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灵源摩崖石刻
  灵源摩崖石刻包含“灵源”、“黄龙山”、“三关”、“法窟”石刻、观音井与明代石亭等。黄庭坚在黄龙寺周围所刻的摩崖石刻“黄龙山”、“灵源”、“法窟”等字,保存完好无损,可谓“海枯石不烂”,更是使此山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黄龙山”三字刻于寺前下马石前石壁上,字径达85厘米、字体方圆浑厚,,有力透石背之感。“灵源”二字,行书阴刻于灵源拱桥头左侧巨石上;寺右侧有崖凿石梯多级,其石壁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其侧另有一处僧人焚化之地,其石壁上刻有“三关”和“法窟”二字,均为黄庭坚真迹。寺右侧有石刻“翠云洞”三字,洞内有宋人摩崖石刻“张颜几、黄叔豹、叔熬、茂来谒长老清公,时堂中有众五百人。建乙酉二月甲子”字迹,其侧有江西派诗人韩驹题刻“韩驹丕驰来游”。黄龙寺众多的石刻,已被列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前些年,日本游客不远千里至此临摹“黄龙山”等拓本,就是对一代书法名师黄庭坚的崇尚与膜拜。……[详细]
都昌第一个中共党小组成立旧址
  都昌第一个中共党小组成立旧址1926年春,刘越、刘肩三、刘聘三、戴希广等人在南山古寺召开秘密会议,成立都昌县党小组,由刘越任组长,直属中共南昌支部领导。会上决议以汪家墩、徐家埠、左里的湖洲山一带为据点开展农民运动,由刘肩三同志负责。不到几个月,党小组通过办平民夜校和在教育界活动,吸收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农民入党,极大地推动了工农群众的革命活动,并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迎接北伐。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昌县南山风景区……[详细]
锣鼓洞石亭
  锣鼓洞石亭建于清代1857年。《重修锣鼓洞石亭记》是这样记载:锣鼓洞石亭倚秀岭,傍清源,因溪流湍急,轰然作响,似锣鼓之声交响轰鸣。故称为锣鼓洞石亭。始建于清代咸丰七年,(公年前1857年)据“《河鼓涧石亭记》载此亭乃当地葛姓村民集资而建。内外心八柱,周遮盖履檐,角作牙玑状,皆砌于石,无土无木,亭高二丈,长一丈七尺,宽一丈三尺,石亭顶部原有石花瓶,瓶上有一石鸟,头向平源尾巴朝罗溪,有人理解为:吃平源,富罗溪”。1951年有人以枪击毁。1990年前后又两次遭文物--者毁坏,2006年12月罗溪乡党委政府、视为文物加以保护,亦为开发旅游,出资六千余元维修,使得锣鼓洞亭旧貌换新颜。历史已远去,先人已作古,但这座无一土一木,全用整块条石搭建起来的建筑,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遗产。……[详细]
但福德医院院长公寓旧址
  但福德医院院长公寓旧址,位于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黄土坡社区甘棠南路61号(原甘棠南路15号),市妇幼保健医院内,是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在九江开创但福德医院的一部分。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15.6米,进深14.7米,高三层,底层为半地下室建筑,总建筑面积为699平方米。2003年底,妇幼保健院对该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除进门从南面改为北门外,其余建筑均保持原貌,201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英亚细亚公寓旧址
  亚细亚洋行公寓旧址,位于九江市湓浦路120-1号院内西侧,旧址座南朝北,分主楼与附楼,楼高均为二层。主楼面阔20.23、进深15.8、高13.4米。为二层砖木结构,四坡顶,红机瓦屋面,屋顶有壁炉烟囱。屋檐有排水管,檐角及窗檐采用水泥砂浆混浇线角。其底层东西立面,由8块墙砖砌筑的立柱组成过道。附楼在主楼南侧,砖混结构。面阔23.15、进深4.5、高6.55米。平顶且有晒台,四周均有护拦。主附楼间距约2米,二楼与顶层天台有楼梯相连。该公寓是亚细亚洋行的外藉职员的住所,属亚细亚洋行的附属建筑。……[详细]
166、忠烈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烈亭
  忠烈亭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该建筑坐西南朝东北,为四方石亭,四面各两根共八根亭柱。忠烈亭是九江市唯一一座纪念北伐军的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详细]
仙人洞摩岩石刻
  仙人洞摩岩石刻位于庐山仙人洞,时代为宋、明、近代。摩岩石刻41条,宋代1条,明代7条,近代22条,宋刻佛手岩、明刻天泉洞、蟾蜍石、竹林寺、游仙石、讵可抱眠等。……[详细]
九十九盘石刻
  九十九盘石刻在庐山圆佛殿西、登山小道旁。路旁绝壁间,宋、元、明、清以来题刻甚多,约有九十九盘,笔力刚劲,引人入胜,如:“白云天际”、“清虚灵台”、“烟霞深处”、“天半”、“南无佛”、“土地”等,字体不一,笔锋各异,对研究古代书法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庐山锦绣谷底有一溪流,名锦涧。溪上横跨一石桥,名锦涧桥。过桥有一路直达天池山顶。小道蜿蜒盘旋,号称九十九盘,系明代主要登山道,故称九十九盘古道。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所修御碑亭中的御碑,便是经此道运往山上。沿途道旁的峭壁上,石刻遍布。其中,要数欧阳修撰、王守仁书的《庐山高》题刻,名声最大。无论是诗意,还是书法,均堪称一绝。……[详细]
黄龙寺摩岩石刻
  在进入黄龙寺前两公里下马石处公路旁一块巨石上“黄龙山”三字映入眼帘,震憾人心。苍劲端庄灵秀的“黄龙山”三字相传为黄庭坚所书。楷体,从右至左阴刻于石上,字直径为85厘米。其中“黄”字与“龙山”两字有一条石缝。雄壮飘逸“灵源”二字,行书阴刻于黄龙寺前灵源桥头左侧三角形巨石上,“灵”于左,下部分掩没土中,“源”于右,比“灵”字稍小。黄庭坚晚年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作长句呈道纯诗句中有灵源两字。踏上灵源桥,目睹“灵源”两字,黄庭坚不禁怆然泪下,思绪万千,赋诗云:“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灵源大士人--,双塔老师诸佛机。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山谷老人赋诗表达了对授法恩师祖心和师祖慧南的尊敬钦佩,对已谢世灵源惟清怀念之情跃然诗中。黄庭坚早年曾在此游观、学道,如今,屡经磨难之后,白发苍颜故地重访,就其实际……[详细]
松门别墅
  河南路602号---松门别墅,陈散原1929年至1933年住过的地方,人所共知,齐白石善绘花木虫鸟,著称世界,可是,您知道齐白石画过国画人物吗?他画过,画的就是陈散原老人。那张画像,吸取了西洋绘画的手法,讲究明暗调子、肌骨解剖。画上陈散原白须飘拂,目光炯炯。齐白石可不是泛泛之辈能请他画像的。陈散原是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诗人。1922年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时,也曾经提出要和他晤谈。松门别墅建于20年代。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为德国式大坡屋面。1929年,陈散原来庐山居此。松门别墅是他命名的。陈散原,清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戊戌变法的参加者。……[详细]
港口铺摩崖石刻
  清江摩崖石刻,位于清江乡车下村西北6华里左右的港口铺独立岩下,岩前白沙绿水,四周空旷宁静,与船滩镇河潭村相望。独立岩为红色砂质岩,外貌扁平。岩前2米处,有一淤积而成的泥沙台地,为岩刻挡风抵水的天然屏障,是该岩刻历时700余年仍能大部分保持清楚的主要原因。整个岩面长约30米、宽20米左右,上有宋元摩崖石刻文字及图画十米处。崖刻呈-式,字为楷书,阴文、直排,自右至左长约3.75米,诗文字大小不一。拟书:“辛酉嘉泰元年七月十九日姜宅在此修船,匠人吴监谩志云耳”。3行直排揩书,字5厘米见方,南宋(1201年)镌刻。“丙寅嘉泰定三年五月初六日刘监公”。2行直排楷书,字5厘米见方。元代(1326年)镌刻。“玉卓岩崖几暑寒,因营石室涉江干。山川千载谁为主,笔记今留万古传”。4行直排楷书,字10厘米见方。“大元至正三年岁次癸亥良月朔日简轩宋子景龙因营石室对江之北山到此题留记”。5行直排楷书,字8厘米见方。……[详细]
吴城吉安会馆
  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永修县吴城镇,有一座吉安会馆,其中石雕、砖雕、木雕精美非凡。吴城镇中心的吉安会馆始建于宋朝年间,建筑非常高大,占地一亩。会馆古香古色,屋梁、门窗无不精雕细凿。吉安会馆是两层结构,底层是石沙夯筑而成,上层则是木质结构。吉安会馆是吉安商人汇集的地方,为商业往来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场所。走进修缮一新的吉安会馆,会馆南门上方花岗岩匾额有“理学名臣”4个大字。相传这是明初解缙所书,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现存会馆是吉安商人于清嘉庆二十年至道光七年间在宋代原有基础上重修而成。会馆分前堂、中厅和后堂3部分,各建筑之间由回廊和花园相连接,有移步换景之妙,砖木结构的会馆平面呈长方形,上下两层分别为观戏台和客堂。吉安会馆建馆年代非常久远,椐当地人介绍大概是始建于宋朝年间,从它的石刻的门匾上可以发现写着至今依然清晰可辩的四个大字理学名臣,建筑非常高大,与现在的建筑相比仍不逊色,占地一亩,房子古香古色……[详细]
庐山中四路286号别墅
  中四路286号别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牯岭东谷中四路286号,于2000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四路286号别墅为“原美国科齐南别墅”,1903年由美国传教士科齐南建造。1936年,该别墅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驻庐山办事处购得。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在此居住。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董必武在此居住。该别墅为一层平房,面积约200平方米,平面呈矩形。……[详细]
李烈钧墓
  李烈钧墓距九江市武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西北80米处,有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方形墓葬,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高大的青石墓碑醒目地竖刻着魏体丹字:“李烈钧将军华世琦女士之墓”。李烈钧墓墓向朝西,墓为长9米、宽7米的水泥平台,前部有高近1米、形同凹状的六柱围栏,墓室后部两旁各有台阶六级以供行人上下。李烈钧墓墓室呈长方形,为钢筋水泥结构,上部出檐平顶,顶下四柱之间除前部镶水泥挡板、板中嵌制墓碑外,其余三方均围有镂花半身栏杆。四围底部被砌成两层台,墓亭高27米、长3米,庄严大方。……[详细]
南山岩石刻
  南山岩石刻包含黄庭坚书“佛”及咒语、明嘉庆年晏旗峯林春泽书“石门”、“藏龙洞”及“藏龙洞记”、九曲回廊碑刻。南山崖与修水县城一河相隔。山崖上古木参天,点缀着亭台楼阁,是个游览的好去处。更有“看点”的是,临河一块高2.68m,宽2.28m巨大平整的石壁上,刻有一个高1.84m,宽1.20m的“佛”字,该字历经千年风雨仍见雄健笔力,在中国书法界享有盛誉。据传说,黄庭坚在此题“佛”,有一段缘故。有一年初夏,黄庭坚返回故乡修水,逆水而上。行至南崖怪石附近,突然狂风陡起,怪石嶙峋,眼看船只要触礁沉没。黄庭坚知道是怪石作祟,走出船舱,朝天叩拜,拜后旋即波澜顿消,风静石隐,水平如镜,乘客钦佩不已,艄公感激不尽。黄庭坚一生笃信佛学,他想,我佛慈悲,普渡众生,何不借佛之威,镇妖避邪,造福百姓。于是在船上乘兴题“佛”。因船正运行间,左右摇摆,颠簸不平,“佛”字写到只差最后一竖时,猛然发现整个“佛”字重心略微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