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红色旅游景点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滁73091部队军史广场
  :73091部队军史广场建成于2009年11月,占地约2100平方米,主要由东西两大建筑群和中间的雕塑群组成。从空中俯看,西区呈阿拉伯数字的“2”字形,东区呈“6”字形,寓意该部是源自二野六纵的老部队。广场中央是主题群雕,再现毛主席1960年3月视察时与两名官兵战士交谈时的情景,并勉励官兵要“好好学习,艰苦朴素”。广场路东西两侧摆放的是历史上战功卓著的“优秀教练员”郭兴福、“模范团政委”杨崇元等6名英模人物雕像。广场东西两大建筑群内共设光辉历程、英模辈出、继往开来、与时俱进4个展区和将军厅、演播厅。第一展区采用大理石碑刻的形式,展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时期的光荣战史;第二展区共42块展板,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在该部诞生的8个主要荣誉单位和16名重要英模个人;第三展区采用26支灯箱全面反映从朝鲜回国后,所经历的重大活动;第四展区以碑刻的形式,主要展出党和……[详细]
太湖县烈士陵园
  太湖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距县城约3公里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亭湖景区的龙珠山上,占地13万多平方米。陵园依山环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陵等纪念建筑。园内安葬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中苏区及北中党组织创始人、第一任北中支部书记吴生禅,北中苏区赤卫队队长王宜训和解放战争时期皖西一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梁城以及建国前后为国捐躯的知名烈士22人。烈士公墓中安葬的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将士。 1984年11月6日,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为太湖烈士陵园亲笔题写“烈士陵园”园名,同日,原中顾委常委郭述申同志题写了“发扬太湖人民的革命传统,为四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的题词。1997年陵园门楼经县城建局、县设计室实地堪测设计,从陵园特点和花亭湖风景点的特点考虑,改原石拱门为仿古式门楼,装帧了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写的园名,与纪念堂古殿式格调形成了一体……[详细]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
  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位于肥东县白龙镇青龙场社区褚老圩,这里原是淮军将领褚老泰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建造的庄园,1940年房屋等被日伪军烧毁,现圩内占地30多亩。目前建有“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合肥党史馆”和“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建筑面积共3000多平方米,圩内外还建有烈士墓、红军井、敬亭纪念林,四周还种植着数十亩的山东冬枣林。中共合肥党史馆反映了中共合肥党组织从1926年9月创建、经过艰苦卓越的斗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新四军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里展出的各种文物共有2000余件,其中新四军老战士当年收缴的两把日本-和中正剑、新四军老战士在这里抗战时使用的军用号角、叶剑英元帅的亲笔信函等都非常珍贵。抗日战争初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一块重要抗日根据地,是皖中地区抗日指挥中心,新四军第四支队、江北游击纵队司令部驻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移驻地,也是……[详细]
半塔保卫战旧址
  半塔保卫战旧址半塔保卫战旧址位于半塔镇西北光山山坡上,目前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半塔烈士陵园位于半塔保卫战旧址,半塔古称白塔,历史悠久,因塔塌倒三层,仅存半个塔,故名半塔,地名亦称半塔集。半塔集地处苏皖两省的盱眙、天长、来安、六合、嘉山五县交界处,四周丘陵起伏,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九三九年秋新四军第五支队开辟了以半塔集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打开了淮南路东敌后抗战局面。一九四○年三月在蒋介石的策划下,安徽李品仙,江苏韩德勤两顽军对我皖东地区实行东西夹击,妄图消灭我新四军部队,我军在0中原局书记-同志率领下,对-顽固派的进攻予以坚决反击,浴血奋战,击退了顽军多次进攻,最终取得半塔保卫战的胜利。半塔地区地形险要,山势如环,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在津浦路东的活动中心。1940年3月,著名的“半塔保卫战”在此打响。为纪念这一战役和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详细]
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
  独山暴-动-,又称六霍起义,1929年11月7日发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是继黄麻起义、商南起义之后的一次规模更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它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立下了鼎足之功。一九二九年十一月,正当中共六安中心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组织发动六霍地区全面武装起义的一触即发之际,七日晚发生了独山三区二乡农协会秘书何寿全和两名女农协会员被捕并被搜去农协会花名册的事件。为了使党组织和农协会不遭到破环,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常委周狷之、委员吴干才得知后,和三区区委连夜赶到独山第四高等小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暴-动-。八日拂晓,独山周围十五个乡的近万名农民,手持大刀、长矛、钢锥、土-等从四面八方涌向独山镇,将敌魏祝三自卫团驻地马氏祠团团围住,打死两名哨兵并夺下-支,敌人慑于起义群众的声威,被迫释放了何寿全等人并交出花名册。被围之敌见起义农民越来越多、愈战愈勇,顿觉……[详细]
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
  巢湖市南山烈士陵园位居巢城南大门望城岗,现有烈士墓6座,烈士13位,总占地面积260.43亩。自成立以来,每年接待全市大中小学生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团员、社会各界群众及驻巢部队官兵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30000余人次,是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南山烈士陵园管理处自1994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完成了大门、台阶大道、瞻仰台和烈士纪念碑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台阶大道长580米,瞻仰台长98米、宽27米,水泥附道600余米,外围墙2200米。陵园内遍植苍松翠柏,四季长青,园林绿化、美化面积达到90%。 南山烈士陵园自成立以来,积极主动地搜集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资料,配备专职解说人员。每年清明节期间,积极为前来举行大型祭扫活动的社会各界群众服务,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管理保护工作。2011年5月全市纪念五四运动92周年青年红色经典诵读大赛在陵园举行,2011年6月及2012年3……[详细]
亳州辉山烈士陵园
  介绍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枫传略和碑文、挽联多幅。园内植松柏、梧桐多棵。现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详细]
蜀山烈士陵园
  蜀山烈士陵园位于合肥西郊风景区大蜀山东麓,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1990年5月,蜀山烈士陵园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国家民政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蜀山烈士陵园也是合肥市旅游景点之一。蜀山烈士陵园的前身为安徽省烈士公园,始建于1955年。1976年3月,为了突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用,从原安徽省烈士公园中分离出一部分,成立合肥蜀山烈士陵园。蜀山烈士陵园现由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大蜀山革命公墓、悼念广场、烈士纪念碑等部分组成。安徽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2642平方米,陈列着全省有代表性的从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190位烈士的光辉业绩,其中有中国0初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之子陈延年同志、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许继慎同志、安徽省第一任省委书记王步文同志、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炳辉同志和彭雪峰同志等革命先烈……[详细]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该旧址位于于枞阳镇正大街中段陈氏宗祠。陈氏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3进,占地面积531.2平方米,建筑面积494.5平方米。前进因街道拓宽时拆除,中后进房屋于1978年按原貌修复。总体系砖木结构,拱梁立柱穿斗,墙壁齐檐封火,屋面覆盖古瓦,翘檐飞角。门楼呈八字形,门框为方柱石,门上方刻双狮抢球。进门两边是板壁厢房,两进之间,有长方形天井。中进宽阔,厅堂竖立8根主柱,石趸高垫。上梁雕刻人物、花卉、龙虎等;天花板饰有彩色花纹。转过石墙屏风为第三进,方形天井,两厕为东西厢房,明窗画栋。三进相连,外连内分,布局匀称,具有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该旧址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196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4月,被安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公布为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辟为安庆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团省委列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详细]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2004年10月,位于凤台县城西北20公里处幸福沟畔的板张集村西头。绿荫环抱中的园区,拥有墓、碑、馆、亭、路、桥、门于一体。这里安葬着1948年10月为解放凤台县城牺牲的豫皖苏六分区12团的营长李振海、四连连长王福成、指导员刘法家、班长刘会民等14位烈士,墓区南侧竖立着抗日战争胜利前参加工作牺牲于凤台境内的五位县团级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建设以来,几经扩续建,面积已达25000多平方米。北端建有一座“板张集革命历史展览馆”,三个展厅展出了凤台地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来凤台巨变五个阶段的300多幅珍贵图片和数据,勾勒出了凤台县百年的历史沧桑。陵园的主碑矗立于小广场的中央。园内的碑廊立有32块碑刻,其中20尊镌刻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几代领导人的题词和语录。5个亭台、4幢浮雕、3个牌楼大门点缀其间,寄托着对……[详细]
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
  刘开渠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4A级风景区——相山公园内。该馆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庄重朴素,典雅气派,是既有民族风格,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两层仿古琉璃建筑,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陈展面积3200平方米,前后有六个展厅,院后是苍松翠柏环抱着的刘开渠大师陵墓。在刘老夫人程丽娜女士的支持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纪念馆现共收藏陈列各类雕塑作品139件,其中刘开渠先生的雕塑作品45件,著名雕塑家王朝闻、程允贤、叶毓山等人捐赠的雕塑作品39件,其他模具、小样、教学模具等55件。收藏陈列国画、油画以及书法作品共231件,其中刘开渠先生书画作品23件,程丽娜女士的油画作品61件,著名书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杨力舟、李铎和日本友人山宅剑龙、松本竹志的书法作品约100多件。同时还收藏陈列刘开渠先生有关生活、学习、工作的历史图片、创作手稿、书信函件、任职证书及曾用书籍等珍贵资料2000余件。纪念馆……[详细]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分会,于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成立,军部移驻南昌。随后,主要领导人分赴各游击区传达中央指示,做好部队集中改编工作。把由各红军游击队改名的“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组建新四军的四个支队。从1938年1月中旬起,项英、曾山、陈毅、黄道、张云逸、赖传珠等先后到湘赣边、赣粤边、闽浙边向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并就国共合作、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问题作了动员。当时,有些游击队干部、战士对改编不理解,认为改编是向国民党“投降”,尤其是对“穿国民党军服”、“戴国民党帽徽”意见最大。面对这些思想问题,项英等领导人耐心细致地做说服教育工作,明确指出:国共合作、下山改编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生存,不是投降国民党。虽然我们换了名称、军服和帽徽,但我们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详细]
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
  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简称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位于桐城市北大街桐城中学校园内。1949年4月19日,司令部由舒城移此。作战室设在中学图书室内,此系一幢高台基的近代建筑,面积231平方米,座西朝东,抬梁式砖木结构,下为砖石垒砌台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四周设回廊,宽1.2米,回廊设16根木柱,垫以四方石柱础。砖砌隔墙,东设大门,南北墙各设五个券窗,两旁设边门。西墙设两个券窗。梁架结构露明,五根硕大七架梁,四角用扒梁与之连接。屋顶四坡水,小瓦铺盖。现辟为“二野渡江司令部展馆”,向海内外开放。据《二野大事记》和二野司令部《阵中日记》记载:4月15日二野在此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0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号召部队:“用最大力量,进行渡江作战准备和加政治思想工作”。4月17日,刘、邓向西线部队下达了于21日开始渡江作战的命令,决定所属三、四、五兵团渡江的部署。4月19日,……[详细]
金寨县列宁小学
  金寨县列宁小学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基村境内。民国19年(1930年)春,苏维埃政权创办。校匾为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创办时有4个教学班,1个早晚识字班,适龄儿童和成人均可免费入学。教师4人,学生百余人。学校由苏维埃政府管理,校长由乡苏维埃主席兼任,共青团支部受委托领导学习工作,成立学生公社,下设总务、教育、卫生、宣传、音乐5股。学生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参加劳动,站岗放哨,开展政治宣传活动。吴尚慈、周百莲均在宣传活动中不幸被捕,英勇牺牲。民国21年秋,国民党军进犯大别山,列宁小学停办,大部分学生参加红军长征,校舍被焚,仅存前幢瓦房6间。农民程德燊(音:shen)和周百龙机智地保存了六区一乡列宁小学校校匾。1957年,瓦屋基小学与四道河小学合并,迁入列宁小学旧址,复名为列宁小学。1961年,该校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附设初中班。1978年,六安地区革命委员会命名学校为六安地……[详细]
茶壶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四顶山风景区内有座茶壶山,山名因主峰状如茶壶而得,山高不过百余米,却因山脚下看到一座纪念碑而醒目,这里长眠着半个世纪前牺牲的50位革命烈士。这些烈士来自全国14个省市,大多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后经当时位于此地的战地医院治疗无效牺牲。1951年,我省决定组建第一康复医院,收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受伤的革命战士。由于当时刚刚建国,短时间内很难在一个地方建设一个大型医院,有关负责人就看中了六家畈的古民居。于是,从1951年到1956年,先后有1000多名伤员在此疗伤。有50多名经治疗无效后牺牲。有10多位烈士因伤势太重,没办法说出自己的籍贯和姓名。当地0在茶壶山脚下为这些烈士修造了纪念碑,碑高8米,墓碑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碑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战斗,光荣负伤,后经康复医院治疗无效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