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沈阳市旅游

沈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塔湾舍利塔
   沈阳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45巷15号,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1548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建于辽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筑。1640年(清崇德五年)重修,是沈阳市历史较久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为密檐塔。1985年维修时,发现塔身为空心,这在全国同类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塔内出土有鎏金佛、舍利子、经卷、瓷器等大批珍罕文物,地宫四壁尚有保存完好的彩色壁画。此塔北侧新建了一座沈阳古塔遗物陈列馆,馆内展出有沈阳各塔先后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无垢净光舍利塔东眺昭陵,南临沼泽,古色苍然,风景甚佳。清人有诗咏道:"一湾塔影水流春,寒食烟生树树新,疑是雨余青到眼,十三山色欲留人"。雄伟壮丽,历史久远,从古至今景色不减。  舍利塔高30余米,13层密檐八角砖塔。整体分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大部分。地宫在基……[详细]
沈阳北塔法轮寺
  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庙2.5公里左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取义“慧灯普照”;西塔延寿寺,取义“虔祝圣寿”;南塔广慈寺,取义“普安众庶”;北塔0寺,取义“流通正法”。《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六月十八日条:“盛京四郊塔工成,赐诸喇嘛宴,及鞍马、币帛、器皿等物有差。”即四塔于1644年六月完工。满文档案还记载,顺治元年六月十九、二十二、二十五、二十八日,分别对北塔、东塔、南塔、西塔逐一开光。寺院有硬山式山门3楹、天王殿3楹、东西配殿各5楹。歇山式大殿5楹。该寺原属沈阳实胜寺的下院,0寺在历史上佛事活动较多,香火很盛。乾隆皇帝东巡时(1778年)曾驾临0寺礼佛,并亲书“金镜周圆”匾额。和“护国0寺”匾额。每年的三月十五日是0寺庙会,并跳金刚舞,前来烧香拜佛者不计其数。1905年部分建筑毁于日俄战争。1962年市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沈阳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我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航海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0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等;北路建筑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全寺共有房舍135间,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对慈恩寺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法名函可,号剩人,是明朝礼部尚书……[详细]
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
  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人民大街784号,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英雄壮举。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占地面积为27954平方米,展览馆建筑面积为2097平方米,展览馆内部展陈文物数百件,主要包括太平洋战火、黑色的囚程、将军的故事、战俘的遭遇、活着回家、远逝的背影和二战时期大事记7部分内容,采用了空中翻书、幻影成像、全息成像、将军对话等数字化互动展项,累计投入保护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辽源市于2010年启动战俘营旧址抢救性恢复、文物本体保护工程;2011年启动辽源军分区异地迁建工程;2012年开始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物征集工作;2014年启动战俘营展览馆建设、景区综合治理、展览馆内部展陈工程等,现各项工程已经整体竣工。2019年10月,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沈阳海印寺
  海印禅寺座落在自然风景区美丽的卧龙湖畔,天龙山上,四周被森林公园拥抱着,该寺始建于二零零零年,九月十三日,佛历二五四五年八月十六日,此前经县、市、省三级宗教事务局批准,场所登记证为宗场证字,(辽)沈0130027F甲号,占地面积五二八零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四四七平方米。承蒙各级政府的关爱支持,感恩十方善缘慨施净资,当家师上空下照法师带领四众弟子历时十年艰苦劳作,建造起康平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佛教寺院,寺外建有牌坊广场,内有天王殿、钟鼓二楼、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文殊普贤殿、观音亭、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龙王殿、护法殿、南北配楼、僧僚、居士林、念佛堂、客堂、斋堂。全殿圣像六十尊、庄严辉煌、寺院道风严谨、道场清净、僧团和合、道心坚固、香火兴盛、信众日增,公元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佛历二五四九年,八月初八,寺院举行大雄宝殿落成佛像开光仪式,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宗教局主管领导,苗处长、刘玉新、……[详细]
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该馆旧址始建于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校舍原是大东关镶红旗汉军第二佐领官厅,坐北朝南,两进院,青砖围墙,有门房、前楼、礼堂、后楼等主要建筑。青砖瓦门房11间,中开过道门,后有影壁。教学楼为砖木结构,二层属前廊式并有立柱和栏杆。后院有礼堂和后教学楼。整体建筑布局合理,素雅大方。1910年秋,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移居沈阳(当时称奉天),进入该小学堂丁班学习,后改为高小部第六班,继续就读两年。纪念馆的陈列设有读书教室、序幕厅及三个展厅。其中陈列的文物,有周恩来当年阅读的书报、留影、作文、写给同学的赠言手迹和用过的桌椅、羽毛球拍、砚台、笔架等,反映了少年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活动。1910年秋,周恩来随伯父从铁岭来此读书。在东关模范学校,少年周恩来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就产生于此。在沈阳学习的3年时间,周恩来深得老师的赞许和同学们的拥戴。课余时间,周恩来满……[详细]
沈阳中华寺
  中华寺景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中华寺村与抚顺县拉古乡刘山村拉古河畔,横跨沈抚两市,距抚顺市区大约20公里。中华寺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名灵山寺。中华寺始建于盛唐,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朝宰相魏征夜观天象,看到东土龙脉灵山山脉,唐太宗李世民惟恐其威胁大唐江山,于是督建了闻名天下的灵山寺。蛟龙被镇,两位龙子却侥幸逃脱,头顶中华二字,化身蟒仙现身灵山,一为守护被镇龙王,一为佑护一方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清朝时,回乡祭祖的康熙帝闻听唐朝灵山寺镇蛟龙的故事,亲来灵山许下一统天下、太平盛世之心愿。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之乱的康熙帝得尝夙愿后回寺还愿,为感谢二蟒相助,遂扩建灵山寺,将灵山寺更名为中华寺。可惜的是,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梵刹,在文革时期惨遭毁坏,致使古寺顷屺、钟鼓绝音数十载。2000年重修中华寺。复建后的中华寺由著名的同济大学设计,占地1800亩,整个建筑采用唐……[详细]
沈阳向阳寺
  向阳寺为明代万历年间兴建,坐落于棋盘山北麓的秀水湖畔。根据碑文及相关史料记载,向阳寺原名“龙泉寺”,兴盛于清朝,原寺占地面积数百亩,依山而建,共有上下两层殿堂,上层供奉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其他菩萨塑像,殿堂内全部是彩色壁画;下层殿内供奉的是四大天王,殿门上方刻有“双峰秀水”四字的门匾。在殿南面有一砖砌宝塔一座,闭关房数间。向阳寺在清朝初期,当时方丈和尚是一得道高僧。清太祖努尔哈赤听说向阳寺有高僧主持,能知过去通未来,便在将要入主中原之前,专程前来拜访并请和尚开示、指点前途。清太祖努尔哈赤闻即信受、毛塞顿开,增加通领中原的信心,由此一举夺取天下,建立大清王朝。向阳寺因此盛名远播,而进入辉煌时代。近三百年来,中国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时起时落,可谓是一个多变的国家。自古有“国强则教强,国衰则教败”,向阳寺也不例外,经过三百余年风风雨雨的洗礼,见证了佛教在这片土地上兴衰。向阳寺最后一次毁于上个世……[详细]
和叶赫那拉氏地宫
  和叶赫那拉氏地宫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东陵依山傍水人流连忘返。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楼。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福陵建筑群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详细]
石台子山城
  石台子山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区东北35公里辉山风景区内的棋盘山水库北岸,北邻铁岭,东南与抚顺相望。山城借助山体自然形势人工修筑而成,为一座闭合式的石垒山城,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周长1384.1米,环城墙体一周共设有10座马面,4个城门。山势西高东低,南宽北窄,四角相对较高。在山势较缓和要害之处筑有敌台,城门与排水涵洞设在东南和西北谷口或低凹处,城内平缓的南北台地处构筑居址,巨大的蓄水池设在两峰之间的山谷间,并在城内的西南峰设便于瞭望和指挥的“瞭望台”。山城墙体断面呈梯状,内外墙面为形状规整的楔形石块砌筑,墙面里为棱形的插石。里墙一周均有夯土护坡向城内缓延,个别处尚有护坡石。墙体自下而上有一定程度的内收,墙体底宽6~7米不等,顶残宽5.6米,残高最高处3.9米。10座马面之间相距约60米,马面皆为方形或近长方形。4个城门分别设筑在东、南、西、北四面,且门下皆有城内向外排水系统。在南门西侧还发……[详细]
清初四塔
  清初四塔是清大宗皇太极敕建的沈阳城外的东、西,南,北四塔,1643年(崇德八年)动工,1645年(顺治二年)竣工。每塔的下面都建寺庙一座,塔和寺庙系同时建成,据碑铭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东为慧灯朗照,名日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日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日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日0寺”。其四寺塔的方位是:东塔永光寺,在抚近门外五里,现为大东区东塔街。西塔延寿寺,在外攘门外五里,现为和平区西塔街。南塔广慈寺,在德盛门外五里,现为东陵区南塔街。北塔0寺,在地载门外五里,现为于洪区北塔街27号。原四寺都有殿堂,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延寿寺原有大殿五楹、经堂三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西宝塔一座、山门三楹、晾经楼一楹、……[详细]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地坛街30-3号,是二战时期日本在沈阳设立的一个专门关押太平洋战争中受俘盟军的场所,时称“奉天俘虏收容所”。“这里曾关押了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6个国家的2000余名战俘。”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介绍,奉天俘虏收容所是日军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中心战俘营,也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领地设立的18座战俘营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战俘营占地近5万平方米。记者看到,目前保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有1号战俘营房及附属用房、日军看守所、战俘营医院、水塔和锅炉房烟囱等。沈阳市政府还在旧址边新建了一座陈列馆和一面“死难者碑墙”。碑墙上刻满了200多名在战俘营中死去的盟军战士姓名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历经多年维修建设,5月18日正式与观众见面,并将免费对外开放。美国和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的官员作为陈列馆首批游客也重温了那段历……[详细]
33、蓬瀛宫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瀛宫
  蓬瀛宫坐落在辽宁沈阳南塔街(南塔旁),俗称坤道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坤元道场,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瀛宫前身为沈河区风雨坛街热闹路的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岳庙更名为坤道院。文革期间,遭到毁坏,其基址,乃坤元女冠炼养之所。惜毁于十年浩劫。其基址亦被城市建设占用殆尽。八十年代初,落实宗教政策,乾坤两道悉皆集居于小西门之太清宫,有悖道教规范;是故政府择南塔公园之西侧,划拨土地三亩,兴建坤道院,取名蓬瀛宫。1994年,岁在甲戌之暮秋,奠基动工。历时三年,于1997年,岁在丁丑之仲秋工程告竣。其正殿为歇山楼阁式仿古建筑,纵跨三间;进深两间,凡三层计18间。两厢单房,两层凡20间,山门三间,斋堂,经堂,客堂各5间。连同配殿,门房在内,建筑……[详细]
万柳塘公园
  万柳塘位于沈阳市东南部,总面积三十一万平方米,因柳树种类和数量的众多而得名。万柳塘在清代被誉为“柳塘避暑”而被列入盛京八景之一。一九五三年沈阳市政府对南运河进行清理并将挖河泥沙在此堆成假山,形成万柳塘公园雏形,一九八四年再次对南运河改造,扩大了万柳塘的水面积并设大门立围栅建柳塘十景正式命名万柳塘公园。清代嘉庆年间诗人张祥河曾为“夹道浓荫直到城”的优美诗句咏赞清幽爽人的万柳塘美丽风光。1953年沈阳市政府对南运河进行清理并将挖河泥沙在此堆成假山,形成万柳塘公园雏形,一九八四年再次对南运河改造,扩大了万柳塘的水面积并设大门立围栅建柳塘十景正式命名万柳塘公园。1998年至1999年期间,沈河区政府又对万柳塘公园进行了全面规划改造,新建大型文化广场、音乐喷泉、现代雕塑、儿童游乐场、童乐城、增设草坪、花圃、果园、梅园、枫树林等,使万柳塘更增添了自然气息,是集休闲、娱乐、游览为一体的具有文化品位的自然……[详细]
沈阳新民清真寺
  新民清真寺位于新民市。始建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原寺内皆土房,光绪年间重修,改土房为砖木结构建筑。寺院坐西朝东,青砖围墙,占地面积为2673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前厦、拜殿、遥殿南北配房等。前厦三间,歇山卷棚式,青瓦顶,面阔13.7米,进深5.6米,木结构上饰彩画,前厦门正中上方悬挂一块阿拉伯文匾额。拜殿五间,为硬山式,青瓦顶,面阔20米,进深9.8米,殿正面开三门,门额上悬挂古匾三块,左匾题“惟精惟一”,中匾题“正已正人”,右匾是盛京总兵左宝贵题“诚意敬心”。殿内西墙正中接一方室,即为遥殿。遥殿又名望月楼,为三层楼阁,通高约20米,第一层为砖砌,面阔6.7米,进深5.4米,殿内西壁正中有一神龛,龛两侧墙壁上绘有壁画。遥殿内四角各有一通天立柱,上起二层方形楼阁,四周为木制门窗和围栏,上顶为四角攒尖式,重檐,灰瓦顶,垂脊上有走兽。寺内南北两侧分别建有硬山式青砖配房,是教长起居,讲经,沐浴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