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 > 炎陵县旅游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
洣泉书院(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原名黄龙书院。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县周仁魁重修,并拔官田充实经费,更名为烈山书院。嘉庆二年(1797年)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因县有洣水发源南境之根索岭下自东南流入西北,贯穿县境,于是取学者诚能如泉之涓涓不息,则百川学海无不可至之意,将烈山改为洣泉,道光五年(1825年)知县沈道宽将书院迁建至北门外校场坪改名酃湖。同治二年(1863年),邑绅万典璋将书院迁回原址,复名洣泉,此后洣泉书院兴学不断,当时书院有学田272亩,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经费,著名的山长有安仁周元和、宁乡王开卓等,清朝末年洣泉书院被改为第一高级小学堂。

洣泉书院处于洣水发源地,背青台、面鹿原,遥望云秋,诸山而列,书院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两厢房对称,屋檐施石沟滴水,封火山墙,房檐四角起翘高挑,玲珑别致,属江南清初祠堂建筑形式。洣泉书院大门两侧镌制的对联,"莫叹山城书院小,缘仪楚地圣贤多",道出了洣泉书院朴实典雅的建筑风格和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

洣泉书院为土木结构,三进两厢式建筑,建筑面积1942㎡,两厢为学生学舍,有大小房间58间,或许正因为狭小而恰恰给人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寒窗书香气氛,整个书院古朴幽静,校舍之间有走廊相环,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圆木柱威武挺立于两侧,气势非凡,院内古树苍绿青翠,后院有花坛,鱼池装饰别有一番情趣。

站在大门口一眼望去,建筑中轴设有大门、讲堂、大成殿三进,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书院一进为天井式室内庭院,院内两株古桂花树,每到农历8月便是满院芳香,入大门沿回廊,经讲堂两旁狭长的通廊,可进入大成殿和东西斋舍,交通流线明确合理动静相宜。二进是中厅,即书院的核心部分讲堂,为历代老师授课的场所,门首高悬一块木匾"魁星点斗",为道光年间大清翰林孔继勋在此讲学时所题,目的自然是希望学子们,学有所成,金榜题名。讲堂两边的走廊上方是拱形门。

过讲堂后左右有两个对称布局的天井,洣泉书院共有天井11个,大小不一,变化多样,这些天井不仅巧妙地解决了屋顶排水问题,且收到了很好的采光、通风的效果。

正面为大成殿,殿内中原设有孔子神位,两侧为先生寝房,洣泉书院大成殿的后侧,原是书院老师的住室,左右两间、中间为天井,花池是整个书院的后花园,在书院的东侧斋舍,共有号舍20间,每间不足5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斗室,两侧斋舍与此对称布局,形制大小及数量基本一致,生员每两人一间,寒窗苦读,斋舍有时也兼作考场,自宋至清,炎陵考取进士11人,举人43人,贡生374人,大部分人都在洣泉书院就读过,可以说洣泉书院不仅是颇有古色古香民俗文化特色的观光胜地和学子成才的摇篮。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历史见证,启迪后人的宣传教育阵地。

一九二八年三月中旬,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次攻克炎陵县城,打开了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群众。在洣泉书院前大操坪召开千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传工农革命军是为穷人闹翻身求解放的军队,宣传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号召贫苦人民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

1996年洣泉书院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洣书院一直为炎陵县文化重地,昔日学子土人荟萃于此,人才辈出,正如洣泉之涓涓之不息,皆赖于此书院。


>>鹿原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