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德寺塔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城北步寿原下的半坡上。
据《耀县志》载,“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凤凰集祋祤北原(今塔坡原),因建步寿宫于此。后其地亦因此名步寿原。仁寿四年(604)在步寿原龙华寺建大像阁,在照金山东峰建神聪寺,又名神德寺。大业三年(607)四月,大德法师沙门僧晖奉敕于神德寺安放舍利,建造灵塔。”
塔为砖塔仿木密檐楼阁式结构,通高35米,底围25.04米,内径2.9米,八面八棱九级,斗拱挑角,密檐环围,凋刻精美,建筑风格雄浑庄严,观赏价值极高。塔身逐渐收缩呈弧形,塔身中空,原有木梯可盘旋而上,塔正门面东,高两米、宽1.26米,青石门楣上线刻一佛二菩萨,门框南北两面分别线刻持弓箭和宝剑天王,由于线条漫漶,辨认十分困难。塔底层正西有一假门,宽1.26米,进深0.69米。塔体每面三开间,用砖砌出隐柱,柱间有阑额,塔体隐柱、阑额、假窗均涂土红色。塔体的第二层设计复杂,布局很巧妙,是预想中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正东、正西各有一面方形假门,正南正北各有一卷门洞,四门两侧分别建有方形五横格假窗。第四层正南、正北,第三、五层正东、正西各设有一面券门洞。塔檐为两出挑,每面有九朵斗栱、檐上用砖叠涩收分。每个檐角垂挂铃铛,总共72个,有风吹来,叮咚作响,塔内空筒状,无楼梯。塔底有两个拱卷门,门楣上刻有一佛二菩萨。整个塔身为砖构、斗拱、飞椽,雕刻精美,建筑风格雄浑庄严,结构奇巧,对研究古塔建筑艺术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004年9月24日维修塔身时在南面第四层的拱券窗洞中发现了金元时期放置的佛教经卷。有写经、印刷经、纸本印刷和绢本粉彩佛传画,达30余种。这些经卷基本属于露天存放,没有保护措施,致使大部分经卷腐烂粘结,损坏严重。保存最好的是手写纸本《金光明经》,高26厘米,残长283厘米,小楷书法,字体端庄,结构严谨,与唐宋写经体有相近之处。但可惜无落款、无书写者姓名。另有几种写经残卷,保存较差。
这些经卷和佛传版画数量之多、时代之早,堪称珍贵。它的发现,对研究耀州神德寺的历史沿革和寺院佛教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2006年神德寺塔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