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旅游

榆林市文物古迹介绍

石寺坬石窟
  石寺坬石窟位于白界乡陈家沟村北400米处的石寺坬半山坡上。石窟现存一窟,始建北魏,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坐西南面东北。窟平面呈方形,平顶微拱,面阔1.48米,进深1.47米,高1.68米。窟内三壁环坛,坛上方三壁三拱龛,三龛造像各三尊,均为一佛二菩萨,门外立二天王,共有造像11尊。造像为砂岩质,剥蚀严重,面目、手臂多残。造像与窟连为一体,正龛阔1.24、深0.1、高1.27米,佛像通高1.28米,高内髻,身着交领右衽衣,两耳垂肩,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菩萨均袒胸露臂,发披两肩,缨带绕身,披錦在腹前打结,下着羊肠裙,裙角外展双手合缉,跣足站立于仰莲座上。左龛阔1.2、深0.12、高1.1米,佛像通高1.13米,两耳垂肩,身着交领右衽衣,屈右臂,右手似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长方台座上;菩萨皆穿衣着裙,右菩萨袒右臂,横屈右肘于胸际,左手下垂似提一物,跣足立于仰莲座上;另一菩萨双手交拢于胸腹……[详细]
神泉堡革命旧址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县城西神泉乡神泉村。神泉堡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纪念地。因该村南山崖上有两股日夜长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弘扬陕北战争年代革命传统,佳县人民政府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征集文物一百余件,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战斗过的神泉堡乡建成了佳县第一座革命纪念馆——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开馆。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当地民众高继荣家。高继荣家为陕北典型的窑洞院落,北窑七孔、东西窑各三孔,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当年就住在北窑里。窑洞及院落现保存较好。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间,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这里,毛主席修改审定并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揭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在这里,中共中央起草了《……[详细]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一九四七年春,蒋介石纠集二十三万兵马,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面对十倍于我的凶恶敌人,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英明的战略决策:暂时放弃延安,运用“蘑菇”战术,把蒋胡匪军拖在陕北,支援全国其他战场作战。毛主席于三月十八日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在那硝烟弥漫着陕北高原,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都被蒋胡匪军占领的艰难岁月里,毛主席一直留在陕北,和-、任弼时同志一起,率领我党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历时一年零五天,辗转两千余里,在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安塞、靖边、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米脂、吴堡十二个县的三十八个村庄的农家窑洞里,在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同时,指挥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同敌人在千沟万壑之中“蘑菇”。经过短短一年的较量,就使敌人在西北战场丧师十万,狼狈逃窜,“重点进攻……[详细]
64、香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炉寺
  香炉寺位于陕北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地势险峻,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如龙卧波。寺院由两部分组成,西边部分与山城腰部相连,建有龙王庙、娘娘庙、寄傲亭;还有石碑8块,石坊1座,壁画54幅,石柏2株等文物。东边部分一根高20余米,周长约15米,形似香炉寺的巨石,从黄河惊涛的拍打声中崛起于半空,这巨石称香炉峰。据民间传说,香炉峰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安放好的。香炉峰顶建一观音小庙,东西两部分由一5米长,1米宽的天桥相连。人们登上天桥,东眺吕梁山脉,起伏连绵,宛如骏马奔腾;仰望佳县山城……[详细]
榆林青云寺
  青云寺位于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寺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寺始建于明代,三迁而至今址。民国17年(公元1919年)重修扩建,总占地面积40余亩,是陕北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寺内大小殿院十四处,牌楼二座,楼台殿阁,此起彼伏布局谨严,铺排得宜。东部道观有祖师、三清、三宫、圣母殿和玉皇阁、真人洞、龙王庙等,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萨。弥勒、金刚、东西罗汉殿及讲经堂、禅堂等。全寺庙所建筑约300间,均为砖砌拱窑。真武殿居于正中,高大雄伟,立柱重檐,彩凤金龙,飞阁流丹,对面纯木结构牌楼:四柱三楼,层斗迭拱,玲陇剔透,巧夺天工。真武闪身崖泥塑,造型奇特逼真,四壁饰以木雕、壁画。人物如生,鸟兽欲飞。“文革”中青云寺遭到破坏,殿内工艺精湛的石雕、泥塑、壁画以及堪称工艺佳品的木牌楼私碑喝等荡然无存,其它砖雕、亭阁不同程度亦遭……[详细]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
  杨桥畔汉代城址与墓地据靖边县考证,宥洲古城位于靖边县杨桥畔杨二村,为汉代蒙田在些驻守,宋代重建并有碑文记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陕西省靖边县老坟梁墓地进行考古发掘,获得重大收获。其成果对于研究汉代北方边疆地区的墓葬分期、文化面貌、丧葬制度、民族关系、郡县地望、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老坟梁墓地是位于靖边县杨桥畔镇附近的大型汉代墓地,考古工作者前期配合铁路建设对其发掘,仅在建设范围内就发现墓葬约200座,整个墓地墓葬总数可能有上万座。本次发掘的100多座墓葬中有3座壁画墓,壁画多数绘于墓室内,绘画题材主要有青龙白虎、车马出行、人物故事(如孔子见老子)以及升仙等,体现出浓郁的道家及儒家的思想内涵。目前发掘的墓葬均带有斜坡墓道,墓室形制可分为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圹墓等,其中以砖室墓居多,多为中型墓。墓葬中许多相邻墓葬墓向相同、年代接近,表明墓主人之间可能具有密切的社会及血缘关系。随葬品以陶明……[详细]
神木东山庙群
  东山庙群位于县城东500米处,因层峦叠嶂,岭脉逶迤九重,游走如龙,故又称九龙山。据史料记载山上建筑明代时已初具规模,后经多次修葺、扩建,清代至民国为鼎盛时期。其地理位置独特,建筑庞大,以雄险取势,加之僧道云集,曾名震塞外,是周边地区很有影响的古刹和名胜古迹。解放前部分庙宇毁于战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局部再遭破坏,八十年代后相继由民众自愿集资和政府投入对庙殿、上山道路进行了修复与改造。2004年在祖师庙大殿北侧新建了13层,高58.8米的麟宝塔一座,塔内有当代知名书法家题刻数十幅。庙群主要分布在东山香炉山、凤头山、龙眼山的山腰及山顶间,南北绵延3公里,海拔千余米。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建有关帝庙、吕祖洞、张仙庙、万佛洞、财神庙、七佛洞、祖师庙、鲁班庙、等集佛儒道三教于一体的各类建筑二十余处100余间(孔)。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初八为传统文化庙会,其间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商贾云集。东山……[详细]
砖井堡遗址
  砖井堡位于陕西省定边县砖井镇北高速入口以南。明长城延绥镇西路关堡。砖井堡,明正统2年创建于定边县城东南3里处,因附近有砖砌水井而得名。成化10年南迁至东海螺城,嘉靖中又修复旧堡防守,该堡北至大边仅1里,今堡内辟为耕地。三城门均遭破坏,残留豁口。该堡北至大边2里,东南至柳树涧堡40里。据《定边县志》载:砖井堡为“明正统二年(1437)巡抚郭某建,万历六年(1578)增高,砖砌。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县徐观海重修。周围凡三里二百五十步。”明时砖井堡辖长城“一十七里,墩台二十二座。”这段长城墙体多已圮坍成波状,高约2~4米,墙下多淤沙,墩台亦已成堆状。长城两侧均为耕地。有文献记载:余子俊撤砖井置新兴,柳树涧奏守永济,故砖井和柳树涧不驻兵。砖井堡北侧距长城不到100m,北侧有长城天堑,其东、西、南侧城墙薄弱,为敌人易于攻破方向,所以均设瓮城。如堡内地形复杂,则平面布局不规整,依地势而建,其方向……[详细]
子洲大兴寺
  大兴寺位于子洲县马岔镇马石畔村南的太和山东山脚。总体布局坐西面东,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大兴寺由关帝庙、娘娘庙、佛庙三殿组成。关帝庙为两孔石砌拱形窑洞前带廊建筑,廊两墙用红砖垒砌,面阔5间,硬山式,尖山顶,五脊六兽,两坡用灰瓦覆顶,勾头滴水,雕龙正脊,印花垂脊。中为太公楼,左右狮像,明间平身科,柱头科均为一斗二升地方作法斗拱,施地方彩绘,墙体用白灰罩面,砖砌院墙。关帝庙东侧为娘娘庙,为1孔石砌拱形枕头窑洞建筑,东墙设有2拱形门,中有小窗,硬山式,五脊六兽,雕花正脊,砖覆顶,墙体水泥抹面,勾缝,砖砌院墙。娘娘庙东侧是大佛殿,为1孔砖砌拱形窑洞前带廊,面阔3间,硬山顶,双坡屋面,红瓦覆顶出檐,明间平身科,柱头科均为一斗二升地方作法斗拱,施地方彩绘,墙体用白灰罩面。南侧有3间配殿,为砖砌拱形窑洞建筑,砖铺平顶,白灰勾缝,无院墙。各殿门窗为新建,方格棂窗,双扇板门,新绘壁画,……[详细]
大保当城址及墓群
  大保当城址及墓群·汉代·神木县大保当镇任家伙场村、武家伙场村。保护范围:1、城址:城墙墙体及城内,城墙周长2168米,宽6米。东北墙至花果园,东南墙至鱼池湾,西墙至垫地,南墙至方家地,北墙至任家伙场居民点。2、画像石墓区:东西1800米,南北1000米。以宏达砖厂为中心,向东800米,向西1000米,向南1000米,北至210国道。3、田家圪台墓区:东西700米,南北700米。东至养殖厂,西至陕京管线17331号桩,南至210国道,北至田家圪台村。4、高羔兔墓区:东西500米,南北700米。东、南、北至野鸡河、高羔兔河,西至小路。5、敖包台墓区:东西1000米,南北1500米。东至八份地,西至小路,南至高羔兔水库,北至七份地。6、木柱柱梁墓区:东西300米,南北300米。东至木柱柱梁东坡底,西至小路以西150米,南至任家老坟北坡,北至高羔兔河岔。建设控制地带:1、城址: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详细]
71、南洛寺
南洛寺
  南洛寺南洛寺山巅祖师庙后有奇树三株,正中之树俗称“黑圪栏”,两旁二树则无名矣。“黑圪栏”粗不足一围,高不过二丈,枝干灰黑,树冠围长25步,树干间多生有寸余小洞。枝条内疏外密,且三折九曲,犹如虬须。叶片细窄如韭,长约二寸左右,叶色黄绿。远望之,如一巨大伞盖,张在殿宇间。据说,此树在全县也仅此一株。为何此树独钟此山?是人未找其答案,或者根本就没有答案。左旁之树,与其说是树,不如说是灌木,亦类藤条。说是树,因其树冠广38步,高达丈五六;说是灌木,因其丛生而无主干,平地生出40多根枝条,有碗口粗者,亦有似鞭杆者;说类藤条,因其枝条屈曲而匍匐,状如龙盘蛇行。其叶片细碎而对称排列,籽荚细长,状似柠条。此树之奇特,当未见之矣。右旁之树,亦为丛生,50多根枝条,紧紧簇拥,粗有一握色呈灰黑;细有一指,色为紫褐。且根根直立,比肩同高。树冠茂伟,广30余步。靠北下部之枝叶有形似左边之树者。靠南偏中之枝叶极类“黑……[详细]
李家崖城址
  李家崖城址位于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乡。城址在无定河东岸二、三级台地上。1983年发掘,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495米,南北宽122-213米。城东、西两面筑墙,南北两面堑山为障。现存东垣残墙长128米。西垣残长34.5米。墙体外层以石块层与夯土层相间构筑,内层筑法则是内夯筑、外以块石包砌。墙体横断面呈梯形。残高最高3.1米,基宽7.4-9米,顶宽1.25-1.45米。揭露的房址平面呈梯形,面宽3.07米,进深2.95米。夯筑围墙,居住面经夯打火烤后敷以豆绿色石粉。此外还发现窖穴、石板围墙的瓮棺葬等。出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表除素面外,饰以绳纹,其次有云雷纹、回纹、方格乳丁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豆、三足瓮、罐、盆、碗等。还出土石斧、刀、凿,骨锥、卜骨及石雕像等。石雕像刻于梯形石块上,残高0.42米,石块宽0.24-0.31米。正、背面以粗阴线刻出骷髅体人像,为国内首次发现。1986年……[详细]
子洲柏全山
  柏全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据传说,此山曾有4株枝叶繁茂的大柏树,故名柏全山。柏全山北高南低,山巅上有一古庙,主奉天皇、地皇、人皇,简称为“三皇庙”。坐北面南,正殿为三孔硬山形顶拱式砖窑,整个寺院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有泥塑五十余尊,保持有晚清风格。寺庙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道光元年(1821)、咸丰四年(1855)、光绪八年(1883)等五通清代重修石碑,尤其是同治六年“回匪侵凌,捻居盘恒,崖窑不闻,留二三山寨尚能……”的记载,证实了捻军在本境的活动,非常珍贵。柏全山庙宇梯次面南而居,乐楼的地势最低,与三皇庙遥遥相对。其次是娘娘庙,庙左右分别为地藏王菩萨庙、马王圣君庙。娘娘庙后有石阶百余个,拾阶而上,便是灵山七神庙,设三层亭榭,游人可以凭窗远眺。进入山门就是三皇庙,正殿主奉三皇大帝,侧殿所祀真武祖师,院内有石狮1对,铜鼓1面,铁钟1口。檐棚……[详细]
74、威武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威武堡
  威武堡位于横山县塔湾镇塔湾村威武自然村东北约200米处,杨小川沟口的东山畔上,西与塔湾隔河相望,相对高约70米。城址所在的山体,平面呈长条状,地势平缓,东西北三面环沟,只有南部与其他山体相连,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城址所在地,位于二边线上,西距大边约9公里,现城墙砖石虽拆,但土基尚存,从残存城墙可见,墙体为土石夯筑,现存西城墙长约200米,高约0.5-3米,宽约3.5米;北城墙长约250米,高约0.3-2.5米,宽约2米;东、南墙已毁,南、北城门尚在,破损严重;城址内尚存东、西两处墩台,黄土夯筑,夯层厚约11-13厘米。现城址内植被茂密,种植豆子、荞麦、土豆等,城址内外分布四座庙宇,地表瓦片遍地,散见大量砖块、瓷片、骨骸。据史载,该堡始建于成化五年(1469),巡抚王锐设置,撤大兔鹘堡守军移驻这里,隆庆六年(1572)加高,万历六……[详细]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
  薛家城则古城遗址位于子洲县淮宁湾镇薛家城则村。山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顶部坡度较陡,四周均为悬崖。东临南沟,南接柳树峁,西至后沟,北临薛家城则村。分布范围平面略呈椭圆形。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约1200米,总面积约180000平方米。现保存东、南、北段城墙。沿城墙分布7处马面,为黄土夯筑,夯层厚10~20厘米,土质较坚硬,夯层较规整。马面底宽10~12米,上宽8~10米,高约10米。城墙坍塌严重,残高1~10米。遗址地表散落大量瓷片、陶器残片、砖瓦残块,另有一石刻柱础,为“凸”字形,下方上圆,底边长50厘米、宽50厘米,高20厘米。为宋代古城址。据《子洲县志》《子洲县军事志》记载:宋庆历年(公元1041——1048年)修怀宁寨,属延川县。至辽以后被西夏占据,至平四年(公元1067年)收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改属绥德城,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属绥德军,金正元三年(公元1226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