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红色旅游景点

林祥谦烈士陵园
  林祥谦烈士陵园位于闽侯县祥谦镇枕峰村福夏公路东侧的枕峰山西麓。林祥谦于1982年出生在闽侯县尚干镇的一个贫农家庭,他1906年进入马尾造船厂当学徒,1912年进入汉口江岸机务工厂当钳工,1913年转到工务修配厂当铁路工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并创办了《劳动周刊》,在工人中进行广泛而通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教育。1921年12月下旬,中共武汉地委、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陈潭秋找到林祥谦等人,希望他们团结工人,组织江岸工人俱乐部,以此作为对敌斗争的指挥部。林祥谦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不久,他担任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干事,1922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工会委员长,领导铁路工人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行坚决的斗争。1923年,在中共领导的二七京汉铁路工人大-中,林祥谦被-军阀、湖北省督……[详细]
罗源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罗源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罗源县飞竹乡仓前村守善自然村。1934年3月,中共福州市委负责人陈之枢、苏达以及市委选派的魏耿、杨采衡、陈二妹等人,在飞竹乡的仓前村守善自然村阮氏民居内成立了罗源县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4个区和70多个村苏维埃政府,有的区乡还建立共青团、妇女会和农会等组织。10月,红军部队撤离罗源后,国民党军队、各地民团和地主豪绅对苏区进行“清剿”,苏区遭受空前浩劫,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阮在永、组织部长杨挺英等相继牺牲。1935年3月,全县苏区沦陷,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斗争。罗源苏维埃政府旧址设在一座民房内,占地约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前天井、土围墙,现保存状况较好。……[详细]
抗法烈士陵园
  抗法烈士陵园是一座花岗岩砌成的陵园,默默屹立在山坡上。这里长眠着中法马江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琴江英雄儿女。1884年8月23日(七月初三),驻防三江口的水师佐领黄恩禄,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不顾清廷“无旨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的禁令,以大屿岛为屏障,在琴江水道上设下埋伏,待法舰经过时,命属下向敌舰开炮,打响了保卫马尾港口的战斗。这次战役,水师旗营牺牲惨烈,从此,琴江村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三举行马江海战公祭,祭奠中法马江海战的先烈们。地址:福州市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满族村内类型:陵园/墓地游玩时间: 建议20-3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原东湖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湖郑氏宗祠)
  原东湖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东湖郑氏宗祠)位于东湖镇东湖村正门路。坐西朝东,占地1250平方米,共三进。始建于元末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为清代中期建筑。东湖村为革命基点村,该祠是土地革命时期东湖乡苏维埃政府驻地。1931年10月邓子恢在该祠秘密召开会议,研究发动“二五”减租减息运动,并成立东湖农会。1933年在该祠成立东湖乡苏维埃政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为未定级文物。2018年9月10日公布为连江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南至郑瑞长、黄孝勇房子(合墙),北至小路3米,东至小路15米,西至小路3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104国道西侧,西至学校西侧小路,南北侧保护范围各外扩20米。……[详细]
文林山革命陵园
  文林山革命陵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林路。陵园始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13平方米,建有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陈列馆、纪念广场等。陵园依山,占地面积10公顷,坐北向南。烈士墓平面为长方形,土石结构,三级墓坪,面宽26米,纵深90米。第一级墓坪为土质,广植花木。拾级而上至二、三级墓坪,石块铺就。第三级墓坪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中间并列两座坟墓,东侧是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烈士墓,西侧是革命烈士墓。两墓封土均呈圆柱形,高1.2米,直径约1米。革命烈士墓前立一块巨大的青石墓碑,正面刻楷书“革命烈士之墓,公元一九五八年五月,福建省福州市人民委员会立”,背面刻88位革命烈士姓名。烈士墓后侧建永安堂,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在烈士墓东新建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碑高27.8米,内用钢筋混泥土,外用方石叠砌,正面楷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前有……[详细]
林可彝故居
  林可彝故居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北大路52号,紧邻罗源北门旧城墙,为一两横两进的清代木结构民居,前后左右共四个天井。正厅穿斗式梁架,面宽六扇五间,披榭四扇,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建于清代,为罗源北门林氏家族所有,中共早期党员林可彝(1893—1928)便出生于此。民国17年(1928年),林氏家族的林瑞琦利用该宅厅堂开设美文照相馆,为罗源第一家照相馆。该建筑现为罗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
  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连江县城西郊玉泉山麓的虎头山上,地处104国道旁。连江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时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连江占10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达735人;解放后,在剿匪、抗美援朝和东山岛战役、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以及抗洪救灾等保家卫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烈士有180余人,在连江牺牲的外地籍烈士也很多。为缅怀先烈,中共连江县委、连江县人民政府于1957年8月在县城北门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城高楼崛起,街面拓宽,陵园相对变得低洼狭窄,纪念碑更显得矮小。199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陵园迁至城郊玉泉山麓的虎头山上,1999年8月16日,在纪念连江解放50周年之际,烈士陵园竣工开放。新建的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坐西向东,占地面积60亩,建有烈士墓、连江解放纪念碑、纪念亭、烈士纪念碑、大门坊等主要建筑。连江县革命烈士陵园于1961年6月被连……[详细]
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
  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漳港社区崇贤公园内。民国33年(1944)“祭灶节”前夕,日寇小队长广赖鬼雄率亲弁数人,闯入渔村,图奸掠,激起萧宗星(邦灿)等愤慨,奋起丛殴。狡敌诈死遁脱。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1944年1月16日),驻鹏程村日队长井上率队报复,经¬由百户、演屿、西丘各村,包围漳港,沿途烧杀,血洗渔村。萧宗星、萧宗勤、萧宗玉、王依宝、萧文孝、张木凎、张盲峰、林海荡、林光光、徐草俤、郑芋柄、张金官等十二人力战身亡。次年8月,福建省政府拨款建立“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碑为塔式石砌三层,高约5米,碑底座边宽4米,碑立在漳港妈祖宫前面,1966年,文革-时被拆除。后经¬漳港镇人民政府多方努力找回原碑石,移建在漳港下礼寺前。2005年4月因长乐国际机场高速路建设需要,又迁移至漳港社区贤崇公园内。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于1998年被长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乐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9、九座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座寺
  九座寺位于同安镇西安村,始建于唐代,宋绍兴五年(1135)和清嘉庆四年(1799)重建。土木结构,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879平方米。由山门、前殿、大殿组成。寺内遗存丰富,有宋元祐、绍兴年间石构多件。大殿墙上还有“雁湖居士”四幅壁画。原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苏维埃主席杨道民,紫山兵败后,曾在九座寺得到村民与僧众的掩护与救治,是我县一处重要的红色文物。……[详细]
中共闽浙赣区委会议遗址
  中共闽浙赣区委会议遗址位于闽侯县青口镇南阳顶下的大岩洞。南阳顶海拔700多米,这里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山深林密,路陡坡险。山顶下有个大岩洞,可容纳100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中共福建省委(时称闽浙赣区党委)机关驻地。1947年3月,中共闽浙赣区委机关从古田迁到尚干镇南阳顶,直至1948年1月又迁到南平县凤山镇。这期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即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中共中央对皖浙闽边区革命斗争十分关注,于这年6月对皖浙闽边区爱国游击战争作出指示,指出目前在皖浙闽各地人民武装力量尚小,暂时不宜过急,强调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游击战争,应从发动群众,要求减轻负担,免除征兵、征粮、减租减息等经济斗争做起。7月1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针对闽浙赣边区4个月来游击战争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又致电作了重要指示(史称《灰日指示》),提出必须着重从发动群众为生存而斗争着手,在斗争过程中,广……[详细]
兰圃抗击日寇遗址
  兰圃抗击日寇遗址位于闽侯县祥谦镇兰圃村。兰圃村位于闽侯、长乐、福清三县山脉接壤交界处,四周群山环抱,五虎山雄卧眼前。1945年5月1日,日本侵略军1个小队12人,从长乐营前窜到林森县尚干,夜间窜入兰圃山寮林矮涌家,抢夺粮食,宰杀家禽。林矮涌母亲黄大妹不畏--,愤怒地上前与日军搏斗,结果身中9刀,惨死在地。儿媳潘秀基为逃命,越墙而出,被日兵发现,亦遭杀害。兰圃群众闻讯后,无比愤慨。翌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兰圃村抗日自卫队组织广大村民持鸟-、大刀、锄头、木棍等工具,分两路向日军驻地进攻。一路登上大坪顶峰,居高临下,占据有利地形,准备打击敌军;一路采取迂回包抄战术接近日军。这时,日军正在兰圃岭上埋锅造饭,分食抢来的鸡、鸭。当大坪山顶上的信号锣声响起,兰圃抗日自卫队迅速瞄准敌人,集中火力,排-射击。日军顿时措手不及,有8个日兵即刻毙命。其余日兵垂死反抗,向自卫队还击。自卫队队员潘秀铨正在给-退弹……[详细]
中共福州地委活动地暨方尔灏故居遗址
  中共福州地委活动地暨方尔灏故居遗址位于福州市北大路北后街13号(原为北后街大营房)。方尔灏,1904年出生于福州,祖籍浙江绍兴。他少年时有志气,读书勤奋,15岁进入福州扬光中学修习法语。五四运动爆发,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方尔灏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积极投入--,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福州设立-署的斗争。1922年春,方尔灏转入福州二中高中部学习,随后与陈任民、叶敏修等发起组织进步社团——“民社”。12月,与陈任民等人创办《冲决》周刊,陈任民任主编,这是在福州出版的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从此,福州--开始有组织地展开。1923年,方尔灏与陈任民、陈聚奎、江削伍等人在民社的基础上,又组织了民导社,阅读和传播《向导》《先驱》等革命刊物。翌年1月,青年学社福州支社和民导社合并,组成福建青年社。1925年初,方尔灏、陈任民、陈聚奎等酝酿建立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3月中旬,方尔灏、陈聚……[详细]
大义乡战斗旧址
  大义乡战斗旧址十八姓宗祠位于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村。1935年冬,活动在莆田常太游击根据地的红军闽中游击队第2支队,在马口镇压了罪恶累累的铺差韩觐侯和为虎作伥、欺压穷人的猴坑土豪杨本六后,接着又在渡口、银坑等地抓获并处决了伪装买山货、侦探搜集常太根据地情报的国民党特务3人。国民党-派抽调500多兵力向常太游击根据地大举“围剿”。为配合常太游击队反“围剿”斗争,牵制敌人兵力,闽中游击队第1支队遵照中共闽中特委指示,决定到福夏线攻打闽侯大义乡敌据点。是年12月,当获悉大义乡(今属闽侯青口镇大义村)十八姓宗祠内驻有民团后,闽中游击队第1支队迅速选派10名精干先遣队员化装潜入大义乡,侦察民团驻地——十八姓宗祠的地形、哨位及布防设施等。游击队政委刘突军率领60多名战士由福清罗汉里游击根据地出发,队伍分3小队,急行军到达大义乡。游击队趁天黑--十八姓宗祠前后大门,以精兵把手重要路口,将祠堂紧紧包围。信号-……[详细]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位于长乐市松下镇松下村大王山麓。1941年4月19日,日军48师团所属400余众官兵由长乐牛头湾寨下滩登陆,向福清方向窜犯。松址乡副乡长陈俊盛组织丁壮联合松下水警分队警兵在日军必经¬之道——鹿山北岭头与日军浴血激战,陈俊盛等三十一人壮烈牺牲。1943年3月各界在松下大王山麓建“闽海战役松下抗日阵亡军民公墓”。墓面海,坐北向南偏西30度,依山而建。墓表为三合土夯筑,墓埕宽8.47米,深18.4米。整个公墓由墓葬和纪念碑两部分组成。墓埕前为围屏,封土前嵌有青石墓碑,高1.95米,宽0.98米,上刻“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阵亡军民公墓碑记”,由墓后沿台阶而上,至顶峰建有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阵亡军民纪念碑,石构,碑身为方塔式,高3.7米,边宽1.38米,碑座四周各镌有诗文。墓屏墙上刻有“英灵勇在”、“浩气长存”等题字。墓与纪念碑之间还立有林森¬所题的“捍患成仁”碑,碑……[详细]
翁良毓故居遗址
  翁良毓故居遗址位于福州市衣锦坊雅道巷55号。翁良毓(1905~1926年),字子濯,号一赤,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0年(1921年),考入省立福州师范学校。民国12年,到上海,受到李大钊的教导。同年秋,福州成立“民导社”,出版《民导报》,以福州师范学校为阵地,积极参与编写油印小报宣传马列主义,成为福建学生联合会的骨干。民国13年,创办职工小学,专收工农贫苦子弟入学。民国14年,当选福建学生联合会副理事长,组织各校学生掀起-日货运动,捣毁日货商店,惩办--奸商。同年3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7月,当选福州支部组织委员兼工农委员。同月,开设“福州书店”,销售进步书刊,并作为团组织的地下交通联络点。9月,福建学生联合会成立“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翁良毓发表文章,痛斥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军阀周荫人派出特务、奸细到“福州书店”监视进步青年,派特务布控良毓的住宅。12月23日,翁良毓在福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