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休宁县旅游

休宁县文物古迹介绍

休宁县古城岩
  古城岩,坐落在休宁县万安镇东侧,以众多的古迹遗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寿山旭日的奇特景观而闻名于世。国家AAAA级古城岩景区由香港金利嘉有限公司投资修建开放。景区内的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古门楼、古牌楼、古桥、古塔等和汪王故宫、朱元璋避难洞、练心石、半亭、方丛竹等遗址及气势宏伟的万寿塔和谐布局,互为映衬,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充分显示了古徽州古朴隽逸的风貌,精彩趣味的石雕、木雕、墨坊、罗盘制作等游客参与节目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更让游客如痴如醉,宛如走进了遥远的明清社会。古城岩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独特的景致成为众多影视媒体的拍摄基地,《小花》、《走出蓝水河》、《新四军》、《历史的天空》、《大清徽商》、《为奴隶的母亲》、《快乐中国》、《徽州》、《大祠堂》等影视作品均在此大量取景。……[详细]
齐云山石刻
  齐云山碑刻统位于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齐云山原有碑刻和摩岩石刻1400余处,现仅存462处,其中石碑206处,石刻256处。其余景区也有小量分布。遍布全山,以罗汉洞、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为多。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北宋大观年间的石刻,大多数为明、清两代的石刻和碑刻,约占总数的80%以上。石刻大多镌于悬崖绝壁之上,有的字大逾丈,有的字小如拳。其中镌刻于寿字岩处的“寿”字楷书,字径达230厘米。碑刻及石刻字体,楷、行、草、篆、隶俱全,流派纷呈,各具风格,镌刻工艺精湛。摩崖石刻位于西北鸡冠山峭壁上。面积约60平方米,按凹凸自成3阶,自上而下镌刻明正统二年(1437)、天顺五年(1461),成化七年(1471)分别为三监察御史张旭、张魁、张学御踢敕令。全楷书.大者盈尺,小者寸余,字体端正清秀,略有漫漶。原壁上还有解缙题诗,惜早年村民取石建屋毁去。山后有2石卓立如笏,称为双笏石。《御制齐云山玄天太素宫之碑》碑……[详细]
休宁状元阁
  休宁状元阁位于休宁县状元公园,状元阁是该县继状元文化广场、状元博物馆、状元牌坊等状元文化主体建筑相继建成后的,又一以状元文化为主题的标志性文化休闲类建筑物,登上状元阁,整个休宁县城一览无余,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休宁状元阁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周诒春故居
  周诒春故居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清末。周诒春,字寄梅,汉族,祖籍安徽休宁,1883年12月生于湖北汉口。190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入威斯康辛、耶鲁等校学习教育、心理等专业,1909年得硕士学位后回国。1911年参加清廷留学生考试。(相当于科举时代的会试)授进士,点翰林(当时社会上称这科翰林为“洋翰林”),出任上海复旦公学心理学、哲学教员。曾参与颜惠庆主编我国第一部《英汉大字典》工作。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并曾任孙中山先生英文秘书。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9日起,学堂宣布停课。1912年4月,北京政府外交部任命唐国安为清华学堂监督,周诒春被聘为教务长。5月1日清华学堂重新开学。10月,清华学堂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学堂”改称“学校”,把“监督”改称“校长”。唐国安任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任副校长。1913年8月,唐国安致信外交部……[详细]
海阳四塔
  海阳四塔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明。海阳四塔,是指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南的巽峰、丁峰、富琅、万峰四塔。巽峰塔位于休宁县海阳镇下汶溪村旁的玉几山东。建设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为楼阁式建筑结构砖塔,塔形六角七层,全高约35米,每层四个拱门,内有168级螺旋形梯道直通顶层。塔顶有宝葫芦状塔刹。塔内有以佛教为题材的壁画,虽年代久远,线条仍清晰可辨。丁峰塔,又名停凤塔。位于休宁县海阳下汶溪村的玉几山西,与巽峰塔遥遥相对。建设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为楼阁式实心砖塔,六角五层,全高约30米。富琅塔,又名“水口审皋”。位于休宁县海阳镇南面富琅村(有称为万安镇富琅村),与巽峰塔隔溪相望。建设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为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现存四层,外形完整,残高约17米。砖砌突伸的重檐,工艺精细。万峰塔,位于海阳镇汪溪村(或秀阳乡汪金桥村太阳坞山头,昔称海阳三塔者,不含此塔。福注)……[详细]
梓坞祠堂
  坞祠堂明休宁县板桥乡该祠堂为“梓里思昭公之家庙”。该祠堂是休宁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是研究明代徽州雕刻及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梓坞祠堂时代为明,位于休宁县板桥乡。该祠堂为“梓里思昭公之家庙”。三进三开间,通进深30米,通面阔15米,总面积450平方米,前后三进依次为“敬德堂”、“享堂”、“寝楼”。该房用料颇大。轩顶、象鼻梁、平盘斗等处都有精致的花雕,梁回为拾梁式,梁柱间采用雀替承托,梁枋由青石方柱承托,门楼砖雕十分精致。梓坞宋氏祠堂,建筑于明代,距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从外面看,祠堂墙面青砖砌筑,白灰粉刷,屋顶黑瓦铺盖,飞檐翘角。走进祠堂大门,但见石板平铺、厅堂宽敞、天井明亮;只见柱子耸立、巨梁横陈、构件精美。梓坞村党支部书记宋发根告诉我们,做祠堂的方形石柱都是先人们用传统的滚木运输至此。梓坞祠堂是休宁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是研究明代徽州雕刻及建筑艺术、徽州宗族迁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休宁登封桥
  登封桥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明。登封桥坐落在休宁县,为登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桥被洪水冲毁,片石不留,黟县西递村人胡学梓独资重建。民国年间,由县民捐输大米三万斤整修。该桥八墩九孔,桥墩船形,拱孔间距14米,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两端引桥各长16米,全以青石砌成。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拱圈为半圆形固端拱。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桥南端有二柱冲天式石牌坊,上 书---登封桥三个大字。桥北端竖有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块,全文为: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2012年,登封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休宁登封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详细]
休宁钟鼓楼
  钟鼓楼它是休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至正年间的钟鼓楼,史称当时的休宁县尹唐棣集富户14人集资重修钟鼓楼,至正五年(1345)六月破土,次年十一月竣工,其时钟鼓楼为两层楼阁建筑。明崇祯十四年(1641)毁于火,知县朱统钰重建,改为三层楼阁。清顺治六年(1649)邑令翁人龙重修,拆去顶层,复改为两层,下层垒以5米高的石台基,正中砌有拱式圆门洞,以为人行通道,其后侧砌有登楼石阶,楼前悬有“休宁县”三字直匾,楼前还引水辟地,池上架一石桥,名“三思桥”,明嘉靖年间知县宋国华改桥为照壁,作为县衙屏障。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载,钟鼓楼自明洪武二年起(1369),历经兵灾火焚,至清康熙十五年(1767),曾先后重建8次。如今,我们看到的钟鼓楼是经1984年大修、1986年竣工的建筑,如今该楼辟为“状元博物馆”,南北两侧空地将建成“状元文化广场”。……[详细]
溪头三槐堂
  三槐堂坐落在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为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原有3进11开间,共约1500平方米,有182根屋柱,柱腰围80至100公分不等。整个大厅内含九个小厅,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溪头村拥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该建筑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的故宅,因《宋史·王旦传》内有“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者”一说,王氏后人即以三槐为典故,堂名取“三槐堂”。整个祠堂内部雕刻工艺精湛,技法细腻,尤以木雕著称,为徽派祠堂建筑所少见,故在当地又被称作“金銮殿”。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墙基外,东、南、西、北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40米。……[详细]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在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原为农户张志周家,1924年建,长11米,宽9米,占地面积99平方米,共3层,整个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1936年4月,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后,省委机关即在此房办公。屋内有暸望台2处,二楼为省委书记关英等人住处,三楼为省委小印刷厂。以石屋坑村为中心,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当地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给予国民党-派以沉重的打击。在附近的葛藤坞、野猪塘、螺丝宕、平鼻岭等密林中,至今还存留当年农民团和赤卫队建立的秘密棚、红军医院和红军开挖的战壕。与旧址相隔50米处的红军屋,是当年红军开会、休息和训练的地方。……[详细]
玉虚宫牌坊
  虚宫牌坊休宁县齐云山建于1515年,二柱三楼,建于1520年,二柱三楼,建于1517年。三坊均为楼阁式,石质为红砂石。牌坊石雕玲珑剔透,斗拱飞檐,造型古朴,是探讨道教与建筑艺术关系的宝贵实物资料。玉虚宫牌坊,时代为明,位于休宁县齐云山。牌坊位于齐云山紫霄崖下玉虚宫前,为并列的3座石牌坊,中间一座为玉虚坊,四柱五楼,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左边为治世仁威坊,二柱三楼,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右边为天乙真庄坊,二柱三楼,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坊均为楼阁式,石质为红砂石。牌坊石雕玲珑剔透,斗拱飞檐,造型古朴,是探讨道教与建筑艺术关系的宝贵实物资料。……[详细]
黄村进士第
  时代:明地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洲乡黄村祠堂名。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问问楼有七层斗拱。脊高12米,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但门屋前增建有门楼,寝楼后又加一天井,并在后天井的垣墙上做假门楼,在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占地面积790平方米。该房门楼上嵌有木匾一块,-进士第三个大字。整座建筑有木柱102根,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横梁上雕楼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村进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筑,平面布局完整,结构用材硕大,建筑工艺精细,雕刻装饰精美,是研究徽州古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保护范围:四周墙基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各25米,北50米。……[详细]
胡正言故居
  胡正言故居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文昌巷1号,始建于明末,清代中期作了补充及修复,平面呈正方形,现存部分为一明两暗的建筑形式,主建筑面阔12.24米,进深8.95米;东边轴线前附边厅及门厅院落,面阔为3.84米,进深为15.13米,占地面积为168平方米,底层为300平方米,底层为一明两暗,正向厅两侧为厢房;前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廊庑,东边廊庑前接前边厅及门廊、院落等。楼梯向设在厅堂照壁后,楼上为卧房、起居等用房。木构架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结合,用料中等偏稍巧,斗拱等做法中透着明代建筑遗风。2008年3月,胡正言故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基四周外,东、南、西、北各4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5米。……[详细]
溪口关帝庙
  溪口关帝庙位于休宁县溪口镇,时代为清。红庙,又名关帝庙,是千年古镇溪口水口的标志性古建筑,位于镇区北面的豸山脚下,充分体现了徽州水口文化的特点及内涵。该建筑始建于清朝雍正(1723——1735)年间,距今有近300年历史。占地300平方左右,由一庙一亭构成,庙为两进三开间,庙内曾供奉关帝神像,并有乡人清朝乾隆年间军机大臣汪由敦题写的“日舞丹心”匾额。溪口关帝庙被公布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
  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休宁县商山乡汪晓娣等宅,因孙起孟出生于此而倍受当地百姓的推崇和保护。孙起孟,1911年生,1918年随父辈去苏州上学,在休宁商山度过了童年。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汪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为清后期建筑。1918年后转给汪静安开设南先一学私塾。整座建筑占地419.4平方米,建筑面积838.8平方米,具有典型清代徽派建筑风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