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 > 子洲县旅游

子洲县文物古迹介绍

子洲西峰寺
  子洲县瓜园则湾乡政府东北2公里处有一块山地,名叫芦草坛,其上有一西峰寺,依山而建。北临乏牛山,西北与柏全山相望。芦草坛虽不雄伟壮观,却也峻峭,人若站于其顶眺望,视野倒也开阔,更因其西峰寺而遐迩闻名。西峰寺坐西北面东南,占地约3亩,一个独院。正殿由三孔拱形洞组成,纯砖结构,顶呈硬山式,用黄色琉璃瓦铺顶,飞檐翘角,兽头独尊,遥遥相望,顶上中有三层小0,独特精致,引人注目。正殿走廊四柱支撑,朱柱彩壁,画栋雕梁,十分生动。殿堂主奉三圣母娘娘,粉面金身,端坐莲花坛,背靠火焰山,端庄自然,光彩照人。两侧陪坐催生娘娘、桃花娘娘、豆花娘娘、奶母娘娘、保命娘娘、送生娘娘、皇天后土娘娘、晴天之孙娘娘。造型生动,神态各异,线条流畅,旁有二小童,清秀温和,衣带飘逸,形态悠然。顶壁饰有十分精湛的八卦图,色彩鲜艳,整个大殿笼罩着莫可名状的神秘。正殿檐棚下悬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铁钟一口,铭文清楚可辨,院内竖立石……[详细]
子洲兴隆寺
  露普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西北3公里处,因其巅修建兴隆寺而遐迩闻名。兴隆寺创建何时无法考证。从碑文窥测,该寺在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6)便小有名气。经历代扩建,现占地近10亩。相传民国初年,兴隆寺文物陆续遗失,墙壁不时倒塌,几成废墟。民国20年(1931),瓜园则湾方圆瘟疫蔓延,人畜死亡严重,为了消灾免难,乡民纷纷前来兴隆寺祈求神药,瘟疫得到控制。乡民为报答神恩,自原捐款投工修复兴隆寺,寺貌焕然一新。20世纪80年代,兴隆寺再次得到修复扩建,更显堂皇。兴隆寺坐北朝南,建筑多为纯砖结构,殿堂多呈拱形,殿顶多呈硬山式。此寺山门前有百级石阶。寺内中殿之北是正殿,之南是山门楼,东、西为配殿。正殿供奉如来古佛、昊天大帝、真武祖师。中殿内供奉笑佛古佛,观世音菩萨、混源老祖,护法韦陀。山门楼由三间组成,其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中为玉皇阁。山门楼石阶下有一座近年修建起来的牌楼,牌楼走廊两侧置有相……[详细]
子洲大洪寺
  子洲城西五里大理河北岸有大洪寺。“据庙内碑记载,明景泰初年,信士诸公创修庙于底石崖,延及成化年间乃修葺于中峰之巅,后世多次重修,1917年——1920年再重修葺”。(1958年文物普查记录)其寺据今已有550多年的历史了。大洪寺面南而建,与大理河南岸之青龙山、克戎寨(今张家寨)遥遥相对。其下,吴定公路贯通东西,大理河水奔流不息,南北两川平展开阔。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庙会,进香求神者、看戏听书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寺内人头攒动,挪移无间;戏楼前,看戏之群众或坐或站,秩序井然。公路上下商贩云集,摊点连片,交通为之堵塞。其盛况年胜一年。寺管人员说:“文革”前,大洪寺规模远胜于今。石阶神路从现在吴定公路下边的老路滩起,穿过险峻之石砭,达于寺前山门。山门洞两边,哼哈二将仗剑威立。月台上建有钟鼓二楼,楼前两根双斗盘龙石旗杆,高达二丈五六。山门后,中殿分三层排列,前后殿供奉真武祖师、混源老祖。正中一殿向……[详细]
子洲龙泉寺
  石窟佛寺——龙泉寺苗家坪镇石窑畔村的龙泉寺,是子洲境内保存较好的一处石窟佛寺。出县城到苗家坪,沿苗驼油路至盐淋圪堵,向南再行4公里,即到达石窑畔村。龙泉寺就坐落在村中寺院家山的悬崖峭壁上。站在龙泉寺对面山坡上看,龙泉寺由两部分组成,石窟部分位于石崖正中,上下石壁峭拔,十分险要。窟房部分则在石崖左旁,地势平缓。龙泉寺原有石窟11个,供奉玉皇大帝、三大古佛、真武祖师、三教圣人、眼光菩萨、阎君、黑虎灵官等诸神。其中二郎神、马王、虫神三石窟“文革”前后已被群众打石修窑毁掉。所存八窟在石崖上几近呈一字型排列。石窟下有一水井,四面石壁,石缝间泉水涌出,注入井内,淙淙有声。井底毛细树根如丝如线,飘然而动。井栏上方条石上镌有“龙泉”二字。乡民说,这泉水是从龙口里流出来的,喝了龙泉水,百病不生。据说,来此赶庙会的人,大都要从此“神井”中请一些“龙涎”回去,以求祛病延年。龙泉寺即由此而得名。从龙泉寺揪着柴草攀……[详细]
子洲目连寺
  乏牛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顾名思义,该山高峻挺拔,耕犁和行走于此山的老黄牛也会困乏。因其山巅设“目连寺”,当地群众亦称之为目连山。据说,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曾在目连寺旁搭过一座高二丈余的木架,观测人员借助望远镜上架远眺,向东可以看到距此200余里的黄河,向南可以看到千里之遥的西安城。可见,此山名曰“目连”,亦实为“目连”。但是,“目连寺”之目连本文是“目犍连延”的略称。目犍连延是古印度一位小伙子的名字,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采菽氏,婆罗门种姓,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称神通第一。《盂兰盆经》说他为救生母脱离饿鬼道而设盂兰盆会,因此中国过去也流行目连救母的故事。南宋、明朝、清朝以及近代的“目连戏”都反映了目连遍历地狱找寻母亲青提夫人,终于依仗佛力救出母亲的经过,歌颂了目连不畏艰难困苦舍生忘死的品格。目连寺现存石碑八通。考之残碑,明朝嘉靖五年重修。何年创建,难以考证。该寺是子洲……[详细]
浮图寨(克戎寨)
  浮图寨,也称克戎寨,位于县城西大理河南岸,即今之张家寨。北宋熙宁三年(1070)九月,西夏国相梁乙埋始筑细浮图寨。此后,在宋夏间两易其手。绍圣四年(1097),北宋再度收复细浮图寨,赐名“克戎寨”,取“克服戎夏”之意。金正大三年(1226),设定戎县,驻克戎城。元至元四年(1267),定戎县并入与其同时由寨升县的米脂县。明初,设巡检司,后裁撤。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克戎寨,至今东北城门门额石匾上“克戎寨”及“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瓜月谷旦立”等字样清晰可辨。克戎寨,由寨而县,由县而巡检司,终至村落,折射了大历史的影子。陕北为西夏党项贵族的龙兴之地,曾在此经营147年。1038年建国后,西夏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但仍特别看重陕北,先后与北宋、金、蒙古军队在此展开殊死争斗。克戎寨在彼此的争夺中,两易其名,五易其主,不断上演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历史大剧。明洪武年间,张氏先人辗转而到此地,一……[详细]
子洲大兴寺
  大兴寺位于子洲县马岔镇马石畔村南的太和山东山脚。总体布局坐西面东,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大兴寺由关帝庙、娘娘庙、佛庙三殿组成。关帝庙为两孔石砌拱形窑洞前带廊建筑,廊两墙用红砖垒砌,面阔5间,硬山式,尖山顶,五脊六兽,两坡用灰瓦覆顶,勾头滴水,雕龙正脊,印花垂脊。中为太公楼,左右狮像,明间平身科,柱头科均为一斗二升地方作法斗拱,施地方彩绘,墙体用白灰罩面,砖砌院墙。关帝庙东侧为娘娘庙,为1孔石砌拱形枕头窑洞建筑,东墙设有2拱形门,中有小窗,硬山式,五脊六兽,雕花正脊,砖覆顶,墙体水泥抹面,勾缝,砖砌院墙。娘娘庙东侧是大佛殿,为1孔砖砌拱形窑洞前带廊,面阔3间,硬山顶,双坡屋面,红瓦覆顶出檐,明间平身科,柱头科均为一斗二升地方作法斗拱,施地方彩绘,墙体用白灰罩面。南侧有3间配殿,为砖砌拱形窑洞建筑,砖铺平顶,白灰勾缝,无院墙。各殿门窗为新建,方格棂窗,双扇板门,新绘壁画,……[详细]
南洛寺
  南洛寺南洛寺山巅祖师庙后有奇树三株,正中之树俗称“黑圪栏”,两旁二树则无名矣。“黑圪栏”粗不足一围,高不过二丈,枝干灰黑,树冠围长25步,树干间多生有寸余小洞。枝条内疏外密,且三折九曲,犹如虬须。叶片细窄如韭,长约二寸左右,叶色黄绿。远望之,如一巨大伞盖,张在殿宇间。据说,此树在全县也仅此一株。为何此树独钟此山?是人未找其答案,或者根本就没有答案。左旁之树,与其说是树,不如说是灌木,亦类藤条。说是树,因其树冠广38步,高达丈五六;说是灌木,因其丛生而无主干,平地生出40多根枝条,有碗口粗者,亦有似鞭杆者;说类藤条,因其枝条屈曲而匍匐,状如龙盘蛇行。其叶片细碎而对称排列,籽荚细长,状似柠条。此树之奇特,当未见之矣。右旁之树,亦为丛生,50多根枝条,紧紧簇拥,粗有一握色呈灰黑;细有一指,色为紫褐。且根根直立,比肩同高。树冠茂伟,广30余步。靠北下部之枝叶有形似左边之树者。靠南偏中之枝叶极类“黑……[详细]
子洲柏全山
  柏全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据传说,此山曾有4株枝叶繁茂的大柏树,故名柏全山。柏全山北高南低,山巅上有一古庙,主奉天皇、地皇、人皇,简称为“三皇庙”。坐北面南,正殿为三孔硬山形顶拱式砖窑,整个寺院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有泥塑五十余尊,保持有晚清风格。寺庙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道光元年(1821)、咸丰四年(1855)、光绪八年(1883)等五通清代重修石碑,尤其是同治六年“回匪侵凌,捻居盘恒,崖窑不闻,留二三山寨尚能……”的记载,证实了捻军在本境的活动,非常珍贵。柏全山庙宇梯次面南而居,乐楼的地势最低,与三皇庙遥遥相对。其次是娘娘庙,庙左右分别为地藏王菩萨庙、马王圣君庙。娘娘庙后有石阶百余个,拾阶而上,便是灵山七神庙,设三层亭榭,游人可以凭窗远眺。进入山门就是三皇庙,正殿主奉三皇大帝,侧殿所祀真武祖师,院内有石狮1对,铜鼓1面,铁钟1口。檐棚……[详细]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位于子洲县淮宁湾镇薛家城则村。山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顶部坡度较陡,四周均为悬崖。东临南沟,南接柳树峁,西至后沟,北临薛家城则村。分布范围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约1200米,总面积约180000平方米。现保存东、南、北段城墙。沿城墙分布7处马面,为黄土夯筑,夯层厚10~20厘米,土质较坚硬,夯层较规整。马面底宽10~12米,上宽8~10米,高约10米。城墙坍塌严重,残高1~10米。遗址地表散落大量瓷片、陶器残片、砖瓦残块,另有一石刻柱础,为“凸”字形,下方上圆,底边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20厘米。为宋代古城址。据《子洲县志》《子洲县军事志》记载:宋庆历年(公元1041——1048年)修怀宁寨,属延川县。至辽以后被西夏占据,至平四年(公元1067年)收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改属绥德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属绥德军,金正元三年(公元1226年)……[详细]
11、佛云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云寺
  佛云寺位于子洲县裴家湾镇裴家湾村西南的佛庙山上。佛云山东临炮楼山,西临佛庙焉口,南与青黄焉山相望,北与寨则山相连。东西23米,南北52米,面积1196平方米。主殿为1孔砖砌拱形窑洞,坐北面南,双坡屋面,石板覆顶,砖砌正脊,正吻兽,内奉西天如来古佛。现存殿宇22座,有殿堂、楼阁、牌楼、钟鼓楼、乐楼等系列古建筑。仪门石碑楼、钟楼、鼓楼均为20世纪90年代新建。相传佛云寺创建于明代初年,正殿内壁画尽管久历春秋,但色彩线条仍然协调,加之画面上人物形象传神,不仅令人悦目,而且还有考古价值。2003年12月26日被子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0日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峁河化石遗址
  黄峁河化石遗址位于子洲县驼耳巷乡黄峁河村。出土点南为桃树峁,北为崖窑峁,东临黄峁河沟。遗址处于桃树峁沟岔,属于两山夹一沟地形,地势较缓,平面呈不规则长条状。黄峁河沟两岸均储有大量化石,地表暴露盗洞15处,周围有少量化石残块。出土点有大量动物化石,有白色、青色龙牙,大小不等,最大龙牙有0.7公斤重,最粗大龙骨直径为12厘米。至今已有20余万斤被村民非法盗掘、变卖。黄峁河化石出土点是县境内较为少见的远古时期化石出土点。化石是研究地质地理变迁和生物起源的重要科学依据,化石的出土地是宝贵的科学基地。1985年2月7日被子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龙山庙古建筑群
  五龙山庙位于子洲县高家坪办事处党家坪村。五龙山顾名思义,由“五梁交汇,形似五条蛟龙聚首”而得名。由于山势险峻而引人注目,更因山颠有庙宇、有神灵而名。庙宇建于山顶最高处,为二进式院落布局,分为前后两院。神路、过殿、祖师殿、娘娘庙均建在该庙宇的中轴线上,坐北面南。前院由祖师殿、东西配殿、过殿组成,祖师殿东侧设门可达后院,后院由娘娘庙、东西配殿组成。过殿前东西钟鼓楼已毁,但基址可见,前15米东西置石狮1对,中置抱鼓石,前设神路,原山门建于此,现已毁。娘娘庙、过殿均为1孔砖砌拱券式枕头窑,硬山式尖山顶,五脊六兽,雕花正脊,灰瓦覆面,清水披水,勾头滴水。祖师殿为1孔砖砌拱形窑洞带前廊建筑,硬山式尖山顶,五脊六兽,灰瓦覆面,清水披水,勾头滴水,原廊已毁。1990年维修为砖砌拱顶、方柱,面阔3间并新建东西配殿各4间,为十帅厅。西配殿背墙与1孔砖砌拱形窑洞相连,面北,供奉关圣帝君。后院东西配殿坐北向南(西……[详细]
南丰寨会议旧址
  南丰寨会议旧址位于子洲县苗家坪镇苗家坪村。南丰寨会议在南丰寨的祖师庙殿内召开。据记载,南丰寨祖师庙在明崇祯十年,清乾隆五十七年、道光十九年,民国二十二年均有维修。“文革-”期间,南丰寨庙宇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修复祖师庙、新塑祖师塑像。近年来新增祖师庙内十大元帅塑像及壁画、钟楼、鼓楼、乐楼、关帝庙、文昌庙、娘娘庙、252级神路、石牌楼、南丰塔。祖师庙,坐南面北,为1孔砖砌拱形枕头窑前带廊建筑,硬山式尖山顶,清水批水,五脊六兽,雕花正脊,面阔三间,殿内长10.5米,深4.5米。南墙正中辟一神龛,长3.4米,深1.5米,内奉祖师铜像1尊,殿内东西分立十大元帅泥塑站像,彩绘壁画。东西配殿现为新建会窑,山门两内侧为钟、鼓楼,外侧立石旗杆两根,置明代石狮一对,山门外植一古槐树。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南丰寨祖师庙内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杜衡、焦维炽、杨国栋、冯文江、李文……[详细]
金鸡山公园
  金鸡山公园位于县城中心的大理河南岸。相传,小镇自古就有一只能为百姓打鸣报晓的金鸡,平日藏在峪内碣石中。某日,镇上来了几位云游的蛮婆蛮汉,想要盗走金鸡,他们念经作法,破开碣石。不承想金鸡留恋这方山水,飞出峪内,一头扎进镇南山中,山体北坡轰然倒塌,南蛮盗宝未果,古镇百姓依然能在清晨听到金鸡报晓,这座山从此就被叫作“金鸡山”。金鸡山,依群山而俯平川,披锦绣而带清流,山顶建有“金鸡报晓”雕塑一座,但见金鸡俊俏,引吭高歌,昭示奋进,象征崛起,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公园移步换景,有山门石狮、龙翔台、生肖苑等景点,晨可登山健身,昏能散步休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鸡为吉祥物,称它为“五德之禽”。汉代《韩诗外传》说,“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子洲虽为新县,但子洲人以德为先,仁义诚信,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