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常熟市旅游

言子墓

[移动版] [查看地图]
言子墓
言子墓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言子墓,在常熟市虞山东麓。

言子(前506—前443),名偃,字子游,春秋时吴国人,孔子的学生。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擅长文学,曾为武城宰,对发展东南地区的文化教育,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世一直尊他为“南方夫子”。

原墓早已荒芜,直到宋端平三年(1236)常熟县令王爚才明文对言子墓进行保护,因此,现有的言子墓可能是一座纪念性墓葬。宋代修整的墓,经明弘治十年(1497)知县杨子器、嘉靖二十七年(1548)江苏巡抚陈九德、崇桢九年(1636)江苏巡按御史路振飞、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江苏布政参议王繻雍正时(1723~1735年)布政使鄂尔泰、苏松常道王澄慧等修理,并疏池建桥、筑亭树坊,形成了占地十余亩的大型墓园,康熙第五次南巡(1705)和乾隆首次南巡(1751)时,均书赐了匾额。解放后,言子墓也经过数次修理,墓上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今有:

言子墓坊:三间,花岗石,通面阔7.5米,明间阔2.7米,正中牌匾上镌楷书“言子墓道”四字。明间石柱上镌对联:“旧庐墨井文孙守,高垄虞峰古树森”。此坊为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十八日言氏裔孙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如洙等立。

影娥川、文学桥:乾隆年间浚建。桥为单孔石拱桥,两堍各设踏跺12级,桥柱上镌有对联,一面为:“道接东山远”、“源分墨井香”;一面为:“东南开道脉”、“今古挹交澜”。

“道启东南”坊:在文学桥之上,三间,通面阔6.2米。坊前有石狮。坊上“道启东南”四字,为乾隆首次南巡时所书。坊的背面,则镌有“灵萃勾吴”四字。

“御书亭”:面阔一间4.15米,进深一间3.1米,平面作长方形,花岗石筑,四出重檐歇山式,结构比较精细。内挂“康熙四十四年(1705)四月十五日御书”、“文开吴会”匾额。

“御碑亭”:共两座,左右对称,结构简单,形制亦小。面阔2.2米,进深2米,单檐歇山式,花岗石造,内分别立碑一块,高1.4米,宽0.8米,四周浅刻云龙,碑文字迹漫漶,出自乾隆手笔。

“南方夫子”坊:面阔三间6.3米,碑石为石狮形,镂凿得比较细致,为鄂尔泰所立。

墓冢:黄石砌筑,高1.5米,直径3.5米。罗城内嵌两碑,其一:“先贤子游言公墓”碑,高1.8米,宽1.1米,路振飞立。碑头已残。其二:上铭“先贤言子之墓”,高1.4米,宽0.47米。

言子享堂:现称“墨香”茶室。房屋大部分已经改建,内有古碑七块。其一: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裔孙言汝撰《始祖先贤吴国公墓修建记略》,碑文25行,记述了当年修建祠墓的始末。碑高1.32米,宽0.53米。其二:光绪二十七年(1901)赐进士出身授检讨陆懋宗撰并书《重建先贤言子林墓记》碑,高1.27米,宽0.6米,碑文楷书17行,满行37字。其他则为光绪时裔孙言家乃、言良鑫等重新摹书的书条石和记载修墓费用的碑刻。享堂庭园中,还有“石墨”、“墨池”等名胜。

1987年对墓道、御碑亭进行了整修,并建造了墓区围墙,头道墓坊进行了移位。

1956年10月18日言子墓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言偃(前506-443)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常熟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子游的儒学思想曾为历代人们所推崇,元代翰林学士张起岩称:“夫以周之季世,列国争雄,功私是尚,以吴人乃能独悦周公之道,北学中国,身通受业为孔门高弟; 子游,原名游高轩,工艺美术师,2007年进修于上海…… 言偃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仲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