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旅游

南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中兴寺造像碑
  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贾庄村西南(500米)处有座中兴寺(又名登禅寺),寺院内有一座碑楼,里边嵌立着一通造像碑。据南阳志第三十九卷记载,该寺始建于北魏元年(公元386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碑刻于南北朝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距今已有1460多年的历史。 造像碑呈圭形,通高184厘米,宽82厘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造像佛龛,下部为碑文。佛龛内深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四飞天。释迦大佛跏趺坐于中间方座上。袒露右胸,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着复褶垂于座前。二弟子身着双颌下垂式袈裟,侍立于佛后两侧。佛和弟子身后有火焰纹桃形头光。二菩萨位于佛前两侧,跣足立于俯瓣莲花座上。头戴花蔓冠,宝缯顺肩下垂,帔帛覆于双肩,颈饰项圈,胸佩璎珞。下身着垂地长裙,分别手持拂尘和莲花。佛后上方刻有四个飞天,左右分上下两层,飞天头戴花冠,佩颈圈和臂钏,折体上飞,衣带飘拂,分别手持莲花和琵琶。飞天之间……[详细]
镇平彭雪枫纪念馆
  彭雪枫纪念馆坐落于镇平县城北隅,毗邻公路,占地面积9200余平方米。迎面是彭雪枫的高大铜像,耸立于晶莹剔透的花岗石基座上,使这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聪颖刚毅的光辉形象栩栩如生地得以展现。石基上镌刻的“彭雪枫”题字,选用本人墨迹,下笔有神,洒脱苍道,别有韵味。铜像两侧的两块石碑,一碑介绍彭雪枫的生平事迹,一碑记叙建造纪念馆的经过。院内空旷处则用花木草卉点缀。主体建筑展览馆,位于后部的中央,两层,乳白,别具一格。总面积2350平方米,将600余幅有关彭雪枫烈士戎马一生的珍贵照片,分作八个部分集中展览,再现了烈士光辉灿烂的一生。彭雪枫,镇平县七里庄人,生于1907年。1925年投身革命,工作出色。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家乡,为镇平0的建立打下基础。后回苏区,历任红星大队政委、支队长、师政委、江西军区政委、师长、-第一局长、纵队司令员等职,荣获过“红星奖章”。长征中他任红五师师长,缩……[详细]
南召楚长城遗址
  2000年以来,在南召县11个乡镇发现有长城遗址,经有关专家学者实地考查后,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遗址——楚长城,2005年南召县人民政府将其中重要的19处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寨遗址是楚长城的代表,位于县城西北板山坪镇华山村,面积近40平方公里,由周家寨、卢家寨、王家寨三座山峰构成核心区域,遗址保存较为完好,为楚长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 周家寨的石城墙包括外廓墙、内城墙(俗称二道圈)和4个瓮城的城垣三大部分,三大部分加起来总长度30余公里。外廓墙是这座石城的主体建筑,像一条巨蟒一样环绕着周围的6座山峰,逶迤连绵,颇为壮观。墙体一般底宽3米,高度4米,顶宽2.2米。当代著名学者罗哲文在其所著《长城》一书中把楚长城西段分布线圈定在南召县西南部、西部、西北部、北部一带,周家寨正处在楚长城的分布线上。长城学家称,楚长城最初是由关城发展而成的,因而周家寨是楚长城中规模较大的一座……[详细]
南阳玄妙观
  南阳玄妙观,中国道教四大名观之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据《南阳民族宗教志》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光武帝刘秀姊湖阳公主在裕州(今南阳方城县)建炼真宫一座,是为道教在南阳活动的滥觞。该县三贤山庙、黄石山仙翁观、南召县九分垛祖师庙和皇后铁牛庙、南阳县老君堂等,均建于东汉时期。东汉桓帝延熹六年(163年),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到桐柏县固庙祭祀并扩建、重修淮渎庙。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三月,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攻杀郡南阳玄妙观守诸贡,屯兵宛下……六月,赵宏率众十余万据宛城(《后汉书》)。这支以太平道为号召的农民起义军在南阳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活动,充分反映出道教在南阳的传播之广泛和群众基础之深厚。南阳玄妙观位于宛城西北隅之梅溪河畔,即今南阳市建设中路北侧,与市人民公园北门隔路相望,现为宛城区人民政府驻地。该观前身为东汉时期的南阳老君堂。元代至元年间,在老君堂的基础上建设玄妙观。《道德经》云:“……[详细]
龙泉禅寺
   龙泉禅寺  “龙泉禅寺”位于湖阳偏东北方向九公里处,唐河八大景中的“莲花蓬佛”就在此地。  东大寺海拔540米,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气势雄伟,寨墙坚固,古木参天,百花争艳,修竹千杆,风景优美,大有世外桃源之相,无愧中南佛国之称 九山之巅有蜿蜒曲折的石头寨墙,圈住九个山头,石头寨墙长达九里十三步。南寨门上有“木林森南海地,石磊普陀山”的对联。  东大寺历史悠久,牌坊、碑林、塔林、楹联、匾额、石雕、木刻文物很多。早在公元前546年春秋时,蓼玉就兴建龙泉禅寺,敬奉莲蓬佛祖,此后香火不绝。据明代石碑记载,晋东溟义公在此住锡,劈荆斩棘建立道场,聚徒阐教。后有二祖端公正堂、三祖秀公来此弘扬曹洞宗风,历代很多大德高僧在此参禅悟道。唐太宗李世民曾到此游玩,更有诸多名人隐士慕名而来,留下许多歌咏题记和美妙传说。  明朝时大寺香火鼎盛,常住僧人200余人。荆襄一带施主都来此降香。公元1336年,明太祖朱元璋……[详细]
小空山猿人遗址
  时代:旧石器小空山猿人遗址位于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杜庄村东南500米小空山山腰处。西临空山河,东距南召猿人化石地点3公里。在上下相距7米的两个洞穴里,出土大批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洞穴内有厚约1米的残余灰烬层、300余件石制品和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标志着人类走向新的历史文明。从石器打制技术与器形特点看,其时代属更新世晚期偏晚阶段。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位于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5公里的杏花山上。这里背风向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原人类鼻祖--“南召猿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衍生息的。考古工作者在杏花山上发现了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根据伴生动物化石及地层等综合分析,认定这里发现的古人类与“北京猿人”所处的时代大体相当,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并正式把这种古人类定名为“南召猿人”。南召猿人的化石地点,是国内发现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在河南省……[详细]
瓦房庄冶铁遗址
  瓦房庄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北关瓦房庄一带,是汉代南阳郡“阳一”铁工场所在地。遗址东南与冶铜遗址为邻,东北是较大的制陶作坊,面积12万平方米。1954年开始调查,1959~1960年进行发掘,遗址共分四层,耕土层、扰土层、第一层(汉代层)、第二层(西周层),汉代又分西汉层和东汉层。西汉时期的遗迹有:熔炉基4座,勺形鼓风机械基址1个,水井9眼,水池3个。遗物有:从炉口到炉腹炉基座各部位熔炉残块,鼓风管残块,模范有地面范9个,镂铧带钩等残范块,铁器有铧、锸、铲、锛、斧、凿、钩、权、锥、刀、锤、鼎、熨斗、剑、铁条等,铜器有五铢、大泉五十、镞等,陶器中有陶罐、筒瓦、板瓦、瓦当、瓦钉、陶钱等。东汉时期遗迹遗迹有:熔炉基5座,烘范窖3个,退火脱碳窑1个,锻炉9座,烧土槽4个,水井2眼,瓦洞3个,砖镶边路1条,范坑3个。遗物较西汉多,有各种耐火砖构件、鼓风管、各种模和范,其中犁铧、锸、镂铧、锤、六角等……[详细]
云阳文庙
  云阳文庙位于云阳镇一小院内。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阳文庙南北长180米,东西宽25米,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照壁(已改观)、戟门3间、东西庑各8间、明伦堂5间、配殿3间,另有碑碣5通,古柏树2棵,以及伴池、状元桥等,房屋均为硬山式建筑。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县张珙创建;正德八年(1513年),知县李玺重修;历经明代嘉靖,清代雍正、乾隆等重修续建,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学宫修建完备。解放前为县立中学校院,今为云阳第一小学校址。照壁建于清乾隆七年,下部为一长方体底座,砖砌平台;中部为一长方体影壁;上部为七彩琉璃瓦护脊。照壁正面和背面均用陶板镶砌而成,用七彩描画。照壁正面的中下方有三个拱形小门,拱形门两侧,分别镶嵌着两个栩栩如生的大鲤鱼,下面是泛起波浪的大海,恰似一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寓意是:从学宫出来的学生都要魁名高中,成为国家之栋梁。……[详细]
29、岑彭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岑彭墓
  岑彭墓封土呈高台状,方形,边长25米,高4米,面积600余平方米,四周为耕地,此墓原来形制很大,后由于取土雨淋遗留至今状。岑彭为东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宿之一,字君然,南阳棘阳 (今邓州市小杨营乡砖桥村)人。岑彭与前队式(王莽时新朝官称,即副太守)严说共守南阳,守数月,城中 粮尽人相食时,乃投降。更始诸将要杀,为稍有政治眼光的刘演(刘秀兄、字佰升)所保留,并归刘寅所部。更始败,引河内太守韩歆同归光武。彭为反正投降之人,全凭自己攻城夜战之功取得光武之信任。其较大的功绩为:说朱鲔以洛阳降;从光武击败邓奉、董欣;先后歼击延岑、秦奉并逐之入蜀;从光武北击隗嚣;又与大司马吴汉并取西蜀,作战计划与大司马不一致,彭取水陆并进,司马欲弃水就陆进兵,上 书请定于光武帝,帝报彭曰:“大司马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时岑彭已为征南将军)为重而已”。于是岑彭水陆并进,直抵成都附近,公孙述以杖击地惊曰:“……[详细]
彭而述墓群
  彭而述家族墓群是包含有彭而述,彭始抟墓在内的彭氏家族墓,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解放后,墓葬封土被平,神道及附属物被毁,古树被伐。1994年4月彭桥镇在修筑商城路时,于路北侧发现了彭而述墓,出土了墓志铭等文物,从墓志铭内容可知,该处即是彭而述家族墓群,现存碑刻10通,御砚一块、御匾“公明尽职”一块,御筵课读图(即跪师图)等文物。彭而述,彭始抟(彭而述五子),分别是明初、清初,出生于邓州彭桥较有名望的人物。彭而述字子钱,号禹峰,明崇祯年间的进士,清官阳曲县令,至清代,历任两湖提学佥事,贵州巡抚,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参政,贵州按察使,云南左政使等军政要职。康熙四年(1665年)告老还乡时病逝,归葬故里。彭始抟,字直上、号方洲,而述第五子,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御史,侍讲学士,少詹事,内客学士兼礼部侍郎,经筵讲官,教习官吉士等职,因官清政廉,康熙曾御赐“公明尽职”二匾。传任经楚讲官时……[详细]
新野凤凰山遗址
  凤凰山遗址位于新野县歪子镇寺门村北。凤凰山遗址,即战台寺,是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之一。遗址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5米,分五层,以下四层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特点,上层和地表明显的凸现南方文化的特色。第一层是扰乱的文化层;第二层主要含龙山文化陶片;第三层为倒塌的红烧墙壁残块等;第四层含屈家岭文化陶片;第五层含仰韶文化陶片。东侧断崖下有许多残骨架和瓮棺葬遗迹;南侧断崖发现有红烧土墙;西侧有西汉空心砖墓;东侧断崖上层有红烧土层,下面有不规则的灰坑及灰沟。遗址出土的文物有仰韶时期的彩陶盆、夹砂红陶釜形鼎、鸭嘴足鼎及红陶钵、盆、杯等;属屈家岭文化的有夹砂灰陶罐形鼎、宽扁状足鼎、黑陶折腹豆、高柄杯、圈足盘及盆、钵等,属龙山文化的有折腹罐形鼎、直口罐、刻糟盆、镂孔豆等,此外有三角形大小不等的石斧、陶纺轮、弹丸、鹿角等。凤凰山上现散存有……[详细]
内乡文庙
  内乡文庙又名孔庙,位于县城东南部大同路北侧,座北面南,南北长10米,东西宽45米,总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790平方米,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自南向北如下:棂星门,是现存建筑最南端的一座主体建筑,也是文庙的第一进大门。棂星门为四柱三门庑殿式重檐木牌楼建筑,三间通面阔12.4米,进深3.15米,高6.5米。明间通天柱及两侧边柱各有一根斜柱支撑,顶面饰灰色板瓦,檐下施网格状形的如意斗拱,上部包框匾书“棂星门”三个草书大字。据传,天上有个天镇星,即棂星,古代人认为棂星是天上主管文教的“神星”,因此文庙的第一座门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棂星门前两侧列“神狮”一对,怒目扭颈,形象怪异,线条流畅,壮伟之至。在棂星门的北侧,有一“泮池”,俗称“月牙池”,其上为一南北的小桥,人称“状元桥”。“泮池”来源于《周礼》中“辟雍”,原意是指周天子设……[详细]
白玉山普化寺
  普化寺位于唐南古镇黑龙镇东北角白玉山旅游风景区,距唐河县城25公里处,毗邻豫s240线,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建筑占地5620平方米,有山脚、山腰、山顶五座综合性庙宇数十座古建筑,是豫西南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文化旅游圣地之一。普化寺始建于元末,鼎盛于明清,几度风雨沧桑,几度毁坏重建,历经三百年悠悠岁月,至如今古迹犹存。近几年经重修扩建,直心道场、接引阁、舍利塔、迎香阁、普化寺五座综合性庙宇依山傍势,斗角飞檐,雕梁画栋,流光溢彩;青灯古佛,梵音唱晚,令人流连忘返。普化寺主建筑群包括四重主殿、两厢殿、藏经阁、左右钟鼓楼、曲桥、观渔池、凉亭、殿前广场,管理房、客房、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588级石阶把各景点连为一体,另有1000余米环山水泥路直通山顶。山下和山上有两处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硬化停车场,便于游客往来。山脚西部,有仿古一条街,尽兴之余,可品尝一下风味小吃,购买一些纪念品。白玉山三……[详细]
方城普严寺
  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的普严禅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座落于距县城东南21公里的大乘山下,因千年来该寺作为大乘佛教临济正宗传经说法的道场,故又以佛教名山,称大主山为大乘山。座落于大乘山中的普严寺,又称普严禅院、大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由南岳怀让之曾孙吉本禅师来此传经播道,成为该寺宣扬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一代祖师。先后有吉本禅师、慧果禅师、德遵禅师、慧灯禅师、云渐禅师、大洪僧人在此驻锡传灯。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重建,改名崇宁万寿寺。元明时重修,仍称普严寺,由于普严寺僧众爱国爱教,卫国有功,被元仁宗封为大乘山护国普严禅寺,为河南四大名寺之一。经宋元明清不断增修,规模更加宏大,闻名遐迩。普严禅寺北宋时规模宏大,香火旺盛,为方城一大名胜。建有山门、中佛殿、大雄宝殿及两庑。共辖六寨(白龙寨、金门寨、周家寨、大寨、石头寨、贾寨),五寺(除该寺外,尚有主山寺、铁佛寺、草寺、小……[详细]
龙山岗遗址
  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90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新石器时代堆积范围约14万平方米。在遗址西部断崖剖面发现较多新石器时代遗迹,以此来看,遗址西部遭河水冲刷等后期破坏较为严重,遗址面积原来应该更大。遗址堆积较为丰富,包含有明清、宋元、汉代、西周、王湾三期文化、石家河文化、屈家岭文化、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等时期遗存。其中,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龙山岗遗址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延续时间长。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聚落不仅面积较大,而且发现有堤防、大型分间式房屋、祭祀区等大型遗迹,这些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