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陵篇

舟山烈士陵园
  舟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舟山定海城北龙峰山麓,依山傍水,怀抱自然。陵园占地3.6公顷,房屋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陵园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忠魂堂、八角亭、悼念广场、纪念浮雕、烈士墓区、华东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纪念碑,海军1385部队殉难烈士墓、纪念碑,原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将军墓,东海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烈士雕像,烈士纪念主塔等井然有序地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气势迥然,形成了陵园独特的纪念建筑群,是一块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 舟山烈士陵园主要是为纪念在解放舟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所建,1959年始建,196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2001年至2007年逐年扩建修缮。一进入舟山烈士陵园…[详细]
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后改为志丹),志丹县(旧称保安县)金鼎镇芦子沟村人。1903年10月4日出生,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0正式党员。1926年初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同年秋毕业,参加北伐。1928年,参加领导渭华起义,任军委主席。随后历任0陕北特委军委主席、陕甘游击队副总指挥、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参谋长、师长、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红军北路军和0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要职。1936年,同-率红二十八军渡黄河东征,4月14日,在指挥部队攻战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详细]
明思陵
  明思陵,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帝朱由检(年号崇祯)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清朝入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延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由于种种原因,思陵的改葬开隧和营建却是举步维艰。首先是工程组织不能迅速落实。该工程本应由工部及内官监负责,但工部却因缺员而不能分任。内官监虽已责成总理冉维肇,管理高推、王应聘三员内官专司督理,但大概是由于“故君之事,既无赏可冀,又无罚可畏”,所…[详细]
韶山烈士陵园
  韶山烈士陵园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乡花园村天鹅山,总面积10.8公顷,坐南朝北,与火车站毛泽东塑像相呼应。是为缅怀韶山革命英烈而兴建的永久性烈士纪念建筑物,也是湖南省纪念毛泽东诞生100周年的献礼项目之一。1993年12月25日竣工开放。陵园门楼前设正三角形门标,正面镶有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王首道题写的“韶山烈士陵园”六个贴金大字。陵园门楼整体为仿花环形,中间两根方门柱有如花环上的挽杖,顶上是一个花环式门徽。门上日月星及云纹图案,意喻烈士英灵永垂不朽,革命事业云蒸霞蔚,千秋万代,与天地永恒。门楼中部高19.93米,边柱高12米,门总宽26米,寓意19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百周年诞辰纪念…[详细]
唐让帝李宪惠陵
  唐让帝李宪惠陵惠陵是唐让帝李宪的陵墓,是唐桥陵陪葬墓中最大的一个。为什么叫“陵”呢?封建社会等森严,君死叫“崩”,葬所谓“陵”;诸候王公丧叫“薨”,葬所叫“林”或叫“冢”啊!而李宪没有做过皇帝,其葬所为什么叫陵呢?这要从李宪的身份经历说起。李宪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长子,武则天的嫡孙。按照当时封建社会的嫡长继承制度,李宪是顺理成章的王位继承人。文明元年(684年)就立为太子,但是自他祖母武则天以来,短短的八年时间,发生七次宫廷政变,手足相残的悲剧,局势动荡林立,李宪审时度势,坚决不就东宫,他在给父皇李旦的奏折中写道:“储副者,天下之公器,平时无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详细]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泰山南麓、金山之阳,始建于一九五三年,有特色青砖墓500座,大型花岗岩墓14座,占地80余亩,一九八九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九年泰安市人民自愿捐资127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扩建。改扩建后的主革命烈士陵园主要建筑物有牌坊、悼念广场、纪念碑、尾碑、烈士墓群、烈士骨灰堂、革命史展览馆,分别于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八年被国家民政部、山东省委宣传部、泰安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2001年获泰安市市级文明单位,2002年一月命名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命名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详细]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占地面积760亩,收录20850名烈士英名,现存烈士骨灰39个,陈列烈士遗物119件,建有烈士墓279座。其中,著名烈士墓14座,安葬着胶东特委书记理琪、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山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任常伦、胶东十三团团长夏侯苏民等革命烈士。陵园内现有各种纪念建筑物311处,主要有胶东抗日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烈士名录永垂千古塔、烈士芳名塔等。陵园1977年11月23日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5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89年8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详细]
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是宁波鄞县四明山区,峰峦叠嶂,地势复杂。在各个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这里领导人民建立了武装,与日本帝国主义、-顽匪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为了纪念这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先烈,从1951年开始,宁波和鄞县人民在鄞县西部的章水镇兴建、扩建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馆。目前,郸县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已达14300平方米。陵园内,树茂花繁,风景宜人。纪念馆的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庄严肃穆。在这一建筑群中,有纪念塔、纪念碑、纪念厅、烈士事迹陈列室、烈士公墓群、烈士骨灰堂和九曲休息长廊,其中最引人…[详细]
西安杜陵
  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杜陵原上。杜陵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僪、浐两河流经此地,汉代旧名“鸿固原”。宣帝少时好游于原上,他即帝位后,遂在此选择陵地,建造陵园。经过近年的勘测,杜陵园占地120多亩,四周环绕有夯土围墙,墙基宽9米。陵园以殿为大门,殿与配殿共长30多米,宽20多米,门道宽约6米。墓冢在陵园的正中,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20米,高30米。陵前立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汉宣布杜陵”碑一通,碑铭至今清晰可辨。此外还有碑碣十余方。园内还有寝殿、便殿等遗迹,四周排水的沟渠至今仍清晰可见。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详细]
土左旗青山烈士陵园
  土默特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的土默川平原上。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朝鲜等25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旗。北魏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的就是这里的风景。土默特左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蒙古族土默特部落在此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鸦片战争以来,土默特蒙古族与各族人民一道,先后参加了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1907年的反垦斗争,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及民国初年的反军阀斗争等。1921年以后,土默特左旗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对帝国主义、封建主…[详细]
榕江烈士陵园
  榕江烈士陵园位于县城南面的广东山上,距县城2.5公里,若从县城南面的大河口过河去约有1公里,它是榕江县最大的一处烈士陵园。榕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5年12月11日,陵园四周松涛环抱。北连秀美迷人的“五榕山”,遥对壮观的榕江大桥、富饶的“三宝”侗乡和三峰耸秀的“笔架山”巅;南望滔滔的都柳江水;举目往西眺望,起伏不平的西门坡山麓林木叠翠,兴盛的榕江县城映人眼帘……陵园山脚有混凝土浇成的人工踏阶144级,每级高约20厘米。山顶坪地上,筑有纪念碑,纪念碑的台基高l米,面积为91.5平方米,台基的周围用水磨石铺筑地面,平整光滑,四周有砖砌压顶水泥栏杆,高60厘米。纪念碑分碑面、碑身、碑座3部分,碑座为正…[详细]
龙潭烈士陵园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城西郊2公里处的龙潭饮虹山。 该陵园占地3334平方米,山势雄伟,“众山如奔马,势如挟云走”,依地势坐南朝北,有墓十余冢。由北往南分三排:第一排6冢,中间两冢是蒋开榜、刘文明两位烈士墓。东西两侧为老红军余小祥、张永清、郭汝斌、黄少勇之墓。第二排7冢,由东往西为老红军王定国墓、黄兴顺墓,革命烈士杨天华墓、蒋志华墓,老红军李正清墓、李永福墓,革命烈士马金碧墓。第三排3冢,由西往东为革命烈士胡忠兆墓,蒋开榜之妻杨氏墓,刘文明之妻赵氏墓。 蒋开榜、刘文明为会泽县早期中共地下党员,1926~1933年在会泽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34年5月18日被国民党杀害。1950年5月,会泽…[详细]
唐建陵
  唐建陵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礼泉县五将山上。唐肃宗李亨(711~762)墓。爆发安史之乱的次年(756),李亨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756~762),为了平定藩镇的叛乱,借兵回纥,于至德二年(757)秋,收复长安、洛阳。由于任用宦官为观军容使,致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李亨忧惊而死,葬于建陵。建陵由陵园、下宫及陪葬墓区等组成。陵园为夯土城垣,平面呈不规则矩形,以四隅尚存角楼基址间距计,陵园东墙长1524米,北墙长879米,西墙长1373米,南墙长105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城垣四面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详细]
二帝陵
  颛顼帝喾陵文物景区位于内黄县城南30公里梁庄镇境内,紧临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修有通往景区的旅游专线。东距濮阳15公里,西距安阳90公里,南距新乡110公里,距郑州200公里,濮鹤高速从陵前穿过,属人文风景旅游区。颛顼帝喾陵(简称二帝陵),是4000多年前上古时期“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和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园。汉代修有陵冢,唐太和四年(830)建庙,宋乾德六年(968)年修,金大定七年(1167)重修,元代后又多次修葺,历朝历代祭祀不绝,宋代以后列为定制。因地处黄河古道,清末逐渐被黄沙湮没。陵地古属东郡濮阳,1949年划入内黄县。1986年,对陵墓区和祭祀区进行清沙,元、明、清历代165通御…[详细]
回王陵
  导 游 哈密回王陵坐落在哈密市西郊的回城乡,当地维吾尔族人称“阿勒同勒克”,也就是“黄金之地”。介 绍 哈密回王,实际上是一位维吾尔族藩王。因为清廷在新疆建省前,称新疆为回部或回疆。所以,这位维吾尔族的藩王被称为“哈密回王”,其辖地为除今巴里坤以外的哈密全境,并含今之鄯善。 清康熙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697年,哈密王的一世额拜都拉受清王朝册封。当时并不是“王”,为札萨克一等达尔罕。直至1813年七世博锡尔承袭爵位时,方晋升为“亲王”,传至九世沙木胡索特。1930年,沙莫胡索特命归而废,共127年。 回王陵实际上是1813~1930年,名副其实的三代“哈密回王”的陵寝,也就是额拜都拉家族七到九…[详细]
庆陵(后周世宗柴荣陵寝)
  庆陵,为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的陵墓,陵号“庆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郭店镇陵后村陵上西侧。1963年6月20日,周世宗庆陵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周世宗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尧山柴家庄(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礼是当地望族,从小在姑丈郭威家长大,因谨慎笃厚被郭威收为养子,年轻时曾随商人颉跌氏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其境“为政清肃,盗不犯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柴荣在位期间,整…[详细]
安阳市烈士陵园
  安阳市烈士陵园堪称豫北大地的一座红色公园,坐落于安阳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36亩。该园于1960年4月开始动工修建,1963年春正式建成,并先后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安阳革命史纪念馆、无名烈士纪念雕塑、郭声镛烈士墓等纪念设施。安阳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又是革命老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在安阳广大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革命根据地,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阳籍烈士和牺牲在安阳的外省籍烈士达两万余人,其中部分烈士就安葬在安阳市烈士陵园。陵园现已安葬着数百位解放安阳牺牲的烈士忠骨,并陈列有120位历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安阳籍烈士的事迹。…[详细]
山南烈士陵园
  山南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65年迁于泽当镇现址,1966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陵园占地面积55000平方米,是西藏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资料最完整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1989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被自治区宣传部命名为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列为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10年4月28日被中纪委授予“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荣誉称号。陵园由烈士事迹瞻仰区、风景观赏区、纪念碑广场、墓群区四个部分组成。陵园大门有朱德委员长题“烈士陵园”四个大字,纪念馆有邓小平总书记题…[详细]
明康陵
  明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康陵是目前发现的十三陵中砖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平方米。明末,康陵曾遭到烧毁,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康陵建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六月,陵园建成。陵寝建筑由神道、陵宫及陵宫外附属建筑三部分组成。神道上建五空桥、三空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神功圣德碑亭一座,亭内竖碑,无字。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占地2.7万平方米。前面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三…[详细]
清慕陵(道光陵)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陵寝,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内葬宣宗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后钮枯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生母)。慕陵在清东西两陵区中,规制比较特殊,基本上不遵从祖陵制度,简化了清代帝陵原有的一些规制,是清代所有帝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没有方城和明楼。隆恩殿面阔由五间改为三间,殿内装饰不施彩画,月台的规制也比前代简单。地宫之上只有石圈。这也许是和道光皇帝提倡节俭有关。道光在位30年(1820—1850年),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据说他曾穿着打着补丁的裤子上朝。所穿的衣服,不经三次洗涤不更换。慕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慕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