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中市旅游

晋中市文物古迹介绍

干坑南神庙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干坑村平遥古城以南1公里的干坑村,有一座独具特色的佛寺,原名耶输神祠,老百姓因其居县城之南,俗称其为“南神庙”。早在清代初期,南神庙就成为该寺的定称了。关于南神庙的始建年代,已无准确记载,但据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重修耶输神祠钟楼碑记》所载,当时该寺“次建两庑,东侧三大士菩萨,二八罗汉;西则子孙圣母,侍列诸神”。中国佛教在唐代末期已将十六罗汉演变为十八罗汉,而南神庙在初建时使用“十六罗汉”规制,说明该寺的初建时间,最晚也应在唐代中期。南神庙正殿主祀耶输陀罗,法名“具足千光明菩萨”,在俗时为迦毗罗卫国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的王妃,共同生有唯一的男孩罗怙罗。儿子出生前,乔达摩王子就放弃王位继承权而离家出走,创立佛教,成为佛祖,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传罗怙罗七岁时,佛祖验证其身体诸特征,认定为自己的亲生儿子,把他引入佛门,后修成正果,被尊奉为十八罗汉之一……[详细]
祁县镇河楼
  位于祁县城东北7.5公里处的贾令镇。这一建筑,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这是一处自成一体的古建筑。镇河楼,位于祁县城东北7.5公里处的贾令镇。这一建筑,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这是一处自成一体的古建筑。镇河楼共有4层,楼体高达15.5米,东西长达15.5米,南北宽度为13.5米。镇河楼四周,有18根明柱,底层有一砖砌而成拱形门洞。门洞长8米,宽2.8米。这一楼阁式建筑,在山西省内已不多见,现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镇河楼为单体楼阁式建筑,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楼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3.5米,面宽五间,共有四檐三层,高达15.5米。楼的第一层有砖砌拱门,门洞长8米,宽3米,南北贯通,古为行人车马的通道。慈禧太后西逃长安的途中,经过这里,驻足观赏,赞不绝口。楼的四周,有18根明柱以支撑上部的木构建筑,楼顶为歇山式建筑,琉璃装饰,翼角层层上翘,斗拱整齐排列,整体感觉……[详细]
平舒崇福寺
  平舒崇福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晋中市寿阳县平舒乡平舒村地址:元、清平舒村崇福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八年(1882)《寿阳县志》记载,唐神功元年(697)崇福寺已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十六年(1677)重修过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正殿。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过殿东侧建有关帝殿一座。现存建筑中过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寺之山门原存于过殿南侧,现已毁。过殿为元代建筑,石砌台基,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梁架结构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前后檐均施斗拱,斗拱七铺作三下昂、计心造,昂为琴面昂,补间出斜昂,用材硕大,斗拱高1.3米,占柱高的近三分之一。殿--栱后尾穿插于垂莲柱间,柱子后尾撑襻间枋、金檩,将梁架屋面的荷载分散于斗栱、檐柱之上,与寿阳现存其它元代建筑相较,此形制极殊。与前后檐柱……[详细]
段王村罗汉寺
  段王村罗汉寺(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晋中市寿阳县平舒乡段王村中段王村罗汉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八年(1882)版《寿阳县志》记载“罗汉寺,在县西五十里段王镇”。据庙碑记载,清雍正八年至十一年(1730~1733)重修。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过殿和正殿,两侧仅存一进院东侧钟楼、东西厢房,二进院东配殿,其余建筑均已不存。现存建筑中正殿、过殿为元代建筑,山门为明代建筑,余为清代建筑。正殿为元代建筑,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顶坡度平缓。殿内梁架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用二柱,四椽上设驼峰承平梁,平梁之上设叉手、合沓、侏儒柱承脊榑,叉手下端插于平梁与下平榑、襻间枋相交,整个梁架结构简洁,构架稳定,梁栿均为自然原木稍加砍削而成。檐下柱间设阑额、普拍枋,阑普断面呈“丁”字形,普拍枋上设柱头、补间斗栱各1朵,形制均为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蚂蚱形耍头……[详细]
昔阳离相寺
  离相寺时代:宋、清地址:晋中市昔阳县赵壁乡川口村离相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石碑载,明正统、万历,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和民国均有修缮,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天王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楼、鼓楼,除轴线建筑为原寺物外,两侧建筑均为后人新建。现存建筑中正殿为宋代遗构,天王殿为清代建筑。庙内现存重修碑、碣共计9通(方),院内存残幢1座。正殿石砌台基,平面方形,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当心间宽敞,两次间略窄,殿内当心间两缝梁架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通檐用两柱,六椽栿上施驼峰承四椽栿,四椽栿上施驼峰承平梁,平梁正中施蜀柱、大叉手、大斗、丁华抹亥栱承脊槫,平梁及四椽栿两端均设托脚,梁架制作规整,平梁、四椽栿、六椽栿梁端隐刻月梁。檐柱生起、柱头卷刹显著,柱间设阑额、普拍枋,阑额不出头,普拍枋上除当心间设补间铺作……[详细]
46、清虚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虚观
  清虚观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一座道观。它始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法排列着:牌楼、过殿、龙虎殿、纯阳宫、三清殿最后还有玉皇阁。首先看到的这座殿是龙虎殿,此殿顶采用青灰色间背瓦和琉璃相间而成,显得清丽而不俗气,檐下还有“太平兴国观”的题匾。此殿用材古朴,柱子粗壮高大,殿下青龙和白虎两尊塑像高达4米,是道家所研究的四方神之二,也是山门的守护神,他们手持兵器,气势非常威严,好像凡是对道教有半点不规杂念的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这两尊塑像,据专家考证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他们面部圆润,衣纹厚重,并且在雕塑上武士所讲究的三位一体也处理得也恰到好处,分别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和悬雕的手法塑而成。龙虎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四角采用悬梁吊柱的手法建造而成。清虚观的山门,也是正门。“山门”在道家的……[详细]
长则普明寺
  长则普明寺时代:明地址:晋中市平遥县襄垣乡长则村长则普明寺创建年代不详。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正殿,院内两侧为东西配殿、东西厢房,院落整体呈四合院形式。现存建筑全部为明代建筑。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后檐施三踩单昂斗拱,里拽五踩双翘偷心造,柱头、平身科各一攒,前后檐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后檐两次间设直棂窗。前檐墙与两山墙交接处设八字影壁,前檐台阶处设十字花栏墙。梁架彩画依稀可辨,均为明代之作。正殿建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屋顶青灰脊饰,花脊筒,瓦件规格较大。梁架为三架梁对前后单步梁用四柱,前檐斗栱三踩单昂,后尾五踩双翘,柱头、平身科各一攒,其中明间平身科斗栱施斜拱,后檐把头交项作,襻间柱头各施斗栱,驼峰隐刻。各槫下无随檩,仅施替木。屋面举折较平缓。前檐明间设板门,次间直棂窗,门簪、门枕俱全。殿内两山墙满布明代壁画,保存……[详细]
梁村洪福寺
  梁村洪福寺时代:元、明、清地址:晋中市祁县古县镇梁村据寺内山门、南殿墙上嵌石匾记载,洪福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713),明隆庆年间(1567~1572)、天启五年(1625)、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民国26年(1937)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南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东配殿东南隅辟僧院,僧院内有一进院西配殿、过厅,二进院落布局,现仅存过厅、西配房。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南殿为明代建筑,余均为清代建筑。正殿为寺内主殿,是寺内现存时代最早的殿宇,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后檐当心间出单檐歇山顶抱厦一间,山花朝北,建筑平面布局呈“凸”字形,殿之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剳牵通檐用三柱,前出廊,斗栱四铺作单抄。抱厦梁架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斗拱四铺作单抄,内原为供佛之地,现佛像已不存。正殿梁架均为自然弯材稍加砍削而成,补间铺作后端均挑承檐檩,屋顶重唇滴水瓦件等,均体现……[详细]
梁家滩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平遥县城南19公里梁家滩村西宝峰山南麓,全称“白云禅院”,曾名“西域寺”。全寺依山势南向构建,层次叠上,别具一格。共计四进,衢道能上下,回廊可周旋。据现存明嘉靖二十年(1541)十一月碑碣推断,白云寺初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时有绅士侯伯威,汾州平遥县南良庄人,在当地口碑颇佳,“头畜旺盛,地产积粟俱有千万”。侯伯威在本庄南西峪有承粮山庄一处,为求神灵庇佑,侯独资在此建一“白云庵”,后又扩建为白云寺,并将该处庄田赠为寺产僧业,以供自养。白云寺初建时只有正殿和东西两庑,嘉靖十六年(1537),侯伯威之嫡曾孙侯迺再发虔诚,决心重修,并补盖南殿。由于所需资金庞大,侯迺除倾囊而出外,还得四处募化。当时,南峪地平沟有一座观音堂,是明弘治年间一位法号叫大千的僧人创建的,大千圆寂后,其徒可聪不愿继守,投奔文水县甘泉寺当住持,观音堂从此日趋荒废,殿宇淋漏,圣像难保。有高林村寺僧袭开想拆走,被侯迺等人拦阻……[详细]
50、韩信墓
韩信墓
  韩信墓位于灵石县城南10公里的高壁岭,海拔1200米,山势险峻,峭壁深涧,北倚绵山,南接霍岳,东与灵空山对峙,西与秦王岭相望,乃秦汉时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川陕通衢”之美誉。韩信,汉初三杰之一,汉代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汉初诸侯王,楚汉相争时被刘邦拜为大将,统率全军,足智多谋,辅佐刘邦破项羽,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刘邦遂成帝业。刘邦封他为齐王,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公元前196年,北方陈豨反,与匈奴联合进犯中原,刘邦率师亲征。吕后策划在未央宫变将韩信谋杀,遣人带韩信首级送往山西代县晋见高祖,行至灵石城南高壁岭逢高祖凯旋,遂令葬于岭上,随从军土每人捧土一掬即堆成墓。现存韩信墓丘方圆30米,高10米,墓外原有砖切围墙,内有1米多宽的通道,墓前现遗存有青石刻“汉淮阴侯墓”碑一通。墓前建有韩信庙,祠庙座北朝南,始建于金明昌年……[详细]
戴隆邦故居
  戴隆邦,字兴国。清代祁县小韩村人,生卒年待考。有的资料推测大约生存于1713——1803年,享年90岁,主要活动于乾隆时期。戴隆邦自幼酷爱武术,长年坚持练功习武,寒暑不辍。更兼谦虚好学,广交武术名家,青年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武术师,后到河南省阳县赊旗镇开设镖局,声名大震。其为人谦恭豪爽,重义轻利,一诺千金,深受武林拥戴。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的钻研,博采众长,集各地武术名家之拳术精华于一炉,终于编创出具有独特-的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心意拳的开山鼻祖。其子文良、文熊(乳名大闾、二闾)都是武林高手,特别是文熊,拳术高超,声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戴隆邦故居位于祁县古县镇小韩村戴街西部,门牌26号。宅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各带西偏院,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院落宽敞、房屋高大,很有气派。值得注意的是屏门绘画、门道壁画、天花板及柁头梁图案都与武术有关。屏门上绘有练武图,门道壁画东侧为民间传说故事《刘……[详细]
祁县文庙
  祁县文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祁县城内桂林巷29号祁县中学院内祁县文庙创建于金大定中期,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洪武十六年(1383)、天顺年间(1457—1464)、明万历九年至四十六年(1581—1618)、崇祯十四年(1641),清顺治十六年(1659)、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十七年(1718)、雍正七年(1729)、乾隆九年(1744)、三十三年(1768)均有修建。坐南面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泮池、状元桥(新建)、戟门、大成殿,两侧分别为一进院东西廊房、东西偏殿、东西配殿;二进院东西廊房、东西配殿。现存建筑除大成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建筑。现辟为祁县中学的校史展览室。大成殿为庙内主殿,建于砖砌台基之上,平面长方形,殿前设宽大月台,台周设石望柱及栏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体量较大,单檐歇山顶,殿顶黄琉璃脊饰,孔雀蓝琉璃瓦覆顶,梁架结构七檩无廊式……[详细]
晋中弥陀寺
  弥陀寺始建于公元四世纪十六国时的石勒时期。现存的弥陀寺遗存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比圆明园始建时间还要早五年。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平面布局前后四合院式,正殿面阔三间,石彻拱式建筑,偏殿面阔四间,石柱石梁穿斗混合构架。后院正殿历千年沧桑仍风骨犹存,岿然屹立,其余各殿均已倾圮,但废墟之上文物甚多。除八通记载寺院兴衰修建及佛教东渐南播历史的碑刻之外,雕刻精湛的兽头、门蹲、柱石都有极高的文物价值,特别是两尊2米见方、重达千余斤的青石龟形辟邪令人叹为观止,龟背之上所负石碑已去,然插碑之槽仍历历在目、硕大无比,足有一米之长、近尺之深。这一巨形辟邪由整块青石凿成,惟妙惟肖,动感明显。龟形辟邪的出现也指明了弥陀寺创建时间当在常以龟为辟邪的东汉前后,其名霸下,形似龟,喜负重,为“龙生九子”之一,至今仍昂首向前,欲奔青山。在建筑风格上,弥陀寺建筑群具有明显的异域特色,粗犷简约,规模宏大,视觉冲击……[详细]
襄垣慈胜寺
  襄垣慈胜寺位于晋中市平遥县襄垣乡襄垣村,占地面积7041平方米。据清光绪《平遥县志》载,元至正年重修。据庙碑记载,重修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修禅院。慈胜寺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现存正殿、东西配殿、西小殿、东西禅院正房、西禅院东西厢房、戏台等建筑。正殿为明代遗构,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四椽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外檐斗縅五铺作双下昂,明间施米字形斗縅一朵,屋顶布灰瓦,琉璃方心剪边。殿内梁架彩画保存尚好,壁画大部分为白灰覆盖。东、西配殿各五间,六檩前廊悬山式。前檐斗縅为一斗二升交耍头,柱头、补间各一朵,正心瓜拱上承撑头木。屋顶筒、板瓦覆盖,花边滴水,施花脊。东配殿廊心墙和梁架上均有彩画。戏台在山门南40米处,坐南向北,以4根前檐柱组成台口和左右附台,进深五椽,卷棚硬山顶。台前明、次间的柱头承大额枋。枋上施五踩单昂斗縅,里外曳拽斗縅承双檩,补间斗縅明……[详细]
55、资寿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寿寺
  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寺院座北朝南,东临绵山,西傍汾河山环水绕,水秀山青,古树交荫,风景秀丽,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l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据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于泰定三年(132年)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来的朝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