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塘镇红军标语、歌谣
  大塘镇红军标语、歌谣 (一)保存在南雄大塘镇中东村曾昭瑞旧屋墙壁上。第1条高75公分,宽60公分,其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一条字体较大,笔迹跟署名一样风格。其余字体较小。第2条高1米,宽1.10米,字方大57厘米。中东村是油山游击队领导骨干曾彪的家乡,红军和游击队曾多次进驻过该村,住宿在曾昭瑞、曾五妹家里。曾昭瑞兄弟旧屋墙壁上原存有近百条红军标语,字体大小不一,部分有重叠现象,有些较清楚完整,部分模糊难辨。红军曾先后数次在此住留。 内容是: 白军士兵要杀掉你们的官长另举官长成立红军 拥护无产阶级的政府万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白军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开枪打工农 一师二团一营四连 实行累进税! 实行…[详细]
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
  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位于邵阳市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西进街居委会龙家祠堂。1930年10月,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领红7军主力从广西河池出发,转战桂黔湘边境,并相继向中央苏区转移。12月中旬,为获取补给,红7军在桂北重镇长安与桂敌白崇禧部激战七昼夜,伤亡500余人。为保存实力,红7军主动撤出战斗,向湘桂边境敌军实力相当薄弱的绥宁进军,并于12月20日进至绥宁南部的陇城、双江(两地今已划隶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接着,兵分两路,向绥宁县城寨市奔袭。主力由双江经下乡、临口、小水(以上几地今已划隶通道侗族自治县)、多龙、大冻桥进抵寨市;一部兵力担任侧翼掩护,由双江经箐芜洲、溪口、杉木桥(以上几地…[详细]
莲沱九四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
  莲沱九四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莲沱村。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宜昌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积极组织革命武装斗争,打击土豪劣绅和封建地主,掀起土地革命风暴。 1928年初,县委书记郑炽昌带领共产党员杨生民、胡俊文等人到北乡莲沱一带开展建党活动,相继在黄金口、路溪坪、栗子冲、黄家冲、沙道观、古城等地发展杨继平、赵德昌、万成安、屈林道、郑兴昌等人入党。8月,县委在栗子冲万成安家里,组建了中共北乡区委员会(又称莲沱区委),杨继平任区委书记。 1929年10月6日,中共莲沱区委在鄂西特委和宜昌县委的领导下,于乐天溪、路溪坪、沙坪、古城、黄家冲等地,举行了威震峡江的农民…[详细]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陈毅故居座落于乐至县城北17.5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浅丘民居。故居兴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陈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买下这块基业,后经扩建完善,共计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三重堂四合院布局,木质穿榫结构,房屋坐西向东。1901年8月26日,陈毅诞生在这座院落一重堂左侧的一间小瓦房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陈毅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维修,恢复原貌后对外开放。陈毅故居大门中央有-同志亲笔书题陈毅故居匾额,两边是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详细]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丰泽区城东镇的莱山上,占地面积45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瞻仰台、工作室、停车场、山门等配套设施,是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逐步成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泉州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有1700多名泉州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烛照千秋的历史丰碑。199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4年8月,泉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1996年10月落成揭碑。烈士纪念碑高26.12米,宽…[详细]
谷文昌纪念馆
  解放前的东山岛,风沙肆虐、寸草不生。“荒山秃岭和尚头,林草奇缺水如油。风沙无情田屋休,三餐难度人外流”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随军南下解放东山的老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制定出筑堤堵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找到适宜东山种植的树种木麻黄,并在全县掀起植树造林热潮,至1964年共造林8.2万亩,全县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绿化,141公里的海岸线筑起“绿色长城”。1987年,东山人民将他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1999年,东山各界捐资120万元,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谷文昌陵园,内有谷文昌塑像与谷文昌陵墓;谷文昌纪念馆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立,2004年…[详细]
夏明震烈士墓
  夏明震烈士墓:郴州市烈士公园深处,在湘南起义纪念塔的左下方的青山山腰的青松翠柏环绕中,静静的安眠着夏明震革命烈士的遗骨。夏明翰烈士陵墓前面左右两旁各立着一根水泥柱上题写了一副对联。右边是:有弟如兄为求主义真铁血头颅酬壮志;左边是:犹生虽死招唤忠魂住衡郴云树寄哀思。在庄严肃穆的先烈陵墓的背面铭刻着夏明震烈士生平的碑文。在湘南起义纪念塔东侧的山坡上,建有一座纪念坟冢,这就是在湘南起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领导人——中共郴县中心县委书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党代表夏明震。夏明震同志是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牺牲的,当时年仅21岁。1988年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志才重回故里。曾志此番回乡,是为了找到第一任丈夫…[详细]
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
  百团大战总指挥部砖壁旧址,位于距县城94华里的东部山区。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9年7月15日,正当日寇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发起第二次九路围攻之际,总部机关由潞城北村经黎城霞庄进驻砖壁村。总部在砖壁指挥八路军粉碎日寇对晋东南的围攻和扫荡后,除少数人员留守砖壁外,总部机关对于1939年10月11日迁至西南10公里处的王家峪。1940年6月敌占段村后,总部于6月27日又返迁砖壁,并由彭副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1940年11月4日,总部转移至辽县(今左权县)的武军寺。1942年5月反扫荡后,彭副总司令又率领总部机关于农历初六第三次…[详细]
花子岭烈士墓
  花子岭烈士墓位于原盐池西南方,约4公里,现上泉村境内,四面环山,西面峻峭陡壁,枝叶茂密,其前方岗岭相传埋葬一有名叫花子而得名。一九四六年八九月间。我中原北山新四军游击支队长叶云,根据原江汉区党委关于扩大解放区在北山根据地外围创建基地,建立若干“歇脚点”的指示,率领部分武装人员到栗溪、永盛等一带开辟西北基地,以便更广泛地发动群众支援军队,为过往部队筹集给养,配合鄂西北主力行动。叶云率领的游击队在荆北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发动群众,集结力量,开展-工作,争取知名人士,歼灭了国民党栗溪、永盛两个乡公所的部分武装,镇压了地方恶霸,在栗溪建立了小块根据地,在永盛建立了盐永中心乡,开辟了西山基地,与北山呼应…[详细]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
  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和平乡通贝村乌山共头里。1946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撤销闽粤边临委,成立闽粤边工作委员会,同时宣布撤销闽南特委,成立闽南地区委员会(简称闽南地委),隶属闽粤边工委,陈文平任书记。1947年5月,闽南地委改隶属闽粤赣边区工作委员会,地委领导班子也相应进行调整,卢叨正式从边工委调回,任闽南地委书记,陈文平任副书记。1948年8月,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书记魏金水,闽南地委书记卢叨、副书记陈文平等15人为委员。至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前,闽南地区党组织得到空前发展,闽南地委下辖中共平和县委、中共诏安县委(原云和诏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工委、中共…[详细]
定陶烈士陵园
  定陶烈士陵园始建于1969年,座落在县城西关菏商与定张公路临界处,总占地面积30亩。是省级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近年来,定陶县逐年加大对陵园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修缮改造建设规划,本着“一年打基础,二年大变样,三年上档次”工作思路,筹资400万元对其进行提升改造,使园容园貌日新月异,已成为一个集瞻仰、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红色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进入陵园,“定陶战役英雄广场”映入眼帘,“定陶战役纪念碑”赫然耸立广场中央,七个镏金大字闪闪放光,熠熠生辉,碑名由原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长杨德志同志1992年亲笔…[详细]
石城红四军军部旧址
  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秋溪村红家垄赖氏祠堂,建于1908年,土木结构,一直两进。1931年9月,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中央革0据地扩大到5万平方公里,总人都达250万左右。其时,残存的反动武装如土豪劣绅纷纷转移到一些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土楼山寨,企图保存实力,等待时机,破坏革命政权,阻碍革0据地的巩固发展。10月初,红一方面军部署主力铲除分散于中央苏区的白色据点,肃清反动武装。10月上旬,红四军第十、十一、十二师奉命从宁都、瑞金分三路进军石城,军部即设于此。1931年9月,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中央革0据地扩大到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250万左右。其时,残存的反动武装…[详细]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八路军驻湘办事处)
  长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蔡锷中路徐祠巷19号。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王凌波从延安抵达长沙,根据党中央部署在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徐特立任驻湘代表,王凌波任通讯处主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于这年年底在东长街(今蔡锷中路)徐家祠堂公开挂牌办公。次年2月,通讯处迁至寿星街2号。通讯处还在雅礼中学设立电台,在长沙县燕子窝陈家祠堂(今望城县天顶乡梅溪小学)开辟办公地点。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建立以后,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协助省(工)委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培训党员骨干;组织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发动募集抗日物资;开展上层-工作,广泛…[详细]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位于长乐区玉田镇玉田村郑氏宗祠和玉田镇桃源村郑氏支祠内。1926年6月,福州协和中学党小组派郑乃之、赵忠英、郑寅等在榕学生回玉田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反对国民党发行“金库券”,在玉田宗祠召开群众大会,斗争--污吏吴梓卿,追回了被0-的款项,这一斗争取得了胜利。1927年4月3日,福州发生--事变,福州地区共产党人被屠杀殆尽,党组织惨遭摧毁。10月间,中共中央特派员刘谦初来福州整顿恢复地下党组织,同时发动玉田地区农运。1928年2月(春节后),福州市委又派出江木煊、郑乃之、孙健、付炳恭、赵忠英、陈仁材到玉田地区,以筹办玉田、桃源小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党小组,江…[详细]
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播乐乡播乐中学内。 播乐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悠久办学历史的红色学校,早期的播乐中学是地下党云南省委在滇东北和重要革命据点之一,是沾益中心县委所在地。1948年8月初,为配合全国武装斗争形势,摧毁国民党反动派在云南建立-顽抗基地的阴谋,中共云南省工委研究部署了播乐的武装起义计划,为保证起义的顺利进行,决定由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3支队接应起义。9月3日,三支队从陆良龙海山革命根据地辗转到达宣威接应宝山地区武装起义后,进驻沾益播乐中学附近的洒宇村,4日下午进入播中所在地建新村,准备接应播中起义。当夜,沾益中心县委和陆良中心县委负责人开会研究播乐中学起义后的人事安排和行…[详细]
苏中公学纪念园
  苏中公学纪念园位于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1944年2月, 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为基础,成立苏中公学。1944年4月,苏中公学在《苏中报》上刊登了招生消息。招生简章上明确:为培养抗战建国人才,招收初高中毕业的有志青年入学。学校设有政治、文化、军事、财政、民主等专业,学制半年。军事系只要求初中毕业,其它系需要高中毕业。这条消息使大批的热血青年大为动心,纷纷决定报考相关专业。1944年5月初,从苏中各地区分批来到苏公的学员,先后到达宝应县东北地区的曹甸安丰一带,苏中公学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各分区、县选送的干部;二是通过招生简章…[详细]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长乐区的大象山麓的峡漳路营前街道东屿村路段一侧。东屿烈士陵园是中共闽中地委福长林中心县委(后改名闽中地委福马工委)陈大鹍(组织部长)、林坡(组织副部长)、陈定波(工委组织部长)、林大猷(区委书记)、林象玉(村支书)、严章(游击队员)、林景国(游击队员)等7位烈士长眠之地。1949年,福州即将迎来解放,3月18日、7月27日、8月12日-派在长乐闽侯围剿偷袭与搜捕中共地下党员时,上列7同志中6位先后不幸被捕,1位阵亡。陈大鹍、林坡在长乐城关不幸被捕,押往江田,刑讯中,大义凛然,抗辩终日,宣传爱国民主;深夜临刑,两烈士从容赴难,慷慨悲歌,高呼口号,昂首阔步,走上刑场,惨遭活埋。…[详细]
《东北日报》社遗址
  《东北日报》社遗址,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海龙大(胜利)街东段,占地约300平方米。后为老新华书店,如今已改建为幼儿园。原貌已经不复存在。《东北日报》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今《辽宁日报》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性报纸,从1945年11月1日创刊到1954年8月31日为止,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为四开两版,报名由吕正操将军题写。《东北日报》办报特色是它的漫画,占到版面的90%以上,由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所画,尤以蒋介石漫画形象最为有名,蜚声全国。创刊号申明:“本报是东北人民的…[详细]
福州店员总工会旧址
  福州店员总工会旧址武圣庙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上杭龙岭顶39号(原12号)。台江区上杭由于地处闽江下游北岸,支流纵横,具有水运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货栈、商行、名店、老铺等商家十分繁茂,生意红火。但商界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商家惟利是图,投机取巧,牟取厚利,欺压顾客;与此同时,不良商家置店员的合法权益于不顾,随意撕毁合同、克扣薪金、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时间,由此引起劳资矛盾和纠纷的事件屡有发生。为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1927年1月,共产党员陈碧笙、蔡珊等人受中共福州地委的指派,在上杭大庙山龙岭顶武圣庙内成立福州店员总工会。店员总工会成立后,组织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有钱庄、百货、颜料、布匹、药品、纱布…[详细]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中国魅力城市---北国江城吉林市,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吉林市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吉林市人民政府为纪念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于1954年在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修建了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园区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馆三部分,占地15995平方米。革命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7079.5平方米,安葬着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等400多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时期及和平年代为民族解放和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红军和革命干部。革命烈士纪念塔建于1956年10月,占地面积3472.5平方米,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