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金盆垴遗址
  金盆垴遗址位于鄂州市太和镇谢埠村,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面积约4800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采集有石斧、钺、锛、凿、铲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弦纹、戳印纹,器形有鼎、杯及纺轮等;属石家河文化。商周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纹饰有绳纹、网格纹,器形有鬲、罐、瓮、豆等。(第三批)…[详细]
霍城遗址
  霍城遗址位于汉川市城关镇霍城村,新石器时代、周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米。采集有石斧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器形有鼎、罐、豆等。周代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瓮等。(第三批)…[详细]
王家岗遗址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荆州市公安县黄山头镇粟树窖村林场,西南距黄山头9公里。是大型的人文风景观。王家岗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处江汉平原南部边缘。遗址是高出周围地面2-3米的岗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1978年至1980年连续三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633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74座,灰坑29个,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该遗址文化层厚约2米,共分三期:第一期为大溪文化;第二期第一组墓为大溪文化,第二组墓为屈家岭文化早期;第三期为屈家岭文化晚期。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时期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详细]
边畈遗址
  边畈遗址位于钟祥市九里回族乡边畈村余家山头,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84、1986年两次发掘。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黑陶,纹饰有弦纹、按窝纹,器形有鼎、豆、罐、碗等。(第三批)…[详细]
桂花树遗址
  桂花树遗址位于松滋市大沟口村、松滋市与公安县交界的王家大湖南部的台地上,遗址呈长方形,面积54,0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74年发现,同年湖北省博物馆等进行试掘。文化堆积厚达2.5~5.5米。文化内涵以大溪文化为主。石器采用了切割、钻孔等技术,器形规整,有铲、斧、锛、凿、雕刻器等。陶器数量多,器形有鼎、碗、钵、簋、盘、豆、罐、瓮、壶、双腹杯、直筒瓶、器盖、器座等。部分红陶器器表或上部施有深红色的彩衣。其它还出有玉刀、玉镯、玉璜、玉坠、陶球等。考古发掘还发现了少量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文化遗存。桂花树遗址首次明确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叠压关系,使得研究者准确地把握屈家岭文化、石家…[详细]
雕龙碑遗址
  雕龙碑风景区位于枣阳城东北25公里处。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河流、山林和平原为古人类从事渔猎、稼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五、六千年前古人类就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原始民族公社的群居生活,创造了极可贵的文化。自1990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此进行了五次发掘,使埋藏于地下数千年的遗迹和遗物一层层、一件件重现光彩,出土了大量的斧、锛、凿、铲、耠、犁、镰和镢等石质劳动工具的同时出土了一批很有研究和观赏价值的碗、钵、盘、壶、瓶、缸、罐、瓮和鼎等几十种黑、红、灰三种颜色的陶器及装饰品;特别令人惊叹的是我们祖先居住的建筑,已经使用了石灰、类似水泥的建筑材料,将房屋建成单元式结构,并使用推拉式结构的房屋…[详细]
冢子岗遗址
  冢子岗遗址位于老河口市竹林桥镇苏家店村西北,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采集有石斧、铲和陶片。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有少量夹砂红褐陶和泥质黑陶,纹饰有绳纹、弦纹、方格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豆、罐、钵、盆等。属石家河文化。(第三批)…[详细]
老猪林遗址
  老猪林遗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乡刘逊村西100米,新石器时代、商、西周遗址。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1·5米。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纹饰有划纹,器形有鼎、罐等;商代陶片以泥质红褐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鼎、鬲、盆、尊、缸等;西周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褐陶次之,纹饰有弦纹、绳纹、乳钉纹,器形有鬲、豆等。(第三批)…[详细]
谢家墩遗址
  [麻城市歧亭镇大胜山村谢家墩湾东北100米·新石器时代·省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6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1984年发掘。发现墓葬等遗存。出土有石斧和陶片。大溪文物陶器以夹炭黑胎红衣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器形有钵、盘、碗及纺轮、支座等;屈家岭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弦纹及镂孔,器形有鼎、杯、盆等;石家河文物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文,器形有鼎、豆、罐、盆等。…[详细]
好石桥古城遗址
  好石桥古城遗址位于云梦县义堂镇好石桥村南70米,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4米,采集有石斧、铲和陶片。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彩陶;纹饰有篮纹、弦纹、附加堆纹及镂孔;器形有鼎、豆、罐、碗、盆、缸及纺轮、网坠等。(第三批)…[详细]
三王城遗址
  三王城遗址 位于京山县三阳镇三王城村,该遗址地处富水河西岸的二层台地上,为三个巨大的园形土台组成,整个面积约1.5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文化层最厚处达2米,采集标本有打制石器、陶器、石杵、石斧等,陶器有鼎、碗、罐、鬲足筒瓦、板瓦等。…[详细]
毛狗洞遗址
  毛狗洞遗址位于枣阳市梁集镇梁坡村南郑洼西100米,新石器时代、西周。面积约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暴露出红烧土、灰坑。采集有石斧、铲、镰、锛、镞、刀和陶片。新石器时代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瓮、碗、钵、豆、盆及纺轮等;属石家河文化。西周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形有鬲、罐、缸、盆等。另采集有西周青铜镞及卜骨等。(第三批)…[详细]
阴湘城遗址
  阴湘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马山镇北约4公里处,为新石器时代古城址。该城址平面呈圆角长方形,中部的一条纵向冲沟将遗址分为东、西两部。城址东西长约580米,南北残宽约35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东、南、西三面城垣基本保存较好,现存城垣宽度一般为10~25米,城垣外有城濠。已发现房屋基址13座、陶窑4座、瓮棺8座、灰坑及水稻田的遗迹,城濠内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遗迹和文化遗物。其0土的漆木钺柄,是目前中国新石器时代惟一的一件保存完好、且色泽艳丽如新的漆木器,使长江中游漆工艺的时代提前了2000多年。屈家岭文化大型分间房子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城内居住形式、房屋建筑结构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大量的大溪、屈家…[详细]
鄂王城城址
  东周时期古城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高河乡胡彦贵村南5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为鄂东南极为重要的一处历史文化古城址,是东周时重要的楚城遗址。据《湖北通志�古迹�武昌县》载,马迹乡有鄂王城。今鄂王城原隶属武昌县马迹乡,当为文献所记鄂王城。1982年,黄石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该城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城址依岗地而建,西南部较高,东北部较低,高出附近地面约5~10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周长1533米。城垣系红褐土夹黄斑土夯筑而成,夯层厚约0.1米。南、北垣部分被毁,东、西垣保存较好,底宽约20米,残高约4.5米。现有缺口7处,其中东垣偏北缺口…[详细]
谢家湾古冶铜遗址
  谢家湾古冶铜遗址位于钟祥市东桥镇金店村白果树湾,东周遗址。面积约3.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暴露出炼铜矿渣。采集陶片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纹饰有戳印纹、绳纹,器形有盆、豆、罐、鬲、鼎及范、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详细]
安城古铜矿遗址
  安城古铜矿遗址位于郧县安城乡石箱子村,东周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洞穴式矿井。洞口开于山顶和山腰,共三个。山腰两洞相距约200米,与山顶洞口相距约400米。山顶洞口呈正方形,进洞口米处有采矿巷口6个,呈斜坡壮,深约80米,洞穴内高2.5米,宽0.8米;山腰洞深约65米。洞内壁有条状窝壮采挖痕迹与残留铜渣。保存基本完好。(第三批)…[详细]
云梦楚王城遗址
  “楚王城”遗址是我县一处重要的古城遗址。它坐落在云梦县城关,总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周长7700米,现存夯土城墙距地表高2.7米左右,城墙内外有护城河,河宽43.6米,古城总体呈东西长、南北宽不规则长方形,中间一道南北向城垣(即中城垣),将该城一分为二。据初步考察,古城门按东西南北开设,东城门设在丁字口(又名金子口),面朝曲阳湖,另外三门各有一坡斜对城门,分别为珍珠坡、季堵坡(即现在的睡虎地)、黄土坡。古城内分布有新石器时期到汉代以后的居住遗迹,城外四周分布着东周至秦汉各个不同时期的古墓葬区。据云梦县志记载,楚王城为春秋战国时,楚昭王避吴难入云中所筑。自一九五八年以来,曾先后有北京大学历史…[详细]
临沮城遗址
  临沮城遗址位于南漳县胡营镇临沮岗村杨家洲东北,汉代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采集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弦纹、云纹、压印纹、方格纹,器形有罐、盆、瓮、缸及筒瓦、板瓦等。(第三批)…[详细]
韩家洲遗址
  韩家洲遗址位于郧县辽瓦乡堵河村韩家洲东部,汉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地表散布泥质灰陶豆、罐及绳纹筒瓦、板瓦等残片。遗址西部有同期墓葬,曾出有铜壶、钫及陶鼎、壶、罐、釜等。(第三批)…[详细]
龙湾放鹰台遗址
  东周时期遗址。位于湖北省潜江市西南角,跨龙湾、张金两镇,西北距楚故都纪南城遗址55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2�42′,北纬30�14′。遗址分布于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9公里范围内,文化层厚约2~3米。是一处以东周楚文化遗存为主的重要遗址群。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共有遗址和墓群3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西周遗址1处,东周遗址22处(其中2处迭压在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上)、墓群3处,西汉至宋代遗址8处。以冯家湖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章华台遗址。以龙湾放鹰台夯土台基为中心,由放鹰台、郑家湖、水章台、荷花台、黄家台、刘家台、章家台、郑家台等遗址形成一个遗址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