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旅游

渭南市文物古迹介绍

八鱼清代李氏家族石墓群
  陕西省考古队在大荔县成功地发掘了八鱼李氏家族墓群。大荔八鱼李氏家族石墓群,大型石墓22座,清理发掘11座,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结构、规模及出土实物,对研究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官僚制度,乃至当时社会葬俗文化,特别是其书法绘画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石墓群位于黄河流域华山脚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边缘中段,距大荔县城仅12公里,这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地下物藏丰富。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皇家放马养鹿之地;史称沙苑。明清两代,同州辖治,商贸繁荣,文化-灿烂多姿,据出土墓志记载,此清代李氏望族墓地群,最早可上朔到乾隆时期,最晚延续到民国末年,延续300余年。每座石墓和墓石构件上都雕刻书法绘画装饰图案,达400幅之多。雕刻手法应有尽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减地刻、阴刻等巧妙运用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充分表现出雕刻者精湛和娴熟的技艺,也说明了墓室主人李氏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石雕、石刻中……[详细]
韩城城隍庙
  位于韩城金城区隍庙巷东段。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座北向南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始建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明万历年、清康熙年间重修。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有扶化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和含光殿。偏后两侧设有道院,配列建筑有“一亭”、“两庑”、“四楼”、“四门”、“四坊”。整个建筑雄伟壮观,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庙门外有九龙琉璃影壁,砖雕仿木构式,璧面各嵌七幅琉璃浮雕,上刻“明万历四十四年南社创建”和“清道光元年八月北五社五常会重建”。广荐殿和含光殿(寝殿),为悬山顶式,面阔5间,德馨殿(献殿)和灵佑殿(正殿)为单檐歇山顶式。屋顶琉璃瓦筒,脊有吻兽。广荐殿前院落宽敞,是赛会活动场所,今存西戏楼一座,重檐歇山顶式,造型精美,结构严谨。德馨殿和灵佑殿之间,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所铸城隍铜像、铜鼎(今存韩城市博物馆),德馨殿前是月台,东西两侧列悬山式……[详细]
杨虎城故居
  杨虎城将军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居住在县城东槐院巷。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秀而不俗的民居宅院,建于1934年,是杨虎城将军为其母和家属所建。分为正、偏两院,坐北向南,院落格局分为门房、大厅、女厅、后楼房,占地面积一千二百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为关中传统式“四道”建筑。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院内青竹翠柏,苍窗格门、浮雕制作精良细致。蒲城县人民政府为了纪念杨虎城这位“千古功臣”,将这座故居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此建立了“杨虎城纪念馆”,1983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展出杨虎城将军当年与张学良将军互赠互勉的亲笔条幅字画和蒋介石、邵立子、马鸿逵等赠予杨母的寿屏等,有“西安事变”纪实图片,有杨虎城用过的-用具、作战兵器等实物。2013年5月,杨虎城故居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民国地址:渭南市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保护范围:门房、庭房、上房……[详细]
渭南鼓楼
  渭南鼓楼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两则刻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在渭南老城内,今军分区门上。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所建,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十二月,华州大地震时毁坏,次年重建,清代维修过。解放后,又经整修,鼓楼内陈列着渭南出土文物。鼓楼系城门重楼式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详细]
慧彻寺南塔
  慧彻寺南塔俗称“南寺唐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是我省唐塔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塔址在城内西南角慧彻寺(今蒲城中学)。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十一层,高36米,基层9平方米。造型秀丽玲珑,别具一格。塔第一级南面开一券门,入门迎面有唐代石佛像一尊。塔身第二级北面,中嵌石碑一通,上刻“诸佛舍利宝塔”六字。从第二级起,每级塔身四面,均仿照佛寺建筑,隐现出三间方柱,斗木共为一斗三升,上承横梁,叠涩出檐,间以一至二层菱角牙子,分别用条砖和方砖砌成。第一、二、三级叠涩出檐多至十五层,以上各级逐渐减少。自第二级到第六级,每级均有对开券门二个,在方向上各级互相交错。券门两边饰有卧式条格楞窗,无券门的一边,也设有卧窗,第三级各间均无卧窗。南寺唐塔为何建在蒲城?相传慧彻寺僧人,在唐初曾追随李渊父子,扫荡群雄,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即位后,为奖励军功,安抚旧部,特建此塔,并由尉迟敬德督建完成。明嘉靖三十四……[详细]
北寺宋塔
  北寺宋塔北寺宋塔位于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今县博物馆之后),系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每底边长11米。塔身为单壁中空,底层特高,南面辟券门;二层以上,四面辟券门,真假相间。券门两边砌卧式棂窗(九层以上无窗);塔壁面隐出倚柱、阑额、大斗(七层以上无斗);出檐用叠涩砖(三层以上迭涩层数递减),下作菱角牙子。塔身第二层北面正中嵌有一石碑,上刻“诸佛舍利宝塔”六字;第四层南面正中嵌立佛像一尊;塔底正面,建小庙一座,内有石刻佛像一尊,碑石二方,记述捐资修塔事。该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造型雄伟挺拔,简洁秀丽,塔身每层檐角处,原均有悬铃,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塔身受损,塔尖失落,悬铃也全部脱失。1985年已全面进行了修复,并安装楼梯至顶层。该塔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两塔,遥相呼应,“双塔夜影”为蒲城八景之一。前人有诗曰:“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墙虹饮……[详细]
合阳文庙
  合阳文庙 文庙古建筑群位于合阳县城中心, 文庙古建筑群前庙后学,气势恢宏。《合阳县全志》载:“庙之棂星门内即为学之泮池。泮之北为戟门,戟门之内为东西庑。其正北为大成殿。而明伦堂建于正北,与殿直。堂后为敬一亭,亭后为尊经阁,阁后有折桂台,学制止此。”现存建筑群仍包括文庙建筑与学宫建筑两部分。戟门和戟门以外诸建筑已毁。现有大成殿五间,明伦堂五间,尊经阁三间,两庑、两斋、两厢共五十四间,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3平方米,是合阳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大观(1107---1110)年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踩双下昂斗拱,风格古朴厚重。 尊经阁建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立面三层,第一、二层四周有回廊。斗拱为五踩双下昂,一二层有补间。下有明台。整个建筑高大宏伟,对研究我国古代建……[详细]
节愍太子李重俊墓
  节愍太子李重俊墓(唐)节愍太子李重俊墓位于富平县宫里乡南陵村北,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日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重俊墓已由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从发掘情况看,墓园由两部分组成,即地面和地下两部分构成,地面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幸存无几,封土堆因雨水冲刷和人为的蚀食。现为覆斗形,系夯筑,夯层厚12─15厘米,底部边长37米,高20余米。已探明陵园东西120米,南北150米,中有门阙一对,面积10×10米,四个角有角阙11×11米,四个角阙有夯筑城墙相连,宽2─2.5米,门阙前有司马道,宽约20米,司马道两侧原有大量石刻,今仅存石人一尊,石蹲狮一座,地下部分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壁龛、墓室等六部分组成,全长54.25米,在壁龛、天井、过洞、甬道、墓室出土大量的文物,有彩绘陶俑、三彩残片、白瓷、哀册、玉壁等文物200余件和大面积的壁画,有:山水、马球图、列戟、仕女、官吏、瑞禽、屏风等,对研究……[详细]
汉太上皇陵
  汉太上皇陵又称万年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杜村镇姚村南2000米。1983年富平县人民政府立(省保)的标志碑。2006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立(省保)标志碑。汉太上皇陵是荆山塬景区中历史文化园区的重要历史遗迹之一,也是中华原上现存历史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汉太上皇陵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刘湍的坟冢。刘邦迁都长安后,于公元前197年将古都栎阳城改制万年县,辖3万人口,直属西汉王朝中央政府掌管宗庙礼仪的太常管理,以奉葬于栎阳城以北十多华里的太上皇刘湍的陵寝。万年县以县制之小,隶属之高,职能之专,用今天的话说,恐怕要算是中国最早的特区了。太上皇陵平地起坟,封土呈覆斗型,底边长68米,高约17米,有昭陵皇后墓陪葬。陵前,树有清乾隆49年(1774)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太上皇陵”墓碑。太上皇后墓位于陵西北120米。陵东200米……[详细]
法源寺塔
  法源寺塔法源寺塔位于富平县东北33公里处的美原镇西寺小学内(法源寺旧址),塔的东、西、北为居民。据《富平县志》樊志卷二载:“法源寺在美原镇,创建未祥,内有塔数级”。寺貌既不复见,当年规模无从考证,据传塔为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建美原县后所建,高近20米,外周周长29米,壁厚1.75米。楼阁式七级八角中空花塔,青砖仿木结构,塔顶造形别致,有如小1钟一口,端放塔巅,插莲瓣于1钟上,小巧玲珑,风格独秀,塔之四面镶有浮雕石刻佛像,别具特色。整个塔身,工艺精湛,雄伟大方,塔身三层向上,留有修补痕迹,何年何代,无从查考,一二层表层砖块已有剥蚀锐落现象。从塔的造型、外貌看,确属唐代遗物。细察塔身微向东南倾斜,塔体有裂缝,或受地震影响。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仍巍然屹立,保存原貌。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艺术之高超,颇有研究借鉴价值。春夏之交,群燕聚栖塔内,孵雏繁殖,成群结队,绕塔飞舞,遮天蔽日蔚为壮观……[详细]
尧头李氏宗祠
  尧头古镇向我们陈说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陕西的渭北高原不似八百里秦川旷远辽阔,也不似陕南山地高深空灵,它就像是永远攥紧的拳头,有不绝的内力鼓动其中。亿万年前河水冲刷出的地貌,如今是缺水的地方,土干涸凝固成大地的雕塑。尧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沟壑纵横之间是一排排黄土的窑洞,和这片土地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量。在尧头古镇有一大姓——李,李家人演绎了尧头古镇的传奇色彩,如今的尧头古镇,有一座标志性建筑——李氏宗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013年,由李家成功的企业家李对成、李红卫、李忠信、李海仓、李和平等人集资翻建而成,气势宏伟、规模宏大。尧头李氏宗祠地理位置:中国陕西澄城县尧头镇尧头老街景区兴建时间:始建时间不详(内存家谱600多年)翻修于公元2013年兴建人物:李对成 李红卫 李忠信 李海仓 李和平周边环境:尧头古镇景区被列入历史文明古镇、文化古镇,尧头窑民窑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蒲城博物馆(蒲城文庙)
  蒲城博物馆(蒲城文庙)文庙也称孔庙,位于县城中心正街路北,坐北朝南,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文庙共占地约廿五亩,围墙216丈。文庙南北长,东西宽,前后共有四个院子。文庙最南边是一艺术价值很高的“六龙壁”,为文庙照壁,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左右两边为石牌坊,牌坊下边为象征性的大门两扇。再往北为泮池,泮池中吸一单孔桥,上刻蒲城八景,桥北为戟门。戟门后边为第二院落,大成殿是主体建筑。大成殿北为第三院落,北面为明伦堂,系明三暗五结构。东西各有斋房五间,东为掌酒司,西为典库司。第四院建筑为高台“尊经阁”,又起名“敬一阁”。解放前后被毁。景色特点蒲城文庙现为县文化馆所有,东边为“展览室”,西边为“文物陈列室”,收藏陈列有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瓷器、书画、匾额等文物两千多件。戟门为阅览室,明伦堂为图书馆,另外,1982年,庙内还增修了十六间石刻艺术室,1997年又增建了蒲城碑……[详细]
澂邑漕仓遗址
  澂邑漕仓遗址·春秋~汉·蒲城县西头乡西头村东、北、南。澂邑漕仓遗址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洛滨镇西头村东洛河西岸二级台地上。2003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洛滨镇西头村东洛河西岸二级台地上。时代:春秋-汉。遗址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其中心区域暴露长约150米,厚2米的灰层及水井等遗址。遗址南部钻探出东西长25米,南北宽10米,内有石础的夯土遗址。遗址北部发现陶窑5座及大量绳纹的板瓦瓦坯。采集有外绳纹、内麻点纹、菱形纹或布纹的板瓦、简瓦,连弧纹、平行双弧纹、云纹瓦当,“澂邑漕仓”文字瓦当,以及陶罐、翁、盆、壶、钵等残片。2003年公布被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东西1500~2000米,南北3000米。东至洛河,西至西头村以西100米,南至南庄村,北至后阿村。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00……[详细]
94、飞泉寺
飞泉寺
  飞泉寺飞泉寺,亦称观音寺。距白水县城25公里,地接渭清公路,位于洛河之滨。始建于明代,至清乾隆十八年扩修。殿宇几层,栉比鳞次,寺东山岩,瀑布数道,冬夏飞流,蔚为奇观,寺虽不大,却群峰环抱,清泉映带,落水激湍,飞泉爽幽,实为休憩胜地,名已列《中国名胜词典》之中。寺近南纪庄,依山建宅,绿荫环翠,溪水帘门,自然古朴,风景宜人。西影厂电视剧《全德旺和他的儿女们》即取景于此,改村名为苦泉村。村外有石,状如锣,形似鼓,自古就有“石锣石鼓震破天”的传说,乃白水古八景之一。该寺创建于明朝,具体年代不详,寺内原供有观音塑像,时称观音寺。清乾隆十八年白水县令梁善长观其寺旁山崖有十数股山泉飞流而下,洒之山脚林木,四时若雪,更名为“飞泉寺”。并嘱寺内僧人寂瑞主持维修。于乾隆十八年七月初七开始动工,营建观音新像,维修寺庙僧房等,于乾隆十九年三月初六落成。从而使该寺成为墨人雅士达官贵人游览佳地。……[详细]
95、西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岳庙
  西岳庙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东约1.5公里的岳镇东端。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矗立于陕西省华阴县城南,北面黄河、渭河,南接秦岭,海拔2100米。著名的地理著作《水经注》记载“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华山自古就负有盛名,以其挺拔险峻名闻天下,曾有诗云“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上来”,把华山的气势、特征,通过与黄河的对比,体现得淋漓尽致。山间的庙宇楼阁,天然奇景,名胜古迹,处处可见,各处的建筑都依山就势巧妙地构筑,各具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年代悠久的西岳庙。西岳庙在华山下约5公里处,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以后成为历代的帝王祭祀华山的祠庙。现存的建筑都是明清时增修扩建的,主要的建筑有灏灵门、五门楼、棂星门、灏灵殿等。灏灵门即山门,其后为五门楼,二者均建于高高的台基之上,是城楼式的建筑。经过五门楼进入庙的外院,院子的正中立有棂星门,是木构的牌坊,而后是金城门,过门进入内院。内院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