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黎平县旅游

黎平古城墙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黎平古城墙
黎平古城墙为文化旅游景点。

落日似火,残阳如血……

当夕阳在山的时候,我又一次登上黎平古城的南门古城墙,背靠巍峨苍翠的南泉山,看红红的太阳从山头跌落下去,悲壮地跌落下去,古城高低错落的房屋静穆地沐浴在晚霞的余晖里,风翻开一页页线装的历史,撩拨我的记忆,顷刻,一片片红云化成浮雕,战马的嘶鸣声,刀剑的撞击声响成一片……

城墙是保护城池的墙,保护城内人民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来的侵占和掠夺,但天下哪一座城墙的一砖一石不浸透人民的鲜血和泪水?哪一座城墙不蘸着一段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辛酸和痛楚?城墙是有门的,城墙的门是供人们进出的,既然,城里的人出得去,城外的人也进得来,尤其是为战争而修建的城墙,攻城的人迟早要攻进城去,黎平的古城墙自然不例外。

黎平的古城墙是唯一见证黎平600年历史的文物古迹,而今,黎平的古城墙只剩下东门和南门两阙城墙,那一阙也不过10米长,7米宽罢了。黎平城已不是往日那个小小的城池,早已超出城墙之外,东边蔓延到万福山,西边已扩展到詹家台,方圆6.5公里。从仅剩的两阙城墙看,一块块方正的石灰岩垛石,依然坚固地垒砌着,严严实实的没有一丝缝隙,俨然牢不可破,黎平从来未遭受大炮的轰击,风剥雨蚀是不可能消失的,那为什么,现在只剩两个城墙拱门呢?

据《明史》记载,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春,黎平上黄中蓝寨的侗族农民吴勉率领侗苗人民起义,大规模-明王朝。朱元璋费10余年的精力镇压,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此设立五开卫指挥使司,留兵弹压,总兵周骥于次年(1386年)在双凤山、锦屏山、南泉山的西北麓,福禄江的东南岸,指挥创筑土城。洪武十三年(1390年)指挥使姜瞻主持在土城外砌石筑城墙。城垣外,还开掘宽11米,深4.33米的护城河。这城墙够壁垒森严,看来姜瞻为了城池的坚固真是煞费苦心!

姜瞻劳役黎平的老百姓凿石、抬石、砌石,官兵们腰挎长刀,手拿皮鞭,在工地上监视,有人坐下来休息了,鞭子就甩过去,猛抽一顿,衣衫褴褛的民工便皮开肉绽,有的甚至一命呜呼!

明朝官军役使老百姓修城墙来防御农民起义,实际上能防御得了吗?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到郡县都筑城墙御外防内,但那个王朝是靠城池的坚固而长治久安的呢?大凡让人家打到了京师脚下,这个王朝的气数也就差不多哟了,即使据皇城而固守,又能苟延多少时日?一座府城的城池再坚固又能顶鸟用?吴勉率领的义军攻下黎平城,并直捣靖州、零溪。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月,林宽领导农民武装-,又一次攻进黎平城。此后李自成进黎平,吴三桂过黎平,石达开过黎平,滇军过黎平,都是你来我去,没有一个人能守住这座古城。古城一度被攻破,城墙一度修复,不知耗尽多少人力财力,最终还是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只留下两个城门凭吊那段历史,凭吊在修筑城墙中死去的亡魂。

我站在南门古城墙上,看着辉煌的落日把桔黄色的光辉撒向古城,一栋栋高楼的一扇扇玻璃窗反射耀眼的光芒。古城墙留给后人思索的是什么呢?我叩问夕阳,夕阳无语,叩问西门河,西门河的水只顾哗哗北流,多少年后,我才在线装书里领悟到,人心为肉所长,是柔软的,城墙为石所砌,坚不可摧,然而,这刚与柔,就像滴水穿石,得人心自然拥有城池,一旦失去人心,城池亦将倾颓,真正得人心又何须要城墙呢?


>>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将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