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天柱山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天柱山篇

天柱山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观。天柱山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详细]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山谷流泉中的3处年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唐代的,它们均分布在石牛古洞东壁悬崖上。其中2处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哲学家李翱任舒州刺史时游览山谷的题名。山谷流泉…[详细]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静乐县城南1公里处的米碾河与汾河交界处。据县志记载:“北魏都督尔朱荣自为天柱大将军,即此。”可见,北魏时此山即以天柱命名。山势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水似锦,山间泉水清澈见底,相传泉0龙,故名“龙泉”。“天柱龙泉”为静乐八景之一。原山中建有玉帝庙、关帝庙、龙王庙、水阁凉亭、石凳仙床等建筑。传说王母娘娘赴南海时路经此山,见松柏苍翠,殿阁巍峨,风光秀丽,停留观赏,石凳仙床传为王母石炕。古人登山曾有诗曰:“风日清河柳带烟,峻崛高处出龙泉。银河谁识源头远,疑是山中别有天。寺庙大体分为三部分。下方的应该是大雄宝殿;正上方的是灵霄宝殿,供着玉皇大帝;左上方是关公庙。电话:0350…[详细]
长阳天柱山旅游区
  湖北中武当·天柱山风景区位于湖北宜昌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西二十五公里,地处清江北岸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内,与国家AAAAA级景区清江画廊风景区毗邻,海拔1445米。其风景优美,集秀、奇、险、峻于一身,系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风景区内山势巍峨,有健笔凌云之势,远眺孤峰峙立,拔地耸天,近观三峰争俏,双桥飞虹;望仙台、神蛙石、阴阳井、神泉……大自然鬼斧神工,混然天成;天柱山极顶,置身云端,俯瞰千障,群山拱抱,云蒸雾绕,千山万壑,尽收眼底;古建筑群雄伟壮观,宫殿雄踞,云梯高悬,流檐飞阁,古色烂然;自唐始建宫观,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千百年来中武当·天柱山道观晨钟暮鼓,终日香烟缭绕,四…[详细]
天柱山主峰景区
  主峰景区是天柱山精华游览区,总面积8.20平方公里,以奇松怪石、古松茂林为主要特色。这一景区集中有独特多样的花岗岩峰林与峰丛相间地貌。奇峰雄险,怪石嵯峨,峡谷幽深,洞玄府秘,移步换景,处处端秀神迷,贵在自然。另外,主峰景区还可观赏到变幻神奇的时景。因季节与天气而异,可以观赏到佛光、紫气、日出、日落、云海、晚霞、雾淞、雪霁等游人平常难得一见的大千景象。索道概况天柱山风景区内现有两条索道,分别天柱山索道和大龙窝索道,往返上下,十分便捷。天柱山索道俗称“一索”,由天柱山风景区名胜区管委会和香港华山贸易公司合资兴建,于1995年10月正式对外运营,全长726米,高差304米,每小时可载客350人,到上…[详细]
天柱山名胜风景区
  天柱山名胜风景区位于福建省南安市西北部蓬华镇境内,有“一柱参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万寿”之称,因此天柱山也称作万寿山。该景区有迷人的八景:即万寿山石巅、双湖茗香、山门引翠、花径流觞、弈对八仙、望人双阳、春烟锦柱、石井盈梁。相传当时八仙来此游玩,弈棋厮杀,山水陶醉,三天不忍离去,铁拐李说:“欲去需留迹,后会自有期。”于是便在华美桥下的石板上留下了这个脚印。至今,天柱山上有弈对八仙,华美水尾有仙迹、仙人洞、仙人把盏、摩崖石刻等遗迹,抚今忆昔,让人浮想联翩。天柱岩是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始建于宋朝咸淳九年(1273年),至今已有720多年的历史,僧侣最多时达到178人。历代以来,天柱岩几度重修,如今,雕梁…[详细]
天柱山摩崖刻石
  【天柱山摩崖刻石】天柱山,古称高宝山,位于平度市北25公里,属葡萄之乡的大泽山脉,海拔280米。天柱山名,为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称:“以其孤上千云,傍无溪鹿,因以名之”。但天柱山之所以显名,还因为有著名的北魏刻石,这些刻石都是我国稀有的书法石刻艺术的瑰宝。山中除有郑文公碑外,还有东汉、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刻石。郑文公碑,在天柱山之阳亦称郑文公之碑,称其为上碑,是因郑道昭此后在莱州市云峰山觅得佳石又刻郑文公碑,称做下碑。两碑文字大体相同,但下碑结衔下刻有“草”字,字数也少有出人,故又有草稿之说。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文公乃郑羲之谥号,故或称《郑羲碑》,系程天赐等60人为…[详细]
天柱山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安康市西南约18公里处,因主峰如柱插入云端而得名。现住寺僧侣10余人,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是安康市佛教胜地。史载创建于唐麟2年(664年)。白云寺是陕南佛教圣地四大丛林之一,列为安康八景之一。寺庙由三进四塔、一炉五殿、九洞三院组成。沿台阶攀至12层,便是建真武祖师殿石碑。此碑为清代楷书精品。最高处三进佛殿的佛像,均为明代石雕精品。寺后有莲花池,前有方池。据传,看天池可知汉江水位。山北峭壁处有自然形成的9个洞,洞洞相通。化身炉建于明代,四座灵骨塔均高两丈余,系该寺宋至清代的灵骨。白云寺旧有亭宇、楼阁、大殿、厢房数百间。寺院内外松柏葱郁,寒梅飘香。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佛像千尊,香火鼎…[详细]
平度天柱山
  天柱山矗立在平度市北部,与莱州市毗邻,属于大泽山脉。因“孤峰秀峙、高冠霄星、拔地而起、如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之所以威名显赫,是因为山中有诸多的摩崖刻石。山上镌刻的13处东汉、北朝等摩崖刻石,为我国极其珍贵的书法艺术瑰宝。它同莱州市云峰山、大基山和青州市玲珑山中四十余种北朝刻石,在历史上统称之为《云峰石刻》。天柱山之北朝刻石,大多为“二郑”书镌。“二郑”即郑道昭与其子郑述祖。父子二人从政时皆公正廉明,爱民如子,政绩突出,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敬仰。因而百姓为了歌颂父子二人,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大郑公(指郑道昭),小郑公(指郑述祖),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天柱山魏碑是书法艺术瑰宝,国家最早公布的…[详细]
天柱山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至…[详细]
天柱山魏碑
  天柱山魏碑  天柱山魏碑是书法艺术瑰宝,国家最早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坐落于平度市大泽山之右的天柱山半山腰上。  天柱山,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如柱擎天。山上怪石突兀,云岩凌空,气势非凡。公元511年,光州刺史郑道昭,选择天柱山半山腰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组织撰刻了“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通篇碑文,格调高雅,文采华丽,书法宽博,笔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书法艺术。天柱山《郑文公上碑》周围还有众多其它刻石,如:《天柱山铭》《石室铭》《上游下息》《此天柱之山》等等。这些刻石,现锋棱依旧宛然如昔,清晰完好。游人观之,会感到其有一派仙风道骨,浑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尘脱俗之境。一个多世纪…[详细]
洽川天柱山
  天柱山天柱山位于洽川王村村西沟口,一峰如柱,上接云天,因此得名。这里是看黄河日出的最佳去处。登山远望,洽川美景尽收眼底。清代才子许秉简在诗中赞颂此山是“拔地峰如柱,穿云庙接天”,山腰雷神洞有一副对联:挥臂堪指雷首月,举目能识禹门船。雷首,指对面的中条山;禹门,即韩城禹门口,大禹凿开龙门疏导黄河的地方。早晨,只要天气晴朗,站在山上极目远望,但见对面太阳冉冉升起。这时候如果有点云的话,太阳金光烂漫,点缀其上,万千姿态尽收眼底。冬天雪如果能下大点,站在山顶,但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更显“0”。山上原有道观,殿宇巍峨,古松苍翠,供奉三清诸神,游人不绝,为洽…[详细]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虎头崖石刻”、“刘源题字石刻”三大石刻群组成。现存唐至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300余方。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的石面题刻手法,分浅雕(凸起)和沉雕(凹线)两种;题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地理等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等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刻体量之大,题幅之多,品味之高,书体之全,堪称“历代诗书…[详细]
安康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康市西南约15公里,山势陡峭,碧嶂插天。主峰如柱,插入天际,故名“天柱山”。是安康四大名山之一。天柱山毗邻汉水,山清水秀。历代文人墨客常往天柱山登高赏景,赋诗题字。诗人赞云:“巍峨万仞插云中,秀拔群山第一峰;淡扫天光成翳翠,平分日色熏芙蓉;登巅不觉乾坤大,到底凝沾雨露浓;天降扶与生俊彦,便教柱石大明空。”天柱山上的白云寺,始建于唐朝,是陕南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现已列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晨登天柱山,看日出,观云海;夕阳西下时,轻烟淡雾,摇曳山巅;白云寺宇殿,迷离飘渺。凭山远眺,俯视山下,远处的城镇尽收眼底。每年都有许多游人来这里避暑。…[详细]
云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
  与天柱山石刻一起统称“云峰刻石”。现存北魏刻石16处,北齐刻石一处。山腰以上有《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咏飞仙室诗》《耿伏奴题字》。山顶有《云峰之山题字》《九仙之名题字》《赤松子》《王子晋》《安期子》《浮丘子》《羡门子》题字。东西两侧峰亦有题字、碑记(《左阙》《山门》《重登云峰山记》。山口南端巨石上有《当门石坐》及《右阙题字》。其中最珍贵的碑刻当属《郑文公下碑》。《郑文公碑》系北魏光州刺史(后转青州刺史)郑道昭所书。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之一。书法风格以自然美见长,上承篆隶,下开隋唐,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云峰山共有摩崖石刻40处(含2000年新发现的四仙刻石),其中,北朝21…[详细]
枣庄天柱山
  枣庄天柱山亦名葛峄山,位于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南偏东十五里。白山诸峰屏其前,仙坛诸山拱其后,承水自北来,绕其左麓而南流。山虽小而秀,四周峭绝,嶙峋苍翠,平地崛起,卓立若笋,屹然独处,不与群峰为伍,因而被世人誉为“峄县之望山也”。…[详细]
汝城天柱山石刻
  汝城天柱山石刻位于汝城县二中,时代为清,类别为摩崖石刻。汝城天柱山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整座天柱山建筑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处…[详细]
铅山天柱山连史纸造纸作坊遗址
  铅山天柱山连史纸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明至清,时代为明至清。铅山天柱山连史纸造纸作坊遗址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