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红色旅游景点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位于闽、浙、赣边界的浙西南腹地——松阳县境内,这里崇山峻岭,其中箬寮岘海拨1500多米,为松阳最高峰,可远眺松(阳)、遂(昌)、龙(泉)、云(和)四县,更有成片的原始猴头杜鹃林堪称华东一绝。土地革命时期,特别是红军挺进师到浙西南,以松阳安民乡、枫坪乡、玉岩镇、大东坝镇为中心区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因而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这里到处是红军-的旧居、党政机关旧址、红军标语、召开重要会议的会址、重大战役的遗址。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松阳)遗址主要集中在松阳县的安民、枫坪、玉岩、大东坝等地。安民乡安岱后村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领导机关所在地,现有“红色古寨”寨门、红军桥、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碑、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主会场———陈氏宗祠、挺进师师部政治部办公旧址、粟裕、刘英旧居、红军医院、红军厨房、红军标语等。枫坪乡斗潭村是卢子敬的故乡。该村……[详细]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坐落于椒江市中心,由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塔碑和墓区组成,建筑雄伟、环境幽静,是为了纪念我军在解放一江山战役中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而兴建的一座英雄纪念馆。纪念馆内共有两层展厅,展厅内所陈列的物件基本以历史挂图、照片和船舰飞机模型为主,并且设立有多媒体演示,演示的是我国海陆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历史背景:1955年1月18日,为了打击-军的嚣张气焰,实现-解放浙江东南沿海岛屿的决心,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步兵1个师、各种类型舰艇137艘、航空兵22个大队,在张爱萍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整个一江山岛渡登陆作战历时10个小时,共打死-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一江山岛被攻克后,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军失去了外围屏障,-在美国武装力量掩护下裹胁岛上居民近二万人逃往台湾。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这是我陆……[详细]
刘英、粟裕在凤林的办公室旧址
  1937年9月、10月,刘英率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挺进师部队先后两次进驻平阳县凤翱乡凤林村(今属凤卧镇)。刘英住在该村满垟六份内大屋郑志西家中。10月中旬,粟裕率部经山门水漫到达凤林,与刘英住在一起。 刘英住在大屋南厢下首1间,粟裕住在南厢上首1间,中间厅堂为两人共用会客室。1937年10月,红军挺进师全部集中后,在六份内大屋召开关于部队改编的全体指战员大会,宣布部队番号改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会上,粟裕、刘英分别作了讲话。他们在讲话中阐述了国共合作和改变番号的意义,号召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保持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服从命令,加紧训练,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杀敌。11月,省委在六份内大屋召开了第十二次扩大会议。会上,刘英代表省委作三年游击战争最后8个月的斗争总结,并布置了抗日救亡运动等工作。粟裕作了关于抗日战争形势的报告。六份内大屋房主郑志西老人思……[详细]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
  1927年1月,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温州的大好形势下,以平阳江南(今属苍南县)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和农协组织蓬勃发展。同年2月上旬,全县第一个基层农协组织——环川农民协会在苍南县新安乡东社村协天庙成立,会员达数百人,平阳县农民协会会长张培农以及叶廷鹏、林珍、李孚忱等参加了大会。当镶着犁头标志的红旗在会场上空升起时,全场欢声雷动,口号声响彻云霄。大会选举叶廷鹏为环川农民协会会长,林珍为副会长。环川农协会成立后,在“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下,开展了反对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和粮食平粜等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农村封建势力,显示了农协的强大威力。“四•一二”-政变后,虽然农运遭到镇压,但环川农民协会会员仍坚持斗争,先后两次参加攻打平阳县城的战斗。 环川农民协会纪念馆,位于苍南县新安乡东社村,1993年10月,由环川农协会旧址协天庙拆建重修而成。纪念馆占地924平方米,建筑面积684平方米……[详细]
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浙南(温州)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温州人民就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1924年,中共温州地方党组织建立,领导广大民众开展国民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不久,浙南农民武装-此起彼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浙南大地燃起了熊熊的革命烈火。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入浙后,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建立武装队伍,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浙南党组织大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巩固与扩大游击根据地,同时加强对学生爱国-的领导,形成了第二条战线。在解放军渡江南进的胜利形势下,浙南人民武装解放了浙南大陆全境,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弘扬革命精神,1999年……[详细]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龙泉市区北隅安清山,始建于1959年,总占地面积36.2亩,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园以来,在一条中轴线上建有门楼、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第一三四共三任浙西南特委书记宋孟平烈士纪念碑和许信琨、张麒麟烈士墓,还有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七位烈士墓。早期,广东省委委员、广州市委书记、省港大罢工组织者之一季步高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粟裕大将部分骨灰敬撒纪念碑和龙泉籍知名人士、原总参政治部顾问、少将李逸民将军纪念碑,还建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房,接待处和厕所。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两层共四个展厅,以史实介绍、照片、革命文物等形式,详实的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龙泉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龙泉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馆内陈设86幅革命烈士的照片画像和150多件革命历史文物,供人们瞻仰。陵园的中心位置是一座由八根从低到高的柱子组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最高一……[详细]
游击队畲乡后方医院旧址
  1947年冬,中共平阳县委决定在平西区创办一所游击队后方医院。平西区委经过讨论,把医院办在怀溪乡的小岭和樟树坦2个山村。怀溪山高林密洞多,便于隐蔽。穹岭、小岭和遥岭通向珊溪、双桂、周山下等山区,连接青景丽游击区,接应和撤退都很方便。而且,小岭村和樟树坦村是畲民聚居地,群众受尽国民党的压迫剥削,亲近共产党和游击队,他们使用畲族语言,较易蒙骗敌人。后方医院常设的一个点是樟树坦村徐焕敬家1幢2层5间木结构楼房。 医院开办时,设备仅有一只从敌人那里缴来的急救箱。包扎用的纱布和消毒用的酒精等,都是地下交通员穿过敌人-线,翻山越岭到水头、山门等集镇采购来的;手术器械用匕首甚至家用剪刀代替;药物以当地中草药为主,采用群众提供的民间秘方配合治疗。医生是当地人池方水,助手是当地的雷朝福、白秀英等。一有伤病员,群众就不顾自己安危,将伤病员送进医院。大妈、大嫂们为伤病员安排床铺,烧水、洗伤口、洗刷血衣,协助医务……[详细]
李得钊烈士纪念碑
  李得钊(1905—1936),又名德昭,永嘉县港头村人。1920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温州艺文中学,在校期间,和金贯真等学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组织的“溪山学友会”。1924年毕业后,受聘在母校附属小学任教。是年冬,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冬,受中共中央指派,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者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并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编辑。1930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是军委书记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建立作出了贡献。1933年,调到中共中央特科总务部工作,后又到中共上海中央局工作。1934年6月26日晚7时左右,在中共中央分局机关(上海马立斯新村)被捕,后移送南京-看守所。在狱中,他坚贞不屈,翌年8月被判15年徒刑,随后移送到南京军人监狱。1936年9月,被折磨致死,年仅31岁。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总理在……[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师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坞根镇西山下村。1928年秋,中共温岭县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派常委柳苦民等人到离县城15公里的坞根建立革命根据地。1929年4月,在坞根先后建立了街头、西山下、洋呈、寺基等党支部,并发动群众开展抗租反霸斗争。后通过筹款买-、收缴地主武器、改编土匪武装等,建立起第一支农民武装-赤卫队,后来逐步发展成游击大队。1930年7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二团,8月扩编为红二师,柳苦民为主要领导人,下辖坞根、青屿、楚门(海上)3个游击大队、直属特务队和天台游击队,总人数(不包括天台游击大队)有700余人。在国民党的--下,红二师进行了大小战斗数十次,其中较大规模的反“围剿”战斗5次,全师有15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柳苦民等领导干部先后牺牲。1985年,中共温岭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坞根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在坞根建立红十三……[详细]
梅山游击根据地暨中共浙南特委第八次扩大会议旧址
  瑞安西部山区的梅山,海拔900多米,分布有叶寮、下歇平、格儿、坑根、长弯、毛田、外厂、底厂、叶寮厂、水碓坑、横坑等自然村,这些自然村及梅山相毗邻的大垟坑、李山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统称梅山地区(即梅山游击区)。1935年至1937年间,红军挺进师往返浙南和浙西南时曾多次经过或驻扎过梅山,并数次安排分队在梅山留守,收容伤病员,开展游击活动,建立根据地。1940年5月,中共平阳县委派员到梅山长弯建立交通联络站,发展党组织。1942年2月开始,中共平阳县委机关转移到梅山。2月下旬,浙南特委书记龙跃在梅山长弯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省委书记刘英被捕、省委机关被破坏的严峻形势下浙南地区如何坚持斗争的问题,史称“梅山紧急会议”。1944年4月,浙南特委从青景丽地区迁回瑞安,梅山长弯是其常驻地之一。1947年7月,浙南特委在梅山长弯建立特委直属区(也称梅山区)。1947年10月3日至29日,龙跃在梅……[详细]
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处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自1935年起率红军挺进师进入平阳作战,1936年率挺进师在平瑞边葛藤湖、包垟与浙南红军游击队胜利会师。1937年10月,率挺进师在平阳凤林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任司令员。1938年1月,在平阳山门创办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同年3月,率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原红军挺进师)从平阳出发,奔赴皖南抗日前线。此后历任新四军一师师长、苏浙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等职。1954年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0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中,粟裕将军与平阳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曾说,浙南平阳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深情地眷恋着当年战斗过的平阳大地,遗嘱身后把部分骨灰撒……[详细]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
  丽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1939-1942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2005年3月16日位于城关镇厦河村。1939年冬,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迁到丽水。次年5月在城内四牌楼开设一家兴华广货号作掩护。省委书记刘英,化名王志远,以“兴华广货号”老板身份居住于此,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至1941年4月省委机关迁往温州止。旧址为重檐木结构楼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163.38平方米,三间二层,现辟为陈列室。 1939年至1941年间中共浙江省委在丽水城郊设了十余处秘密活动点,主要有:兴华广货号、黄景之律师事务所、刘英书记住所。 兴华广货号坐西朝东,四开间二层楼,木结构。一楼为店铺,二楼为住宿与办公场所,刘英书记以商人身份作掩护开办店铺作为省委联络站,负责与东南局及各特委的联络接待。黄景之律师事务所占地约600余平方米,二进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有门厅、天井、主楼……[详细]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冠尖及马头岗村)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阳凤卧乡(现凤卧镇)召开全省第一次-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机关和浙南、处属、台州、宁绍、金衢、浙西等地代表26人,代表全省近2万名党员。刘英代表省委作了政治报告和过去两年来浙江工作的书面总结。大会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周恩来视察浙江的指示精神,通过了《关于目前抗战形势与浙江党的任务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选举产生了新的浙江省委,刘英任省委书记;选出了刘英等12人为浙江出席党的七大代表。浙南特委、平阳县委机关一些干部,当地各党支部书记、委员列席了闭幕式。这次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表大会,在浙江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会议分别在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举行,会议开幕式、闭幕式和作政治报告、第一次大会发言在冠尖举行,小组会、第二次大会发言及选举在马头岗进行。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平阳县凤卧镇凤林村冠……[详细]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
  华阳,地处浙闽交界的革命老区。1934年至1937年间,华阳人民在红军闽东游击队、独立团(即红军七军团挺进师)直接领导下,与敌展开了浴血斗争。其中,当地畲民李圣夫、李招弥等受当时在福建一带活动的闽东游击队影响,最先接受党的教育,并相继加入地下党,于1934年秋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华阳牛角湾开展地下活动,并先后吸收了李先滚、李先静、廖国怀、廖国秉、廖宝务、李招乳、李学通等二十多人参加红军,1936年春推荐李先滚参加独立团,从此,在华阳地区便有了一个红军的小组织。此后,到解放为止,华阳地区的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里,先后有30人烈士光荣献身。 华阳革命烈士公墓,位于苍南县观美镇华阳旗竿岗老鼠山。1959年12月兴建,坐东朝西,1980年12月重修,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建筑面积323平方米。 公墓主体建筑有纪念碑、烈士墓穴等。纪念碑高约10米,碑上题写“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碑……[详细]
林环岛烈士故居
  林环岛(1904—1940),洞头县北岙镇人。早在温州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1926年春,在上海暨南大学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早年的革命生涯中结识了周恩来、邓颖超、李克农、廖承志、连贯等我党革命先驱。1928年春,在上海龙华创办泉漳中学,利用讲坛宣传革命。1929年3月,受党组织派遣到缅甸仰光担任中共侨党地委书记。1931年回国,在上海主办《现实周报》,后任《南声报》总编辑。1934年10月又奔赴越南,在华侨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5年7月回国,后担任厦门市青年战时服务团儿童抗日救亡剧团(简称“厦儿团”)总领队和中共党支部书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开展募捐慰劳活动。1939年6月,前往越南担任南委书记,从事华侨-工作。1940年12月26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西贡(今胡志明市)福善医院,年仅36岁。 林环岛烈士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