架高大,装饰精致,尤以隔扇门木雕工艺最为细腻精美。库房为大空间单层建筑,单檐硬山顶,卷山。该建筑总大门和内院两座大门以及外立面门窗石材装饰,具有鲜明的西式风格。福春恒商号组建于光绪二年(1876),总号设下关,分号设昆明、保山、腾冲、成都、汉口、香港及缅甸曼德勒、仰光等地。主营丝绸、珠宝玉石、名贵药材、地方土特产品等,兼营钱庄、汇兑及鸦片税捐业务;还开办了柞蚕丝加工厂、面粉加工等六个工厂。经营网点遍及西南、东北等地及国外东南亚地区。1928年总号迁设昆明小银柜巷,1937年破产倒闭,共历时60余年。建筑主体为昆明地区典型“六和同春,构建庄重精美,……
[详细]
224、
无为寺
无为寺位于苍山兰峰东麓,无为是佛教名词,亦称无为法,与有为相对,指非因和合形成,无生灭的绝对存在,原是涅的异名。寺东边的村子叫阳乡村。无为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当时有山门、过厅、正殿、两庑、花苑等设施。明嘉靖年间,在无为寺后面又建了一座救疫寺。明正统十年(1445年),住持僧人无碍,集资铸铜钟一口,高1·2米,口径1米,这口钟现存在寺中。清朝末年久倒毁。1984年,阳乡村民集资历证明建大殿。1987年,修复了两面庑及山门。无为寺有八景:传说唐僧取经路过此地,曾在这里晒经书,所以有晒经坡;无世祖忽必烈片大理时,曾在附近驻兵,有驻跸台(帝王出行时没途停留暂住称驻跸);明代,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汝南王朱有枥居大理期间,曾在无为寺听经学法,并写了篇《无为寺记》,刻在玉磬碑上,玉磬碑石口极高,叩之如敲玉磬,是镇寺之宝;寺后有一汪清泉,传说可以用来衔桥、翠华楼、阁老岩,寺前800多年树龄的……
[详细]
225、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
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威信县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总占地面积4.67公顷,共计投入建设资金220余万元,建园之初是县级陵园,1988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建有高10米、碑体边长2米、占地1189平方米的柱形“红军烈士纪念碑”一座,纪念碑南北两面分别刻有毛泽东书体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碑文,从东、南、西、北四面台阶皆可步上纪念碑。四周种有塔柏、雪松、白玉兰、万年青等花草树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建有红军烈士个人生平事迹碑83块,成排树立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周围,隐现于花草丛中,整洁优雅,庄严肃穆。看烈士生平,联想到红军为中国革命铸就的辉煌,红军长征精神令人叹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陵园还建有仿古亭……
[详细]
226、
诸葛武侯祠
诸葛武侯祠位于姚安县烟萝山,是诸葛亮南征驻地,故垒遗址。武侯祠始建于唐朝,明嘉靖丁已三十六年。2010年诸葛武侯祠开始重修。诸葛武候祠主体建筑群由大殿、四厢及两院组成,总占地面积为70亩,座东南朝西北,整座建筑庄严古朴、气势磅礴。大殿内正前方这一尊铜像是诸葛亮坐相,青铜浇铸,3.6米高。诸葛亮手拿鹅毛扇,穿长袍、慈眉、慧眼,头戴饰玉官帽,喻示着“有求必应”,在诸葛亮两侧,两个铜铸侍童陪伴,一尊抱着“上方宝剑”、一尊抱着 “佛尘” 民间一直把诸葛亮视为保护神。诸葛亮于公元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17岁时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十二年(公元227年),诸葛亮27岁,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在诸葛亮辅助下,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二十……
[详细]
227、
孟孝琚碑
孟孝琚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从内容上看,它主要记述孟孝琚的生平。孟孝琚,原名孟广宗,“十二随官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博览(群书)”,改名孟。他先聘“蜀郡何彦珍女”,未娶夭亡于武阳。其父的下属-刻此碑送孝琚归葬朱提朱茔,以纪念死者,安慰亲属。由此可见当时的边疆少年是如何用心学习中原文化,钻研典籍,也透露出当时婚、丧习俗。从碑四周所刻的龙、虎、龟纹,可以窥见汉代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石刻艺术水平。从书法上看,碑文系方笔隶书,取势横扁,左右舒展,笔画瘦劲古朴。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北方南圆”的陋说,而且可以探索“汉隶与今隶递嬗痕迹”(梁启超语)。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米,宽96厘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残存21字,(按上下文……
[详细]
228、
狮子关石窟
石宝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遍山嶙峋的奇峰异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描写它们“峰头石忽涌起,如狮如象,高者成崖,卑者为级,穿门蹈瓣,觉其有异”。这些紫红色砂岩球状风化石构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化奇观,与石钟寺遥相对应的正是这样一片崖坡,崖顶巨大的紫砂岩形同一只静卧的雄狮,隔箐相望,默默守护着石钟寺的“石宝”,因而得名“狮子关”。狮子关区亦有三处极为重要的石窟:其一为俗称“全家福”的南诏王及后妃子女雕像。其二为雕凿在狮子崖之下峭壁间的10号窟梵僧观音造像。窟高1.8米,上宽1.1米,下宽1.8米。龛内雕刻梵僧像一尊,高1.7米,头戴莲花冠,深目高鼻,背有佛光,右手结怖魔印,左手握净水瓶,脚穿靴。左下方有一犬弓身回首,项系铃。左上有榜题“紫石云中,信境兰若”两行,落款为“盛德四年六月七日造像施主工匠金榜杨天王秀”。榜师像是一副赞美环境的联句,意思是如同云霞一般的紫石崖,是信徒修行的寂静场……
[详细]
229、
斑鸠坡茶马古道
斑鸠坡茶马古道有一条神秘的古道,其源头在思茅,她向南延伸到东南亚;向北直达昆明,入昆后可快马直上京城;往西蜿蜓直上青藏高原。她具有悠悠1800年沧桑历史……古道沿途高山逶迤,峡谷纵横,风光旖旎,气候多变,民风古仆,她曾经见证过普洱茶贸易的盛衰,她是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源头思茅是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中心。普洱茶和其他产品交换流通以马帮为主要驮运工具,是中国民间国际贸易、茶文化交流的通道。古道由思茅为始发点,经景东、大理、丽江、中甸等进入西藏,沿途为人烟稀少的高山深谷,原始森林,险绝的雪山,缺氧高原,炎热的澜沧江、李仙江、元江、金沙江河谷,哀牢山、无量山、梅里雪山,海拔从普洱茶的产区千余米到4千多米。古道莽莽苍苍,悠悠漫漫,让世人深深感受到开拓者的艰辛与无畏。从思茅通往各地的茶马古道根据走向主要有五条线路,即北道、西道……
[详细]
230、
江川文庙
江川文庙,是中国云南省江川县的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江城镇北的钟秀山南麓,今为江川二中的所在地,占地31亩,是江川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砖木结构建筑群,中轴式对称,由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四祠组合而成,还有附属建筑崇圣宫、钟秀书院。现主体建筑尚存。江川文庙是玉溪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之一,也是江川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在江川二中校园内。文庙与学校合二为一,有其特殊的渊源,-战争后,林则徐由广东赴新疆,途经云南时到过江川文庙,为其题词“钟秀书院”,从此,文庙成为清政府培养人才、灌输统治思想的基地。民国时期,文庙内也一直在办高小,培育了鲁子材、唐淮源、金汉鼎等爱国将军。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亦在此创办小学,文庙一直得到有效保护,只是在文革期间因“破四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劫难,“钟秀书院”等价值较高的匾额和不少精美的雕刻被毁于一旦。1973年江川县政府在……
[详细]
231、
法明寺
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寿山路。1926年11月7日,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特支成立后迅即开展工农运动和“倒唐斗争”。1926年12月,特支派云南籍中共党员黄丽生到宜良县城开展农民运动。黄丽生在宜良县教育局长兼宜良中学校长李梅轩(国民党左派)的支持掩护下,串联发动农民,吸收农会会员达500余人。1927年4月,宜良县农民协会在法明寺成立。5月,由农会主持在县城召开了声讨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大会。6月宜良县农民协会发动和组织会员、农民群众和中学生等几千人举行--示成,包围了宜良火年站,反抗法帝国主义侵占文公河水。省-也在昆明组织----和演讲,支持宜良人民的反帝斗争,最终迫使法帝国主义者归还文公河水。1927年2月16日,在中共云南特支的推动下,云南二.六政变”的主要人物龙云(昆明镇守使)。胡若愚(蒙自镇守楼)、张汝骥(明通镇守使),李选廷(大理镇守使)在宜良县城的法……
[详细]
232、
云南大学会泽院
云南大学会泽院位于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占地面积2484.05平方米,建筑面积3953.49平方米。文物构成由会泽院、《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九十五级台阶及西式喷水池组成。《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立于会泽院主楼大厅内墙上;九十五级台阶位于会泽院主楼大门外南向,上下共有95级青石台阶;九十五级台阶中段第二平台有西式喷水池一座。史料记载,19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学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暨会泽院奠基仪式,1924年12月18日会泽院建成,并在会泽院外南侧的九十五级台阶两侧新增红色弧段砖体空心栏杆,台阶中段修建西式喷水池,依山顺势,与台阶浑然天成,与会泽院融为一体。1927年会泽院内大厅立《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会泽院代表了当时国内大学建筑的较高水平,建筑本体及其文物构成至今保存完好,是云南大学标志性建筑。它见证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高等教育从发端走向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云南大……
[详细]
233、
嵩明县龙王庙红军标语
嵩明县龙王庙红军标语位于昆明市嵩明县嵩阳镇东村村委会西村北约2千米处的龙王庙山墙上。1935年4月29日,红军攻克嵩明县城并占领杨林兵站后,红一军团奉命佯攻昆明,以迷惑敌人,顺利抢渡金沙江。4月30日,红一军团兵分三路向西推进。左路从杨林出发,经白邑的得食、龙潭营等村到达阿子营羊街、大西村。中路从县城出发,经大村子进抵果东、冷水沟一带。右路从县城出发,经西村、竹箐口入寻甸七甲,与中央军委纵队会合(这条标语就是该部红军路过龙王庙时写下的),进一步形成威逼昆明之势。正当敌人全力防守昆明之际,红军各路大军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于5月1日至9日从禄劝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标语长5.1米,宽0.7米,从右至左横书“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十个楷书大字,每字约40×50厘米,无落款,原字书颜色不详,现为红色。红军标语所在的墙壁因年长日久,临近坍……
[详细]
234、
阿猛会议遗址
阿猛会议遗址“阿猛会议”会址位于砚山县东北方,距砚山县城37公里,座落在323国道线旁的阿猛镇中心小学校内。会议遗址房屋是1875年建盖的一间“文武庙”。1993年11月,“阿猛会议”会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向长江以南进军之际,为迎接和配合野战军解放滇、桂、黔,0中央作出关于调整长江以南党的领导机构的批示,决定将0桂、滇边工委和0云南省工委合并,成立0滇、桂、黔边区委员会,统一领导滇桂、黔边区的斗争,并决定林李明作书记,周楠、郑伯克任副书记。1949年5月,0中央华南分局派林李明到昆明向云南省工委传达0中央指示,酝酿成立边区党委有关事宜。同年7月19日,林李明及两工委主要负责人在云南省砚山县阿猛主持召开了0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扩大会议(史称“阿猛会议”),宣布中国0滇桂黔边区委员会正式成立,选举了边区委……
[详细]
235、
建水文笔塔
文笔塔坐落于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样别致,在中外塔林中别具一格,因形如文笔而得名。塔呈八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顶端呈扁状。塔身不分级,通体无檐,无装饰,只可分为塔基、塔体和塔顶3个部分。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为圆周率数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渐收缩,顶部较小,长条状,似笔头。远远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天地之间,故名文笔塔。此塔所在地名为拜佛山,然而整座山上并无一座寺庙,也从来没有善南信女到此朝山拜佛。它的造型与佛塔没有丝毫相同之处,倒很像现代的纪念碑。文笔塔建造的缘由——和已倒塌的天柱塔同为风水塔,有“重教兴文”、“修文偃武”之意。是出于“以文压武”,以息古时当地常有的械斗之风,同时也是“尊孔崇文”、“儒佛归一”的绝妙例证。文笔塔独特的造型给人以丰富的假想。……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鏃呮父鎼滅储
路
AAA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A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A绾ф櫙鍖哄悕褰�
路
A绾ф櫙鍖哄悕褰�
·
云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云南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云南省A级景区名录
·
云南省国家级湿地公园
·
云南省国家级森林公园
·
云南省国家级水利风景点
·
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云南四大土林
·
云南十大古寺
·
云南五湖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