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浠水文庙
  浠水文庙位于浠水县清泉镇沿河街。又名儒学宫、孔庙。始建于北宋,元末毁,明洪武七年(1374)重修,崇祯十六年(1643)大部分遭兵燹,清顺治七年(1650)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及左右庑、尊经阁。存石碑多通。(第三批)…[详细]
陆夫子祠
  在象山东麓。为祀陆九渊而建。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子静,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酉)人。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曾讲学于贵溪象山,时称象山先生。哲学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绍照二年(1191年),主管荆门军,请准筑城,整军习武,革除陋习,减免税捐,“设象山书院,听讼于此,讲学于此”。政绩甚著,人多爱戴。明弘治年间(1488-1505),就其书院改建词。后多次维修整饰。占地500余平方米。四合两进,有门厅、正殿、后殿、厢房、耳室等。正殿高大宏伟,雕梁画栋,瑰丽无比。寺北邻文明湖,南靠烈士陵园,门前有雕栏石桥,其下流水潺潺,柳松掩映,古雅不群。 …[详细]
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又称柳州城,在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分析,此城建于明嘉靖二至三年(1523-1524),清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现城垣完整,城内建筑大部分为原貌。上津古城旅游风景区,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座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地理坐标北纬32811、东径110211,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设5个城门,高3米余,门内右侧有蹬道至城楼。城外有护城河,宽35米,深6米。城中轴线偏西有一南北向主街,连接南北二…[详细]
鱼木寨
  鱼木寨位于鄂渝交界处的利川市西部,是谋道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全寨占地6平方公里,四周皆绝壁。其土家古堡、古墓、栈道和民宅保存完好,有“天下第一土家古寨”、“世外桃源”美誉。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鱼木寨原名成家寨,以成姓、向姓居多,自古就是土家族居住地。其前身属龙渊安抚司治理,后更为龙阳峒土司辖地,附籍石柱土司。明万历十四年,龙阳峒土司谭彦相宣布脱离石柱土司自立。石柱土司不允,双方争斗不下。次年,石柱土司马斗斛、马千乘率兵攻打谭彦相,断其水源,阻其粮草,把寨子围得铁桶一般,欲使寨中弹尽粮绝而降。然数月不果。寨内,谭土司则命人每…[详细]
施南宣抚司旧址
  施南宣抚司旧址位于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村。又名水田坝土司皇城。施南宣抚司,元代初设,名施南通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因之,永乐二年(1404)改置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永乐四年(1406)设治所。坐南朝北,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现皇城已毁,仅存皇宫,为清代中叶重建。四合院式两进院落布局,有前厅、中堂、正堂及左右厢房,通面阔五间17.5米,通进深26.6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主体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四周砖墙围砌。前厅前2.6米处为双柱单间牌坊式石门。存石碑1通,楷书“施州卫世袭宣抚使司”9字。院内存马、鹿、象、鹤、麒麟等动物石雕多座。(第三批)…[详细]
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今唐崖镇),背依玄武山、面临唐崖河,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18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土司城遗址包括城址、墓葬及外围设施。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临河较为平缓的区域。城址西部的山林中及城址周边,分布着墓葬、外围设施等遗存。唐崖土司城址遗存类型包括城防设施(城墙、城门等)、交通设施(道路、桥梁、码头等)、建筑遗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采石场)等多种类型,出土遗物主要有瓷器、印章、砖石质建筑构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残片和石质建筑构件为主。其考古学年代判定主要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并多有纪年题…[详细]
盐井寺河神亭
  盐井寺河神亭位于长阳县渔峡口乡盐井寺中部。坐西朝东,六角三层楼阁式石亭,底边长1.8米,通高6米,角檐飞挑,蹲兽柱础,三层塔式顶。下层两柱浮雕盘龙,四柱刻对联,中部嵌乾隆十一年(1746)碑,高1.98米,宽0.86米,厚0.16米,碑文楷书12行325字,记盐井寺得名由来及新修文昌玉皇阁经过和寺庙田产范围。(第三批)…[详细]
襄阳学宫大成殿
  襄阳学宫大成殿位于襄樊市襄城区积仓街中段北侧。襄阳学宫始建年代不详,唐代位于城外,北宋庆历五年(1045)迁至城内,明代曾5次重修,崇祯末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康熙十二年(1673)复建,后不断扩修。现仅存大成殿,建于道光二年(1822)。面阔五间17.8米,进深三间11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前壁设格扇,有檐廊。(第三批)…[详细]
显圣殿
  显圣殿显圣殿位于房县城西12公里处的军店镇军马河口,相传怪人费长房在此显圣,殿因此得名。清乾隆年间创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重修。殿宇依山傍水,悬崖峭壁,巍然壮观。殿基为砖石结构,高约30米。砖雕走脊,飞檐筒瓦,有唐宋遗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后山之巅增修殿,房县桥上乡桃石山宇1间,名曰“金顶”。显圣殿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山上林木苍翠,四季长青。正殿是宫殿式建筑,两侧是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的两层楼房建筑,卷棚斗拱,各臻其妙,上下台阶相连,高低回廊可通,殿前石栏浮雕,上有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工艺精美,栩栩如生。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山顶修建金顶1座。现顶殿依旧,保存完好。购票须…[详细]
禹稷行宫
  禹稷行宫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洗马长街86号,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是一处为纪念大禹而建的古建筑群,包括禹稷行宫及禹碑亭、朝宗亭、山门、楚波亭、碑刻。整个建筑群占地10,009平方米。禹稷行宫呈合院式布局,面积为380平方米,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屋面盖小青瓦。禹碑亭面阔3.6米,石柱、木构架,以16攒三踩斗栱承托亭顶,上盖灰筒瓦。亭子正中,树立两块禹碑。朝宗亭为六角攒尖顶式建筑。无斗栱,青瓦飞檐。楚波亭为扇形平面歇山卷棚顶式暖亭。荆楚雄风碑总高3.8米,云纹碑额。修缮…[详细]
古德寺
  如果说,归元寺得到较好保护的话,那么,古德寺却被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破坏殆尽。今天作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古德寺已在陆续修复。古德寺的历史比宝通寺、归元寺、莲溪寺都要短。1877年(清光绪三年),在汉口今解放大道东段,黄浦路北段一带还是一片坡地。有位法号叫隆常的禅师来到这里,建了一座小小的寺庙,名“古德茅蓬”,他便成了古德寺的开山祖。随着后湖的变迁,前来烧香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到1905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建。据说该寺还请了藏经,加强了它在佛寺中的地位。民国初年,昌央法师主持扩建,定名古德禅寺。黎元洪当了北京政府的大总统后,支持古德寺的改建、扩建,并亲笔题写了寺名,悬于山门之上。1921年秋,开始了…[详细]
水星台
  水星台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西约50米处樊城城基上。因于城基上筑台建庙以祀水星而得名.相传为晋代喜占卜之术、擅游仙诗的文学家郭璞始建。历代曾多次维修。台高8米,残长约30米,宽22.4米。台基南面有蹬台石阶。台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为清代建筑风格。前殿前檐仿木结构的牌楼门额上竖匾书“水星台”3个大字。前、后殿均为三开间单层硬山顶式建筑,东西两侧各接一套民居式小四合院。水星台始建于东晋,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题匾“水星台”,乾隆四年(1739)至光绪十年(1884)曾5次扩建整修,光绪二十七年为最后一次整修。建筑坐北朝南,筑于砖石围砌的梯形…[详细]
双凤亭
  双凤亭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鲁台镇鲁台山顶。为纪念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而建。原建于城内,明天顺七年(1463)复建于鲁台山麓二程祠,清康熙五年(1666)移建于今址,道光二十三年(1843)毁于风暴,二十八年(1848)修葺。六角三层攒尖顶,高10米,底边长3.3米。木石结构,檐下施斗拱。亭中央石砌方柱,四面嵌碑记,额刻双凤朝阳和人物故事图案。1962年郭沫若同志书“双凤亭”匾悬挂亭上。1984年维修。(第三批)…[详细]
抚州会馆
  抚州会馆位于襄樊市樊城区沿江中路陈老巷口。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中轴线对称布局,有戏楼、正殿及后殿。戏楼筑于长13.6米、宽10.1米、高1.86米的石砌台基上,单檐歇山琉璃瓦顶,面阔三间12.4米,进深二间8.4米。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檐下施如意斗拱,枋施多种木雕构件。明间上下以木板相隔,上为戏台,下为过道。正、后殿均面阔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4.1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第三批)…[详细]
随州铁旗杆
  铁旗杆位于随州市厉山镇厉山小学。铸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共两根,为原关帝庙旗杆。均由讹角六边形石须弥座、铁座和圆柱形铁杆组成,通高18.13米,重23000余斤。铁座六面阳铸铭文,记铸造旗杆缘由、时间、铸造者。杆上饰二龙盘绕,顶端立鹤展翅,各衔“日”、“月”。今庙已毁。(第三批)…[详细]
枣阳黉学大殿
  黉学大殿位于枣阳市北城街办大南街。又称文庙,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清嘉庆年间重修。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73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棂星门、星桥、至圣殿、崇圣祠及明伦堂、节孝祠、忠义祠等。现仅存至圣殿,面阔五间26米,进深三间13米。单檐歇山琉璃瓦顶,两山穿斗式构架,中部抬梁式构架。四壁为砖墙,檐下施斗拱,檐枋彩绘动物、花鸟及人物图案。(第三批)…[详细]
三神殿
  三神殿位于谷城县城关镇中码头街。始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七年(1847)、民国二十五年(1936)维修。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门楼、前殿、中殿、后殿及厢房。其中门楼,面阔五间18.7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四柱三间二重楼仿木结构贴面门。明间屋顶升高,明、次间后壁延长,通进深9.2米,单檐歇山灰瓦顶,上部为戏台,下部为过道。稍间进深4.61米;前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一间5.48米。单檐硬山灰瓦顶,九架抬梁式构架。前后分别有宽2.90、1.15米的檐廊。前后壁设格扇。;中殿,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间6.82米。单檐硬山…[详细]
徐庶庙
  又称单公词、徐公祠。在南漳县城北郊单家庄。庙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朝南,前后两院,皆具古雅风貌。后毁废,现存3间正殿和左右两庑。殿内有徐庶塑像。1981年,按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竖“汉徐庶故里”碑予以复制。徐庶庙位于襄樊市50公里的谷成县茨河镇五朵山之阴。是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西北比较有名的佛教寺院。这里峰峦环拱,聚气藏风,水源通贯,森林茂盛且无污染,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名胜之地。该庙始建于隋,初名宝岩禅寺,元末毁于火,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重修,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处鼎盛时期,清代多次维修。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等殿宇75间。寺中有神奇的泉水…[详细]
荆门白云楼
  白云楼位于荆门城区青龙山西麓,坐东朝西,西接白云大道,东枕焦枝铁路。它是一处宗教性建筑物,相传唐朝道教著名人物吕洞宾曾-于此。其建筑群体宏伟,风格独特,保存至今的石雕、石刻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2年省人民政府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楼建筑群体由读书台、白云楼、三皇殿、抬鹤亭、仙人道馆、四合院等组成,为洞、台、楼三位一体的建筑格局,历时已久。白云洞,又名太平洞。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道徒习诵太平经。因此,其始建年代由太平洞一名可上溯到东汉时期,据碑刻文字,白云楼定型于嘉庆年间(1796-1820)。洞内一共三间,拱形顶,前室开阔,中室北侧另辟“斜月”洞,后室供奉吕洞宾神像,后…[详细]
石牌戏楼
  石牌戏楼位于钟祥市石牌镇老街。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重建。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台、后室。前台面阔4米,进深3.1米,单檐歇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上为戏台、下为过道;后室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一间5.9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明间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楼内存嘉庆八年(1803)、九年(1804)、十七年(1812)及道光二年(1822)等戏曲班社题字20余条。(第三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