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旅游

鹿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温州江心寺
  江心寺系全国重点开放的著名古刹丛林,位居温州市北郭永清门外瓯江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全岛屿的原来面积仅约一平方公里左右(现经填塞淤浅扩大地面,添建了新的游览点),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都有一座凌空的宝塔,东西相对峙,即名为东、西塔。东峰西麓原有“普寂禅院”(即今“温州烈士纪念馆”),西峰东麓有“净信讲寺”又名“西塔院”(即原“温州博物馆”)。唐咸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岛的东山建普济禅院。宋开宝二年(969),又在江对面的西山建净信讲院。南宋绍兴元年(1131),宋高宗赐改普济禅院为龙翔禅寺。因寺江中,俗称“江心寺”。宋宁宗时品选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其后八百多年里,该寺屡废屡兴。新中国成立初期,江心寺几将倾圮。1952年进行了修复。1985年交还给佛教界。1983年,江心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斋堂等。现存之江心寺为清……[详细]
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旧址
  1937年8月21日,徐贤议、孙绍奎、胡景瑊等发起,在温州城区九山河畔籀园图书馆成立了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简称永嘉战青团),其主要领导成员都是温州-的骨干。永嘉战青团设立干事会,民主选举干事11人(10月扩充为23人),总干事先后为徐贤议和胡今虚,内设组织、宣传、作战、总务4个部门。直到1938年底被国民党温台-司令部强制解散为止,永嘉战青团坚持活动一年零四个月,全盛时团员达8500余人,其中在农村以区为单位发展了10个分团、48个支团。期间,永嘉战青团担负宣传、救护、检查敌货和除奸反谍等任务,并协助建立与发展了学生联合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团体。永嘉战青团成为温州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坚力量和影响最大的抗日团体。永嘉战青团成立后,先后出版了《救亡小丛书》、《动态》、《救国导报》、《战时报》、《生线》、《游击》、《战时商人》等多种刊物杂志;举办多种集训班培养优秀干部;联合教育、文化、-……[详细]
江心屿东、西塔
  江心屿东、西塔位于江心屿东西两屿山巅。东塔建于唐咸通十年(869),一说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后毁于兵火,南宋绍兴十年(1141)重建。塔身巍峨,高30余米,六面七层,砖木结构,每层塔面有一莲花形佛龛,-走廊,飞檐重叠,高阁流丹,可由扶梯直上塔巅。登高远眺,瓯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清光绪二年(1876)温州辟为商埠后,英国在东塔山下建领事馆和巡捕房。光绪二十年(1894)强令拆除塔檐、回廊。今塔中空无顶,但顶端杂树枝繁叶茂,为古塔平添景色。西塔建于宋开宝二年(969),明洪武、万历,清乾隆间曾多次重修。塔高32米,底径7米。塔身楼阁式青砖仿木建筑,中空,六面七层,原有楼梯盘旋至塔巅。现塔外观完整,雄伟挺拔,每层各面有佛龛,留有石雕佛像16尊,佛像刻工精细,神态自如,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1981年6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江心屿东西塔等为温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详细]
24、玄坛殿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坛殿
  蒲州街玄坛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黎明街道蒲州街265号,坐南朝北,该殿系三间两进合院式木构建筑,由门厅、正殿、两廊及殿前戏台组成,总建筑面积250平方米。门厅作卷篷顶,侧廊顶部做成藻井,施彩绘。正殿明间五架抬梁式,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明间南部设神龛,正殿带前后廊,戏台与门厅隔街相对,其藻井呈八字迭拱式,层层向上斜出,斗口雕置花篮,斜板遍绘山水、花卉、人物及题词等,为我市现存古戏台之冠。正殿屋顶为硬山顶,戏台为歇山顶,戏台勾头瓦当滴水。该殿始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于康熙丙寅年重建,乾隆乙卯(公元1795年)重建。玄坛殿祀“正一玄坛赵元帅”,即武财神赵公明,名朗,字公明。“玄坛”指道教的斋坛,也有-之意。1985年8月,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蒲州街玄坛殿等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85年8月21日类别:古建筑保护范围:玄坦殿……[详细]
叶学程墓
  叶学程墓位于鹿城区黎明街道杨府山东麓。坐北朝南,为三坛坐椅式,花岗岩块石结构,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上坛面宽3.5米,进深2.3米,为叶学程夫妇合葬墓。中坛面宽3.5米,进深2.5米,用花岗岩方柱隔成三室。下坛面宽6米,进深2米,三合土夯实地面,系拜坛。墓圈半圆形,后坎正中镶嵌一块青石墓碑,上 书-“世居蒲州上埠街272号,廿二世,四品同知叶公学程字丽生、诰封原配樊夫人、德配潘氏安人、侧配张氏安人之墓”。叶学程,又名品金,今鹿城区黎明街道上蒲州村人,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为当地名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捐资筹组民团,设拳坛,造船只,置枪铳,带领蒲州人民抗击英国海盗商人对温州沿海村庄的抢掠;咸丰六年(1856)12月,英夷又俘敌四人,尽杀之。蒲州一役,影响颇大。为此,清廷策封为四品同知。光绪二十年(1894)卒,葬杨府山西麓。1976年因建造黎明中学迁葬现址。2006年重修。1997……[详细]
谷氏民居
  谷氏民居原位于高盈里11号,为温籍数学家谷超豪祖居。坐西朝东,为七间二进合院式民居。目前易地保护重建在白鹿洲公园东北角。坐西朝东,由门台、正屋、厢房、院墙组成合院式二进建筑。前门台嵌入门屋,与门屋立面内凹,做成八字形照壁。为单开间传统式砖门台。屋脊隐入门屋屋面。门屋为五间单层建筑,带前廊。明间设屏门,为过道。两侧各间向明间开启。外立面开窗,内立面设槛窗。明间进深5柱10檩。青瓦屋面,硬山顶,青水脊。门屋两侧各设一附房,四柱两披,内设石坐凳。前天井左右被花墙分为三部分,中间较大,设条石通道。天井两侧为三间两层厢楼带廊。明间后设单步楼梯通向二楼。明间进深5柱。青瓦屋面,硬山顶,青水脊。正屋五间一层,设前廊。明间进深7柱13檩。东西各间设暗阁。青瓦屋面,硬山顶,清水脊。正屋两侧各设一间两层的耳房。前天井内有井1口,平面呈方形。井栏用青石板做成,四角用青石望柱。井壁用板石砌成,水质清澈,可使用。后……[详细]
花马营巷周宅
  花马营巷周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安平坊社区花马营巷3弄10号后,据称此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面阔三间,坐东朝西,硬山顶木构建筑,进深五柱十檩。正堂设屏门,屏门前梁架为抬梁穿斗式,中柱落地前后双步梁带单步梁,屏门后为草架屋顶,用五架梁。原为青方砖铺地。此民居后,即明间东侧为一池塘,池塘上搭建有一亭,六柱圆柱,穿梁斗拱,板瓦,脊随柱,类歇山顶,亭地面为片石铺成,周围花岗岩条石,亭周围美人靠栏杆坐凳,亭底以假山岩做基础顶。池塘上部立镂花墙,为原样式。池塘壁为假山岩堆成,下部面积较大。池塘北侧,正屋东侧,现为一木构廊,四柱单坡檐,池塘南侧原有一月洞门,现已塌,拆除。正屋东侧院落以东,为一抗战时建砖木二层建筑,建筑以内东南角为一水井,四方井壁,池与井水质仍清醇。此民居为周氏于抗战时期购得,当时屋上仍有一鲁班尺,记载此民居建造年代、尺寸等。后于文革时期遗失。亭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时重修过。此院……[详细]
“砻糠桥惨案”遗址
  1942年7月温州第二次沦陷于日军之手,日军在南塘抓捕了潘瑞明等18位男青年,囚禁在砻糠桥(今龙方桥)边的空房里。第二天一早,日军把他们押到河边,用竹杆打他们,逼他们下水。幸好他们熟识水性,就拼命向对岸游去。日军见他们个个会游泳,就端起枪胁迫他们泅回来,他们泅回来爬上岸后,日军就用绳索把他们五花大绑绑在石板上“晒人干”。时值盛夏,约莫晒一小时后,放宽了他们身上的绳索,把他们拖到河边推下水去浸泡一会儿,然后又拉上岸跪在石板桥上再让烈日暴晒。如此反复多次,他们的手脚被绑得麻木发紫,膝盖红肿,鲜血直流,周身起了一道道血泡,痛不欲生,气息奄奄。 第三天,一个冷酷残忍的日军将潘瑞明两手捆在一起,拉到河边,猛地把他推下水去。潘瑞明意识到日军要下毒手了。于是,他沉住气潜在水底,一动不敢动,一晌功夫,再忍不住气时,探头浮出水面。这时,守候在河边的日军发现了他,见他未死,遂抡起大石块想要朝他头上砸下去,突然……[详细]
程让平祖居
  程让平祖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平山村。建于清晚期。坐西朝东,由门台、厢房、正屋组成二进合院式建筑。门台为砖砌仿木构门台,单开间,悬山顶。屋面铺小筒瓦,带勾头滴水,脊上灰塑卷草纹。立面抹灰。围墙与门台相连,呈内“八”字型,下部为块石垒砌,上部为砖砌抹灰。前院南侧厢房为三间两层木构楼房,板瓦灰脊,二层重檐。底层带前后廊,二层立面为板壁。北侧厢房改建为两间三层砖房。前屋面阔七间,单层,木构建筑。悬山顶,板瓦灰脊,脊上翘,灰塑卷草纹。明间进深七柱,抬梁穿斗混合梁架,中柱落地分心,前后带廊,前廊上为船篷轩,后廊上为平板吊顶。屏门后设内0-,梁架遮盖。明间前门后有挑斡做法。后院南厢房为两间单层木构建筑,立面板壁,局部重建。第二进正屋为七间带两披屋,硬山顶木构建筑。板瓦灰脊,脊上有脊饰。明间进深七柱十四檩,抬梁穿斗混合梁架,中柱落地,前带船篷轩廊,后廊上设平板吊顶。正屋南侧有一甬道,甬道东侧有一……[详细]
溪东程氏民居
  溪东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和平村。该建筑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由门台、厢房、正屋组成合院式建筑。门台为单开间木构建筑。悬山顶,山墙由砖砌抹灰。进深三柱,上设覆斗天花。屋面铺小青瓦,脊上灰塑卷草纹。围墙与门台相连,下为块石垒砌,上为砖砌,比较完整。前院厢房为三间二层木构建筑。前带腰檐,底层前带廊,立面为板壁。北侧山墙上做有观音兜式山墙,山墙上做有两扇西式镂空花窗,两侧为科林新柱,上为拱型窗罩,做工精细。正屋为九间带两披屋二层木构建筑。双落翼硬山屋顶。明间进深七柱十檩,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底层前后带廊,上均设船篷轩。二层外廊设通长美人靠。后厢房为四间二层硬山顶木构建筑,前带腰檐,前廊上设船篷轩。屋面铺小青瓦,灰脊。后院内有水井一口,平面呈六边形,砖砌抹灰。井壁由块石叠砌成圆形,内长有青苔,井水清澈。溪东程氏民居整体保存完整,细部雕刻精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详细]
木业公所旧址
  玉环殿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教场头路以北,西城路小学东侧。坐北朝南,由门楼、戏台、厢楼、大殿组成,现仅存门楼。门楼面阔七间二层歇山顶砖木混合建筑。明间二层内设藻井天花,斗出两跳,梁架呈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北立面二层挂落上刻回形纹,下排为花草纹。南立面下为青石须弥座,束腰部分用减地平金及法雕刻如意花草纹。台基之上用清水砖砌至二层,以仿木构的斗拱、出檐结束。明间墙体内收,形成八字式,门框为青石质,立颊上置卷草纹雀替承门楣,两边门为拱形,上用三条弧形青石做半圆拱。次、梢、尽间线脚之上,立瓜弧、坐斗承三踩斗拱,屋面由望砖出檐,承砖制方形飞椽。明间在线脚之上仿木构三山式结构,罩三层瓜柱、驼峰、坐斗承二层随梁、搭牵、其中上层搭牵为屈曲状。顶层坐斗亦承三踩斗拱,形制同次、稍、尽间。门楼东、西侧墙脚嵌置“木业公所”界石各一。玉环殿为清光绪年间,本地木商及地方人士筹建,为各地木商同业会员商计重要会务、制定会……[详细]
32、池上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池上楼
  谢池巷池上楼位于鹿城区谢池巷,系纪念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而建。谢灵运(385-433),东晋明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才思俊逸,开我国山水诗之先河,永初三年(422),任永嘉太守,携眷来郡,建有“池上楼”。明万历《温州府志》卷18有关谢氏古迹有池上楼、谢公楼(在拱辰门上,谢灵运游适之地),读书堂(在旧郡治,谢灵运读书处),梦草堂(晋府之西堂,谢灵运梦惠连之处)等。谢池巷池上楼原在“丰暇堂北(今东公廨)”,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佳句而得名。后毁。今积谷山下池上池为刘宋时“谢村”,亦为谢氏寓居处,后人曾于此建楼纪念。清道光初,邑人张瑞博自湘归,购得此址,增筑“春草轩”,“怀谢亭”,“鹤舫”等,并取名“如园”。今楼为清代民居式木构建筑,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四面回廊,东面临春草池,设有靠槛。1981年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81……[详细]
澄鲜阁和谢公亭
  澄鲜阁与谢公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西端。刘宋永初三年(422)七月十六日,太守谢灵运抵永嘉郡,常登拱辰门上谢公楼遥望江天,政暇频游江心孤屿。澄鲜阁原名“水陆阁”,号称“江上楼”;北宋崇宁元年(1102)创建,明正统间重建。万历十九年(1591)重修时,为纪念谢公,取其“空水共澄鲜”之意,易名“澄鲜阁”。今阁为清代晚期建筑,为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二层硬山顶建筑。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次间为混合式梁架结构,进深五柱九檩。砖砌灰脊,无脊饰,筒瓦。檐口设勾头滴水。依山临流,西傍古塔,斜对谢公亭,气象万千,蔚为大观。谢公亭,位于江心屿西山下,相传为谢灵运观海处,后建“谢公亭”。唐宋时,亭屡建屡废,今亭为1952年重建,六角攒件尖顶,地处江边,景色绝佳。1981年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81年6月11日类别:古建筑保护范围:澄鲜阁:……[详细]
朱自清旧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是我国新民主革命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和爱国学者。 1923年2月,由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研究部部长兼图书馆馆主任、著名教育家金嵘轩提议,朱自清被聘请到该校任教。是年,朱自清携家小来温,先在离十中较近的大士门租房住,后因大士门失火,遂迁至朔门四营堂巷34号东厢房居住。 在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期间,朱自清除在仓桥中学部教语文外,还在道司前师范部教公民和科学概论。他教学十分认真,在课堂上极力向学生传授新思想、新知识,播种新文化。他讲究教育方法,注意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他还写了多篇散文,留下不少墨迹。1925年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去世。 朱自清旧居,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四营堂巷34号,建于晚清。该故居坐南朝北,为五间三进合园式木构建筑,通面阔……[详细]
朔门街郑宅
  朔门街郑宅,亦作郑明云民居,位于温州鹿城区朔门街30弄15号,坐南朝北,由北侧两个院落和南侧邻街店面组成。北侧东部为一传统式合院,面阔三间,正屋进深8.5米。底层前廊做成船篷轩,二层外廊做成装饰“寿”字纹木栏杆,东西两侧各带两间厢楼,为单坡屋面,山墙上开砖漏窗。底层柱头出单跳承花板,厢楼用立体雕刻牛腿承花板。次间用宫形格心长窗。厢楼与正屋交接处用悬柱。西侧为西式风格楼房一座,清水砖外墙,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九架,北侧设外廊,外廊为宝瓶式木栏杆,用拱券承屋面,拱上灰塑花草鸟兽,檐口抹灰多层线脚,挑檐下用细木条抹灰,室内为木梁架,顶部用石膏抹面吊顶。楼梯设于明间南侧。南侧靠朔门街为二间二层木结构店面。屋面铺小青瓦。西院西侧院墙上有灰塑照壁一座,北侧设单间砖门台出入。郑明云解放前在朔门街设“和顺生”棉花店,郑氏民居是一座比较典型的商住功能分区的近代建筑。保护等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类别: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