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永胜观音阁石刻造像
  灵源箐又名观音箐,位于永胜县城东郊壶山西麓,是滇西名胜之一。清代永胜黄恩锡进士有诗云:“览胜灵源活,凭栏眼界空;窗开山色里,人坐水声中;径湿疑飞雨,林寒不借风;夕阳樵客至,担插野花红。”这里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尤以宋代摩岩石刻观音像闻名遐迩,现已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人步入寺区,迎面所见是凤凰展翼似的慈云坊,潺潺急流的乌龙池,古木蓊郁的香炉峰。走过观澜石桥,便见两山横夹,一水中分,峭壁悬岩,茂林丛竹,观音阁、人天阁、真武阁依山临水分布,栖霞阁、摩云亭、修真阁、三圣宫错落山腰,二十多座殿宇亭阁组成一处佛道同归的建筑群。正殿观音阁,依岩就势而建,全为土林结构,三柱落地,斗拱叠架,外作重檐二层,巍然耸立。阁内巨石上刻有观音像,据传是宋代北胜州高土司从中原购得吴道子画像,命工匠按原本摩岩石刻并建盖寺庙的,至今千余年仍然保存完好。像高178厘米,宽75厘米,像旁注有“唐吴道子笔”字样,造型……[详细]
纳楼长官司署
  位于云南省南部建水县临安镇南40公里坡头乡,明清时有彝族纳楼茶甸长官司。光绪九年(1883年)因内部争议分为四土舍,民国初改为土知州,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副长官普氏衙门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于村制高点,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有照壁、操场、大门、大堂、前院、后院,依山而升。厢房、耳房、书斋左右对称。三进四合院有房七十余间。大堂高大,雕刻精细。纳楼长官司署位于云南省南部建水县临安镇南40公里坡头乡,明清时有彝族纳楼茶甸长官司。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因内部争议分为四土舍,民国初改为土知州,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副长官普氏衙门之一。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建于村制高点,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有照壁、操场、大门、大堂、前院、后院,依山而升。厢房、耳房、书斋左右对称。三进四合院有房70余间。大堂高大,雕刻精细,四周有土、石墙二道,四角设有碉堡样角……[详细]
安宁文庙(连然文庙)
  安宁文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连然镇。安宁文庙大成殿为元代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公元1337年,虽经多次重修,留下了许多清代的建筑模式,但主体构筑依然是原装的。2002-2003年重修,修复一新的文庙宏伟壮观,院中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一株有三百多年树龄的金桂花树芳香四溢。在这远离孔子故乡千里之遥的边远小镇,孔圣人再次得到了人们的无尚崇敬。刚刚塑好的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塑像栩栩如生。为孔子及弟子塑像在云南省极为罕见。修复后的文庙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包括:大山门、青云楼、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等建筑主体,并配有南北厢房和左右耳房一十四间,仿古建筑一十七间。大成殿中是孔子及其四大弟子的塑像,其他弟子立于厢房和耳房之中。并仿造原文庙中孔子及七十二弟子的画像为样本进行塑像,并为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做了署名牌。2006年安宁文庙作为元至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昆明市……[详细]
通海文庙
  通海文庙位于云南省玉溪通海县文星街,文庙始建于元代,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通海文庙于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通海文庙,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重修通海庙学记碑》载),于明万历年间迁建于后址,后存建筑为清初康熙、雍正之物。特别文明坊(建于雍正十一年)气势壮伟雄强。从整体看通海文庙,给人以殿阁层层迭起,庄严肃穆之感。清朝时期,在通海庙学中曾经培养出朱嶟(礼部尚书),公孙翰林的董玘、董健,有名书法家阚祯兆等。通海文庙于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通海文庙经明、清两代扩建,主体建筑布局依地势高低顺序排列在纵向中轴线上,东西廊庑以对称格局配于正殿两侧,总体布局为四进三大院落。1731年(清雍正九年)按当时文庙的规制统一布局扩建。清乾隆初期,通海绅士赵城等主持扩修文庙,其修建的文庙大成殿宏伟高大,整个文庙建筑群较规范,照壁宽大,泮池明月,两廊对称……[详细]
里坎喃朵塔景区
  里坎喃朵塔景区里坎瀑布景区傣族称“里坎喃哆嗒”。里坎村民小组位于西盟县城西北面,属于块状聚落,生活着63户316位傣家人,海拔840米,距新县城约4.7㎞。景区内主要有雄伟壮观的里坎瀑布;具有现代桥梁鼻祖之称的佤族藤索桥;原始、自然、简单造桥工艺建成的佤族木桥;有凄凉、哀怨、动人的里坎瀑布传说;有着历史悠久的里坎寨子来源传说;周围有保护完好的参天古树、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在观瀑亭里可以动中有静的观看瀑布;走累了可以在休趣亭里坐下来边休息边欣赏傣家的田园风光;走到村子,可以到缅寺里了解傣族文化的悠久、博大精深和原始自然的宗教、习俗;如果你想品尝傣家的饮食,热情好客的傣家人就会做出风味独特的菜肴招待你。里坎村来源传说:傣族祖先到勐梭龙潭取圣水时路过里坎,当时这里森林繁茂,是各种野生动物生活的乐园。由于天黑了没法走,就在里坎过夜。当天夜里,年长的老者梦见4头象分别在东、西、南、北四方呵护着他们不……[详细]
姚安德丰寺
  德丰寺位于云南省楚雄市姚安县城栋川镇德丰路,是一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二年,系三重堂古代建筑群,与北京故宫为同时代建筑,是云南省现存明代斗拱建筑中最为完整的一座。寺内正殿装置18扇格子门,殿内有高大的铜铸释迦牟尼佛像,此外,殿内还有一尊被称为“老睡像”的佛像。传说清朝初年有一位高姓土司,民间认为他能治百病,带来吉祥,便塑像纪念他。还保存的德化铭碑,刻于宋大理国元亨二年(公元1186年),为云南八大名碑之一。该寺现为博物馆馆址,馆内保存珍贵历史文物600余件,品种、数量、质量均为全州之冠。尤其是馆内文物展及铜像等,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来,是一个含文物简史参观及娱乐欣赏的旅游景点。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德丰寺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寺院由前堂、二堂、正殿及两厢两耳三重堂建筑组成。正殿面宽5间,进深4间,单檐歇山顶,其梁柱结构主要采用构架式结构法,全由木料架叠而成,无半点钉楔痕迹……[详细]
127、聂耳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聂耳墓
  在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有一片缓坡,松柏森森,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聂耳墓呈琴状,主体为琴盘,墓穴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琴盘顶部,七块晶莹的墨石上,分两行横书“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墓地设计新颖,构思精巧,既富于特点,又显得庄严大方;聂耳原葬在高至华亭寺之间公路西侧上方,墓系青石镶砌,简单朴素,有徐嘉瑞撰写的碑文。1954年,人民政府进行培修时,由郭沫若重撰碑文。1980年,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重建新墓,同年5月13日,迁葬于此;聂耳生在昆明,死于日本。日本人民为纪念聂耳,表达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1954年11月1日,在藤泽市鹄沼海岸聂耳遇难地附近,建立了聂耳纪念碑;1963年重建“耳”字形的花岗石纪念碑,郭沫若书题“聂耳终焉之地”六个大字,日本戏剧家秋田雨雀先生撰写介绍聂耳生平的碑文;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详细]
“一二.一”四烈士墓
  在云南师范大学(原昆明师范学院)校园东北隅,有座青竹和翠柏掩映的“一二·一”四烈士墓。墓道前方矗立着两根石柱,顶端是鲜红的火炬;石柱基座上,刻有闻一多先生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墓后石屏为自由神浮雕:无数青年跟随自由女神,奔向自由,呼唤光明。浮雕下,刻有感情深挚的悼诗:“死者,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这里。”“死者,你们怎么走不出来?”“我们在这里,你们不要悲哀。我们在这里,你们抬起头来。”“那一个爱正义者的心上没有我们?那一个爱自由者的脑里没有我们?那一个爱光明者的眼前看不见我们?”烈士墓四周围有铁链栅栏,整个墓地庄严肃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群众来这里瞻仰、凭吊;广大青少年常到这里扫墓、悼念。那是难忘的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渴望有一个和平、民主、安定、统一的新中国。然而,-却蓄意挑起内战,妄图把人民重新推入内战的血海,……[详细]
文山大兴寺
  酸枣岭村原有古寺两座,东为大兴寺,西为吉祥寺。大兴寺为民间传下的一座古寺,存有的石碑可做参考。 据碑文记载大兴寺建于明末清初年间,重修于光绪七年,碑文的背面清晰记录了当时重修大兴寺捐款、捐物人员的名字达100人。大兴寺的始建距现在已有350年的历史,曾是皇家去往承德的必经之路。大兴寺坐落于我村村东,2004年修复前仅存有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地基及韦驮殿。韦驮殿的东侧有一棵老槐树,这棵槐树树干直径约1.5米左右,须3人才能将树干围住,老槐树经过几百年的风霜磨练再加多年无人养护,树干的中心已经空了。一个人站在里面感受不到丝毫的委屈。它虽是经多年风雨洗礼、泪迹斑斑,可它却枝繁叶茂而且每年要开两次花。显出它气势勃勃、生机盎然。 大兴寺始建于明末清初年间,大雄宝殿为三间,前沿懔上制有龙、凤造型,为细麻缠饶,做工精细、形象生动。大殿内,东西墙壁上的彩画人物、花草栩栩儒生,驼檩架上分别画有不同的人物、动物……[详细]
袁嘉谷旧居
  袁嘉谷旧居位于翠湖北路51号,建于1920年。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北面正房五间,明间和次间为三层,单檐歇山顶。梢间和其他三面皆为两层,硬山顶。各层朝天井方向均设走廊,一二层构成回廊。东侧厢房下部明间为门厅,二楼外侧有走廊。除东厢房下层明间外,各楼层明间设隔扇门6道,两侧均为木槛窗槛墙,传统中式做法,仅有外墙二楼对外开窗为半圆拱顶,有西式韵味。袁嘉谷(1872~1937),字树圃、树五、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16岁成为秀才。22岁中举。31岁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是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后,授职翰林院编修。第二年,奉派到日本考察政务和学务,任云南留学生监督,为期一年。归国后,任学部副提调、学部图书编译局局长,专管教科书的编写。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编订名词馆”,专门负责统一规范教科书中……[详细]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古坟林隐匿在“管理所”之东、松柏相间的山坡上,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上万座他留古墓,可辨认碑文的就有3000座。墓群年代起自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迄至民国初年,尤以清代居多。带着三个谜走入古坟林,你便可脉络清楚地看这个景点。首先是它的辉煌之谜。你会发现,所有墓都用青石垒刻,且是扣着“石帽”的建筑风格,有的还立着华表呈示墓主的显赫,有的刻着图腾和神兽,最早的古墓建于明嘉靖年,最多的是清代。这样罕见规模的古墓群,对仅有二万人口的他留人是个奇迹,而当年的他留人曾是一支什么样的民族,则是一个无法知晓的谜。其次是它的汉文化情结之谜。你会注意到,他留人有自己的语言,而古坟林的碑文却都使用楷书汉字,且用语严谨,词句规范并不亚于中原古墓,多记载了明初屯兵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之史实。碑额及边框内容多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吉祥辞令,如“佳域”、“英气留片石、仁风著千秋”等等。这与现实生活中他们说他留语……[详细]
132、金马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马寺
  金马寺是昆明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早在东汉,金马山上就有最早的建筑——金马神祠。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蒙舍威成王加封金马山神为“金马名山至德景帝”并命寺额“灵应寺”,这是金马寺最早的文献记载。之后金马寺虽然兴废更替,但是香火终究绵延不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腊月二十三日于明军攻克昆明,金马寺毁于战火;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已毁五十七年的金马寺在黔国公沐晟,征南将军、都督沐昂的支持下,住持法坚与乡贤何仲渊,阮振主持修复了金马山灵应寺。据文史记载,修复后的灵应寺建筑雄伟、金碧辉煌;金马山上依次建有:三门殿、两庑厢房、中殿、大雄宝殿、祖堂、斋堂、禅堂、方丈室、僧寮、三贤祠、占地面积宏大,跃居昆明八大名胜之一——金马朝晖。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由于金马山灵应寺年久凋零,在住持兴成的操持下,云南巡抚陈永宾再次重修,并拨田地作为寺院永久香火田,寺院规模更胜于前,正统九年(公元1……[详细]
133、永国寺
永国寺
  永国寺永国寺始建于明初,原称宁西禅寺。这座古寺在明清两代曾香火鼎盛一时,明代著名的大学者杨升庵在遭贬流放,戍边永昌卫时,经常往来于博南古道并有大量的时间寓居寺内,吟诗读书。因此,后人为纪念这位落魄边疆的四川新都状元,又在博南山上建盖了一座杨升庵祠。赵藩还专为其撰写了一副楹联:自号博南山人,唱酬遥寄张公子;地近宁西禅寺,英魂常依李晋王。 赵藩的楹联中提到的李晋王即明末著名的抗清名将李定国,明末永历皇帝与晋王李定国兵败吴三桂而出逃缅甸时,曾在永国寺内隐居过很长一段时间。据现存寺内的修复碑记载: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定国,跟随着永历帝向滇西逃跑时,曾在此山作战。又公元一九一二年,剑川赵藩记,政阳榘书的碑文内记载:永历君臣票主晋王所题宁西禅寺木牓四字,犹悬殿楣,帷石牓毗卢宝座四字,则仅中二字存焉。腾冲李根源补书了毗座二字,并在大字侧加注小字以记此事。随后取君臣各一字改名为永国寺。现今宁西禅寺木牓已经毁坏……[详细]
耿马总佛寺
  耿马总佛寺耿马总佛寺,傣语洼细利专勐,位于云南省耿马县耿马城郊,属巴利语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间耿马宣抚司罕师.罕谢主持修建,由耿马最高禅师按雅淌住持,也是耿马土司及其亲属拜佛的场所,又称官缅寺。在耿马南传佛教中属最高一级,称纳扎探。清咸丰一至四年(1851-1854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曾两次重建。此寺包括大殿、过厅、戒堂、塔、僧舍、庭院、围墙、寺门等部分。大殿主体为砖木结构,殿内有两排平行的巨大木柱作主要支撑,巨柱外两侧又承接副梁,形成偏厦。中堂与偏厦组合为三重檐建筑,上盖青灰瓦。殿高约30米,宽15米,长27米。左右走廊宽约3米,走廊外有一道1.5米高的矮墙环绕。殿内西端的释迦牟尼佛像后还供列八尊泥塑像,除水神乌保谷外,其余八尊全是阿罗汉像,即阿拉含、阿底牙、微拔、关定牙、麻哈南木、阿达理、麻哈加乍(大肚罗汉),这是受内地汉传佛教的影响而不同于德宏、勐连和西双版……[详细]
王九龄旧居
  翠湖北路3号王九龄旧居建盖于1925年。从前的门牌是翠湖东路25号。那时,王九龄刚从教育总长任上辞职归来。他买下了翠湖北岸上的一片沼泽地,填平后建盖了这幢住宅。王九龄旧居是一土木结构的传统四合五天井式宅院,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2平方米。座北向南。坡面青瓦悬山顶。为了借南面翠湖之景,便于观赏,南面仅建了平房,其他三面均为二层楼房。北面正房稍高,明三暗五(间),两侧耳房皆为三间。与众不同的是,三面楼房一、二楼间,建有回廊,而且两侧耳房二楼的回廊延至南面。站在二楼外走廊上,翠湖美景,尽收眼底。房屋虽然宽大,但木构件装饰则简朴大方。南面围墙转角为石嵌,大门两侧有边长1米许的外方内圆石砌作为装饰。王九龄(1880~1951),字竹村,号梦菊,云南云龙县石门镇人。毕业于云南高等学堂、东京法政大学。辛亥革命后,王九龄历任呈贡、景东县长、云南造币厂厂长,靖国联军总司令部军事参议、军法处长、云南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