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铜仁旅游

铜仁文物古迹介绍

梵净山承恩寺
  承恩寺:俗名“上茶殿”,在金顶左侧,正殿面阔13.7米,进深9米,石墙厚0.5米,残墙高2米,殿门尚完好,门额阴镌“敕赐承恩土寺”五字。两侧配殿八间,仅存部分残墙,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始建于明初。 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景区内……[详细]
梵净山龙泉禅寺
  进入梵净山山门一公里,就能看到龙泉寺了,这里有巨大的弥勒佛塑像。“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憨态可掬、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给庄严肃穆的佛界天国增添了几多人间烟火。 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地区梵净山……[详细]
严氏宗祠
  严氏宗祠位于县城振兴路,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封闭式建筑。四周围墙,中有天井、前厅、厢房等,门窗石刻造型优美,浮雕细腻入微。这里是一个石木雕刻的博物馆。严家在清代还出了个大书法家“严寅亮”,题写“颐和园”而名振海内外。……[详细]
周逸群故居
  周逸群故居为四合大院,座北朝南。正屋前有石板铺满院坝,两旁辟有花圃。整个故居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现为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交通在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地区电视台对面。门票10元景点位置贵州省铜仁市区共同路12号……[详细]
刘元晃宅
  刘元晃宅位于位于瓦屋乡克兰寨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向东,原建筑面积600平凡余米,现存建筑面积300平凡余米。整个建筑由过厅,南、北厢房,正屋组成四合院落。四周有封火山墙围砌,在东侧和南侧各开有一八字门。正屋面阔三间,通面阔11米,进深四间,通进深7.8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厢房三间,通面阔11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1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八字门为双坡穿斗式木结构。刘元晃宅是克兰寨古建筑群中体量最大的建筑院落,特别是其院内天井和建筑中木雕极具特色。同时外墙饰以白石灰粉刷。刘元晃宅是黔东地区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的代表,是典型乡土建筑在黔东地区的集中反映。……[详细]
铜仁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城西,是一座四方八棱七层,高达12丈的古塔,印江文化的象征。其前身是“澄清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嘉靖二十九年,改建此楼,更楼为阁,称“梓潼楼”,始供神像于内,香客进香于阁。阁建不久,因故被毁。崇祯二年,由当任印江知县史谏重修之,始名文昌阁。明末,文阁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年,知县马士芳再修,再修的阁,高七十尺,四层八面。嗣后,时圮时修。时至清代中叶,原阁不复存在,惟有断碑残瓦等零落于草间。道光十六年,陕西人郑士范来宰印邑,应民众之求,重修其阁。文昌阁的建筑结构,内圈斗木架,外围封砖墙,木架与砖墙紧紧连接,相依为命。木架以柱头为核心,又八根柱子穿连成八角形。上下柱子的接头处,除锯衔口斗紧之外,还加铁咂咂上。一层的八根柱头,凳在八个雕有图案的磉磴上。每隔二层,木架略向内收,使之上小下大,脚重头轻,更加稳固。柱头、地脚枋、挑、穿牌此四者之间,相互穿连上闩,彼此环环扣紧。阁面的装饰,一……[详细]
德江煎茶溪古墓群
  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位于德江,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德江煎茶溪古墓群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思南荆竹园咸同起义遗址
  荆竹园咸同起义遗址位于思南县瓮溪镇老店子村西。清咸丰十一年(1861)春,号军建大本营于荆竹园,择险要处筑碉卡、围墙、战壕、营垒,于平坦处建房屋、粮仓、马场及作坊。驻此8年。在老教主刘义顺指挥下,攻打铜仁、思南、印江、德江、江口、凤冈、湄潭、绥阳等城池6从而推动乌江中下游农民起义运动的迅速发展。同治七年(1868)春,楚军统领席宝田兵分两路,用洋枪洋炮“排列施放”,攻陷荆竹园,焚毁“营垒20余座,茅房瓦房2万余间”。遗址内今存四大卡门、几处壕沟和谷米灰烬、刀、矛、陶钵、瓷碗等。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坪兴隆桥、大坪红军标语
  大坪兴隆桥、大坪红军标语。兴隆桥位于大坪乡大坪村包勉村民组南,村民募建于道光八年(1828),东西向,跨河溪。单拱石孔桥,长16米,宽4.4米,净跨7.4米、矢高3.5米。桥西有建桥记事碑,1936年1月,红六军团长征经过包勉村时,在桥西北岩壁上用红色横向书写“严密保护组织”标语,故又名“红军桥”。大坪红军标语位于大坪乡大坪村包勉村南。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大坪时,16、17师在包勉附近同国民党柏辉章的部队激战后,在村南的岩壁上用大红横向楷书“严密保护组织”,长4米,每字0.5见方,落款为“四先工作队”,字迹隐约可见。……[详细]
伏魔庵遗址
  伏魔庵遗址位于和平乡遥山沟村新龙寨村民组东北的伏魔山顶,面积400平方米,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建。山门坐南向北,进山门后,沿石阶而上,东西山顶建有四合院建筑,由正殿、后殿、厢房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西面山顶建有两座小庙,均以块石砌成墙。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主持和尚被驱走,伏魔庵无人管理,建筑大都已垮塌。……[详细]
枫香溪会议会址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枫香溪会议会址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枫溪村洞青组,枫香溪会议会址又为红三军军部驻址。1934年红三--战至枫香溪,6月19日在此召开历史上著名的“枫香溪会议”,全称“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此次会议是红三军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会议决定建立黔东特区,恢复红三军各级党组织及其政治机构。该址为木质结构,房屋建筑长22米,宽8米,院落长22米,宽6.8米,二进四合院,穿斗式构建,为典型土家风格建筑。……[详细]
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
  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鹰嘴山金风顶下,四面环山,山险林密。谁曾想到,荒山野岭,残垣断壁间,一个农民的儿子——胡胜海,在这里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提出了反对劳役和苛捐杂税的口号,组织农民起义,开始对清朝廷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斗争。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胡胜海以梅林寺为大本营,招兵-,建皇城,筑宫殿,修皇仓,设石门石卡,砌炮台,烽火台,围土千方,开沟引水,积草囤粮,以谋大事,就这样构筑起他的皇城之梦。透过这些残垣断壁,石门石卡、万人坑、胡王洞粮仓等遗址,仿佛看到当年威福王胡胜海率领以黄巾裹头的黄号军,浩浩荡荡,功克德江、务川县城,烟火滚滚,炮火震天,清兵闻之丧胆,并支援主力军纵横驰骋半个贵州,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廷的封建统治。是非功过,历史自会评说。……[详细]
刘简能、李宜合葬墓
  刘简能、李宜合葬墓。刘简能、李宜合葬墓位于瓦屋乡克兰寨村西南400米处,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坐南向北,为石围土封合葬墓,呈双圆丘形,高1.8米,平面长6米,宽3米。墓以厚约0.1米的整块石板镶砌成长方形石室。墓碑为龛合牌楼式建筑形状,整个墓碑犹如一栋建筑外观,顶部前置葫芦宝顶,碑身刻有蝙蝠、花草、暗八仙、如意等浮雕图案雕刻图案。生平记事碑保存完好。据记事碑载:刘简能为清同治元年(1861)进士,官至直隶知州。刘简能、李宜合葬墓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石雕工艺,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详细]
徐以暹墓
  徐以暹墓。徐以暹(1606--1699),字赤海,铜仁人,明崇祯九年(1638)中举,官广东潮州府知府。后任广西按察院副使,清初,以暹参与南明抗清18年之久,南明之后,晚年家居杜门,拒见有司。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7月(1699.7),寿94岁。墓地位于漾头镇茶园山村黄家村民组东北,占地面积30平方米,土封石围,呈圆丘型,高1.7米,底径3.8米,墓园周围砖墙,占地40平方米,碑面向西北,中书阴刻楷书“明中宪大夫广西桂林副使显考徐公赤海府君之墓”字样。徐以暹墓是研究明代铜仁地方史的重要见证物之一。……[详细]
刘道忠墓
  刘道忠墓。位于漾头镇漾头村黄家寨村民组南的凤形山上,坐东向西。墓底径2.8米,高1.5米。墓前有石碑两通,后碑为原碑已损毁一半。前碑为后人重刻,上 书-“明勑封承直郎长官刘道忠之墓”。施溪长官司正长官刘道忠,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道忠父亲刘贵,元末从征入黔参加平定夜郎、水西之乱。明洪武五年刘贵授职思州宣慰司知。道忠亦因功授职施溪长官司正长官。刘道忠墓是铜仁市内现存时间最早的土司遗存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