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文物古迹介绍

北庭故城
  介 绍 在出土文物中,陶罐、陶盘、砖瓦、瓦当,都与唐代长安、洛阳两京物品一致,泥质灰陶砚与唐代长安的凤字砚完全相同。还有唐代铜质官印“蒲类州之印”、铜狮、石狮、“开元通宝”、铜镜等,都可以看到当时中原文化对这里的巨大影响。庭州城的建设与中原风格一致,从出土的刻花石球、下水道等都可以看出当时建筑、规模之宏伟,气势之不凡。这与它当时在天山以北的政治、军事、屯垦和文化中心的地位相吻合。 北庭故城现仅存断壁残垣,但不失当年的规模和气派。城内昔日的街市塔庙、衙署,外城的角楼、敌台及城墙上的马面,仍依稀可辨。如今城中,残砖碎瓦,各色陶片,仍俯拾即是。 新疆乌鲁木齐……[详细]
约特干遗址
  导 游 约特干遗址位于和田市西11公里处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境内,北为海力其崖,东为阿拉勒巴村和亚兰干村。介 绍 该遗址是古代于阗地区重要聚落遗址。历代出土文物均来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层,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层,陶片密集分布。历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残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画押、玉块、骨头等文物。陶俑多为人物、动物等。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划、压印和附加的纹饰及浮雕题材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和动物等,波斯、希腊风格极浓。1959年曾出土一只金制小鸭和唐代“乾元重宝”钱,金鸭工艺精湛,造型与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中的鸭子相似。斯文赫定还发掘出基督教的金币、十字架和一块金牌,说明遗址存续期间,曾有两名传教士来此传教。 目前被纳入保护范围的为一片面积约0.3平方公里,低于地平面8米的沼泽洼地。约特干遗址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和田……[详细]
麻将勒克古城
  麻将勒克古城麻将勒克古城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5连北2.5公里。时代:唐-宋。2005年4月28日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片古屯垦区,其南面是喀什噶尔河古河道,北为大沙漠。越过喀什噶尔河古河道就是农三师51团的阿克塔木村。遗址面积6千平方米,周围的面积很大,地表散布的陶片很密集,多为夹细沙红陶,有的饰红色陶衣,基本手制,个别口沿部有轮制痕迹。口沿有平沿弧唇和方形唇,凹沿方唇等。器耳有半月形竖耳和柱形横耳。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和压印纹等。尚存的小城堡大概就是管理者们的驻地。该遗址的古代居民利用的是喀什喝尔河的河水进行灌溉,河水断流以后,遗址便成为荒漠。其东边有一座巨大的坟墓,至今保存完好。周围的古代渠道和田畦还依稀可见,有些小渠道里尚可拣到两千多年前的螺蛳壳。其放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河水改道,水源断绝。在民居的废址上拣到过不少玻璃碎片。遗址区内存在有许多雅丹,远望酷似古代城墙。……[详细]
斯的克巴克古城遗址
  斯的克巴克古城遗址斯的克巴克古城遗址,又称思的克古城,1961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收人《中国名胜辞典》,遗址位于阿克陶县阿克陶镇亚格恰克村,为19世纪柯尔克孜族希布察克部落封建主思的克屯兵驻守之地。清同治三年六月(1864年)喀什白山派宗教头目托合提·麻木提乘乱攻占喀什噶尔,不久思的克率兵攻入喀什噶尔,驱逐托合提·麻木提,占据喀什,自称“喀什噶尔帕夏”(喀什王)。同年十二月浩罕侵略者阿古柏挟布素鲁克侵入喀什噶尔,思的克与阿古柏反目,在喀什与阿古柏展开激战,思的克兵败逃回阿克陶,又集结柯尔克孜等族群众六七千人反击阿古柏,再遭失败。思的克逃至英吉沙、阿克陶一带,再次组织柯尔克孜等族民众抗击阿古柏侵略者,并筑城据守,几经激战之后,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相传斯的克巴克城即为当年思的克率柯尔克孜等族民众抗击阿古柏侵略者的军营。城为方形,四周有炮楼。今城内已辟为农田。……[详细]
“小河”5号墓地
  “小河”5号墓地估计是早期楼兰人墓葬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点,它位于阿拉干以北的罗布沙漠中一条向东南方向的称为“小河”的干河床附近,当地人称“千口棺材的墓地”。这个墓地在一个小沙包上,竖立着上百根四米高的圆木,墓地上散布着成百上千的船形棺板,并立有巨大的“木桨”和0状木祖,从未露出沙面的立木上尚可见大红的色彩,说明当时整个墓区的木柱都被涂成了红色。裸露地面的女性木乃伊头发金黄,深目高眉,有印欧人特征。东部一女性墓周围有很多绘有图案的木板及大量的牛头骨,其对面用柱了围成半圆形。墓地所有设施均面向这座女性墓。在墓地上还有木栅栏分隔墓地,有与真人同高的男女木俑,女俑居多。反映出当时社会似处于母亲氏族阶段,而木祖立于墓上,表现了男性崇拜,也说明其晚期可能处于母亲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如此大规模的陵墓周围并没有发现更多的大型人类活动遗址,成为“小河”5号墓带给人们的神秘之谜。……[详细]
唐王城遗址
  导游唐王城即唐代尉头州城遗址,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托库孜萨热依”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古城座落在巴楚县城东北60多公里处的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大外城的城墙已风化为一道土梁,城东北延伸至约两公里处的唐王村(今农三师五十一团驻地)。唐王城为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布泊南古城(海头古城)
  海头古城在楼兰古城西南48.3公里处,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地区仅次于楼兰的第二大城。南北城墙长107米,东西城墙长约19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头古城附近是罗布泊地区另一个遗址集中区,在其西北约3公里处有LL古城,再向西北4.8公里有LM住宅群遗址。文物部门将海头古城称做罗布泊南古城,1914年斯坦因在罗布泊探险时将其命名为LK城址。海头古城是1907年斯坦因的维吾尔向导托克塔阿訇首先发现。1910年日本人桔瑞超在罗布泊探险时在此城获得李柏文书。当时他误认为此城是楼兰古城。同年,我国学者王国维在考译李柏文书时发现,两件文书均注明“海头”二字,日本学者森鹿三也根据桔瑞超提供的李柏文书出土地点的照片证实这里不是楼兰古城,而是LK城址。以后人们就将罗布泊南古城LK城址称作“海头古城”。在公元4世纪30年代后,楼兰城被废弃,西域长史府治所即迁到了海头古城。……[详细]
小李庄军垦旧址
  小李庄是全国目前军垦旧址保存唯一完好的一处苏俄农庄式兵团师部建筑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53年。1970年3月,小李庄及其下属生产连队奉命移交水工团,其余单位撤回四十户滩。从1971年起,小李庄一带转为新疆军区驻军点和生产基地,先后有疆字910、某部炮团、军区守备师、36151、36143和工兵九团等部队驻防。1989年,驻军撤出,交出新疆军区后勤部管理,由于无常驻人员,荒废20年,遂成旧址。2009年3月31日,经过团党委努力,新疆军区联勤部终于将小李庄整体移交给原开发建设的农八师一四七团。该团以打造“一庄两园”(小李庄、兵团温州工业园、退耕还林生态园)为重点,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拟将小李庄建成一个集红色旅游、国防军垦教育基地、兵团军垦文化影视城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区域旅游中心,用“军垦第一庄”的活化石风格昭示兵团人艰苦创业不朽的精神丰碑。2013年5月,小李庄军垦旧址被列……[详细]
白山布杜南拜墓
  白山布杜南拜墓  布尔津县东面有一座高耸的墓碑,这是白山布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哈萨克民间作曲家、冬不拉弹奏曲的创始人――白山布-杜南拜而专门修建的。碑高8米,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白山布-杜南拜出生于1803年,卒于1872年,一生当0创作了400余首以冬不拉为主的民间音乐。其中由他创作的《孤胆英雄》 、 《矫健的褐马》等著名乐曲至今仍在哈萨克民间广为传诵。白山布纪念碑  冬不拉是一种二弦弹奏乐曲,简单易学,携带方便,是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几乎家家都有。哈萨克族是一个热爱音乐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他们心目中,音乐家和诗人是最受尊重的,当年的白山布?杜南拜就是怀抱着一把冬不拉,常年在草原上游历,传播自己创作的音乐,把欢乐带给千家万户,同时他又经常为了平息部落间的争端、化解群体间的矛盾奔波操劳,所以又被哈萨克人亲切地称为“和平使者” 。……[详细]
格登山石碑
  介 绍  格登山石碑位于昭苏县以西60余公里的格登山上,全名《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碑》。碑文乃清朝乾隆皇帝亲自撰拟,是树立在格登山上的一方巨型花岗岩石碑。石碑高为2.95米,宽0.83米,厚0.27米。碑额镌刻盘龙,正面刻“皇清”,背面刻“万古”二 字,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其正面用满、汉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种文字镌刻,全文竖排,以汉文共计210余字,主要记载了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战绩。格登山碑建于公元1760年。 200多年来,格登山因此石碑而声名远播,现石碑虽经风蚀雨剥,碑文漫漶斑驳,但整体碑石完整无损1975年,政府拨款加固整修。此碑是“新疆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新疆伊犁……[详细]
哈密回王墓
  哈密回王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枣井,是清代新疆哈密历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园,俗称“回王坟”、“王爷坟”。陵墓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3公顷,四周有围墙。建筑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拱拜(即回王坟),埋葬着七世回王伯锡尔及其大小福晋,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该墓为新疆著名的伊斯兰建筑,下方上圆,通高17.8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雄伟壮观素雅庄重。第二部分是南边的五座亭式木结构小拱拜,东西排列,为历代回王陵墓,现完整保存的只有两座。第三部分为艾提卡大礼拜寺,该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6米,占地2280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做礼拜。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清真寺。2006年5月,哈密回王墓作为清至民国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西北14公里的盐水沟旁的却勒塔格山脉南麓,与克孜尔尕哈烽隧毗邻。始建于公元5世纪。石窟开凿在东西宽170米,南北长300米范围内的崖壁上。分为东、西两大组群,现存洞窟54个,编号洞窟46个,其中较完整的洞窟39个,有壁画的洞窟13个。洞窟时代大致可分为两期,前期为公元6~7世纪,后期为公元10世纪以后。根据国王和王族供养像及龟兹文题记分析,这里曾是龟兹王室寺院。石窟建筑形式多样,按功能分有支提窟、僧房窟、讲经堂、禅窟等;按窟顶形状分有、平顶、券顶、穹庐顶、套斗顶、覆斗顶等。现存较完整的39个窟可划分为5组,每组都具有礼拜、讲经、禅修和居住等各种功能。石窟壁画均是典型的龟兹风格,有佛本生故事40余种,因缘故事20余种,还有佛传故事画及龟兹文题记。本生故事绘在中心柱窟甬道侧壁上,且画面较大,为龟兹其他石窟所少见。全盛期的石窟壁画展示了“曲铁盘丝”画法,色……[详细]
甘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
  甘省会馆、直隶会馆遗址奇台县有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业重镇,素有“五路要冲”和“旱码头”、“金奇台”之称,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清末民初古城工商业突飞猛进,成为大西北富庶之区,各地商户纷纷落地奇台,各省经商发迹的富户集资捐款修建了甘省会馆、直隶会馆、四川会馆、山西会馆、陕西会馆等数十处会馆及大小五十余座庙宇,做为联络本地民众携手经商、排忧解难、调节商业纠纷、增强本地民众内聚力的场所,会馆是民众自发的民间组织,边疆地区独有的会馆文化,它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平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兴办教育,它传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为社会安定做出了贡献。……[详细]
塔吉克民族风情园
  塔吉克民族风情园塔吉克民族风情园距315国道69公里,据县城77公里。主要景点是:彩虹瀑布。在塔吉克乡政府东200米处,有座石桥。在桥下抬头可望见自然形成的高20米的彩虹瀑布。领略彩虹突现,有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景象。瀑布周围可以骑马或骑驴,采集野生沙棘、中草药等植物,同时可以领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图景。康阿孜河上游闸口悬崖峭壁的岩画。岩画再现了古代塔吉克人的狩猎生活。康阿孜北部河谷有山崩地裂一线天。在去往塔吉克乡路口1公里处,有高耸的岩石、地势险峻。这里山石耸立,水流湍急、气势雄伟。由谷底向上仰望,只见幽幽一线蓝天,号称“山崩地裂一线天”。以布琼村天然高原温泉为中心可开展高原温泉保健浴,冲浪浴。该乡有4万余亩原始森林,是我区唯一的天然松柏林,可以开发森林公园,供游客游玩、观赏、打猎。……[详细]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位于51团4连西约14公里。时代:唐宋时期。2003年2月9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唐王城起沿图市至一间房公路13公里处向东拐2公里处。沿老路绕山而行,可见自然形成的山顶烽火台下面的山凹里,这里三面靠山,南为开阔地,地势隐秘,风景绝佳,在山凹里依山势建有一大片遗址,面积约2700平米,现只剩残墙断垣,建筑材料为红色土块,东、西两翼砂山上也有建筑物残迹,主建筑区山腰有一块白色玉质巨石,直径10米,上面没有人为雕凿的痕迹,这座遗存盗挖破坏十分严重,盗坑、盗洞,前后相连贯通,一片狼籍,我们在盗挖的土中和洞口采集到了有莲花纹的浮雕石膏块和佛像残件,其材质特征与托库孜萨来佛寺残留物品相当,二普资料称为驿站遗址,但是从这些大量的残留物及遗址建筑特点、形制等分析,应为一座佛教遗址更为合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