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旅游

鹿城区红色旅游景点

田塘头革命纪念园
  田塘头村是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浙南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这里山林苍翠、交通偏僻,是开展革命活动的好地方,曾是永嘉县委机关驻地之一。1928年,中共永嘉县委在田塘头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组建红军游击队。田塘头及周边村先后有80多人入党、90多人参加红军游击队。这些游击队员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一团三营八连,1930年参加了袭击缙云、永嘉瓯渠的战斗,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田塘头村红军驻地多次遭到疯狂“围剿”。1931年7月,红军连准备开赴江西革命根据地,行军至青田时遭国民党部队阻击包围,红军连血战突围,伤亡惨重。1932年5月,红十三军斗争失利,田塘头村10名红军战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7年至1949年,根据革命形势发展,中共永嘉县委在田塘头村发展民兵100多名。1949年2月24日,国民党调集地方保安团队500余人对驻田塘头村的永嘉县委机关实行南北合击。为确保县委机关安全转……[详细]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浙南(温州)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温州人民就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1924年,中共温州地方党组织建立,领导广大民众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浙南农民武装-此起彼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南大地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后,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建立武装队伍,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巩固与扩大游击根据地,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的领导,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在解放军渡江南进的胜利形势下,浙南人民武装解放了浙南大陆全境,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弘扬革命精神,1999年……[详细]
温州市翠薇山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市政府决定在鹿城西隅翠微山巅,兴建革命烈士公墓,于1952年,建成了占地950平方米,建筑面积551平方米的墓、碑、亭等。尔后经多次改建,分别于1962年拆除纪念碑周围的二层墓,改设青石栏杆。1974年和1990年,先后进行整修、扩建,新增两层梯形墓128座;墓穴总数302孔,并新添南墓道和管理用房,占地1192平方米,建筑面积593平方米。墓碑高10米,花岗岩贴面,镌刻毛泽东手书“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翠薇山革命烈士公墓依山朝南而筑,安葬有172位革命烈士遗骸或骨灰,其中著名烈士有:1930年5月,任红十三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文杰;1928年,任中共永嘉县委书记的王屏周;1930年5月,任红十三军第一团(师)团长的雷高升(原名施德彰)。2005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重建翠微山烈士陵园。2007年4月5日动工。 新的温州市翠薇山烈……[详细]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温州地区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4年就建立了共产党组织。为纪念浙南地区各个革命时期牺牲的烈士,1952年,根据温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议,开始在风景秀丽的江心屿筹建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56年7月1日竣工开放,展出72位烈士的事迹。1984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园内,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和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并同时扩建原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简称“二碑一馆”)。于1987年6月开工,1989年1月竣工。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该馆占地面积3190平方米,馆园坐北朝南。陵园分大门、纪念碑、纪念馆三个层次和两个空间。从大门至纪念碑是4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从活动场地拾级而上,耸立着同一碑座上的双联纪念碑,碑体用花岗岩石镶面,高15米,远望似两柄直插蓝天的利剑。碑上正方中,镶嵌着一颗五角红星,象征红十三军和红军……[详细]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旧址
  193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人刘英随同中共东南分局负责人曾山在金华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就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合作以及共同抗日事项进行会谈,提出在温州、平阳、丽水等处设立新四军办事机构,并达成协议。同月,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驻温办事处改为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主任周饮冰。通讯处建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推动温州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二是输送抗战兵员,曾先后接转党的干部和进步青年三批1300多人,经温州赴皖南参加新四军;三是掩护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开展工作,后成为浙江省委的主要交通联络站;四是以公开合法身份与国民党温州驻军和政府打交道,处理有关事项。同年9月,国民党温台-司令部下令取缔了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等5个抗日救亡团体,封闭进步刊物,禁止抗日宣传。10月10日,又查封了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逮捕了当时住在通讯处的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谢文清、青年部长赖大超,……[详细]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
  1924年8月,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派永谢文锦回家乡温州筹建党团组织。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简称“温独支”)在城区侯衙巷新民小学成立,书记胡识因。这是浙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组织,始属于党中央,后归上海区委领导。至1926年底,党团员发展到50余人,分布于永嘉、瑞安、平阳和乐清等地。 “温独支”诞生后,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帮助国民党组建地方党部,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支援北伐战争,为浙南的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在浙江进行-“清党”,“温独支”被破坏,主要成员郑恻尘、蔡雄惨遭杀害。“独支虽折,灯火长明。”温州人民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在1949年5月迎来了浙南大地解放。 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纪念亭,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大高桥与壬子巷交叉西北处。“温独支”成立遗址,原位于温州市侯衙巷新民小学,系3间民居平房,-时期被拆除。20……[详细]
温州天主教总堂
  温州天主教总堂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周宅巷38号,建于1888年,由国籍神父傅貌禄设计监造,为温州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教堂朝向不拘于西方教堂面西的惯例,按照日照和通风特点,采取坐北朝南,由保禄大堂、圣心堂、神父楼、圣母亭、波兰楼等组成。教堂以位于西面的保禄大堂为主要建筑,大堂坐北朝南,主立面竖向线条坚挺有力,桩墩粗壮,纵分立面三段,两条水平间装饰带又将三段联在一起,正中玫瑰窗,两侧窗花明显,爱奥尼柱式,充分显示了哥特式建筑风格。圣心堂位于保禄大堂的西北角,建筑体量不大,构造比较简单。神父楼与波兰楼相连,均为二层建筑,砖墙瓦檐,楼前有个小院,凿有一井,平面呈圆形。在保禄大堂和神父楼之间,建有圣母亭,亭内有圣母玛利亚塑像。温州天主教总堂于1985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对外开放。教堂因其特殊的地位,以及其建筑规模、营造工艺和保存现状,在省内不多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百里坊交通站遗址
  1942年2月,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在温州被捕,温州交通站大都遭破坏。党组织确定中共党员江钊(又名江光钊、江云华)家百里坊64号(今百里东路134号)为地下交通站,江钊为负责人。1943年10月,原中共永嘉县委书记范亦宸叛变后,陈能孝等7位地下党员惨遭杀害。从此,百里坊64号成为温州地区党组织与永嘉县委、浙南特委联系的唯一幸存的地下交通站,江钊成为唯一长期潜伏在城区的地下党员。1944年6月,浙南特委书记龙跃派原省委政治交通员吴荣膺潜入城区与江钊接上关系后,百里坊64号成为接待“客人”的最安全的交通站。永嘉县委书记曾绍文多次进城都住在江钊家,并通过江钊关系,直接接触学生领袖和进步青年,重建党的秘密组织,领导温州城区的-。城区区委书记冯增荣也经常在江钊家召开会议,布置城区地下党工作。1946年9月,浙南特委常委、组织部长郑丹甫,因病到温州治疗,在江钊家住了5天,愈后安全返回特委机关。浙南特委……[详细]
程森泰邮政代办所旧址
  程森泰邮政代办所,为进步人士程增兴所设,是解放战争时期永嘉县委和浙南地委与上海、南京、杭州、温州等地秘密联络点。 程增兴(1901—1970),鹿城区双潮乡双溪村人,为人诚恳,不善言辞,在双溪码道边开设程森泰商店,经营南北货、水产及日用百货,还设立邮政代办所。1946年初,程增兴经永嘉县县委委员兼泽临区委负责人冯增荣教育帮助,觉悟提高,开始接受党分派的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在程森泰邮政代办所设立永嘉县委“专用信箱”。这个信箱充分利用邮政代办所这条合法渠道,为县委收转重要的文件、信函、刊物、印刷品等,保障了县委与省内外革命组织和革命人士的联络。同时,程增兴还担负接送来往革命同志的工作,程家成了泽临、泽西区委负责人冯增荣等革命同志在沿江工作的一个秘密据点,又成为县委在泽临区的“双溪交通站”。此外,程增兴还为往来瓯江南北的革命同志安排过渡船只;利用商店为根据地采购日用物资等。 直至1949年5月温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