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益阳市旅游

益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信义建筑群
  信义大学教舍楼: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的市中心,市第一中学校内的狮子山山顶,与西、北向的教师宿舍楼呈三角形分布。这里地势较高,四周视野开阔,树木茂盛,环境幽静。其东紧邻康富北路,南为长益公路,沿路西南向数十米即到秀峰公园的北大门,入内有青山湖泊,亭阁桥梁等,是市民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西靠原市委大院,距市佛教中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寺、栖霞寺、裴公亭约600米;北为一中校区,现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距资江约500米,整体风格与信义大学建筑群极为协调。1906年,湘中信义会挪威差会,在益阳县城对河桃花仑狮子山购地,创办“信义中学堂”,开始建筑校舍。1952年9月,“信义中学”正式由人民政府接收,改名“益阳市第一中学”。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信义大学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信义大学教学楼:位于益阳市赫山区第一中学校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详细]
奎星塔
  泉交河镇属益阳市赫山区较大一个乡镇,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由原泉交河镇、泞湖乡、烂泥湖乡合并组成。据史料记载,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始建于唐,初为洞庭丰水期湖边柴米小集。明朝中叶,称泉交市,清代发展为益阳县最大的鱼米集市,有“千猪百羊万担米,扬帆汉口一早起”的“小扬州”之称。这里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是清代名臣胡林翼的故里,也是革命先烈香三娘的家乡。奎星塔位于泉交河镇下节街,始建于清(1828年),为湘军领袖胡林翼之父胡达源创建。西距泉交河150米,南距泉交河大桥300米,东为安山村河堤,北为烂泥湖新河。奎星塔为青砖结构,坐南朝北,楼阁式八方七级,通高26.9米,底径4.44米,第一级南向开门,以上各级四向错落开窗,第一级内满嵌青石碑刻。第二级南向窗额上楷书“奎星塔”,塔内以花岗岩条石作楼,无梯。塔身由青砖砌成,其建筑手法与质地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具有……[详细]
厂窖惨案遗址
  厂窖惨案纪念馆位于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农科村。1943年5月9日至11日,侵华日军大举进犯江南,出动三千余日军,汽艇数十艘,飞机数十架,从水、陆、空合围南县厂窖垸,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三天时间里,-我无辜同胞三万余人,烧毁房屋三千多间,船只二千五百余艘,0妇女两千多人,抢劫粮食、牲畜、衣物等不计其数。当时,厂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就是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制造的仅次于-的第二大惨案——厂窖惨案,也是二战时期法西斯日平均杀人最多的惨案。厂窖惨案遗址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无辜百姓、犯下滔天罪行的重要罪证,也是人民群众英勇抗战的历史丰碑。为教育后人不忘国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84年起,南县县委、县政府在“厂窖惨案”遗址上建起了厂窖惨案纪念馆。2005年,厂窖惨案纪念馆被益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红色旅游景点。2007年,南县县委、县政府作出了着力保护、建设和利用好厂窖惨案遗址……[详细]
萧氏公祠
  萧氏荣庵公祠,位于桃江县大栗港镇黄栗洑村洞门湾组,现为黄栗洑小学所在地。该祠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公元1903年),座东南,朝西北,依山傍水,整个公祠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前厅已拆除,二进享堂和三进寝殿及两边厢房保存完整,歇山顶,木结构,全用槠、杉木及其它耐腐木料建成。屋基高1米,台阶以蛮石垒起,阶饰青石板。地为三七灰土,划纹地面。四周为青砖围墙,砖长26公分,宽16公分,厚7公分,绵砌,下用峦石垒砌,三七灰土砌墙,高4米。二进亨堂脊高7.2米,琉璃脊,只剩吻兽,原有宝顶,琉璃勾头滴水,柱础全部木雕树础,形制各异,有海棠盨弥座形、方形、莲瓣形柱础,柱为整木圆角方柱,穿斗形直梁系凤架,七架梁,斗系收住连在一起,六扇格扇门被拆除。三进寝殿脊高7.8米,琉璃脊,只剩吻兽,原有宝顶,琉璃勾头滴水,全部木雕柱础,形制各异,海棠盨弥座,莲瓣形树础,柱身粗大,整木圆……[详细]
裴公亭
  裴公亭,位于资江南岸,在资阳桥南端西侧的白鹿山上,是益阳市区一座小巧玲珑的袖珍公园,是市民双休度假的一个好去处。裴公亭,是为纪念唐代名相裴休而修。裴休字公美,河南济源县人,博学多能,工于诗画,擅长书法,在唐宪宗时,他任兵部侍郎兼领诸道盐铁史,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和宰相,改革漕运积弊,制止藩镇专横,颇有政绩。晚年遭贬任荆南节度史,潜心研究佛家经学,常路经益阳,小住十天半月,在江边结芦读书诵经,后来人们索性在青山云树之中,修了一座楼亭合一的裴公亭,供裴公读书小住。裴公十分高兴,流连忘返,朗朗的读书诵经声,曾引来仙白鹿驻足聆听。古代的裴公亭,几经风雨衰废,古貌已无从查考,1923年由地方捐资重建的裴公亭,亭高三层,气势恢宏,门上有直书的“裴公亭”门匾,亭内供奉有斐公画像,和出生在益阳的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清代翰林院学士胡达源二位先贤的神位牌。登亭顶远眺益阳古城,漫江碧透的千里资江,滔滔北去,流入洞庭……[详细]
涂家台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涂家台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后经过了1994年的重点调查,1999年的考古发掘,并于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益阳市南县南洲镇大郎城村东部一不规则的台地上,台地高出周边稻田约1~1.5米。遗址往北200米处有2处直径三四十米、高4米余的土岗,当地人称炮台,1986年,益阳地区博物馆曾在此发掘战国墓1座。涂家台遗址是洞庭湖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上承距今8000余年的彭头山文化,下接距今7000余年的皂市下层文化时期,是解决彭头山至皂市下层文化相互连接的重要遗址。距今约6800年的汤家岗文化前期的某些文化因素在该遗址中有所表现,一些器形表现出皂市下层文化与汤家岗文化的过渡形态。两种文化存在于同一遗址,涂家台遗址是第一例。其墓葬是迄今为止洞庭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墓葬,是洞庭……[详细]
益阳文昌阁
  中共益阳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旧址(文昌阁)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汽车路街道办事处文昌阁社区。文昌阁的前身称为学宫,始建于宋。大革命时期,为第一届中共益阳县委机关所在地。1924年8月,熊亨瀚受“五四”民主思想影响,和进步青年夏时等,决心与封建势力决裂,投入人民革命洪流,组织益阳县公民自治会,并在县城文昌阁创办益阳最早的革命刊物——《资江杂志》,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开展对益阳县封建顽固派头目王建龙的斗争,影响波及湘中数县。1926年5月,益阳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革命的烈火势如燎原,革命的洪流荡涤着一切污泥浊水。文昌阁又成为了革命人民经常聚会之地。7月,临时中共益阳地区执行委员袁铸仁,先后与高文华、戴武仁、何凝庶、余璜、何圣等在南湖圫、龙洲书院、兰溪、双江等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决定筹建中共益阳县地方执行委员会。1926年10月在兰溪高等小学召开了中共益阳县第一次党员会,有5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详细]
跃龙塔
  跃龙塔位于桃江县城关镇凤凰山县政府院内,资水南岸,凤凰山北麓江边,距资江50米,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934年)由各里绅耆公建。全塔系花岗石结构,为八方七级楼阁式,底层直径6米,通高25.81米,外设飞檐,平角上翘,底层正西向开门,以上六层为东、西、南、北向对开四门,塔内无梯登顶,每层有口相通,底层门两侧有石狮一对,门额上 书“跃龙塔”三字,塔基高1米,饰有云气浮雕,塔身宽度逐层收敛,高度均匀递减,第一层高四米,二层高三米七、三层高三米四、四层高三米三、五层高三米二二,六层高二米九五、七层高二米六七、顶高一米五七,顶下部为锥形体,上部为球形宝顶。刻有:“大清乾隆时桃花江市人公置塔基,道光十四年甲午夏各里绅耆公建。”跃龙塔俯临屈子钓鱼台,地势高据,整体气势壮观,风景优美。1984年桃江县人民政府将跃龙塔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8月-9月,当地群众集资由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维修。2……[详细]
麻绒塘古遗址
  麻绒塘古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李昌港镇麻绒塘村,东经112°14’54.6″,北纬28°37’28.4″;海拔47M。南距资水约1.5公里,东南距益阳市区约7公里,遗址在高出地面1至2米的台地上,周围地势平坦,为资水流域的冲积平原,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剖面深达标1.5米,堆积较为单纯,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第1层:表土耕作层,土呈灰黑色,松散。厚15~25厘米。含现代的砖瓦瓷片等。第2层:扰乱层,土色较杂,松散。厚10~25厘米,深25~40厘米。含近现代的青花瓷片,伴出泥质、夹砂陶片。第3层:土呈灰黄色,稍紧。厚8~15厘米,深35~55厘米。出土有泥质红陶、褐陶、夹砂、夹炭陶片,有陶鼎足、罐、釜口沿等。第4层:褐灰色土,较紧。厚10~25厘米,深50~65厘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泥质红陶片,夹砂褐陶片,夹砂、夹炭鼎足、釜、盘、豆形器。第5层:土呈褐色,紧实。厚15~30厘米,……[详细]
胡林翼墓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省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任贵州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等职,与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被史学家并称为“中兴四名臣”。1861年9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武昌,后追赠总督,授太子太保、兵部侍郎,赐谥文忠。著有《胡氏兵法》、《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胡林翼为人文武双全,为官清廉,十分重视教育,生前倾其所有,在益阳石笋瑶华山南麓创办了“箴言书院”,一百多年来先后为国家培育了3万多名优秀人才。其军事才能也为后人所崇拜,民国杰出爱国将领蔡锷将军曾把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用兵之道编成《曾胡治兵语录》,蒋介石把这本书作为黄埔军校学生的必读教材,并签名题词赠给学生。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阅读了《胡文忠公全……[详细]
11、枫林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枫林桥
  兰溪在益阳城东8公里处,枫林桥就横跨在镇西的兰溪河上。枫林桥始建于明代,当时是木桥,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修为花岗石单拱石桥。传说枫林桥是由住在桥东枫树林中的老石匠,带领几十名徒弟义务捐资兴建。老石匠助人为乐、造福乡里的精神感动得神仙也下凡一起与他们修建枫林桥。桥修好了,爱唱山歌的兰溪人民,商定在端午这天竣工剪彩,并在桥东桥西两头搭歌台,以比赛山歌来感谢乐善好施的石匠师徒们。那位鹤发童颜的老石匠自告奋勇当司仪,在万子鞭响过之后,老石匠郑重宣布:“枫林桥开通、赛山歌开始”后,就脚踏祥云,飘然而去。桥畔的山歌,响彻在兰溪上空,传遍百里湖乡。从此,枫林桥上赛山歌,便成了兰溪人过端阳的传统节目。一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红红火火,百年不衰,活跃了一方乡土文化,1994年,兰溪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山歌之乡”。1913年,河堤崩溃,民国十六年(1928年)修复。该桥通体花岗石结构,呈弧形,全长64米……[详细]
丰堆仑革命遗址
  丰堆仑革命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南丰村。遗址始建于1922年,有大小房计19间,前有楼门,内有天井、厅堂,为青砖青瓦砖木结构的统子屋楼房,进深27米,高9米。1925年,高文华以这里为据点,领导成立益阳县农民协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创建了中共益阳南湖托党支部。马日事变后农运失败,协会骨干遭追捕,遇害者多人。1937年,高文华之父,同盟会员廖若冰受组织委托回乡,在此创办作育学校,宣传爱国、抗日进步思想。唐麟、苏镜、贾琏(高文华妻子)等曾以任教为名,来此从事秘密工作。该校有“益阳抗大”的美誉。由于受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该校于1941年被迫停办。随后,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帅孟奇以这里为活动中心,在这里建立支部,发展地下党员数千人,成为益阳地下党工作的重要秘密据点,后遭叛徒出卖,罹难者、逃亡者、自杀者甚多。新中国成立后益阳地方政府将此地视为革命摇篮予以保存,并作为办学基地。在“文革”十年……[详细]
13、斗魁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魁塔
  斗魁塔,始建于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位于资江南岸龟台山下,耸立在益阳三桥左边,是一座七层花岗石宝塔。斗魁塔与江北三台洲上的三台塔,隔江对峙,遥相呼望。古人在资江两岸,县城东门之前修建两座宝塔,其含义有二,一是锁龙镇妖,据说每到春夏之交,大雨连降,资水里一条发怒的黄龙便伙同河底的妖怪一起兴风作浪,淹没两岸田土,危害两岸人民,人们在江边建宝塔,希冀能镇河妖锁黄龙。二是在县城东门之外,建一对宝塔站岗,以构成一道威武雄壮的县门,使航行在江上的船只排筏,感到千年益阳古城的“威武”。龟台山下的宝塔,命名为斗魁塔,寄托了千万邑人对益阳文运兴旺的向往。位于资江南岸的龟台山,依山傍水,景色秀丽,从宋代开始,就是一处名扬远近的读书讲学之地,清代称龙洲书院。相传天上众星向北斗,而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叫魁星,主宰文运兴衰。邑人期盼益阳文运兴盛,多出人才,于是就以北斗魁星来给宝塔命名,让魁星在益阳显灵,保……[详细]
五马坊牧师楼
  五马坊牧师楼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沿江东路南门口社区城内办事处。东经112°20’80.4″,北纬28°35’41.1″;海拔46M。其南临资江,紧靠益阳故城南城墙,与信义大学教舍建筑群隔江相望,北距五一东路仅20米,东西原为老城区民房,现已拆除。牧师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挪威牧师原明道和益阳教徒刘复生修建。该楼坐南朝北,平面呈T形,东西长18.7米,南北宽14.3米,通高14.3米,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单檐悬山顶,砖木抬梁结构,屋顶上盖绿釉琉璃筒瓦。整栋楼面阔六间,分东西两半,三层,北向门厅两边各有独立木楼梯至楼顶,每层独成单位套间;一、二层均设有前后凉台,凉台宽阔设木制护栏,廊柱采用青砖砌成,花岗岩条石屋基。历史沿革1904年,由挪威牧师原道明与益阳教徒刘复生修建。在牧师楼的东西分别还建有教堂与女子圣经学院。1958年,教会停止所有活动,境外教牧人员相续回国,牧师楼另做……[详细]
夏思痛墓
  夏思痛墓年代:民国地址:桃江县武潭镇新铺子村龙家湾组。辛亥革命人物夏思痛墓,位于桃江县武潭镇东流村龙家湾,距武潭镇2公里。于1924年从汉口将墓移至桃江武潭,并与其侄儿同葬,系尸骨墓,高台突起,条石垒砌冢座,冢座高1.5米,前竖青石墓碑一块。碑高1.68米,宽0.73米,厚0.12米,直铸“夏思痛老人之墓”,旁镌“二十四年一月于佑任题”字迹硕大,楷书阳刻,字旁饰龙凤绕柱纹,周边饰卷草花纹,刻工精致,线条流畅。1984年,桃江县人民政府颁文将夏思痛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〇〇四年十一月益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1.夏思痛墓于1924年从汉口移至桃江武潭,并与其侄儿同葬。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984年,桃江县人民政府颁文将夏思痛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04年11月益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价值评定夏思痛,晚清秀才。早年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