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茂名市旅游

茂名市文物古迹介绍

茂名灵惠寺
  灵惠寺为唐代古刹,始建于公元714年,毁于明清,是粤西地区历史悠久的寺庙,建成后是粤西地区最大的丛林之一。六祖寺方丈上大下愿大和尚应相关部门及广大信众祈请,于2004年承接重建灵惠寺。现重建的灵惠寺位于茂名市森林公园后侧,占地面积200多亩。山门、流通处、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方丈楼、僧寮、客堂、上客堂、斋堂、厨房、功德堂、居士楼,拔地而起,已建成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创业,现已宝殿庄严,佛身成就。使来寺各方善信瞻礼问讯后心生恭敬,低头合掌,皆种善根,心念口称,俱沾福慧。应广大善信虔诚恳请,经政府领导批准,特择于2010年1月1日(农历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七日)举行殿宇落成开光庆典暨普利水陆空冥阳两利功德法会。……[详细]
42、三仙庙
三仙庙
  三仙庙位于根子镇公垌村望楼岭上。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958年曾部分拆除;1992年8月重修。该庙占地面积267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97平方米。这是高州县内占地面积较大的庙宇。 庙内奉祀“云霄”、“琼霄”、“碧霄”三姐妹,故称“三仙庙”,又称“三霄娘娘庙”。三霄娘娘的传说,均来源于刘紫姑——何媚。何媚是唐代中期民间之女,因受破孩而屈死,被武则天封为“厕神”。此后,又经过民间的不断艺术加工与辗转流传,成为群众所喜欢的三位神癨。该庙正殿内供奉云霄、琼霄、碧霄三位女仙神像;庙前设有“百子堂”长廊浮雕图,在百子堂浮雕图上,刻画有100位神态各异的天真活泼的童子。百位童子与庙内的三位女仙形成一个独特的女神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详细]
新坡许氏宗祠
  茂名市新坡许氏宗祠位于市区新坡路西端的新坡村,许氏祠历史悠久,是茂名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代嘉庆初年(1796),经历多次重修,主体结构未变。许氏祠历史悠久,是茂名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代嘉庆初年(1796),经历多次重修,主体结构未变。从整体的形制到细节的装饰上都饱含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美学内涵、人文价值。三进三间开,建筑面积635.5平方米,面宽14.6米。二进中亭前后左右各一天井,共四口,喻意着许氏宗族财源广进,官运享通,四水归堂。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按平面方形的布局、严谨对称、虚实相间。祠宏伟轩宇,各种装饰,点缀其中,尤为引人入胜的是古建筑装点技法广泛采用灰塑、木雕、彩绘等手法。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等都展示了岭南古建筑各种高超技艺,同时也糅合浓郁诱人的地方特色。灰塑有110多……[详细]
起凤书院
  起凤书院位于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横街。坐北向南。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县斐正时创建。初建时为三座二廊。道光二十年(1840年),知县罗嘉会重建,添设廊庑号舍,兼为试院,又称“考棚”。光绪五年(1879年),于书院正座之上层建楼,称为“登瀛楼”,取“登楼远望”小瀛洲,“胜景尽收眼底”之意。同时,增设厅堂6间,房子12间,为生童肄业之所。民国初期,书院前座被改建为西式楼房,作为国民党县党部。现存登瀛楼较完整。砖木结构,砖墙,面宽25米,进深15米。抬梁式构架,鼓磴式柱础。斗栱雕刻龙头喷水柱,托住梁架,装修别致,独具一格,内镶“起凤书院”碑记一块,高1.07米、宽0.47米,主要记载书院迁徙之缘由。碑刻8块,总长3.65米,记载书院宗旨、章程、条例、公租、捐助。还有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巡抚布政司的告示勒碑一块。……[详细]
洪豫夫妇墓
  洪豫夫妇墓 位于化州市东山镇博金村石马岭。是二次葬的夫妻合葬墓。座西向东,西枕鉴江,背倚石马岭,占地600平方米。墓圈砖筑,内置圆雕石轿二座,各长1.7、高1.2、横宽1米,相距2米并列,墓碑刻“显考诰封中议大夫谥端方介素庵陈氏淑人之墓”,“大明正统丙寅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坟,清嘉庆十三年重修。”墓前神道罗列石狮、石羊、石龟、石马于两旁,造型壮观。洪豫(1389~1446年),化州县长岐镇长歧村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授刑部佐职迁浙江清使司主事,升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授中议大夫,升黄门通政使司通政使。1986年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国威墓
  杨国威墓位于信宜市新宝镇滑苔坑山顶,座西北向东南,墓为灰沙结构,基本完好,长10.8米,中设双围栏,内围栏宽2.8米,外围栏宽4.4米。设四级拜堂,一级宽7.3米,二级宽7米,三级宽5米,四级宽2.3米。二级拜堂中有残石狮一对,石狮长40厘米,高25厘米。墓碑高90厘米,宽75厘米,云石楷书阴刻,因年久风雨侵蚀字迹漫漶不清。杨国威(1613~1683年)名奇瑞,字懋修,明督标都骑尉、武德将军,晚年归乡里,兴建合水旧街铺百余间,促进墟市繁荣,被诸商尊为“墟主”。……[详细]
锡三公祠
  锡三公祠 位于信宜市朱砂镇双砥村,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祠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三山门,中间大门,两侧略小。大门上原有石匾,门口两侧原有石狮、石鼓,后被拆除。祠堂面宽75米、进深50米、高7.9米。两侧有对称的平房建筑群共89间,占地共3700平方米。正厅有拜堂,梁柱及檐柱皆有雕屏,雕刻八仙过海、郭子仪贺寿等图案,刀法精细,画面清晰,人物维妙维肖。祠内墙壁仍保存着人物、花卉图和书法条幅,壁画绚丽多姿,书法苍劲。祠现保存较为完整。……[详细]
黄十九墓
  黄十九墓 位于电白县电城镇大岗岭。墓始葬于祥兴元年(127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坐北向南。墓作砖石灰沙结构。墓基上段长5.05米、宽4米,下段长4.9米、宽6米。碑长84厘米、宽56厘米,中署“皇宋敕封忠烈侯黄十九公墓”,右记“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岁壬子季款旦福。”黄十九原籍福建莆田人,落籍电白县庄洞,任高州巡检,抗元牺牲,封忠烈侯。 1984年电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椰子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茂名市袂花镇大路村委会椰子村,始建于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即公元一千四百六十年,属古代宫廷式建筑,砖木石结构,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曾于清代嘉庆九年及民国甲申年(1944年)两次重修,从民国至一九九四年均作学校使用,该宗祠虽历沧桑五百四十多年,但仍保明代宫廷建筑风貌,其精美的雕塑艺术,精巧的石柱架梁,奇怪的地下排水,仅存的石碑铭记,革命的历史功绩,都极具历史文物价值。陈氏宗祠始建时面积较小,重修时在原基础上扩大,现存面积1200平方米,座东向西,呈长方形,为一座三进结构,上中下三厅均有木屏风相间,平时各自为体。上厅陈列先贤和祖宗牌位。中厅为挂匾亭,赦赐的“奉天诰命”匾及多块举人匾曾挂列其间,可惜多遭文革浩劫,现仅剩下“奉天诰命”一匾,下厅为接客读书用。逢祭祀时,屏门大开,上中下三厅浑然一体,中空如盒,可纳千人拜祭,其功全赖二十四根石柱支木构架,承托屋面,建筑设计艺术之精巧,……[详细]
良艺冼公祠
  冼公祠位于广东省高州市长坡镇雷垌良艺村,冼公祠原名冼氏祖祠,该祠为冼氏磊山、秩山、寿山纪念先祖及冼夫人的坛祠,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光绪年间重修。古祠为传统砖木结构,台基以墙裙为砖石垒叠,接砌青砖至顶,覆以灰瓦,硬山式风火墙和博古脊,陶瓦当和滴水剪边;主体梁架为穿斗混合式的砖木构架,艺术装饰有陶塑、灰塑、木雕、彩绘等多种艺术形式,最引人注目的是高高耸起的风火山墙和墙头的博古脊饰,精雕细刻的花鸟图案也颇生动趣致,且寓意吉祥。墙楣、墀头多处留有彩绘壁画和灰抹雕的各式图案,为古祠的整体建筑风格增色不少;墙体是由经过一块快打磨过的青砖叠砌而成,光滑平整,层次明显,工艺之精湛,令人叫绝。可谓是开创了高州乃至粤西此例建筑的先河,亦被邻乡引于借鉴。冼公祠坐西北向东南,总面阔23.7米,总进深32.5米,建筑总面值约800平方米,原为五间三进两侧廊布局,现存两座……[详细]
旧圩汪氏宗祠
  旧圩汪氏宗祠位于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旧圩街。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主体建筑外墙往四向延伸,东北面从主体建筑外墙延伸0.4米,西南面从主体建筑外墙延伸0.4米,东南面以主体建筑外墙为界,西北面从主体建筑外墙延伸3米。面积:944.3平方米。……[详细]
观山寺群
  观山寺群位于高州市之西的观山上,观山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明代以来,这里先后建起了观山寺、玉泉寺、吕仙殿、潘仙殿、报德祠等寺庙建筑群。民国期间,又开辟了中山公园,建有中山亭、若虛亭、茂植亭、咏风亭、襟江亭、旷怡亭和断碑亭等建筑,使观山增添了不少色彩。在这些建筑群体的各个不同地方,分别树有各种碑记,其中有诗碑、记事碑、记功碑、捐题碑以及各个名家题词手迹碑记等。在山上的断崖处,还有摩崖石刻,这些建筑群体和石刻群体,结构有序,典雅大方,颇有风韵。观山寺群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观山寺、玉泉寺等,但由于历遭严重破坏。目前尚存的只有玉泉寺、吕祖殿、潘仙殿、报德祠,其余的建筑被破坏拆除。但山光水色,景貌依然。观山寺群是以道教为主体的宗教群体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林林总总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名目繁多,结构复杂。代表着相应宗教信仰的宗教建筑也遍布各地,其中佛教和道教尤为突出。观山寺群是属于道教……[详细]
53、潘仙祠
潘仙祠
  潘仙祠位于高州市区文明路冼太庙东侧,为纪念西晋时代岭南道教先驱者潘茂名而建。潘茂名,潘州(今高州市)人,永嘉中入山,遇仙翁点化,授其长生不老之法。他按其仙翁指点,采药炼丹,救苦救难,最后乘坐石船飞升而去。潘茂名飞升仙去后,当地群众创建有10多座不同风格的纪念建筑,以志纪念。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山的东山寺,潘坡的潘仙亭,笔架山的潘仙亭,城西的仙易亭,观山的潘仙殿等。潘仙祠是潘茂名综合型的纪念建筑,原为潘仙亭,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公元1621)。崇祯十年(公元1637),扩其亭为潘仙祠。潘仙祠原为单进建筑。祠前面建有广福庙。广福庙前有潘茂名的石船丹灶遗迹。潘仙祠原与石船丹灶相隔,灵气不通,而且祠路要从冼太庙左边进入,又为冼庙所压。后来,为了开通气脉,便将广福庙迁走,原广福庙址归入潘仙祠,专祀潘仙,以翕聚一邑之灵秀。修建后的潘仙祠,共分三进,总进深47米,面阔9.5米。正殿为双层楼阁式建筑,中……[详细]
余锡三武显公祠
  余锡三武显公祠:此屋位于信宜市朱砂镇双砥村,占地4000多平方米,三座共99间,青砖石木结构,至今保存完整。此屋中间为余氏祠堂,两边为附建筑,主要用作住房,与中间连为一体,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余锡三公当时为朝廷武显大夫,属于军队后勤财务官职,是大地主,曾在广西容县就拥有100担租田出租。据说该屋始建于1921年,到解放仍未完工,工程建设前后历时28年,现仍有人居住,但全部是其他姓人,解放后,政府已将此屋分给群众并落实房产证。如今每年祭祖时,余姓人仍会来到该屋门楼前拜祭。……[详细]
高州三塔
  高州三塔均位于高梁古郡高州市市区内,据《高州史》记载:环城有三塔,北曰艮塔,东曰文光,西南曰宝光。艮塔、文光乃清时建造,文光塔又称文笔塔,相传高州读书人多出秀才是因为有文光塔(笔)、学砚塘(砚、墨)以及笔架山(笔架)这“文房三宝”。宝光塔建于明朝万历。塔高65.805米,为全国第二高塔。塔身双层,浮图九级。熠熠闪光,别具特色。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公元1993年由高州政府再次重修,塔貌焕然一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