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仓山区旅游

仓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陈靖姑故居
  顺天圣母陈靖姑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工农路72号,系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出生地。相传唐朝陈靖姑因学习了闾山道法,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尤以“救产护胎”著称,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民间尊称她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等,是妇女安胎生育的保护神。现存故居为2004年翻修,占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现存正殿、龙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筑,常年百花争妍、绿竹长青。正殿是木构架式内供奉顺天圣母、圆通自在天尊、圣父圣母、三十六婆官等诸天神圣。殿中悬挂着“顺懿应天”、“崇福佑民”、“母地生灵”等牌匾。龙泉古井为唐朝至今的古迹,顺天圣母陈靖姑自幼食用此井水成长。古井为溶洞式水井,井底与众不同,藏有一个罕见的巨大涵洞,而且井水与闽江龙潭角祈雨处相通,常年是活水丰盈,所以至今清澈甘甜。陈靖姑故居内新建了一座“百花园”,园内摆满了当地市民送来的各类盆裁鲜花,再现了历史上福州民间“请花”和“送花”……[详细]
台屿陈东忠烈祠
  台屿陈东忠烈祠陈东忠烈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是福建唯一的供祀宋代民族英烈陈东(神号正一陈真君)的祠庙,为前后三进纵深六十米的传统乡村祠庙式建筑。2015年1月公布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陈东忠烈祠,建于台屿村台山西麓,颇具规模。祠庙为前后三进纵深六十米的传统乡村祠庙式古建筑,古朴壮丽。正门墙上石刻直碑“陈东忠烈祠”,横碑“台山文殊庙”。首进为戏台厅,戏台正中悬着“曲谱阳春”金字横匾。两边柱联为民国时台屿一位才气横溢的塾师撰写,文采华丽,意境深远,如“方寸地盘幻出大千世界,须臾戏剧判成凡百忠奸”、“檀板声中合座连翩群屐,梨园香里众仙同咏霓裳”等,堪称中国戏剧联句中的佳品。戏台正上方的圆形藻井,规格宏大,构造精巧,为福州地区现存的规格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古藻井之一。藻井直径5.2米,高3米,采层有15级,木刻装饰的花卉、鸟兽、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戏台厅的后边与二进的连接处,有多副……[详细]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位于仓山区梅坞路57号某楼盘院内(原为汇丰弄1号),建于清同治年间。时为汇丰银行在福州所设分理处,现存办公楼为二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殖民地柱廊式建筑。2009年修复,现为仓山区文化馆。2013年1月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六年(1867年)汇丰银行在福州设分理处,行址设于南台大岭顶汇丰弄1号,同治七年(1868年)升格为分行,经理是英国人F·G·Walker,属上海汇丰银行管辖。抗日战争期间,该行于民国31年(1942年)迁往重庆市,抗战胜利后又迁回福州复业。汇丰银行系外汇指定银行,经营业务除侨汇及进出口外汇外,主要办理榕沪、榕津木材、笋干及茶叶等押汇。存款只有义和、天祥两洋行(均为英资洋行),以及英国圣公会、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及教会所属各学校、医院等机关存款。1945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SACO)部队驻扎在福州期间,曾使用……[详细]
仓山烟台山近代建筑群
  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烟台山,清—民国年间建。由乐群楼、美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汇丰银行福州分行、英华中学美志楼、英华中学小礼堂、私立协和大学、兰记脱胎漆器店等旧址组成。烟台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范围以建筑四周各外延30米。2013年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乐群楼,亦称“弹子房”、美国船员俱乐部,位于乐群路,1854—1859年由烟台山附近以英国为主的各洋人领事馆集资兴建,二层,占地面积620平方米,是中国较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美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麦园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砖石结构,西式三层楼及地下室,粉淡黄色墙,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公园路,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二层砖木结构,东欧建筑式样,占地面积289平方米。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位于上藤路,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西式建筑,占地面积800平方米。英华中学美志楼,原称芝美楼,位于乐……[详细]
螺江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为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出资倡建。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1992年11月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江陈氏最早是陈广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从新宁(今长乐玉溪)迁来,“吾螺之分支于陈店而上溯玉溪”(陈宝深语)。至于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便独树一帜,取居住地名而称“螺江陈氏”。以陈广为开基祖。广号巨源,明赠征仕郎。传孙五人:曙、暄、映、晔、暎,是为恭、从、明、聪、睿五房之祖。再传而长房又衍为三派,合之为七房。后代子孙以此七房为祖,繁衍生息。“江山代有才人出”,仅从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个进士,一百零八个举人,可谓人才济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深兄弟六科甲,真是占尽风流。陈氏子孙中……[详细]
福州玄帝庙
  明朝永乐帝朱棣,于永乐十年(1412年)下了一道圣旨,张贴黄榜,昭示天下兴建玄帝庙。于是福州官府便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屏山镇海楼上奉祀玄帝。玄帝又称玄武帝、真武帝,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属于“水”,所以民间又称为“水帝”,位于城北。而屏山正是福州城中轴线的正北,以与城南的火帝庙(可惜已被折毁)遥相呼应,带有希望福州城免受水火之灾患的良好祝愿。随后,福州镇守崔安,在西湖畔建“玄帝行宫”,并在玄帝殿左右配祀三国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与五显帝。明万历间,又在鼓楼之右建崇真君祠,内祀玄帝。同时,在今仓山望北台(俗称黄柏台)上建有一座规模壮观的玄帝庙。今除尚保存较好的殿堂外,还有一块刻于明代的古碑,详载其历史,成了不可多得的文物,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福州著名乡土诗人魏杰,在参观望北台玄帝庙后,吟了一首诗:“岭头玄帝阙,江底白龙宫。山势朝城北,涛声涌海东。高僧琴不……[详细]
怀安五帝庙
  怀安五帝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的怀安半岛,为供奉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的祠庙。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为608平方米,内有戏台、天井、钟鼓楼(龛楼)、正堂、后殿、侧院等。大门为牌楼式,上有卷书;戏台歇山顶;正座封火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部分构件为明代遗迹,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游廊两侧瓦面挡水墙上有泥塑人物浮雕,雕刻精美。2015年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怀安五帝庙供奉的是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即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五人。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具福州地区传统古建筑风格。清代,该五帝庙曾经改供奉关帝以躲避满清官府对于民间“淫祀”的毁禁。1949年后,在“破四旧”、“反封建迷信”等运动中,五帝庙正常的祭祀活动被制止,庙宇曾被占用作生产队仓库及羊圈。1995年,福建融侨房地产有限公司对怀安进行了全村拆迁,在拆……[详细]
林森公馆
  林森公馆在福州仓山程埔头的七星巷,一片新盖的小区前,有一栋三层的老式西洋建筑,孤零零地立在巷边,和新小区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刚升级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林森公馆。在仓山,有很多类似的老洋房,很少人把这一栋房子和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林森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他也是迄今为止福州籍最大的“官”———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2年之久。孙中山病逝,林森任南京中山陵总监修,他还主持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然而这座公馆却不是林森本人修建的。林森为官清廉,虽然当了“元首”,仍很清贫,当时的建设部长才专门为他建了这座公馆。公馆建筑呈“T”字形,占地380平方米。进入公馆大院,三层小洋房的全貌出现在眼前。大门两米多宽,边上是西洋式石柱,房子内全是木质地板。进入大门内,这里是原来的厅堂,墙壁右下方还保留着原有的壁炉。厅堂两侧是厢房,门都锁着,从门缝里望进去,里面都是空的,地板上都是灰尘。穿过厅堂,里面还有一道……[详细]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始创初建时,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据说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曾数度遭灾被焚。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会昌五年(845年),整饬天下佛寺,一州只准保留一寺,当时开元寺在福州规模最大,得以保存。1979年重修后,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开元寺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在开元寺铁佛殿内有一尊铁铸的“阿弥陀佛”坐像。像身披袈裟,螺髻敞胸,两耳垂肩,迭掌合坐在莲花台上,外表贴金,法相庄严肃穆,体现唐代风格。寺内有副名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九百多年前这尊10万斤的大铁佛是……[详细]
梁厝永盛梁氏宗祠
  梁厝永盛梁氏宗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梁厝村,始建于宋隆兴元年(1163),系理学家朱熹与挚友梁汝嘉择地所建,朱熹为祠堂题写堂号“贻燕堂”,内设讲学堂;元至志二年(1322)重修;梁氏十四世始祖翰林学士梁恩观回乡祭祖修家谱时筹建;民国十一年(1922),族人又募捐重修;民国期间,宗祠曾作为校舍;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宗祠作为仓库使用。改革开放后,于1987年由族人梁敬錞捐款再次重修。建筑坐西朝东,占地693平方米。由祠埕、门厅、戏台、天井、醮楼、祭厅组成。祠门前有158平方米祠埕,门墙上部为近代式,上有女儿墙;大门两侧有一对陶瓷酒盏拼镶的白象。进祠门有一戏台,四坡顶,戏台后部雕刻拼花十分精美。戏台上有凤凰池。戏台前有天井。祠堂厅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屋架结构为穿斗减柱造式。正中设神主龛,厅上悬挂清帝赐梁章矩的“三福”方匾、孙中山提予梁瑞庭的“急公好义”、萨镇冰题的“燕翼贻谋”。游廊……[详细]
高湖南湖郑氏宗祠
  高湖南湖郑氏宗祠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高湖市场旁,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吏部验封司郑善夫捐资倡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修。占地854平方米,南偏东85度,由门楼、前厅、厅堂、厢房、天井等组成。门楼为牌楼形式,檐下如意斗拱出跳,重檐悬山顶,大门处有一对石抱鼓。进门处有龙凤藻井,两边游廊,第一进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均穿斗式构架,双坡顶。原先戏台已倒塌,照壁已被更改。原有林则徐书的《南湖郑氏祭田记》碑一通,现立于福州于山碑廊。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祠庙建筑的重要实例之南湖郑氏以郑露、郑庄、郑淑为宗。露、庄、淑,世称“南湖三先生”,郑昭于晋时为泉建刺史,过莆口,爱其风土,乃迁祖坟于南山,当时并未安家于此。唐天宝二年(743),三先生为避李承昭之难自侯官徙永泰,又由永泰至莆田,结庐于其祖坟旁,南山下有湖,是为南湖,三先生遂于南湖设讲堂以修儒业……[详细]
螺洲陈氏五楼及宗祠
  螺洲陈氏五楼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沧趣楼、赐书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南偏西20度;其中赐书楼,前后两进,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层楼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三柱带前后廊,内珍藏御赐陈若霖的书籍;其后为还读楼,二层楼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楼下架空,楼上为陈宝琛藏书之所;东侧为晞楼,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三面游廊。其南建露台为陈宝琛纳凉赏月之所。晞楼之北为北望楼,建于民国初,以示“思君”,分前后两栋,均五脊四坡顶,南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北楼面阔四间,进深一间,因其结构精巧,俗……[详细]
阳岐尚书祖庙
  阳岐尚书祖庙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凤鸣山南麓,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原为凤鸣寺,民国9年(1920)由严复倡资重建,改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尚书祖庙”。建筑群占地3805平方米,由尚书祖庙大殿、毓麟宫、忠肃祠三座建筑组成。毓麟宫曾全部倒塌,忠肃祠曾为工厂,现均已恢复重修。祖庙封火山墙,门额有严复题字,内有陈宝琛、郑孝胥、李厚基、叶大庆、王仁堪等书写的石楹联,庙祀南宋爱国志士陈文龙。由戏台、藻井、祭厅、中天井、大殿组成,第二进、三进主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东侧为敏麟宫,由、天井、酒楼、三宝殿、毓麟宫、观音殿组成。第二进、三进主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西侧为忠肃祠,由屏风门、回廊、天井、前厅、行乐宫组成。回廊上建有钟鼓楼式廊亭,前厅、行乐宫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主祠前方庙埕上建有两座碑亭……[详细]
濂江林见泉祠
  濂江林见泉祠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濂江村,又称林庭榆家庙,明万历六年(1578)仲夏由林庭榆之子林熔建造,曾为林浦村木料加工厂,1990年重修。南偏西18度,占地285平方米。庙为木结构,坐东向西,由门楼、天井、披榭、大厅等组成。门楼为牌楼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额匾楷书:“见泉林公家庙,明万历万寅仲夏吉建”。明正德谥文安你瀚吏部尚书,改南京后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兄庭桂、庚子举人,赠南京前军都督都事,兄庭,谥康懿,工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兄庭楷。四品顶戴,授常熟知县、泰州同知。余授琼州推官,补广东潮府州推官。弟庭,四品顶戴,授浙江绍兴府上虞知县。弟庭枝,乙卯举人。弟庭机,谥文僖,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侄烃,礼部侍郎,升南京工部尚书兼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侄炀,南京前军都督府都事。子文修,即国子监博士。进门为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减柱造构架,双坡顶,两边及后部设封火山墙,庭院、……[详细]
怀安相公庙
  怀安相公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石山西麓马尾道,面临大江,庙右下侧江边有块岩石高广平坦,闽江经此分南北二港。建于清代,占地1021平方米,庙宇坐东向西,木构,系由城隍庙、提统抚、天盛院三部分组成的建筑群。庙、庑、院并列,提统抚居中,城隍庙居左、天盛院居右,四周设风火墙。庙内佛像已毁。提统抚面宽三间,进深五柱,上为双坡顶。内有戏台、厢楼、大殿、后院,除戏台已被拆除外,其余原保存尚好。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同单檐悬山顶。前有覆龟亭,两厢为醮楼。城隍庙内设门房、天井、殿堂。庙内的佛像已毁,80年代曾作为蘑菇场。现存庙宇为清代建筑,始建年间不详。庙边右前侧20多米处的江边岩石上“南无阿弥陀佛。录己酉孟冬……”及“芋原”、“放生”3块摩崖石刻,庙位于怀安县衙署西北约300米处,民国《福建通志邮译志》记载:芋原驿在怀安县治之西北。天盛院较为简朴,类似厢房建筑,破损较严重。庙旁有清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