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旅游

株洲市文物古迹介绍

1、炎帝陵 A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陵
  炎帝陵又称“天子坟”,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他开发了华夏的原始农业,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他创造木制耒耜,教民耕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他还利用火为人类造福,制造乐器,倡导物质交换。炎帝在历史传说中是与农、工、商、医、文等各领域的发明创造分不开的一位神祉,因而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炎帝陵旅游区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9公里的鹿原陂,陵区面积5平方公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炎帝陵殿共分五进:第一进为午门,门内有丹墀,左右两廓为碑房,树历代告佘文碑;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正殿,重檐歇山顶;第四进为墓碑亭,竖有石刻墓碑“炎帝神农氏之墓”;第五……[详细]
芋园文化旅游景区(李立三故居)
  故居位于渌江乡福建围村。1891年,立三祖父元吉购置,土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2355平方米,建筑面积922平方米,座东朝西,黄色围墙,八字柴门,门额题“芋园”。门联为“春华秋实,日升月恒”。进柴门15米为正屋,大门石刻门额由原中央总书记题“李立三同志故居”。为纪念其革命功勋,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拨款19万余元,按原貌修复李立三故居,设陈列馆展览其生平事迹,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故居前厅过天井为正堂屋,正面墙台桌上,陈设李立三半身塑像。左横堂屋两侧,对称4房,分别为立三及其父母与弟妹卧室。右横屋及住房,现为辅助陈列室,陈列230多件实物、照片、文字资料,介绍立三同志艰苦奋斗一生的业绩。1999年11月1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纪念李立三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总工会主席-出席并讲话。11月18日,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详细]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县(州)署衙,始建于宋代中叶,占地10521平方米。地处湘赣要冲的茶陵县,是井冈山的西部屏障。当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上安家后,毛泽东便将攻打茶陵作为向外发展的首选目标。趁着驻守茶陵的国民党正规军调走之机,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主力近500人在团长陈皓等率领下,胜利攻占茶陵县城。这是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之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工农革命军进城后,陈皓等领导人缺乏管理经验,他们不做群众工作,仅委派了一个县长,完全按旧政府一套制度行事,部队所需经费仍由商会摊派。宛希先在力促中共茶陵县委成立和工农群众组织恢复的同时,目睹了新成立的茶陵县政府种种弊端,以及陈皓等军官的所作所为,甚为忧虑,写信嘱人送交远在茅坪的毛泽东。毛泽东立即复信宛希先,指示:由部队派人当县长是不对的,不能按国民党那一套办。要成立工农兵政府。要保护商店……[详细]
杨得志故居
  杨得志故居位于株洲市株洲县南洲镇湘渌村(原南阳桥乡三望冲村)。1911年1月,杨得志出生于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县南洲镇)。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纵队司令员、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19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济南军区、武汉军区、昆明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为纪念杨得志诞生100周年,2010年,株洲县委、县政府修缮了--故居,同时在故居旁设立杨得志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将军遗物和相关历史资料。杨得志故居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株洲秋瑾故居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年代为清。株洲秋瑾故居,文革前保存完好,后因分由四家单位使用,单位进行改造而损坏。现经修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896年秋瑾的父亲做主,将她嫁入湘潭县富绅之子王子芳。婚房即今天的株洲秋瑾故居(株洲早处归湘潭县管辖)当年名叫“大冲别墅”,秋瑾取名“槐庭”,即现在的株洲市石峰区清水街道办事处大冲村。在这里,秋瑾哺育一儿一女,儿子名王沅德;女儿名王灿芝。秋瑾在这里常读谭嗣同、陈天华等人的文章,从此萌发革命思想。她体察民间疾苦,坚持读书习武,结交仁人志士,并从这里走出去,远赴东洋求学,毅然参加革命,成就为一代豪杰,旷世女侠。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国家为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据1977年10月台北出版的《湖南文献》记载:1939年王沅德应时任昭阳乡乡长所求,将“大冲别墅”无条件赠与新群中学为校……[详细]
晓塘古城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据相关记载和考证,境内城池较多,自东往西逐渐迁移:早在战国中晚期,在距现县城东北49公里的晓塘村修筑了楚国东南部的防御和对外扩张重要军事城池——晓塘古城;西汉初期,茶陵候刘沂在今火田镇修筑“茶王城”;五代时期,马殷自封称王,在今高陇镇古城村筑“马王成”;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邓宜在今思聪街道办事处大兴村筑“金州城”;南宋绍定年间,知县刘子迈在今云阳街道办事处前进村筑“茶陵古城”,该城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茶陵古城才逐渐被“遗弃”,县治中心往西迁移了3公里。下面,我就晓塘古城做详细解说:从茶陵县城出发沿泉南高速或S320省道行驶约20分钟到……[详细]
醴陵先农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先农坛——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位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区东正街28号。清雍正五年(1727年),醴陵在五里牌籍田旁建神农殿。籍田为天子、诸侯和地方政府征用劳役耕种的国有田。春耕前,皇帝、诸侯、地方行政长官在先农坛开祭后,在殿前象征性执犁三耕,表示朝廷重农,为春耕开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先农坛于城东现址,占地95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前厅有兰门,过丹墀为正殿,丹墀两边有近3米宽回廊连接前厅和正殿。先农坛东有启春(春牛)坪,为迎春时陈列芒神和春牛场地。大革命时期,先农坛为中共醴陵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县农民协会机关驻地。正殿左厢房为县农协委员会长孙筱山卧室。前厅右侧室为农会接待室,左为县农协副委员长唐寄凡办公室兼卧室。从左室穿过道通中共醴陵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罗学瓒办公室兼卧室,也是毛泽东来醴陵考察农民运动时的卧室和办公室。1927年1月27日至2月4日,毛泽东来醴陵考察农民运……[详细]
渌江书院
  【渌江书院】是我省著名的书院之一,是在宋元明三代学宫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创建起来的,迄今有250年历史,是公园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院内古树参天,蔚然深秀。文星朗耀,名硕辈出。里面有靖兴寺、宋名臣祠等著名古建筑。南宋学者张南轩、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时,醴陵进士吴猎与他们交游甚密。吴猎先从张南轩学,后拜朱熹为师。朱熹任潭州知府时,曾聘他的学生、醴陵学者黎贵臣掌岳麓书院。由于醴陵学者与岳麓书院人事交往密切,“醴人望风景从”,兴办书院。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两次来醴讲学。一次是乾道三年(1167)往潭州访问张拭回来,另一次是绍熙五年(1194)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时。两次来醴都在醴陵渌江书院前身之学宫讲学,宣传理学思想。书院前有千年古樟,古樟下刻有明王守仁在醴之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门前是悠悠流过的渌江。渌江书院设……[详细]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山改为洣泉,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沈道宽将书院迁建至北门外校场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年),邑绅万典璋将书院迁回原址,复名洣泉,此后洣泉书院兴学不断,当时书院有学田272亩,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经费,著名的山长有安仁周元和、宁乡王开卓等,清朝末年洣泉书院被改为第一高级小学堂。洣泉书院处于洣水发源地,背青台、面鹿原,遥望云秋,诸山而列,书院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对称,屋檐施石沟滴水,封火山墙,房檐四角起翘高挑,玲珑别致,属江南清初祠堂建筑形式。洣泉书院大门两侧镌制的对联,莫……[详细]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毛泽东主持首次“支部建在连上”旧址(叶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从中发现、考察、培养了一批建党积极分子。部队到达酃县水口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各连党代表也在战士中发现、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积极分子,毛泽东感到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部队连续发生逃跑事件,将支部建在连上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10月15日上午,毛泽东主持召开连以上党代表会议。他在会上指出:部队连续发生干部和战士逃跑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政治工作完全抓不到士兵,一遇到困难,就经不起考验。总结其中的教训,我们只有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把党的领导……[详细]
湘赣革命根据地旧址
  湘赣革命根据地(xiānɡɡànɡémìnɡɡēnjùdì)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基础上,于1930年2月至1934年8月建立发展起来的。根据地位于赣江以西,株萍铁路和袁水以南,粤汉铁路以东,大余以北湘赣边界,包括湖南的茶陵、攸县、酃县、醴陵、耒阳、资兴、郴县、桂阳、宜章9个县及长湘区委,江西的永新、宁冈、莲花、安福、遂川、吉安、萍乡、新余、宜春、峡江、分宜、上犹、崇文、万安、信丰、大余等16个县,共计25个县,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基本苏区人口100余万。境内山高林密,水网交织,南北走向的罗霄山脉,横卧于湘赣两省边界。连绵不断的崇高峻岭,险要的地势,丰富的物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游击战争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929年1月,红军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进后,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各县赤卫队,在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特别委员会领导下,经过两年的……[详细]
中村军民诉苦大会旧址
  中村军民诉苦大会旧址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小铺头组。1928年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策应湘南起义,在酃县中村集结。一天上午,毛泽东带领几名战士,挑着从土豪家没收的粮食、衣物,来到联西村穷得揭不开锅的叶老汉家。几名战士走进破旧不堪、黑咕隆咚的矮屋,对叶老汉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是专门帮助穷人闹翻身的部队。听农民兄弟说,你家早就断粮了。所以,毛委员今天特意送来一点粮食和衣服,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打土豪没收过来的,请您老人家收下吧。”叶老汉忙说:“不要,不要!”毛泽东知道老人家有顾虑,便亲切地对他说:“老人家,你别害怕,粮食是穷人种的,布是穷人织的,今天,我们从土豪劣绅家夺回来分给穷苦农民,叫物归原主。”叶老汉还是不敢收。毛泽东深知其中原因,他叫一名战士找来一把筷子,先取出一根递给叶老汉折,叶老汉没费吹灰之力,就“叭”的一声,把这根筷子折断了。接着,毛泽东把剩下的一把筷子……[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湘南特委的军事部周鲁来到井冈山,指责毛泽东躲在井冈山,没有一点发展前途,并传达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消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撤消前委,改组为师委,由何挺颖任书记,毛泽东任师长,并命令立即开往湘南,策应湘南起义。1928年3月18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到达中村,师部设周家祠。工农革命军到达中村前后,军内和党内不少同志对湘南特委的指责和强令部队开往湘南,对撤消前委和毛泽东的前委书记职务,甚至传说,毛泽东开除了党籍,而心存不满和怨气,并议论纷纷。为了让部队了解事实-,统一部队的思想和行动。3月19日晚,毛泽东、何挺颖在周南学校主持召开了工农革命军第1师师委和中共酃县特别区委联席会议。毛泽东说:“3月上旬,湘南特委派周鲁来到宁冈,向……[详细]
雩江书院
  雩江书院位于秩堂镇毗塘村洲头岭,是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茶乡三都(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都)公建的学堂,也是茶陵县38所古代书院中唯一完整保存的书院。因脉自雩山,蜿蜓而来,林木葱茏,雩水萦绕其前,故取名雩江书院。秩堂镇位于湖南省茶陵县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东北与江西省莲花、永新两县接壤,西南与高陇镇、严塘镇为邻。因明清两代连出李东阳、张治、彭维新三位大学士,有“三大学士故里”之称。书院坐东朝西,四周良田环绕,系青砖、青瓦和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栋顶建骑马垛,有前厅、中堂、后堂、左厢房、右厢房等,中堂有4根大圆木堂柱,直达堂顶,左右各有一口4米见方的天井,全院共有大小房屋40间,总占地面积1136平方米,造型古典雅致。雩江书院虽为茶乡三都合办,实为彭世恕、龙俊寅牵头,刘、谭两姓相助倡建的族办书院。倡建者彭世恕,号亭生,监生,三都人士皆推重于他,其孙彭凤鸣、彭凤阶相继为庠士;龙俊寅……[详细]
醴陵文庙
  醴陵文庙位于醴陵市东正街。始建于宋,原址在青云山(现醴陵一中内),据民国版《醴陵县志·教育志》载:渌江书院原在朱子祠堂之右,背山面河,为宋、元、明学宫故址,乾隆初移建学宫。元大德十年(1306),知州张思敬在原址重建文庙,元末毁于兵。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黄彦正重建,明末清初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张法礼、康熙四年(1665)知县张尊贤先后修茸,后毁于吴三桂之变;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682—1687)知县陈九畴、赖彦超,三十七年(1698)知县蒋晟陆续修建;乾隆八年(1743),知县段一控迁文庙于何家码头今址;后又经过五次修葺或扩建;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薛振钰购庙旁余地,拓基扩建,前辟广场,外筑围墙,占地约250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现存文庙仅余大成殿及10间厢房,其他建筑,均于1972年拆除。正面大成门并列5门,门前台基宽约3.5米。进大成门过前厅为庭院,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