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自治区旅游

西藏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麦龙沟遗址
  从西藏札达县出发,沿着一条简易公路,在土林中盘旋而上;走完一条干沟,穿过一片荒原,眼前出现了数十座土林遗址和佛塔墙。同行的札达县人武部政委杨明春告诉我们:麦龙沟遗址到了。据说对这片遗址还没有人来得及搞清它的历史,就已风化殆尽,只留下墙基的痕迹和几座经过风吹雨淋已化为土堆的佛塔,多像人静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一样,它只好“来于尘土,归于尘土”了。有人把札达县誉为“土林环抱的地方”,这话一点不假。从县城到达巴边防连,这种景象一直断断续续地伴随着我们,本以为快到边界它会渐渐消失,没想到到了达巴,它又集中起来,成为一组千姿百态的景象,丝毫不亚于古格王国的恢弘气势。达巴边防连和达巴乡近在咫尺,这里海拔4100多米,闪亮的喜马拉雅山的光辉极目可见,在宏伟土林的辉映下,小小的达巴乡政府和边防连显得更加引人注目。翻过很多的历史资料,但对达巴遗址的介绍可谓微乎其微,只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份极……[详细]
102、色庆寺
色庆寺
  色庆寺—全名叫噶举峨东曲果林,系藏语寺庙属于噶举教派;肯定了佛学之地的之意。坐落于仲巴县偏吉乡色庆村格瓦亚吉(系藏语吉祥快乐之意)山山腰处,当地的牧民习惯称之为色庆寺。这一代山峰比较多,从远处看,山峰很像寺庙大殿里念经的喇嘛,具有无量的佛法力,象征着该寺的佛学发展的潜力。座山的山头有一个-台,名叫“朵格瓦”-台。传说两千年前,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在人间时,从印度的斯瓦财-台,一个上有自然形成的藏语字“格”(快乐之意)的石条飞到此处,造就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朵格瓦”-台。在文革和-时期破坏了这个石条的一半,剩下了另一半,山和-台的名字由此得来。现在各方面的原因这里很少见葬礼,不过该寺的喇嘛介绍,在这个-台上送葬尸体,具有死者重新得到一次宝贵人生的神力。色庆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楚布寺的喇嘛噶玛晋美曲英创建的,具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该寺的主供佛是释迦牟尼和十个经函般若经(它来自阿里措庆县布噶寺,现保……[详细]
扎西曲林寺
  革吉县最大的白教寺庙——扎西曲林寺,在阿里地区之革吉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的盐湖乡。扎西曲林寺于1894年由革吉如曲旺资助,次仓巴·贡噶扎西仁钦始建,信奉噶举派。主要建筑有杜康(面积12柱)、贡康、次久康、嘎举拉康、觉沃康、孜森琼等,规模较大。寺内主供药师佛、十一面观音、文殊菩萨、金刚持泥塑像。药师佛亦称“大医王佛”相容呈如来相,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持药钵,其两侧为二胁侍:左边日光遍照菩萨,右为月光遍照菩萨。据《药师经》记载: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因此其身金色,蓝色肉髻。十一面观音菩萨系“六观音”之一,有十一种面相,分为五层,第一层脸有三面,主尊是面容和、蔼的慈悲相,白色,右边脸是蓝色,左边脸是红色;第二层脸有三面,主尊呈悲哀相,黄白色,右边脸是明黄色,左边脸红黄色;第三层脸亦有三面,主尊呈微笑相,红白色,右边脸是绿色,左边脸是紫色;第四层是单面,呈大怒明王像,头发是青色……[详细]
藏王墓群
  藏王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05万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导游藏王墓位于山南琼结县宗山的西南方,距离泽当镇约90公里。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为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在9世纪中后发生的奴隶起义中,赞普陵墓全被捣毁,现在的藏王墓只是衣冠冢而已。藏王墓内遗存石狮……[详细]
象雄王国遗址
  导游那曲文布地区据说有一古代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苯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著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象雄的都城据苯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布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交通穷宗距文布村约20公里,可由尼玛驱车到达。地址: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详细]
106、绒布寺
绒布寺
  建于1899年,由红教-阿旺丹增罗布创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的绒布冰川末端,海拔5154米,距珠峰峰顶约20公里。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大师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新寺建成于1902年,绒布寺一度规模较大,曾有十几座属寺,有的还在尼泊尔境内,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今主寺下面有8个附属小寺,包括一个尼姑庵。由于绒布寺距珠峰顶约20公里,所以这里已成为从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营。从这儿向南眺望,是观赏、拍摄珠峰的绝佳地点。餐饮/住宿/购物绒布寺除了一家招待所,寺内也可以接到住宿,寺内外都是25元/人,招待所有藏民开的餐馆,一般的主食每份10元左右。交通要去绒布寺,最好是包车,从新定日出发,这条线上很少有便车。地址:日喀则市定日县绒布沟东西侧度母山顶处(近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详细]
107、纳唐寺
纳唐寺
  纳唐寺距日喀则15公里,于公元1033年由噶当派高僧洛佳扎始建。它虽远没扎什伦布寺那么宏伟浩大,但历史却比扎什伦布寺长四百多年。纳唐寺建成以后,前后有不少有名僧人到这里讲经传法,如八思巴的主师钦木·朗嘎扎曾住在这里;一世0-根郭珠巴也曾在这里受戒,并学佛法,长达17年,以后建了扎寺,才搬到日喀则。纳唐寺最为著名的是其印经院。公无1730年,当时西藏地区政府噶伦兼管后藏事务的颇罗鼐,为了抢救和发扬西藏古籍及经书,主持创建了这个印经院。这个巨大的印经院,修建了20多年。为完成这一浩大工程,颇罗鼐下令全-民,支差服役,建设经院;同时,又调集全藏书法家、刻工和画师,并结集了一批青年学习刻板技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努力,纳唐寺的印经院刻成和印制出大量藏文巨著,如大藏经《甘珠尔》108部,佛经疏注的《丹珠尔》215部,都是完整的精刻,经板上除文字外,还有套色板画。此外,又如《释迦百行传》等许多有名巨著,……[详细]
直贡梯寺
  直贡梯寺有着全藏最有名的-台。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个-台一个是印度的斯哇采-台,另一个就是直贡寺-台。直贡梯寺背侧的山上就是直贡坛城。传说,经过直贡寺-灌顶的人,死后灵魂可以出窍,进入三善趣境界,而不会下地狱。因而,许多人不远千里送死者来此-。直贡梯寺是直贡噶举派的中心寺院,位于拉萨以东墨竹工卡县境内雪绒河边,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白所建,立于悬崖峻岭之间,非常壮观。直贡梯寺附近一座连着一座有很多的直贡噶举派寺院。据说历史上曾经有30处之多,现存的至少有六七处。山涧深处有德忠寺,为著名的尼姑修行地。德忠温泉水量充足,热度适中,能医多种疾病,历史上享有盛誉,来此旅行观瞻洗浴的人也络绎不绝。雪绒河中下游,还有亚尔岗寺、宗则寺、扎雪寺、嘎泽寺等等。噶举派本来是个很大的教派,但是由于在萨迦王朝时期一直和萨迦寺不和,双方最后不惜兵戎相见,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据说除了派僧兵相互攻杀外,双方的高僧也在各……[详细]
江孜城堡抗英遗址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年楚河流经这里,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清代为江孜宗,属前藏噶厦地方政府管辖。在历史上,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江孜建城已有600年,比日喀则稍早,由于地处萨迦、后藏经亚东通往锡金、不丹的路上,且地沃物丰,因此成为商旅往来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为西藏一大重镇。它位于前藏最西端,距离拉萨254千米。 在镇上,黄土盖掩的石板路,藏汉共处的商店,不停转动佛珠和念经轮的藏族店主,录像室里不断发出的港产片喧闹的声音,使江孜构成很典型的现代西藏城镇。然而,江孜最享盛名的,还是它作为一座“英雄城”的光荣,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在江孜县中心的山顶上,屹立着一座城堡,这便是闻名中外的宗山抗英遗址“宗山堡”。它有一个响亮的别名,叫“英雄城”。此处至今仍保留着190……[详细]
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28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公元7至9世纪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地域大,人口多,生产和文化都非常发达。而同一时期于唐王朝分庭抗礼的是吐蕃王朝,在公元7世纪初,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进行了统一的伟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庆吊、纳贡等形式,与唐朝缔结了政治上联系,经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815年,赞普赤烈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继位。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与赞普赤祖德赞为妻。当时唐蕃之间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但时有战争爆发。此时吐蕃王朝内部0,国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也由强盛转向衰落。因此,双方都愿和好,达到“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详细]
格拉丹东冰塔林
  安多县格拉丹东冰塔林 那曲安多县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其冰塔林观赏价值极高。格拉丹东雪山位于那曲安多县玛飞吉日乡。其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这些冰塔林,其形状各有不同,有的犹如精工细雕的水晶塔,高耸林立在山下的地平线上。塔身通过阳光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柱纵横交错,使整个冰林变成了彩虹世界。一座座高耸直立塔顶随风传出悦耳的法铃声,如此迷人的冰雪景色真是别有天地。有的冰峰俨然一对玛瑙般的骏马耳朵,两边那对称合谐,黑白两色构成的斑纹华丽得像两枚九眼珠刚从水中游上来一样,有的却象一双巨大而深陷的眼窝时刻窥探着这片辽阔的大地,而有些冰峰的形状酷似恐龙和雪蛙抱人,总之奇形怪状比比皆是。不过要说最有趣的莫过于冰林深处的七色光。在冰林深处有一座断体的冰塔,其残存的根部有个深深的裂缝,从这冰缝中闪烁出灿烂的七……[详细]
112、达热寺
达热寺
  达热寺位置坐落于仲巴县帕羊镇达热村往北20公里处,系藏语达是马的意思,热是圈的意思,达热放马的地方。达热寺传说曾格萨尔王前往西部攻打达尔斯王时,经过柴曲河的源头,也是现在建寺的地方,觉得这里的草原辽阔无边、草地肥熬,动物和泉水繁多,在伦布雪山的点缀下景色显得格外亮丽,特别是傍晚,从远处看望此地,象一张虎皮铺在此地,寺庙背后的这座山象一头大象鼎立在此地,整个环境给人一种神奇而向往的感觉,于是格萨尔王采纳了军师的主张,此草原便成了格萨尔王及英雄们放马的地方。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格萨尔王打败达尔斯王的伟大功绩,马圈修建了由16根柱子组成的一间殿堂,名为——达热寺。公元15、16世纪,香巴噶举的高僧,著名的藏戏创始人和桥梁专家唐东杰布和香巴(属于西藏南木林县)喇嘛格隆格桑群培先后到仲巴一带进行讲经说法时,到该寺说法,并维修了达热寺,两次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哈萨克哇”侵略西藏时和“文革”期间,砸毁……[详细]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南,拉萨河畔。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而建。碑文全文是: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东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宁,动工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两路全长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时通车拉萨。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力征服重重天险。挖填土石三千多万立方,造桥四百余座。五易寒暑,艰苦卓绝。三千志士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三十年来,国家投以巨资,两路几经改建。青藏公路建成沥青路面。高原公路,亘古奇迹。四海闻名,五州赞叹。巍巍高原,两路贯通。北京拉萨,紧……[详细]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位于林芝地区波密县机关大院中,是一座典雅的红色二层仿苏联式木楼。 1953年,康藏公路管理局四工区进驻扎木,为了解决办公及住宿的需要,便请专家设计并建遭了三幢仿苏俄建筑风格的木质结构楼房,现存的红楼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幢。1956年,中央决定西藏六年内不实行民主改革,而实行适当收缩、精简机构、内调干部等等政策。根据上级决定,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及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迁入红楼办公及住宿。在红楼上,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宣传了十七条协议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改革前,张经武、十四世0、十六世噶玛巴等人都曾下榻红楼。 1959年藏区-中,1959年1月4日,扎木保卫战打响,红楼成为该战斗的指挥中枢,中共扎木中心县委和昌都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办事处的领导在红楼上指挥了这场战斗,并取得胜利。扎木保卫战的胜利,拉开了西藏平定“-叛乱”的序幕。……[详细]
扎叶巴寺
  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松赞干布、帕当巴桑杰等人曾在此闭关静修。景点介绍扎叶巴寺是宁玛派(红教)寺院,西藏四大隐修地之一。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其爱妃芒萨赤尊公主所建的修行神庙之一,后来几经扩建,形成了紧紧嵌于崖缝壁间的扎叶巴寺。最大的特色是以洞立寺,洞寺合一。与四周山体表面只有浅浅一层草皮的山峰截然不同,扎叶巴充满了自然之灵气。山上松柏挺拔、茂密翠绿,山下清泉涓涓、溪水潺潺流淌。春夏季山花烂漫,百鸟齐鸣。扎叶巴神殿就掩映在山崖之中,别是一幅景色。现存山洞十数个,其中松赞干布修法洞兴建最早,位于半山峭壁上,原洞内有佛龛、古老壁画及松赞干布的塑像,现佛像已毁。洞的周围修建寺庙,后经多次维修扩建,形成有名的大寺。8世纪中叶,赞普赤松德赞倡兴佛教,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大师弘扬佛法,大师曾来此地-,至今密法洞犹存。距莲花生大师修法洞不远处,原有一间钟房,内悬铜钟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