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7日,经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审核并经省政府研究确定,现将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3处、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14处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更名项目2处,予以公布。
湖州子城城墙遗址
  湖州子城在湖州古城城中,原名项王城,因尊重西楚霸王项羽而得名。城始建于秦末。秦时,项羽与其叔父项梁居住在湖州太湖一村落,项羽素怀推翻暴秦的壮志,在秦始皇南巡时,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矣。”其叔父项梁急忙掩住项羽之口,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免惹祸。后此村落就名掩浦,又名项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项羽发动农民起义,从太湖边掩浦率义军向县城进军,途经宋溇(今属织里镇)项王桥,项王桥东、西侧桥联的上联,各有“桥号项王,率卒经过有项王”、“当符独握虎将,从战八千辈”。桥联道出当年义军雄纠纠、气昂昂的风貌。项羽在湖州筑项王城,军队驻扎在弁山,故弁山有“项王走马埒(四周有围墙马场)、饮马池”…[详细]
九龙山窑址
  九龙山窑址位于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石马头自然村九龙山东北,年代为元—明,类别为古遗址。2011年1月,九龙山窑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湖南银矿遗址
  湖南银矿遗址位于衢江区湖南镇湖南村项家村对面山前峦中。据《嘉庆一统志》载:“南山银矿,所出银矿,唐元和四年(809年)废,五代吴越钱氏复开仍闭”。南山即今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该遗址2011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湖南银矿遗址开采于唐、宋、元、明、清,时开时禁,分布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湖南银矿遗址是我省开采年代较早的银矿遗址之一,其中一号洞,洞口约2米,洞内高约3米,往东南面延伸约12米;二号洞,深约40米,洞内约有大小4-6个小洞。该银矿遗址和炼银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银矿开采与冶炼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与考古价值。湖南银矿遗址,大部分井洞是横向开采的,只有几处是竖井。洞口有的只容…[详细]
泗洲造纸作坊遗址
  时代:宋代2008年9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和富阳市文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富阳320国道环线外移受降至场口段公路改道工程沿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该处遗址。遗址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占地达1.6万平方米,既有劳作的区域,也有工人们生活的厂区。遗址埋藏较浅,完整保留了整条造纸工艺线:摊晒场、浸泡原料的沤料池、蒸煮原料的皮镬、浆灰水的灰浆池、抄纸房和焙纸房等;附属的建筑有石砌的道路、排水沟、水井和灰坑等,还在遗址南部发现了一条东西向古河道。专家们测定暴露出来的遗迹,判定为宋代造纸遗址,评价为: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流程最全、拥有先进造纸工艺的古代造纸遗址,为研…[详细]
大白山窑址
  大白山窑址位于建德市新安江街道,年代为宋。建德市新安江街道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
  天目山脉牛头山军事瞭望台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子湖镇长隆村牛头山,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位于安吉县天子湖镇长隆村的省级文保单位牛头山军事遗址,由古栈道、石构建筑基址、石构瞭望台基址、石灶、石刻等遗迹组成。根据考古调查推断,为南宋时期构筑的军事防御设施遗存,在宋王朝抗击北方金兵南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浙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军事遗址之一。据史料记载,南宋初年,金兵第三次南侵的线路为建康——溧水——广德——安吉——临安,安吉成为必经之路,由此宋王朝在宋都临安(今杭州)西北门户安吉境内的天目山东、西两支山脉中构筑了众多的军事防御设施,如关隘、烽火台、瞭望台、营寨等,并派遣民族英雄岳飞率领岳家…[详细]
安仁窑址
  安仁窑址位于龙泉市安仁镇,年代为宋至明。从安福至安仁口的仙宫湖畔,散布着大大小小龙泉青瓷古窑址二十几处,均系宋、元、明时代的古窑场。当湖水退落,被湖水冲刷过的古窑址就显现出一堆又一堆的古瓷片,蔚蔚壮观。从中可使游人联想到当年“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舶往来如织”的繁华景象。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阳窑址
  凤阳窑址群位于苍南县凤阳乡鹤峰村,窑址群始造于宋代,窑址内器物主要有碗、盘、壶、罐、盏、高足杯等瓷器,并有四处窑床和一处作坊遗址。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园遗址
  东园遗址位于桐乡石门镇石门中学内,是以假山和池塘为中心的园林遗址,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东园是南宋石门酒库监酒官张子修(原施州刺史)在石门修筑的私家园林。遗址于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发掘,园林的假山位于发掘区的西北部,中心部位再用黄褐色武康石垒砌,内杂少量灰白色太湖石,现多数已坍塌散落,只有围绕砖砌过道的最底层假山石保存原状;砖砌过道居于假山中心,略呈长方形,地面用长条形香糕砖平铺而成,东面有石砌台阶,西、北面有砖砌小路向外通出;水池位于发掘区之西南部,现揭露面积近100平方米,南侧有石砌护岸,池中亦竖立假山石10余块,多武康石,少量为太湖石;卵石小路宽0…[详细]
潘里垄瓷窑址
  潘里垄瓷窑址位于庆元县竹口镇,年代为南宋。为浙江省境内以专烧黑釉瓷茶盏为主的窑址,其产品仿建窑风格明显,时代为南宋早期。潘里垄窑址的发掘窑具有M型匣钵、漏斗型匣钵、圆形垫饼、手捏垫柱、柱形垫圈等。…[详细]
山皇城遗址
  山皇城遗址位于瑞安市仙降镇,年代为明。山皇寨亦称为山皇城,始建于宋宣和二年(1120),为旧时瑞安域内十处关隘唯一存留。城寨驻过官兵、驻过土匪,史载亦曾为戚继光抗倭部队驻地,后成为山村。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健跳所城遗址
  健跳所城距三门县城20公里,东临三门湾海域。三门健跳所城地处海防要塞,历来受外国侵略者的垂涎和掠抢。名将俞大猷、戚继光、谭纶等先后在三门湾驻守抗倭,屡与倭寇鏖战于三门湾畔,威震海疆,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汤和循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的旨意,在江浙沿海筑卫所城几十处,健跳所便是其中之一。明代朝鲜人崔溥(1454-1504年)在《缥海录》中曾详细记述了健跳所城:“门皆重城,鼓角、铳冲声震海岳……”。所城依山而筑,居高临下,雄峙江畔,三面阻山,东面距海,既易守难攻,又便于望远。“非兵船预伏探哨,贼卒很难靠岸。”城南有健跳港,港阔四百余丈,接海直通三门湾猫头洋,…[详细]
云和银矿遗址
  时代:明云和银矿遗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银矿开采于明代,历史长、规模大、影响深远,县境内与银矿相关遗址、史迹分布广泛,文物类型齐备。主要有黄家畲明代银坑洞群、黄家畲矿石搬运古道、黄家畲天顺二年“银官局”、黄家畲冶炼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明代矿头杨广三墓、回龙山矿工摩崖题记、矿工起事山寨遗址等,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诸多方面较为完整的、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对研究、认识明代盛极一时的银矿开采史、科技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1年1月,云和银矿遗址被浙江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详细]
安澜园遗址
  安澜园遗址位于海宁盐官镇西北隅的盐官村立新组陈园里,西、北靠城墙,南原为安国寺。安澜园俗称陈园,其雏形可追溯至南宋,建炎四年(1130)安化郡王王沆赐第盐官,营造此园。元初开始,该园逐渐废毁。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戏曲家、太常寺少卿陈与郊在王氏故园遗址上理水叠山,修建园林。清雍正十一年(1733)大学士陈元龙得之,更名“遂初园”。遂初园时期,园占地六十余亩,其中池水面积占去一半,继承了隅园来以水为主的布局风格。园中主要建筑有环碧堂、静观斋、天香坞、漾月轩、赐闲堂、九曲梁、十二楼等,堪称浙西园林之冠。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南巡,驻跸遂初园,赐名安澜园。回到北京,将圆明园福海北的四宜…[详细]
通明堰遗址群
  通明堰遗址群位于上虞市丰惠镇,年代为明、清。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隐石宕遗址(含山王庙)
  大隐是浙东地区重要的石材开采地之一,相传自汉代即已开宕取石,延续至今。因所产石料质地好、适用性广,在宁绍地区广为使用,称为“大隐石”。长命山石宕自明代开采至今,东西绵延约2公里,由英节宕、荷间宕、九层楼宕和蝙蝠宕组成。已废弃的采石遗存表面开宕凿石的痕迹清晰可辨。山王庙初建于唐代,系大隐石工为祀山神秀公而建,庙内配祀财神和鲁班,每年春秋两祀。现存山王庙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正门东向。现存山门、前殿、大殿、厢楼及商铺、办公楼等建筑,格局基本保存,是大隐石宕业者祭祀、议事、经营之场所。古石宕遗址及山王庙是大隐石文化的见证,动静两态反映了大隐石宕业、运输业的历史。…[详细]
绍兴越国贵族墓群
  越国贵族墓位于绍兴县平水镇东桃村桃园自然村之西约1公里的水竹庵桥头,是绍兴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越国贵族墓之一。主墓封土规模巨大,外观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主墓北侧20米处分布有一陪葬墓,封土也呈东西向长方形覆斗状,规模相对较小。根据盗洞翻出的白膏泥、木炭等迹象判断,两墓均应为深土坑木椁墓。长方形覆斗状封土的土坑木椁墓、墓内填白膏泥木炭等,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大墓的重要特征,据此可推断该墓是越国贵族墓。…[详细]
皇坟山墓葬群
  皇坟山墓群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九里村,西距里仁桥500米,南临新塍塘,北靠木桥港村2组农田,东距秀洲大道100米。从出土文物情况分析,系东汉土墩墓葬群,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土墩,南北长80米,东西长60米,面积约4800平方米,像座小土山,当地俗称“王文山”(当时的调查人员误听作皇坟山,后公布文保单位亦沿用),土墩中曾出土大量的汉砖,多素面,无纹饰。一九七五年九月掘地时在50公分深处发现东汉晚期玉壶一只,在出土的地点做抢救性清理,于深1米处发现残墓一座,出土有钟一只,陶灶一付,陶罐九只,五铢钱九斤。该墓群为研究东汉晚期嘉兴地方葬俗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详细]
西峰坝画像石墓
  西峰坝画像石墓位于长兴县龙山街道西峰坝村西峰坝自然村,年代为东汉,类别为古墓葬。2011年1月,西峰坝画像石墓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钱湖墓葬群
  1、东钱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县东钱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线。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 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精品,它包括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宋太师越国公史诏墓道等。这些墓道长50米至数百米不等,现存较为完整。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生动传神。 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为核心。其墓道长200米,宽25米。整组石刻气势雄伟,刻划精致,在中国现存发现明墓中较为罕见。 东钱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成为中国南宋时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