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宛城遗址
  宛城遗址位于南阳城区白河(古称淯水)北岸。宛城区至今仍留有残存的城门和护城河、城河桥。名称由来:“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它的生态环境。…[详细]
博望城
  博望城在南阳郡城东六十里处。《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河南五》记载:博望城在(南阳)府东北六十里。汉县,属南阳郡。武帝封张骞为侯邑。后汉亦属南阳郡。晋属南阳国。宋废。《括地志》:博望城,在向城东南四十里。今有博望驿,又东至裕州六十里。…[详细]
隋唐洛阳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及近郊。隋唐两代的东都城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炀帝下诏令尚书令杨素、将作大匠宇文恺等在洛阳营建东都,驱使役丁200万,历时一年建成。隋唐两代的最高统治者先后居此40余年,武则天时期更是长期居住在东都,东都的地位仅次于长安。五代时梁、唐、晋曾都在此建都,宋时称为“西京”,宋金之际,毁于战乱。195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城址进行全面的勘测,1959年对城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持续至今。故城分为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城垣,外城周长28公里,城垣全部以夯土筑成,基址宽15~20米。城的平面呈方形,东城墙长7312米,南城墙长72…[详细]
张畈冶铁遗址
  张畈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始建于汉代,2006年11月14日,张畈冶铁遗址入选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铁生沟冶铁遗址
  时代:汉中国汉代冶铁和制造铁器工场的遗址。位于河南巩义市铁生沟村。是已知的汉代冶铁遗址土物最丰富的一处。年代约当西汉中晚期至东汉。遗址中发现炼炉(高炉)、锻炉、炒钢炉、退火脱碳炉,以及烘范窑、配料池、房基、铁器、铁范、铁料、耐火材料和建筑材料等。附近有多处古铁矿坑道。研究表明,这里是一处冶炼生铁、铸铁、脱碳退火(柔化处理)、制造铁器的综合性工场,生产的基本环节是:炼铁、铸造、脱碳退火;或炼铁、铸锭、炒钢、锻造。出土的部分铁器上有“河三”铭文,推测这里应是汉代河南郡所辖的第三号制铁作坊。位于巩义市老城西南29公里处。铁生沟村群山环抱,矿藏丰富,南侧为一处规模较大的西汉冶铁遗址,东西长约180米,…[详细]
望城岗冶铁遗址
  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南望城岗村后土岗上,东起严家岗,西至贺楼村南,南至望城岗村。遗址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4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有三个炉渣岗相连。遗址灰层最厚处达6米以上,地表散存着大量的矿石粉、青石、木炭、砂子、炉渣等,器物残范、炉底等冶铁、铸铁遗物随处可见。遗址中部及偏西部处,发现有成排和单一约一间房基大小的烧结炉底,其红烧土层层层重叠。农民在耕作中不断发现冶铁遗迹,路沟边崖曾露出半个小高炉结构,直径2.3米,炉壁由带砂质的耐火砖砌成。还发现大量的铲范、镢范、犁铧范等铸造遗物,另有泥范、铁范等,其中有带“阳一”铭文的铧范。2000年11月至2001年元月,河南省文…[详细]
白河瓷窑遗址
  白河瓷窑遗址原名巩县瓷窑遗址,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白河、铁匠炉村一带白河两岸台地上。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1千米,面积约500万平方米。1951年发现,2005年4月~8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灰坑50余个、沟3个、窑炉3座,文化层厚3~4米,出土大量的白釉、酱釉、青釉、黄釉等瓷器,并有少量三彩片,器物类型有碗、盘、盆、水注、执壶等,还出土有大量的匣钵、支烧、垫饼等。时代从北魏延续到唐代晚期。白河瓷窑遗址为研究中国白瓷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盛唐时期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国陶瓷史和经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六批…[详细]
密县瓷窑遗址
  时代:唐宋密县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城区西南,原密县老城西门外。遗址地处南北走向的菜园沟河两岸,李公惠政桥横跨其上,桥北称碗窑沟,桥南称菜园沟。在河沟两侧断崖上,都暴露出窑具和瓷片的堆积层,尤其是桥南河沟东侧更多,堆积层一般厚1—3米。在两侧断崖上,还发现了一座残窑址,窑壁用土坯筑成,已烧成砖红色;澄水池2个,为礓石砌成灰色光滑硬池面。遗址南北长1080米,东西宽200—3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密县瓷窑遗址,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采集到大量的瓷片和瓷器。从采集到的标本看,瓷片以白釉为主,黑釉和黄釉次之,珍珠地划花与三彩次之,青釉最少。白釉瓷中数量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碗,还有一定数量的壶,以及…[详细]
楼上坡瓷窑遗址
  楼上坡瓷窑遗址 宋代 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 位于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唐代创烧,元末停止烧造。地表发现有多处红烧土,散落窑具、瓷片等。瓷片质地粗糙,胎厚釉浓,色彩素净。还有少量米黄,紫红色及“冰裂纹”。器物大多上半釉,施釉不匀,属民间瓷窑。该窑址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内涵极为丰富,对研究我国瓷器制作艺术具有重要价值,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窑沟遗址
  窑沟瓷窑遗址位于大隗镇西南约3公里处,南距禹州扒村窑约18公里。是中国北方地区宋、金时代的一座十分重要的窑场。新密窑沟窑之产品胎土较为细腻,胎色可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青灰色,北宋产品接近于新密西关窑;金代产品接近于禹州扒村窑和磁县观台窑。而其大部分胎色偏于米黄色,这是由于烧造时火温稍低所致。在窑址遗存中其米黄色胎占总量的60~70%。唯黑釉类产品胎骨致密,均能呈青灰色。部分产品的釉和化妆土可达到扒村窑“白如脂,黑如漆”的程度。而多数产品外观上略呈黄色,其黑花往往黑中泛灰,或者发色金黄。纹饰及艺术风格上新密窑沟窑产品北宋部分总体上略逊于密县西关窑。金代产品较扒村窑更为灵活﹑细腻,柔和而雅致,其秀…[详细]
扒村窑址
  扒村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区北13公里的扒村。扒村窑址属民间窑址,有宋代墨瓷遗址之称。扒村窑遗址,东起龙母奶奶庙,西至虎头山下,南起花果岗坳,北到扒村村北,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近百万平方米,是禹州市最大的古窑遗址。出土的资器瓷片品种造型繁多,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产品多为白底黑花,次为翠青地绘黑花,釉色有黑、白、三彩、加彩等。禹州的古窑遗址多达一百四十多处,是河南省古窑址最多的县。但在《禹县志》上列出具体村名者,仅有神垕镇和扒村。前一个窑址,就是以烧钧瓷为主,素以“钧都”之称闻名遐迩的神垕镇。古东张镇的扒村,便是以“白地黑花瓷”为主,磁州窑系中的明珠——扒村窑。磁州窑是北…[详细]
严和店窑址
  严和店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镇严和店村,分布在蟒川河西岸、北岸,窑址东西475米,南北555米,面积约263625平方米。该窑址始烧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达到鼎盛,元代时仍在生产。1950年、1956年、1958年、1964年国家古陶瓷专家陈万里、冯先铭、叶喆民先后到严和店窑址进行多次调查;1985年、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曾先后两次到该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窑址内文化层厚达2—2.5米,遗物、遗迹丰富,清理出有烧瓷窑炉、澄滤池、灰坑等。严和店窑生产的青瓷器皿造型端庄秀丽,古朴典雅,器形有斗笠碗、敞口碗、粉盒、瓜棱罐、灯、盏等为多。胎质呈香灰色,胎质坚密,胎釉之间均饰一层酱褐…[详细]
当阳峪窑址
  介绍:当阳峪瓷窑遗址位于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遗址上尚存有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雕刻的《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块,上载有: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资养者万余口,可见当时规模之大。该窑传世产品以剔花瓷与绞胎瓷名闻中外。中央、省、地、市博物馆及英、日等国博物馆均有收藏。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季刊1933-1935年合定本第8卷刊文,给以高度评价。1951年我国考古学家陈万里亲临现场考察,并在1954年《文物参考资料》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谈当阳峪窑》的考察报告。1981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也列有此遗址。当代专家也评价说,在黄河一.…[详细]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
  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市区北10公里处,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发掘,清理出窑迹作坊、盘、罐、坛等生活用具,狗、马等动物模型,象棋、铃铛等大量器物,器物有白釉、黑釉、酱釉、天兰釉等,其中白釉器居多,而黑釉晶莹发亮,可见人影,工艺居众釉色之首,纹饰有刻花、铃花、剔花、印花、加彩等,构图简炼,笔法流畅,写实性强。1986年5月,遗址内建立了“鹤壁集瓷窑遗址陈列馆”。鹤壁集古瓷窑遗址位于鹤壁集羑河两岸,分布区域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约650米,面积84万平方米,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是称誉世界的古代民间陶瓷的杰出代表之一。该窑始烧于晚唐,中经五代、北宋、金时…[详细]
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原为隋唐汴州城。唐建中二年(731年),永平军节度使李勉扩筑。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相继建都开封,对开封城墙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北宋在此建都163年中,对东京城池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加固,使京城规模宏伟壮丽,举世闻名。东京开封城墙包括外城、阙城、宫城三重。外城、宫城仅成遗迹。阙城,即宋代内城,一名里城,或名旧城,周围20里155步,另一说21里。李勉重筑后,宋代屡有增修,南面三门,东面二门,西面二门,北面三门,共有10个城门,东西两面还有两个水门。金人占据东京后,曾加以扩筑,当时就取艮岳之土搬筑以为北面城垣,其景龙江改为城濠。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重修汴梁城。至…[详细]
虢国墓地
   介 绍: 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面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 整个墓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发掘出各类贵族墓234座,车马坑6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达1万多件。其中两座国君墓0土了很多的珍贵的一级文物,如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 虢国墓地的发现填补了我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为研究当时的文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河南三门峡…[详细]
壁画墓
  壁画墓类别:古墓葬时代:西汉地址:现藏洛阳古墓博物馆(老城)公布时间:1963/6/1公布批次:第一批…[详细]
汉光武帝陵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汉光武帝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镇。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俗称汉陵,又称原陵、汉陵。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的陵园,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光武帝陵为国内少有的陵墓园林,同其他地方皇帝陵寝相比,独汉光武帝陵具四绝…[详细]
张衡墓
  座落在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西北约300米处,墓高8米,周长62米,四周围绕八角形围墙。墓前竖立前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撰写的碑文一通。其阳刻为郭沫若同志撰写的张衡简历,阴刻为0南阳县委撰写的张衡传略。两侧竖立明、清《汉徵尚书张平子墓》碑各一方。墓后150米处有平子读书台遗迹,墓东夏村为平子故里。墓园现已辟为张衡博物馆,中轴线上有:双阙、大门、小拱桥、石象生、拜殿、张衡塑像、墓冢等;两侧有门房、廊房、浑天仪、地动仪模型,四隅有角楼,整体仿汉代建筑。张衡博物馆位于石桥镇小石桥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衡博物馆是张衡的长眠之地,整座墓园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风格肃穆典雅,墓园的主建筑大…[详细]
张仲景墓及医圣祠
  张仲景墓及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的高埠之上。张仲景(约150~21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人,曾官至长沙太守。他医术精湛,著作也很丰富,由后人收集整理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是著称于世数千年,历来被奉为中医的经典之作,被人们誉为“方药之祖”、“医中之圣”。张仲景死后被葬在南阳。晋咸和五年(330年)在墓前立碑,碑上题“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后来墓塌毁损坏,碑亦没入荒野。明崇祯六年(1633年),当地的农民在挖土掘井的时候,又得到了晋碑,从而探得了墓地,后来修复墓冢,并加盖墓亭予以保护。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又在墓地建立了医圣祠。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