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旅游

株洲市文物古迹介绍

杨家洲汉墓群
  杨家洲汉墓群 时代为汉。位于湖南省攸县网岭镇。 杨家洲船形汉墓群,在1985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经调查,杨家洲船形墓群呈椭圆形,周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中间盆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这块土地上,保存着西周至两汉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有篮纹灰陶陶拍、陶罐等器物残片。有近100座大小古墓葬,其中有3座特大墓葬。墓葬凸于地面,呈“L”形,东西向。经测量,墓群总面积达23.75万平方米,东向墓葬呈半圆形,在封土堆四周农民取土时暴露出有夯土痕迹的断面,东、南部亦有夯土痕迹。上层为红色,二层为黄色,三层为红色,四层为灰白色夹青炭土等。现有封土堆高2.7米,底径60米,面积450平方米。正西方的墓葬较大,农民在附近建房挖沟,但封土堆保存完好,并满植杉林,封土堆底径32米,高6.9米,面积1925平方米。在上述大墓旁有一暴露的券顶砖石墓,底径24米,券顶已损坏。上述三座墓葬面积最大,形状特殊,现……[详细]
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厂房,全称叫做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又叫大铁房、机器房,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粤汉铁路整理计划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认为株洲地处粤汉、浙赣、湘黔三条铁路的交汇处,对过往客运和货运列车的修理及配件供应均有优越地理条件,且株洲位于湘江河畔,物质丰富,取给方便。鉴于此民国政府资源委会规划在株洲筹建钢铁、铸铜、汽车、化工、电工等七大工厂,将株洲打造为“东方鲁尔区”。这次会议后便将粤汉铁路总机厂改设株洲(原在广州西村),由此拉开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建设步伐。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筹建工程由粤汉铁路管理局运输处处长程孝刚、机务处处长茅以新主持,开办费用构成为:铁道部拨款4.5万元,向本国银行借款75万元,向英庚款委员会拨借15万英镑(当时约合国币247.5万元,这笔钱只能用作订购英国机器设备)。另外还将粤汉铁路管理局原拟在广州筹建西村机厂在英国所购之厂房钢梁、机器、及……[详细]
43、起元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元塔
  起元塔为醴陵第一高塔,雄伟挺拔,朴素典雅,矗立于城南马背岭。高18.6米,砖灰结构,0式,8面,11级。底层直径5.3米,往上逐层递减。墙厚1.26米,拱门高1.8米,宽0.9米。塔内通空,每层塔檐叠涩为菱角状上翘。清咸丰元年(1815),邑人廖洪举倡建。起元塔始建于清咸丰六年(1851年)。该塔位于醴陵市城南西山办事处马背岭,马背岭属于玉屏山,玉屏山横亘城南,象一张屏风,渌江旧八景称为“南屏耸翠”。宋乾道年间醴陵籍贡士、朱熹的学生黎贵臣建有“昭文书院”。醴籍明朝诗人丁淑《游玉屏山》诗云:“南屏削玉当湘矗,瀑布如花洒壁斜。栈石截云遮鸟道,机声出树有人家。河横午夜潮归海,斗柄中天月散华。锄遍心田灌沧水,道人亦自有生涯。”1989年,起元塔被醴陵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起元塔晋升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起元塔为醴陵第一高塔,塔高22.14米,宽0.9米,塔内通空,每层……[详细]
独岭坳遗址
  独岭坳遗址位于茶陵县栆市乡虎形村9组与界首镇火星村8组、对江村2组的交接地带,东北距茶陵县城20公里,东南距炎帝陵50公里。遗址面积有2000余平方米。独坳岭周围是一块较为开阔的山间平原,一条无名小河从平原中部流过。平原外围为丘陵山冈。平原中部兀自突起一座小山,是为独岭坳。现在的独岭坳是一个普通的小山冈。这座7000年前就居住着100多人,曾经喧闹的聚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恢复了原始的寂静。坳上较平缓的地方种有农作物,地表散布有石器和陶片,坳的周围农田密布,独岭坳周围的平原地带有3个行政村,几百户人家,数千人口。1995年,考古人员在独岭坳的发掘,揭开了被尘封7000年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株洲史前人类的生活。整个遗址出土房基5座、墓葬34座、灰坑15个、卵石堆积1个、祭祀坑3个,以及大量的陶、石、骨、木器和动植物遗存,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史前聚落遗存。文化层最厚处近2.5米,证明古人类在此……[详细]
45、渌江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渌江桥
  渌江桥渌水桥初为木墩木梁,位于县衙前,经状元洲达城南。后毁于水。宝佑间(1253-1258),知县家遇在今渌江桥下游约50米处,建石墩木梁桥,长60丈,高5丈余,宽1丈6尺,改名渌江桥,北连今胜利路,南通今大同街,与今建国路相交处叫十字街。渌江桥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桥,也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渌江桥建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为交通要津。据《醴陵县志》记载:渌江桥不可一日无,也非一州一道之关系。江楚衢途往来商旅轮蹄络绎莫不向渡于此。现在渌江桥仍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历为吴楚要冲,且连通南北。南宋前,交通常阻于渌水。南宋绍兴六七年间(1136-1137),湖南安抚使赵善俊奏停渌水渡钱,说明当时有渡无桥。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诗人范成大(后任参知政事)经萍乡到醴陵,作《题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详细]
列宁室旧址
  攸县南岸列宁室旧址于1930年由当地富户陈寿康所建,座东北朝西南,总建筑面积为214.74平方米。2008年4月县政府征收整栋房屋,同年12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攸县苏区和湘赣根据地西翼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奉命来攸县鸾山南岸。旧址为1932年6月-1934年工农红军湘赣独立一师三团团部指挥驻地。为组织干部战士学习马列主义,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特将指挥所驻地左边一长屋辟为列宁室。在室内墙壁上 书写了《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和大量的革命宣传标语。据说墙大部分标语为肖克将军所书。红军撤离后屋主三子陈保元(土改时为地主)刻意保留,不准洗刷。土改时,列宁室分给了贫农贺石生。1970年,鸾山公社办点干部杨某发现旧址内有1932年时期大量革命标语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县政府将其收为国有加以保护。1982年5月,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攸县宝宁寺
  宝宁寺中有享誉中国佛教界的“三绝”和“三奇”。三绝: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师塔,三是《宝宁寺志》和王夫之的《宝宁寺志叙》。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绿的观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千年古刹宝宁寺坐落在株洲攸县酒埠江风景区酒仙湖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黄丰桥镇乌井村。宝宁寺创建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一代佛学泰斗吴立民评价宝宁寺为“国宝”。门票·开放时间20元。交通从株洲中心汽车站乘坐汽车到达攸县,从早上6:20~18:50,每隔10分钟一班车,全程129公里,票价42元左右。……[详细]
耿传公祠
  --故居位于耿传公祠,系耿氏醴陵一脉的宗祠,始建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由正堂、左右偏堂和左右厢房组成,长71.4米,宽33米,共有三进八十一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采用湘东地区典型的庭园式布局,融入南方明清时期建筑的文化理念,设计巧妙,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是醴陵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醴陵市新规划的红色旅游和农耕文化展示区的一部分。2012年12月,醴陵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耿传公祠保护修缮工作。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完成建筑主体和配套工程建设,于2013年12月向公众免费开放。--家由于家境贫寒,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在耿氏宗亲照顾下借居祠堂,兼顾祠堂洒扫、房屋维修和香烛管理等事务。--是耿氏第十八代,1909年8月28日,在耿传公祠出生,并与家人在此寄居长达十二年。这里是他童年时期生活、学习和劳动的重要场所。耿传公祠现设有四个陈列室:《将……[详细]
守太一墓
  守太一墓 时间为1913年。位于醴陵市渌江书院后山坡,系著名的同盟会革命党人宁太一的墓冢。 墓石制,坐西朝东。石砌墓围后侧有汉白玉石碑,高1.47米,刻“显考宁太一老大人之墓”,墓前有方形石柱碑一通,高约3米,刻程潜手书“宁太一先生之墓”。今已断,残碑高1.3米。墓附近原有太一亭,已毁。原亭壁有青石碑两方,一为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褒扬令,另一为-院长于右任撰书的“宁太一烈士纪念碑”,现存渌江书院内。 宁太一(1883—1913),醴陵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宣传革命。当年冬因参加萍、浏、醴起义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主编《帝国日报》。民国2年(1913)因参加讨袁活动在武昌遇害,友人为其购棺入殓,归葬于此。民国25年(1936)重新修治坟墓,并建太一亭。 1959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25。……[详细]
株洲龙山寺
  湖南株洲龙山寺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文化路边,是株洲市区仅存的古老寺院。它始建于梁武帝时期,明朝万历年间重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再次重建。2003年起,思禅法师带领众弟子第四次对该寺进行了重建。龙山寺,庄严雄伟,香火兴盛,是株洲市的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和市内外信教群众朝圣礼拜的中心。从新华路文化路口进去,沿着老文化路前往党校方向,在东环新城小区前约300米左右,有一块并不醒目的招牌——龙山寺。从小路下坡,2分钟就到达目的地。当你站在龙山寺大雄宝殿前,你的第一印象就是震撼——雄伟的大殿,高高矗立在山巅之上;大殿两侧,建有大量的庙宇和香客住房,形成了一个庙宇建筑群,蔚为壮观。几个朋友大叹:闹市之中,竟有到南岳大庙之感!龙山寺所处之地就谓之为龙山,为罗霄山脉一支。地形从东南向西北缓斜,中部为一凹地,范围内东南北三面山丘环绕,北部较为平坦。从远处看,龙山之形状就像一条传说中的龙:龙头昂起,龙体粗壮,龙……[详细]
51、仙庾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庾塔
  仙庾塔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蝶屏乡。此为省内较好的石塔建筑之一。 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世人为降伏天妖,使五谷丰登,建塔于仙庾岭最高处,名为仙庾塔。当时有人认为,湖南自古以来武官多,文官少,此塔体如一支笔,故又名“文昌阁”,盼其后世文秀出众。塔曾遭受雷击,1991—1992年,当地政府拨款进行了维修。在仙庾山腰有纪念唐玄宗之孙李豫之妻沈珍珠为避“安史之乱”在此修行成仙而建的仙庾庙。 从仙庾庙拾级而上,可达仙庾塔。塔占地113平方米,为五级八方楼阁式花岗岩石塔。第一层四面辟半圆拱门,其余为一面开门,其他三间有窗。二层嵌有汉白玉质“文昌阁”匾额。飞檐翘角用花岗岩雕成的飞禽走兽。禽兽嘴衔铜风铃,微风吹动,幽幽铃声,极为动听。此塔制作精美,十分壮观。 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2-11。……[详细]
攸县凌云塔
  凌云塔,位于攸县县城西十公里攸县与衡东两县交界之处的鸭塘铺乡阴山港村,座落在米洣水河畔的马鞍山上。据清同治《攸县志》记载,建设于清嘉庆丙子二十一年(1816),为县令赵勷率合邑绅士建。凌云塔八方七层,高二十八米,基边长四点六米,占地面积一百零二平米。凌云塔塔基及第一层为红条石砌成,二层至七层是青砖砌成。阶梯右旋而上,直达顶层。登上塔顶,攸、衡两县边境风光,尽收眼底。由于地处攸县与衡东两县交界之处,与文明下、中、上三塔连成一线,甚为壮观。凌云塔是 “四塔”中建造时间最晚的一座,然而又是最大的一座。凌云塔整个塔体构筑为仿楼阁式,建筑工艺精湛,气势雄伟。因年代久远,凌云塔的风化和损毁比较严重。攸县决定维修凌云塔。2009年马鞍山凌云塔修缮一新,现塔身高为29.3米。1982年,凌云塔被列为攸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株洲攸县凌云塔被列为株洲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3、醴陵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醴陵窑
  时代:宋至民国醴陵窑(山嘴窑址、卢家湾窑址、月形湾窑址),瓷生产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从事陶器生产的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由于醴陵瓷土资源的优良、丰富,从事制陶业人员日益增多,不断改进烧制技法。清末民初,醴陵瓷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醴陵釉下五彩是对传统釉下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其色泽极为丰富,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和黑、白、茶、灰等各色,且每一种颜色又有不同的品类,艳而不俗,淡而有神;根据不同题材,既可古朴典雅,又可鲜丽浓艳,能满足不同的需要。特有的色泽,使瓷器具有清丽明艳的独有风格。醴陵窑因其浓厚的官府背景与渊源,被人们誉为“官窑”。特别是解放后具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辉煌经历和无可比拟的崇高地位,更增添了其神秘感和神圣感,被称为当代“官窑”“国瓷”。……[详细]
汪家古井
  两汉以来,朱亭古镇逐渐成为攸、湘、衡、醴货物集散地,人口渐渐稠密,明洪武年初,汪氏祖先因为战乱从安徽迁居到原隶属于湘潭的朱亭。由于朱亭古镇繁华热闹,人口众多,地理位置是前临湘江,背靠狮子山,每当湘江涨水,江水浑浊,居民饮水困难,古人曾先后挖掘几口古井以供饮用,如汪家井、吕家井、松柏林井、泉佳岭井等数处,其中松柏林井和泉佳岭井在修京广铁路隧道时被掩埋,吕家井位于镇上港街居委会,砌筑于清代,井旁立有小庙,井水甘冽,常年不断,至今仍是古街居民的饮用水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负盛名的当数汪家井,此井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家古井位于朱亭镇古色古香的港街一处低洼地,紧靠河港,高出河面约1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年代较久远,历代有维修且有碑记,至今仍在使用,是株洲市首次发现的年代较早的古井,在湖南省内也尚属少见。作为留存极少且保存较好的古代饮水工程,它填补了我市历史文物古井类别的空白,……[详细]
55、重兴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兴桥
  2009年11月25日,攸县文物所文物普查人员在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重兴组发现一座距今已有885年、保存状况良好的古桥——重兴桥。同治版《攸县志》载:重兴桥,县西,距县25里,宋宣和六年(1124)由保宁仁勇禅师倡建,明洪武元年(1368)沈氏重修。据此,该县文物普查队展开调查和走访,终于找到这座古桥。专家称,这是该县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座主桥与引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古代桥梁,因其风格迥异,具有较高的历史、工艺及人文价值。现场测量表明,重兴桥全长56.9米,主桥东西向,单拱,直肩,长13.9米,宽3.6米。拱高3.6米,跨6.9米。桥面弧形,用三合土掺糯米汁夹碎石铺筑。引桥在主桥东端,南北向,长43米,宽1.4米,高2.8米。存六拱,跨度为2.6米至3.5米。桥础和两端护岸用红砂岩条石构筑,其余均用青砖筑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