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南充市 > 阆中旅游

阆中文物古迹介绍

1、阆中古城 AAAAA
阆中古城
    阆中位于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战国时为巴国国都,秦灭巴置阆中县迄今2300多年,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明末清初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7年之久。  阆中素有风水宝地之美誉,三面环山,四面环水,风光钟灵毓秀,如诗如画。  阆中是全国保存最好的四座古城之一,是四川省唯一立法保护的古城。  阆中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是华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巴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是汉唐民间天文研究中心,是四川状元之乡……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多处。  阆中2004年挤身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目前全市有以古城为龙头的重点景区4处,星级酒店6家,国内旅行社10家,民居客栈100多家。  阆中灵奥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古城文化让您回味无穷,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您提供无限商机。 ……[详细]
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宫院,位于阆中城南20公里的天宫乡。因阆中天文文化深厚,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定居,在这里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也都埋葬在这里,天宫院为纪念他们而建。天宫院原有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等建筑,始建于唐,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清雍正四年书“光澄慧镜”匾额。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顶,台梁式屋架,用料粗大,面阔五间19.4米,进深五间19.3米。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叠梁式和穿逗式结构相结合的建筑。现两殿保存完好,占地6亩,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天宫乡即因天宫院而得名。袁、李二人是天文学术上的好朋友,死后两人的墓葬也相居为邻。李淳风墓在五里台山上,墓前有“唐太史令李淳风之墓”碑及淳风观。袁天罡墓在观稼山半腰,坐北朝南,前临天宫院,与李淳风墓遥遥相对。袁天罡官至火山令,李淳风为太史令,二人既是天文学家,又是风水堪舆学家。他俩之所以选择在天宫院定居,……[详细]
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孙华哲·阿卜董拉希,从甘肃、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居在铁塔寺(古城东门北侧)。这位“西来上人”神形古健,状貌若仙,他“胸藏三教之书而不以文名,艺精百家之奇而不以技称”,言语诙谐,善于骑射,尤工诗歌。他同马子云常游蟠龙山,见南麓处居蟠龙山龙脉之首,便卜阴宅(坟地)于水池之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祁静一与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处建造“拱北”(墓亭),排水填土,将其安葬于内,并命名为“久照亭”,俗称巴巴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巴巴寺山门为木石结构,-“久照亭”,还有“真一还真”的镏金门额。入门……[详细]
读书岩石刻
  读书岩,俗称状元洞,又称台星岩、南岩、将相堂,位于大像山上。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层峦处即见一天然岩穴,长34米,深约20米,穴口高4米许,有山泉从上岩流泻而下,汇为岩穴前面的瑞莲池。北宋阆中人陈省华为避城市喧嚣,将其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安置在此读书,故名读书岩;后来尧叟、尧咨高中状元,故名状元洞;又因尧叟、尧佐官至宰相,尧咨善骑射,文武双全,官至节度使,成为将军,故又名将相堂;由于有御题”紫薇亭“,故又称台星岩。由于陈氏三兄弟科举高中两状元一进士,官至两宰相一将,而且颇有政绩,尤其在治水方面贡献很大,时人羡慕,称陈家为“状元宰相之家”、“水利世家”,他们青少年读书的地方,多有名人来访,题刻甚多,南宋孝宗淳熙年间,阆州太守吴昭夫更在此建“将相堂”,从而形成极为珍贵的人文景观。读书岩主要石刻有“紫薇亭”、“将相堂”、“出兄弟状元宰相处”、“香名万载”、“读书岩”、“书岩”、“捧砚亭”……[详细]
阆中清真寺
  阆中清真寺,又称礼拜寺,位于礼拜寺街西侧,为伊斯兰教民礼拜场所。阆中清真寺是一进四合院式的仿清建筑,照上是大殿,两旁是厢房,门房则由栅栏、挡檐、大门组成。该寺最早由一户保姓的穆斯林捐资修建于清康熙年间,后历经翻建,遂成其现在规模。最近的一次修建是汶川地震后,清真寺受损严重。灾后由政府拨款300余万翻新的。阆中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时由保宁镇台马子云及保天左等经办,系由陕甘土木专家仿西安华觉寺设计建造,时占地3亩多。阆中清真寺是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将其列为全国驰名古建筑百座清真寺之一,成为本地回民和外来穆斯林教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1994年12月15日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特点寺门东向,面阔三间,悬山式屋顶,脊中央塑雕花方盘,中贮泥塑莲花,稳托荸荠形宝顶。沿街置木栅门。进入大门,左右有碑室、廊房,院内花木繁茂,……[详细]
汪家楼
  汪家楼(又名“花房子”),距三庙乡政府驻地1公里,系曾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原国民党中将汪潮濂的乡间别墅。该楼始建于1927年,历经五年精雕细刻而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11亩。汪家楼座西朝东,依山而建,呈卧狮状,气势宏伟,布局精巧。既有欧式建筑的豪放挺拔,又有中式传统的古朴典雅。院内假山耸立,花木飘香;院-墙蜿蜒,古木参天。近看有气吞凌山之势,远看有狮戏绣球之乐,汪家楼因此被誉为阆中近现代标志性建筑之一汪家楼奇花异木多达四十余种,融四季长青为一体,收常年花开为一室。罗汉松,君子兰,腊梅傲霜寒;红玫瑰,白牡丹,桂香溢庭园,铮铮铁树岁千年,微微紫荆红烂漫。百花汇,群芳长争艳。汪家楼是汪潮濂生平年建三座公馆之一(成都、南充、三庙各一座),其两个太太和四个子女(三女一男)均在此生活居住过。解放后,汪家楼收归国有,作为三庙小学校校址。1997年,学校初中部因房危而迁走。2000年,学校小学部全……[详细]
阆中汉桓侯祠
  汉桓侯祠,又名张飞庙,位于阆中市保宁镇西街。原祠历经火废,现存祠庙为明清重建的一组四合庭院式的建筑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和墓冢等组成,占地30余亩。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东汉末年从刘备起兵,刘备定益州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棣校尉,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公元221年,张飞被部将范强、张达所杀,葬于阆中,被追谥为桓侯,阆人慕张忠勇,于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张飞镇守阆中达7年,他保境安民,大败张郃,人民群众敬其忠勇,为其筑冢建祠,祭祀纪念。据唐阆州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张桓侯祠记》,张飞死后即建起桓侯祠,虽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筑围墙47丈。此后还有多次续修。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占地10余亩,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2200平……[详细]
大像山摩崖造像
  大像山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称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据崖龛内壁刻记于唐元和四年的《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此佛为阆中人何居士所刻,成于公元809年以前。五代龙德元年(公元921年),在大佛身后添刻高10.2厘米小佛4000余尊,整齐排列,工艺精巧。宋神宗元丰八年对大小佛像贴金身,宋太宗雍熙二年新建千部华法经藏楼,大佛寺敕名永安禅院。徵宗崇宁二年因避讳改为福昌院。明代复称大像寺,亦称大佛寺。寺楼多次被拆毁,现为1991年重建。大佛旁有南海观音和送子观音两尊石像,右侧有石窟两龛,内有经幢和佛像,为唐、宋摩崖造像5尊,陀罗尼经幢一处,另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24处,凿崖五穴墓一处,风化摩崖……[详细]
阆中观音寺
  阆中观音寺原为唐代名刹开元寺修建于唐朝初期,取开国纪元之义。据史料记载,直到元明朝,它仍为阆中最大的寺庙。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开元寺遭到残毁。公元1496年,寿王祜封藩保宁,在西城修建王府,将明初的观音寺拆迁到开元寺旧址,重新进行修建。从而使观音寺取代开元寺成为巴西最大的寺院。昔日的观音寺规模宏阔,背负觇星台、面对嘉陵江、门临潺潺溪流,周围翠竹千竿环绕成荫,环境极为清静幽雅,漫步其间,处处都能使人感受到“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的禅趣。明朝宰相严嵩曾书“佛都”一匾悬于殿前,观音寺香火旺盛,常有骚人墨客流连于此那寺以来,它都是人们佛事的重要场所。可惜民国时,观音寺的第四重主体结构——藏经楼被大火化为灰烬,内藏的800余卷经书也未能幸免。相传观音寺内还存有开元寺遗留的两尊大头坐铜佛像。重约六百斤,高四尺七寸,下宽五尺。不仅其容慈祥端庄而且铸造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此佛后来移存桓侯祠,在……[详细]
10、华光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光楼
  华光楼,又名镇江楼,位于上华街和下华街之间,紧靠嘉陵江岸,正对南岸南津关连峰楼,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此楼建在唐滕王元婴所建南楼的旧址上,故明以前仍称南楼,清代以来称华光楼,历代迭遭火焚,现存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占地8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华光楼是一座过街门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共四层,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全盖以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繁复,重脊套人、兽、邸(古指鹞鹰)吻,正脊为珠宝形叠顶,高达3米。各层装以花隔门交有回廓周匝,楼层内有“阆范十二楼”缩影和名人书画。登览古城风光,美不胜收。宋仁宗时知州李献卿《南楼》诗云:“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可知华光楼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楼底石台基南北向起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石供门上刻有当年红军标语。底楼侧门上有郭沫若题写的“独秀三巴”四个金字的横匾一道,上、下华街和华光楼内外,昔日为阆中闹市区,金……[详细]
玉台山石塔
  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北的玉台山山腰,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玉台山石塔无确凿建筑年代,根据其形制特征,推断为唐代所建。玉台山石塔的人物造型、装饰及塔身造型带有明显的唐代特征,是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20年前,一名英国建筑学家前往阆中考察,在石塔前观摩大半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引起文物界和建筑界的轰动。保护范围:东、西各以塔基外延50米为界,南至石塔所在台地边沿,北至石塔北侧上层台地边沿。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至滕王阁景区公路,南至石塔下层台地边沿外景……[详细]
阆中福音堂
  福音堂,位于阆中市杨天井街7号,又称圣约翰大教堂,系英国传教士“剑桥七杰”之一的盖世礼筹资修建,澳大利亚工程师设计,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阆中福音堂,是四川最早的西洋建筑之一,也是西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曾一度为基督教东川教区总堂。教堂坐西向东,呈十字形状,外观为欧洲古典哥特式建筑,内又采取中国传统的台梁式结构,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余名信徒聚会。堂内既有西方传教讲经设施,又有中式镏金碑文。整个建筑中西合璧,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晶。1999年,加拿大一英文刊物曾对阆中福音堂作了详细介绍。2001年5月,台湾电视台曾专程来阆拍摄,并在黄金时段以“中国名城之旅”电视节目对台湾同胞播放,引起很大反响。天津建工学院、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院校师生,先后来阆对其建筑设计、技术风格和艺术特色多方面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专家认为,阆中……[详细]
杜家客栈
  杜家客栈又称杜家大院为前店铺后居室的民居兼商业型院落。原为大“财东”杜宝山的居所。杜宝山三子杜立生为青帮头目,有钱有势,此处常为青帮活动场所,因此形成前店(商店)后栈居所。1943年曾被政府租用开银行。建国后曾先后作过城关区政府、金库、航运管理站。现为航务管理所和港务监督所。常常该大院建于清代,木质穿逗结构,串珠式四合院格局,占地二亩左右,房屋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大小天井七个,房屋43间,进出街门三道。前面临街三间作店铺,后面房屋作活动、生活用房。该大院建筑的突出特点在于因地制宜,随形借势,由高到低修建。在同一中轴线上连串四道天井,从下新街街面直抵嘉陵江江岸。1987年被市政府定为一级“重点保护民居”。保护范围:以占地范围为界。……[详细]
阆中孔家大院
  孔家大院 为明代孔子第七十六代孙所建的住宅,已有400多年历史。该院坐南朝北,由正院10间房屋左右对称组成。中间为主庭,东西两侧为花厅,占地3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小天井双坡青瓦屋面的穿逗结构,门窗雕花,正庭大梁上有太极图与龙纹彩绘,是典型的川北古民居大院。该大院院侧为古百花庵。明宪宗十四年(1478),新都才子杨廷和(状元杨升庵之父)赴京应考路经阆中,应僧人之请为该庵题写“云林”大匾,此匾保存到民国时期。后,庵毁于大火。孔家在庵侧修建了这座孔家大院。明、清时,孔氏为大户人家,以教书为生,兼营其它产业,后家道衰落。1912年、1939年,时任川北宣慰使和川康建设期成会阆中办事处主任的张澜先生在此设署衙。国民党29军军长罗廼群也看中此院,长期居住。……[详细]
阆中陕西会馆
  位于公园路49号,又名西秦会馆,原本为古三元宫。修建于清代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现为阆中蚕种场。会馆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成纵轴布局,穿斗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额坊象鼻斗拱,琉璃筒瓦屋面,雕梁画栋,青灰土墙;会馆为前殿、正殿、后殿,共1000多平方米。前殿为门殿,单檐歇山式建筑,共三间,88平方米。中间为宫门与通道,左右为钟鼓楼与戏楼。门前一对雄狮高踞石台。出前殿100米便是中殿(正殿),面积357平方米。殿顶拱形曲面与斜面梯次交叠,曲斜交接处双檐下另起一平直水槽衔接整体,简繁有致,富丽恢宏,技艺精工。屋脊有大铜鼎一尊,象征神权至高。大梁-有修筑时间文字。天花板上有藻饰彩绘百余幅。正殿再前30米便是后殿,其间以廊坊旱船相接。正殿两侧接耳房,共537平方米。保护范围:南至大门外公园路,东、西、北至围墙外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