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口城遗址
  白口城遗址:位于泰和县城西南3公里赣江南岸,城址面积23万平方米,形状呈倒梯形,分为内外城。外城全长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损毁外,大部保存完好。内城平面呈方形,处在城内北侧,全长861米,面积4.3万平方米。外城现存7处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处豁口可以肯定为城门。内城为东、西北、南面3处豁口,均可确定为城门。西北角城门宽35米,其底基距赣江水面落差仅2米,赣水上涨时,河水可直接入城内,推测可能为水门。西正中门宽28米,为“凸”形结构,从其上残存叠压瓦片分析,此处原可能为一处门阙。北正中城门宽15米,入门较陡,可分别进入内城和外城。内城西北门为“凹”形结构,似为“瓮城”,也有大量瓦砾堆…[详细]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李渡烧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进贤县。该作坊从元代一直持续到近现代。遗址考古勘探面积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积主要为元、明、清遗迹与遗物。其文化堆积的11个层面分为南宋、元、明、清、近代、现代6个时期,未见南宋遗迹,其余5个时期的酿酒遗迹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砖柱等。水井位于李渡烧酒作坊遗址。遗迹中心部位,始建于元代,后经增高,深4.25米,六边形红麻石井圈,口径0.66-0.72米,井台三合土筑。炉灶始建于明代,红石与青砖砌,长径2.80米,短径1.42米,残高1.98米,烟道位于头端两侧;灶前操作坑呈“凹”字形,长2…[详细]
御窑厂窑址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景德镇老城区中心地带的珠山中路。元代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珠山设浮梁瓷局,负责为皇家监造御用瓷。皇帝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厂,宫廷瓷器开始注明皇帝的年款。清代康熙年间御厂改称御窑厂,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绵延近七百年。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它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而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陶艺珍品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详细]
沂源猿人遗址
  沂源猿人遗址位于山东省沂源县鲁山脚下土门镇九会村骑子鞍山,距县城3公里处。1981年9月18日,沂源县文物普查人员在此山石灰岩裂隙中发现了猿人头骨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山东省博物馆等权威机构鉴定,为旧石器时代的猿人化石,与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同时期,距今约四、五十万年,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并命名为“沂源猿人”。沂源猿人遗址首次出土了一块头盖骨,后又出土了六颗牙齿、一块肱骨、一块肋骨、一块股骨和两块眉骨。伴随出土的有肿骨鹿、李氏野猪、巨河狸、虎、鬣狗等更新世中期常见动物骨骼化石。经鉴定头骨包括有大部分顶骨、部分枕骨和额骨。专家鉴定,为两个猿人个体。后又经发掘,…[详细]
北辛遗址
  北辛遗址位于官桥镇东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在1964年全省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1978年冬--1979年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科学方法鉴定,这片遗址距今约7300--8400年,是我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于这一文化遗址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貌,因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已在一九八二年间向世界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北辛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详细]
王因遗址
  王因遗址位于山东省兖州市王因镇王因村南面的一片稍隆起的台地上,与周边平地高约1米。遗址东2公里为古老的泗河,遗址北侧有一条古河道。遗址中心部分面积为6万平方米,外缘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处较大型的遗址。1975年秋至1978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此遗址共进行了7次发掘,揭露面积10180平方米,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899座,房址14座,灰坑423座。出土了大量石、陶、骨、玉、蚌、牙、角质器物,还有不少的动物遗骸等。王因遗址分为五层,二至四层为大汶口文化早期地层,第五层为北辛文化晚期地层。王因遗址墓葬全部出在大汶口文化地层中,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合葬和二次合葬占一定比例,侧身和曲肢葬为…[详细]
东贾柏遗址
  东贾柏遗址位于汶上县城东3公里的东贾柏村东南约300米的高地上。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1986年文物普查发现,1989年春至1990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组织力量进行钻探发掘。两次发掘出揭露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房迹10余座,灰坑十几个,清理墓葬19座。房迹形状有葫芦形、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建筑。每座房子面积8—20平方米不等。墓葬分布较为集中,多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下,以仰身直肢葬为主。除单人葬外,还有3人葬,迁出葬和二次葬。具有母系氏族社会外对偶婚的特征。出土器物有陶、石、骨、角器等一百多件,其中陶器有钵、盘、盆、碗、小口短颈双耳罐等;…[详细]
小荆山遗址
  小荆山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市刁镇茄庄村南约200米处,地处小荆山山阴的平原上而得名。小荆山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早期西河文化为主的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遗址南北约800米,东西约3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1991年秋,市县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为1.5~2米,内涵较为单纯,主要为西河文化遗存,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范特征。部落内区域分工明确。居住区里有众多的房子、窑、灰坑等遗迹。房址一般长5~5.5米,宽4~4.5米,圆角部分有烧痕,居住面中部有石支架,灶坑2~6个不等。挖出的两座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阶梯式门道,室内周壁有柱…[详细]
东岳石遗址
  东岳石遗址位于大泽山镇东岳石村南100米处,淄阳水库内东北部。该遗址东依大泽山,南依高望山和明堂山,西和胶莱平原相接,西北与东岳石村有一坝之隔。1959年,修筑淄阳水库时发现的。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70米,地势较高。由于多年被水冲刷,遗物暴露地表甚多。1960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进行发掘。东岳石遗址发掘报告《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发表于《考古》1962年第10期。出土陶器多为泥质灰陶和黑陶,少量为黄褐陶,皆轮制,胎质较厚。器形有罐、尊、器盖、簋、盂、豆、甗、鼎、杯等10余种。一般为直口,尖唇。通体可见一至数圈突棱,有的还有阴弦纹。多数系子母口,有盖。-底,假圈足或短…[详细]
白石村遗址
  白石村遗址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新白石路西段北侧,专业上称为海岸贝丘遗址。白石村遗址是胶东史前文化序列中最早的一种文化。根据发掘情况看,白石村遗址所处时代的人们,其居室属于半地穴式的海草房,他们能够制作各种石器,如有石斧、白石村遗址石镰、石球、石箭头、石磨盘和石磨棒。从出土的石器看:“白石村人”制作器具从选料到成品,都十分用心仔细,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劳动。他们在石器打制和磨光中,不仅对器物的形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对各种形式的审美能力也比较强。白石村遗址还出土了许多形式多样且美观的陶器。有钵、罐、三足钵、钵形鼎、筒形罐和斧形鼎等等。从这些陶器看:白石村文化并不落后于半坡文化。筒形罐的设计与制作,尤具…[详细]
两城镇遗址
  两城镇遗址位于东港区两城镇,是第一个龙山文化的典型遗址,1934年发现,1936年发掘。据牛津大学《世界史便览》记载:“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的两城镇为亚洲最早的城市”。发现龙山文化和周、汉时期遗址400多个,出土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出土的陶器以黑陶为主,胎薄质坚的蛋壳陶水平最高,造型优美,附加堆纹。两城镇遗址发现成人墓和儿童墓50多座,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其中一座墓随葬品丰富,有琢磨精致的玉钺、绿松石头饰和蛋壳陶杯等。遗址0土的陶器反映出当时快轮制陶技术已相当发达,尤其是薄如蛋壳的黑陶杯工艺高超,代表了中国史前制陶业的最高水平。石器磨制精致。玉器除钺外,还有圭和刀等。一件扁平长条…[详细]
尧王城遗址
  “尧王城遗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庄子和安家尧王村周围,距日照城17公里,东距黄海5公里,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主,地表还有商、周、汉代遗存的遗址。1977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西长约630米,南北长约825米,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约2—3.5米。遗址中心部分高出周围地面4—5米,自古至今一直被称为“尧王城”。该遗址发现于1954年,1978—1979年,因修路,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的东沿进行了小部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约300平方米,出土器物近200件。1992—199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详细]
东海峪遗址
  东海峪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所东南海峪村西北。遗址总面积8万平方米,其东北部高出周围地平面2.2米,当地称为“鏊子顶”。1960年被发现,1973年以来曾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全国仅有的两件完整的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均出土于东海峪遗址,位居1992年中国文物精华展中200件文物珍品之一。该陶器高26.5厘米,嚣壁薄处仅有0.2—0.3毫米,每件重量仅22克,造型规整,质地细密,厚薄均匀,色泽光亮漆黑,代表了龙山文化制陶艺术的最高水平。此外,遗址还出土磨制石器等文物。东海峪遗址下层出土的陶器如黑陶高柄杯、细颈袋足、夹砂鼓腹罐以及鼎、壶、觯等,都具有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详细]
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的淄河东岸二级台地上,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西南距辛店约12公里。后李文化也因临淄后李遗址而得名,后李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7500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李文化主要分布在济南、邹平、章丘、淄博、潍坊一带,居民已过着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定居生活。器物类型简单,圜底器较多。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学生调查实习中发现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1988年至于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发掘。共开探方179个,揭露面积约6500平方米。通过发掘发现,遗址的文化堆…[详细]
三里河遗址
  三里河遗址位于山东省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村神仙沟西。遗址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60年代初,山东大学历史系刘敦愿从一件题有高风翰诗序,画有插莲花三足陶器的绘画条幅中发现线索,按图索骥,找到这处古遗址。1974年秋和1975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对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000余件。遗址的地层堆集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属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经两次发掘,出土文物达2000余件,是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古遗址。出土文物中最珍贵的是蛋壳黑陶,经修复完整的有25件,其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黑陶高柄杯,高20厘米,重量只有39克,口沿部分厚度仅有0.3毫米,在制陶史…[详细]
傅家遗址
  东营傅家遗址位于广饶县城南1.5公里处,傅家村就坐落于遗址的中部。从遗址向东约200米是东辛公路,潍高公路从遗址中部东西穿过。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是目前鲁北地区发现的最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75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7万平方米,中心部分1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层厚约1-3米,内涵丰富。自1985年至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县博物馆的配合下,曾先后2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508座,灰坑214个,水井4眼,出土石器、骨器、角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400余件…[详细]
教场铺遗址
  教场铺遗址位于山东省茌平县城南20公里乐平铺镇教场铺村西南高地上。相传战同齐孟尝君曾在此设主练兵场而得名。遗址土山称金牛山,古称茌山,秦在山下平地设茌平县(今茌平县南)。从2000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联合进行了4次发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窑是山东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组。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高4米。1976年后出土有石铲、石镞头、纺轮、鹿角、蚌器、陶器等文物,属龙山文化遗址。2006年教场铺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归城城址
  归城城址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城东南6.5公里县境最高山峰——莱山之间,莱阴河自南向北穿过故城,汇黄水河向西北汇入渤海。据文献记载,归城为周代莱国的国都。《春秋》宣公七年(公元前602年),“夏,公会齐侯伐莱。”杜预注:“莱国,今东莱黄县。”自《元和郡县图志》至《齐乘》、《读史方舆纪要》,以及《春秋》、《战国策》的一些疏笺者俱袭此说。清人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对此虽有怀疑,但无新说。范文澜、郭沫若等亦持旧说。王献唐在《黄县已其器》一书中,据灰城出土铜器否了历来以灰城为“莱子城”的说法,认为“黄县灰城为国故都,古名城,后转音为灰城”,又转为归城。新中国建立后,文物部门多次对该城址进行调查、勘测、发掘和…[详细]
郯国故城
  郯国故城位于山东省郯城县北郊的高地上。《通志·氏族略》云:“郯氏,祁姓,子爵,或言赢胜,少昊之后。”一曰己姓。《左传》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载:“秋,郯子来朝”,昭公问“少?白皋?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答以“我高祖少?白皋?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战国初期灭于越。《史记·越王句践世家》《索隐》引《纪年》曰:於粤子朱句“三十五年灭郯”,时当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秦置郯郡,汉置郯县,唐省县入临沂,宋金因之,元末复置郯城县。故城呈不平行的四边形,周长为4670米,其中东墙长1370米,西墙1260米,南墙780米,北墙1260米…[详细]
邾国故城
  东周时期邾国故城遗址位于邹城市城东南12公里的峄山之阳,地势开阔,呈南北高亢、中部略低状。故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30米,南北宽约2500米,城周长约10公里,城内面积约6平方公里。故城墙现共残存4000余米。东、西城墙北端均与峄山相接,一般残高3至4米,最高处为7米,墙基宽20至30米,夯土坚实,层次分明,每层厚8至12厘米,夯窝直径4至6厘米,多为春秋时代的棍夯痕。东、西城墙各有2个城门。南部城墙筑在廓山顶上,呈斜坡状或台阶状,上为夯筑,下为石砌墙基,城墙残高1至2米,墙基宽3至4米,夯层不明显。在今峄山街村南有内城北城墙遗迹。东南角城墙呈内折尺状,即直角内向,形式罕见。遗址内台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