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7月,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
  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位于越秀区文德北路71号。年代为1933年。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后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最后定址久负盛名的广府学宫———此地从宋绍圣三年(1097年)起,先后是广州府儒学(文庙)、番山书院、万木草堂所在地。工程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于1933年10月落成,系宫殿式建筑物,绿瓦朱檐,颇为壮丽。1938年,广州被日军攻陷,幸而早在抗战之初,该馆就将藏书中的珍善本及重要资料5万余册疏散到市郊龙归及广西象县保存。1946年图书馆复馆,接收…[详细]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州惠爱医院旧址
  广州惠爱医院旧址位于荔湾区明心路36号。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心书院旧址
  明心书院,位于荔湾区明心路5号桃李小学内。始建于1912年,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889年。那一年,广州博济医院美籍华人医师冯西,在医院内收养了盲幼女四人,并把她们送入医院附设的女塾读书。三年后,由于盲女人数越来越多,冯西就在仁济街租赁房舍设立盲人女塾,收录社会失明女孩入学。当时女塾聘请了巴陵会盲婴院的赖玛女士任教员,教授盲女们盲文、音乐、编织等。据史料记载,当年女塾校址曾遭火灾,加上学校规模亟需扩大,所以,1912年,冯西在芳村明心里(现在的明心路一带)征地建筑校舍,将女塾改名为明心书院,这便有了广州第一所盲人学校。主要现存一栋主教学楼,属砖木混合结构,共三层,外形总体为西方哥特式建筑风格。由…[详细]
黄宝坚石屋
  黄宝坚石屋位于荔湾区文昌南路敬善里13号。广州西关文昌路敬善里的黄宝坚寓所是一座典型的石室建筑,虽历经近百年,但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2003年被定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宝坚石屋始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长方体麻石垒砌成的大楼巍然挺立,楼高三层。与普通的岭南建筑相比,石屋楼层间距比较大,首层约有4米高,大门两侧两根巨大的花岗岩圆柱十分气派。据黄宝坚女儿介绍,石屋是用当年建圣心大教堂和海关大楼时剩下的石料建成的。父亲黄宝坚是位西医师,也是收藏家,石屋是由在美国的二伯父设计的,美国建筑风格比较重,修建时又融入了岭南民居的特点,著名艺术大师梅兰芳也曾造访过石屋,还亲自签名赠扇给黄宝…[详细]
真光书院旧址
  真光书院旧址位于荔湾区白鹤洞培真路17号真光中学内。真光中学创办于1872年,是岭南办学最早的学校之一。学校现址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内有“真光书院旧址”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约6300平方米,其中包括真光堂、连德堂、必德堂、怀素堂和协赞堂等十个历史建筑。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波楼
  波楼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海天四望街波楼3号。波楼旧日的正式名称是“粤海关俱乐部”,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洲咀大街上。因为楼旁有一座悬挂台风信号风球的瞭望台,广州人习惯用“球”的英语音译(BALL),称它为“波楼”。100年前,这座恢宏的建筑是珠江南岸地标,却背负了近代丧失海关主权的沉痛历史。鸦片战争后,粤海关由英国人掌权,英国人在此设粤海关办公点,建有一座西式洋楼和一座铁塔,该大楼共占地4815平方米,分为四部分:(1)信号台。原建于1885年前,位于大院东北角,为本质结构。1908年遭台风破坏,1910年在大院西南角重建钢架信号台。此塔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高33米,造价8000银两,上有测风设备,…[详细]
许应鑅墓
  许应鑅墓位于天河区龙洞街道西社社区龙洞村。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山大学石牌旧址建筑群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创办于民国13年(1924),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1931~1937年间,按照孙中山生前所嘱,在广州石牌建设了国立中山大学新校园及其建筑群。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迁往康乐园,中山医学院留在东山原址(后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现已与中山大学合并),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等仍在石牌原中大校址。中山大学在石牌历时18年,现旧址主要为今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主要建筑有校门牌坊和位于今华南理工大学的体育馆、文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建筑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的农学院、生物学院,以及其他附属建筑。中山大学系孙中山…[详细]
胡汉民墓
  胡汉民墓位于天河区龙眼洞银屏岭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内。建于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墓原在斗文望,混凝土结构,后被毁,又在其上建了房子,把胡墓穴压着。198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墓东面300米处另建新墓,但其女不同意将其父棺木迁至新墓,故新墓实为空冢。新墓为外饰水洗石米的墓,坐东南向西北。当中高3米,一级护岭。墓碑镌刻“胡汉民先生之墓”7字。左前方建有“不匮亭”。右侧为胡汉民夫人墓,墓碑中刻“先妣,陈太夫人墓”,下款署“民国三十五年”。整个墓园占地约1800平方米。墓砌有拱手及祭台,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1985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胡汉民先生墓园。根据胡汉民亲属的意愿,该墓…[详细]
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
  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位于棠下达善大街27号。原为湛川钟公祠,建于明代,重修于清末和20世纪80年代,1993年又大修。钟湛川,棠下村钟姓第十四世祖,钟应章之子,父子皆有祠堂。该祠为二进一天井,面阔三间,中为大堂,两侧有廊,通深15.2米,通宽8.7米,占地面积132平方米。硬山顶,灰塑正脊,碌灰筒瓦,滴水剪边。天井两边有卷棚廊,天井中心起棚,并与前后进封闭连接。正面为花岗岩门坊,黑漆木匾金字“毛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封檐板雕缠枝花纹,飘逸精美。二进平台上有会议桌和两长椅。1954~1956年初,该祠是棠下第一农业社社址,1956年又作棠下高级农业合作社社址,至1959年迁出。195…[详细]
联升社学旧址
  联升社学旧址位于白云区太和镇联升西路131号,年代为183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27年12月13日傍晚,参加广州起义的教导团官兵和徐向前等率领的工人赤卫队部分战士1200多人从广州市区撤到太和,分别在联升社学和谢氏大宗祠宿营,随后奔向海陆丰。14日傍晚,后撤部队经竹料到花县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随后奔向海陆丰,与彭湃会师。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8层民居建筑西墙线,北至培英中学校道北边线,南、西侧从文物本体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太来南路现状路西边线,北、西从保护范围西延30米,南至联升西路现状路南边线。…[详细]
永平东平公社旧址
  白云东平公社旧址位于白云区永平街东平村沙梨园3巷,年代为184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至相邻建筑外墙边线,北、南从建筑外缘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东南以相邻第一皮建筑东墙线为界,东北至东北侧现状路西南边线,西南至东平小学篮球运动场东北边界,西以西侧幼儿园等第一皮建筑西墙线为界。…[详细]
揽翠山房
  揽翠山房位于白云区云城街道萧岗村北门大街15号,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至相邻建筑外墙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兰亭祖宇“的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北至北侧英华四巷一线,南从”兰亭祖宇“的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局部至英华六巷现状路南边线,西南从”揽翠山房“的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西北从”揽翠山房“的保护范围外延约15米。…[详细]
古应芬墓
  古应芬墓位于同和街同沙路(广州市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围墙边)。该墓建于1931年,1986年由市政府拨款重修。墓地规模恢宏,墓园由南而北分别是一对青石狮,一座蓝底琉璃瓦歇山顶门楼,一座花岗石砌的半球形墓包,墓前石碑上刻有“古应芬先生之墓、1987年吉日立”等字样。墓后面耸立1块高3。6米、宽1。83米的连州青石碑,碑顶有海浪、祥云、朝阳等装饰。碑额篆刻“国民政府委员古公之墓”,下款为“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国民政府令建”。墓志碑文为胡汉民撰写。2002年7月8日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巴斯楼
  巴斯楼位于黄埔区长洲街道黄船社区黄埔造船厂内,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至东侧相邻1层建筑西墙线,南、西从文物本体外延约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30米,北至珠江岸线,西至西侧相邻建筑东边线,南至南侧巴斯教徒墓地山体山脚等高线及山体东北侧1层厂房的北墙线一线。…[详细]
巴斯教徒墓地
  巴斯教徒墓地位于广州市黄埔长洲岛俗称白头班的小山岗上(现称巴斯山)。是世界最古老宗教之一——琐罗亚斯德教教徒的墓地。巴斯山海拔38.9米,墓地面向珠海,有成人墓10余座(现存8座,大都被破坏),儿童墓2座,自西而东排列,各墓距2—3米不等,墓穴大小也有差别。按墓碑记载最早的葬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最迟的葬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墓的地面部分均用整块花岗石砌成阿拉伯式的石棺,石棺形制大体相同,碑文都刻在棺顶盖石面上,也有一块墓碑是竖立在石棺前的。碑文的内容多为死都姓名、籍贯、年龄、宗教信仰及死亡日期,但也有一方碑文特别,用英文及古遮拉特文(GUJARAT)写明死者职业是从事国际贸易…[详细]
长洲黄埔军校史迹
  长洲黄埔军校史迹位于黄埔区长洲街道黄船社区黄埔造船厂现厂部办公楼至牛膀山、长洲路至思亭路一带,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包含黄埔公园内的牛膀山山脚、山腰两亭,中正楼遗址、望江亭、袖海亭;济深公园内的教思亭、花架、北伐纪念碑及长洲路东段路旁两门柱。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黄埔公园:以公园所在山体山脚边线为界,袖海亭从亭边缘外延5米。北伐纪念碑:从文物外缘边线起外延约6米,包括纪念碑西侧阶梯引道。教思亭、花架(济深公园遗址):从文物外缘边线起外延约5米,局部至相邻建筑外墙线。建设控制地带:黄埔公园:东至公园东北角码头边线一线,北至长洲岛北岸珠…[详细]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
  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花都三华村的“集之徐公祠”。三间三进,面宽12米,深38.5米,砖木结构。祠后进有0,宽12米,深10米、高4.5米。祠的右侧已破毁,今为村巷,左侧青云巷与“国碧徐公祠”相邻。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广东番花分会便设在该祠后座的0。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花县三华人徐维扬奉命随革命党人莫纪彭回花县组织番花分会。徐等发动了番禺、花县300多人参加,推选了徐进坤、徐绣文为正副会长,徐植生为书记。徐进坤等一部分会员参加了庚戌新军起义。1911年农历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番花分会会员100多人参加,牺牲的18人都是从徐公祠誓师出发的。1920年孙中山派同盟会元…[详细]
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
  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位于花都区花东镇九湖村王氏大宗祠(俗称显承堂)内。1923年,中共广东区委派彭湃、阮啸仙等到花县指导农民运动。1924年10月19日,花县农民协会在王氏大宗祠成立,并在此召开了花县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选出王福三为大会执行委员会副执行委员长(正执行委员长暂缺)兼第二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大会通过了实行“二五”减租和组织农民自卫军两项决定,并制定了会员须知和农会章程。1925年,因地方民团围攻,花县农民协会迁到九湖乡(今属三凤村)鱼笱庄迅峰书舍,与九湖乡农民协会一起办公。2002年,花县第一届农会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天和路现状路北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