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文物古迹介绍

81、杨时墓
杨时墓
  杨时墓位于将乐县城南郊的乌石山麓。杨时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著名哲学家杨时,史称“南渡大师”,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由于世居将乐县龟山下,所以自号龟山,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元丰四年(29岁)至河南颖昌拜见程颢、程颐,以师礼事,皈依程门,留下了“程门立雪”的佳话,成了后人尊师重教的典范。他卒于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葬于将乐县水南乌石山麓。1986年政府对这一古迹进行了修葺,墓前建牌楼一座,古雅雄伟,楼前匾题“倡道东南”,后匾程氏正宗”。墓地面南背北,宽3米,进深3.5米,入口处立两尊石狮,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神墓”字样,为明成化六年(1470年)巡按御史滕昭师所书。杨时墓已成为将乐县旅游景点之一,到此瞻仰的旅游者络绎不绝。福建三明市……[详细]
灵台山翠峰寺
  翠峰寺灵台山上有始建于元朝末年的福源寺,明宪宗八年创建的翠峰寺,以及圆通寺、醉峰寺。是闽西北最具规模的寺庙群。走进山门,满眼便是苍松翠柏,让人顿生凉意。沿山路蜿蜒而上至山顶,但见红墙碧树深处,雕梁画栋,飞檐红柱,别具特色。寺院现存前殿、三佛殿各三间,韦驮殿一间,万宝洞及山门、二门、僧窑、墓塔、灵寅三层阁等遗迹。前殿面南。翠峰寺位于寺院中轴线正中,殿前竖庙碑二通,建于乾隆十六年;韦驮殿位于前殿屋后正中,后殿为万佛殿,内殿壁面十分完整,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彩绘的天王像、王母像、文殊、普贤像均高1.57米,比例适中而自然,施彩艳丽而不俗,线条繁细而不紊,布局严谨而生动;“唐僧取经”连环画生动形象,人物逼真,色彩新颖,勾勒自如,均达到兴寄深远,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详细]
柏享陈氏探花祠
  柏享陈氏探花祠柏亨探花祠乃颖川陈氏之一脉。明嘉靖陈良公建祠,后于清乾隆四十四年重建,取名德馨堂,又名瑞峰祠。壬山丙向,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东西排连三厅两边回廊,左右边横厢各连厅12间。正厅中祀宋探花及第,授礼部侍郎祖陈俨公,妣陆氏夫人;五传开基敕赠尚书祖文选公,妣吴氏夫人,报功任太和县主簿祖讳良公,妣邝孺人;醇德奉奖孝友端方祖朝辅公,妣方孺人神位。陈俨公为当时归化县(即现明溪)古定全溪陈氏始祖。探花陈俨乃贡川陈氏九子十登科宋吏部尚书陈世卿之长子,登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王会榜探花,由海州通判升兵部员外郎,历官至礼部侍郎,赠尚书。陈俨后裔子孙繁衍,枝繁叶茂,迄今繁衍四十余世,其嗣孙已遍及明溪、清流、宁化、将乐、龙岩、汀州、漳州、泉州等地。……[详细]
舒曹红军桥
  红军桥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背芜自然村与子竹坪自然村交界处。1931年冬,在林畲驻防的红军独立第7师1团1部在完成任务从归化方向返回驻地途经该桥时,不料遭遇-民团伏击。由于事发突然,激战中,10余名红军指战员血染石桥,英勇牺牲。为了缅怀烈士英灵,当地村民就将此桥命名为红军桥,以志纪念。红军桥是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单孔石拱桥,红军桥长15米,面宽4米,桥面距水面高约3.4米。解放以前,这里是清流至归化(今明溪县)、三元方向的必经之路,前方不足1公里的豁口处就是镇守四县的交通枢纽──五通凹,有官道可分别通往清流林畲、永安安砂、归化城关、盖洋和宁化泉上五个方向。红军桥于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宁化西南五乡(曹坊)农民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
  宁化西南五乡(曹坊)农民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曹氏家庙位于宁化县曹坊乡上曹村上曹自然村。1930年初,毛泽东、朱德率红4军千里回师赣南途经宁化,对中共宁化地下组织作出明确指示,要迅速发动工农武装暴-动-,领导农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中共宁化地下组织及时研究部署了暴-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党支部分头行动,做好暴-动-前的对敌分化瓦解、购买武器及对民团武装策反等准备工作。1930年夏,正直青黄不接,贫苦工农食不果腹。中共宁化地下组织审时度势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人民反压迫、反剥削、求解放的情绪高涨,而且经过半年多的充分准备,红1军团和红12军正好在长汀整编,暴-动-能取得红军的支援,于是决定发动宁化西南五乡农民武装暴-动-,由曹坊先行,其他各地按计划相继进行。徐赤生、曹延勋等到长汀请求红军支援。是年6月22日,中共曹坊支部在上曹曹氏家庙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武装暴-动-事宜,决定组织群众先夺取民团-……[详细]
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
  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位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年代为1942年。简介:始建于南宋,清初期重建,清光绪年间(1875-1908)为钦点御前侍卫探花及第林宜春的旧居,后为林姓祠堂,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建筑面积596平方米,占地面积812平方米,由半月池、小道、围墙、内雨坪、下堂、天井、正堂、后花台及两侧厢房等组成。1942年2月,根据省委指示,中共大田地方组织在大田武陵西河祠召开会议。西河祠是中共闽中工委成立地点和主要活动地点,多次在此举行重要会议,领导并开展革命活动。保护范围:东至墙体外10米,南至墙体外20米,西至墙体外10米,北至围墙外10米。2018年,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安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位于永安下吉山中心,这里是抗战时期省教育厅所在地、古祠堂,市级文物保护点。刘氏宗祠又名崇仁堂,坐北向南,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595平方米。每年农历九月初一,上下吉山村刘姓后代在此祭祀开基吉山的第一代始祖刘贵三(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从渔沄迁吉山)。因是刘氏大宗祠,所以常作大修膳,是所有抗战遗址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处。刘姓是中国当代的第四大姓。吉山刘姓,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是汉高祖刘邦之第刘交的后裔。据《刘氏族谱源流序》载:刘氏入闽始祖刘赐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从江西广信府铅山县迁徙剑浦(今南平)定居。第三代孙刘天牧,在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移居沙县城头。第五代刘章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62年前)由沙县迁永安大湖岭后魏坊定居,为刘姓入永的开基始祖。至此,有了永安的第一个刘姓。第十六代刘太乙从大湖岭后迁永安埔岭的渔沄。二十六代刘贵三从渔沄迁吉山。现刘姓在永安40个……[详细]
红军政治部旧址
  红军政治部旧址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位于宁都县黄陂镇排下村上排。1930年12月,以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敌总指挥的-10万军队,采取“并进长追”(亦称“分进合击”)的战略,向红一方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备而歼灭”的战略方针,在分析敌我形势后,决定将红军集结到根据地中部的宁都黄陂、小布一带向敌军展开攻击。1930年12月1日至24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和-同志驻此并居住,研究制定了第一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的作战方案。旧址原为“佑圣阁”,砖木结构,上下两栋,均面阔五间,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具体位置:建宁县宁都县黄陂镇排下村上排……[详细]
岩前百阶塚
  岩前百阶塚年代:元座落地点: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简介:王九三与妻陈氏合葬墓,面积近20000平方米。墓由坟面、背围拢、天池(墓室上坪)、百级台阶坡道、享堂、堂下大埕,神道、木牌楼、楼前坪、半月池及祭扫便道、排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冢依宋制,砖砌数重,坟前砌阶百级,俗称“百阶塚”。王九三(1228~1299),明溪、莘口、荆东、荆西、岩前王氏始祖,后裔分布三明、漳州、广东、台湾等地。为王审知之后,以乡行推孝廉,后举文林郎,任连城县令。保护范围:墓地周围一重山的山脊分水线内,面积40000平方米。2009年,岩前百阶塚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蒙古包式公墓
  蒙古包式公墓万寿岩中的蒙古包公墓它建于元至正十一年,在福建省仅有一座。这座蒙古包式的古墓,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各族人民生活和蒙汉文化相融交映的结果。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在蒙古统一历史上有卓越贡献的大汗,每年都要举行几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举行的苏鲁锭活动。苏鲁锭蒙语为长矛,象征着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武功。相传,有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战斗中被击败,当时他跪下给神灵叩头求援。这是天上飞来一杆又黑又大的苏鲁锭。他高兴万分正欲伸手去接,可是苏鲁锭却停在半空中,他连忙给神灵许愿,要用一千只绵羊祭奠,苏鲁锭才落下来。以后蒙古人民一直保持了祭奠苏鲁锭的风俗。……[详细]
大炼林氏宗祠
  大炼林氏宗祠座落在燕西街道办事处大炼村。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林家木(又名林翊)筹资改建。宗祠占地面积1186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原主体建筑为木质结构,由正堂、廊庑、厢房、天井、宗祠大门、围墙等组成。解放后宗祠被作为学校的办公室、教室、厨房、教工宿舍使用。宗祠内设遭严重破坏,祠前石旌表已损毁。公元1980年学校迁出由林氏后裔德伟等人组织了修缮,初步恢复了宗祠作为祭祖的活动场所。随着悠悠岁月的流逝,栉风沐雨,宗祠日趋破旧。公元2008年4月由大炼村林氏后裔德厚、洪通等宗亲捐款集资10万余元(其中洪通个人捐资6万元),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修缮,于同年8月完工。修缮后宗祠焕然一新,祠貌壮观。该宗祠正堂坐乾山巽向兼戌辰三分,丙戌丙辰分金,坐奎宿六度(吉),向轸宿十五度(吉),为阳金禄局,四维兼友月宫,乾金俱属阳,为阳金正禄局,名为天门地户,系四天柱,坐禄迎禄马朝元贵格……[详细]
92、明台寺
明台寺
  明台寺明台寺原称明台庵,位于天阶山两峰之盆谷处,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筑几经销毁,不复存在,现在的明台寺是1993年重建的。明台寺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宏伟壮丽,庄严肃穆,寺内外古木扶疏,名花溢彩。游客在出玉华洞后必经此寺。寺中住有僧人,香火旺盛,是当今朝圣的景点。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九月十九(观音涅磐)这里都举行盛大佛会。徐霞客游玉华洞时曾在此庵食宿,并在《玉华洞游记》中记载:“山半有明台庵,洞后门所经,余时未饭,复出道左登岭,石磴萦松,透石三里,青芙蓉顿开庵中,饭于庵仍下至洞前门……,下浴庵中,宿焉。”……[详细]
梅列龙泉寺
  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三明市梅列区的西北面,距列西村五里路的马鞍寨中。相传建于宋朝(12世纪70年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寺院。它因梵堂东侧的一股清泉流入一条铁管大龙之中,犹如传说中的龙口吐水,所以叫做龙泉寺。龙源名殿由祖殿和梵堂两部分组成。祖殿是龙泉寺的主体建筑,梵堂中上为观音殿,中间为大雄宝殿,下为天王殿。龙源祖殿主要奉祀观音,还有马、杜、纪姑嫂感情真挚,共同-不幸婚姻的故事。并把她们供奉于龙源祖殿,称为大罗真仙,称该庙为“五仙姑庙”。站在寺庙之前可鸟瞰三明市区,这里山清水秀,山脉绵延。寺院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艺术和秀丽的风光,深深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详细]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位于将乐县古镛镇胜利村五马山窑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廖厝山遗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横窠岽窑址、将乐县安仁乡武宿村良坊自然村良坊窑址,年代为五代—现代。简介:由五马山窑址、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等四处窑址组成,从五代北宋初、经明代、清代至现代,以烧制有擂茶的主要器具——擂钵等。其中,五马山窑以烧制青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为专门烧造陶器的窑址。窑址群构建了从五代到现代的擂茶具发展的清晰链条。2013年,将乐擂茶具窑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窑址地表陶瓷器堆积及窑炉遗迹周边各外延40米。……[详细]
岩仔洞遗址
  岩仔洞遗址年代:新石器时代地址:将乐县古镛镇梅花井村简介:1988年进行小规模试掘,获取一批动物化石。2003年对岩仔洞遗址山顶区域进行小规模试掘,获取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2014年对岩仔洞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2座,沟1条,房址2座,十余个灰坑、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余件和大量木炭样品等。经碳十四测定,遗址年代距今5000-4500年。保护范围:东至岩仔关溪,南至水田,西至车碓溪,北至公路。2018年,岩仔洞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岩仔洞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