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娄底市旅游

娄底市文物古迹介绍

41、新车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车桥
  在涟源市蓝田镇东郊的温江,有一古风雨桥,名新车桥。始建不详,从古碑中可知,该桥曾多次补修。清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长35米,宽5.6米,石墩、木梁、木板路面,柱式木结构,重檐小青瓦屋面,上覆亭廊,桥廊柱子上挂联数幅,桥北柱联曰:“春秋浩气光青史,日夜温泉下大江”。1989年,涟源市政府将该桥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易承乾老人为首倡议筹款,对桥进行了大修。1995年,市政府又划定桥南20米、北、西、东各50米为保护范围。(黄义志摄)2019年,新车桥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涟源彭氏宗祠
  彭氏宗祠始建于清代,石基砖木青瓦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370.4平方米,风火墙及牌楼式大门突出,纵向中心轴线上有乐楼、主堂、享堂、关公堂,厢房和杂房均衡配置。祠内有碑文和族谱等文献资料,对研究地方历史和家族文化的人文历史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杨市镇彭氏人口约有两至三万。彭氏是一个宗族系统保护完整的宗族,彭氏先祖在明朝便修建了彭氏宗祠。彭氏也是湖南娄底涟源杨市镇的一个大姓。……[详细]
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墓)
  1914年新化籍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在长沙创办楚怡高级工业学校。1938年陈润霖先生将该校迁移至新化县游家镇白沙村。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等一批外地年轻学子曾在此求学。抗战胜利后,陈润霖先生因劳累过度,不幸病逝,遂就地安葬在学校旧址内。目前,旧址内有砖木结构房屋3栋,部分围墙遗存和陈润霖先生墓。2019年,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墓)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锡矿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市内锡矿山矿务局北矿山头,碑高8米,方形。1949年9月9日,为了解放锡矿山,人民解放军第47军106师478团在胜利山黄土坑(今锡矿山矿务局北选厂后面),围歼-部队63师残部。在战斗中,营教导员吴振宗、连长吕庭轩等6位同志壮烈牺牲。当地人民曾在烈士牺牲的地方修成烈士墓。1974年8月1日,为纪念革命先烈,将原烈士公墓迁移现址并建成此碑。……[详细]
贺国中故居
  贺国中故居,位于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建于清宣统年间,占地211平方米,正房八间,砖木结构、土砖青瓦,坐北朝南,东面有娄星区第一高峰洪家大山,北临胜仙洞,清澈的杉山河从旁流过。1904年1月,贺国中诞生于此。贺国中故居是娄底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娄底红色旅游的五大基地之一。故居建于清宣统年间,占地211平方米,正房八间,具有典型的湘中民居特色。……[详细]
蔡和森、蔡畅故居
  蔡和森、蔡畅故居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位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东经112°24′54.4″,北纬27°25′43.6″,建于清朝末年,砖木结构,总面积550余平方米。是蔡和森、蔡畅同志亲少年时期的故居。1900年5月14日中国妇女运动卓越领导人蔡畅诞生在这里,并与哥哥蔡和森在这里度过了8年多的童稚时光。故居为清末民居建筑,是一栋一纵三横的平房,成“凹”字形,土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1985年邓小平题写的“蔡和森故居”金字红木匾悬挂于故居大门。2011年列入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蔡和森、蔡畅故居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正龙民居群
  正龙村位于新化县水车镇西部,紫鹊界核心景区海拔800米的山坳内。正龙村民居,则镶嵌于田园阡陌之间,200余户居民的干栏式木房相互交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座充满奇异的自然风貌、灿烂的人文景观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古村。……[详细]
下团民居村落
  下团村则位于新化县奉家镇,是当年红二军团扎营地,后又被粟海等学者考证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行笔路线。居住在这里的瑶人,在宋、明王朝的逼迫之下转为汉族,但现在依然中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瑶族文化特质。村民好客,民风淳朴,村子里栽满了多种桃花树,初春,成为桃花覆盖的村庄,素有“桃花源”之称。……[详细]
黄婉梨墓
  黄婉梨墓位于市湖泉乡俞家园。墓围内径4米,中竖1米多高的石碑。上刻“江南黄婉梨墓”六字,两旁刻有“忍痛雪仇女中侠,留离表墓国之光”的对联,周围有石围墙,墓门两边竖有石柱。离墓30米处建有高3.3米,宽1.67米的纪念石碑,刻有黄女生平及自绝诗。据碑刻记载,黄婉梨,名淑华,原系江苏江宁县人,小时随父读书,深明事理。1864年,曾国荃率军攻破南京,部下一班乱兵闯至黄家,将她两个哥哥、母亲、弟弟和嫂嫂先后杀死,剩下黄淑华一人,被人掳掠,强迫成婚,黄拒不应允。行至涟源湖泉乡关桥村,她缝合周身衣服,腰系帛诗十首,用计药杀两个仇人,然后悬梁自缢。死时年仅十七。后人为她不畏-的精神所感动,特修墓立碑为念。……[详细]
50、澄清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清塔
  澄清塔地处杉山镇澄清村涟水之滨。修此塔一为焚字以示尊孔,一为镇邪以保风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涟水经常泛滥成灾,毁坏沿河良田。一日深夜,狂风大作,浊浪里腾出一条孽龙,刹时大雨倾盆,良田顿时成了一片汪洋。村子里有个叫澄清的青年,见此情景,奋力撒开渔网,将孽龙网住,又甩出渔叉,正中孽龙头部,他一手狠扣渔网,一手紧撑渔叉,咬紧牙关,将孽龙拖到岸边。此时,他已筋疲力尽,渐渐觉得身子在变大、变重、变高,竟化成一座石塔,镇住了孽龙。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899~1900),当地人们依传说在此修塔,并取名“澄清”。该塔为八方三层砖石空心塔,塔高约12米,塔基为石砌方台。一层正门用石块劵拱而成,为焚字烧香入口;内有炉膛,下与灰道相通,上与塔顶相连。二、三层每向均有一小拱门,内各置泥塑菩萨。每层叠四线出腰檐,饰彩绘,檐角稍翘。顶为盔顶攒尖,上置葫芦形塔刹,盖小青瓦。造型挺拔,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详细]
51、紫华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华庵
  “紫华庵”建于仙女峰峰顶,犹如仙台琼阁一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高5米,宽6米,全用料石砌成,面积约35平方米,两拱门成对称式,拱门上镌有双狮抢球图,圆弧正中刻太极图并两卦象,往上是“紫云峰”楷书石匾,再上有二龙戏珠石雕,樯脊再以鱼尾为翘,脊中镇“佛”印一枚,门旁有一水井,终年不涸。过山门即是紫华庵,由三小殿组成,第一殿砖木结构,再循三十七级石阶至第二殿,有石砌平台,平台上有一石雕龙柱,栩栩如生。再上三级台阶为第三殿,亦是料石建成,殿前石柱均用抱鼓石支撑,殿内供九天玄女塑像,三殿彼此呼应,在建筑上极其美观,加之四周林木茂盛,腊梅遍地,映衬得刹宇更加峋丽夺目。1951年、1965年,殿宇两次遭到严重破坏,三殿倾垮,唯山门保存完好。1996年,当地群众捐款鸠工庀材,在顶峰重修新宇:用料石砌4~5米高护墙以扩大地基面积,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御山风,用12根立柱组成围廊以供游人眺目,用黄色琉璃歇山……[详细]
52、药王殿
药王殿
  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581~680),唐初就开始兴建药王殿。旧址位于岳坪峰南簏30米处的马鞍山脊。后多次修葺,明代迁现址岳坪峰北坡。相传孙氏因治好了唐皇娘娘的病,被御封为“药王”。他为著《千金要方》,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曾来龙山采药著书,写下部分书稿。孙思邈一登上龙山,就为这里漫山遍野的药材和美丽景色所吸引,他定居在龙山脚下一个村庄里,每天上山尝百草,采药方,潜心研究药学,为周围百姓除病解痛。一日,他上山采药,路遇一家出殡,一老妪悲痛欲绝。孙细观灵柩,见棺下尚有鲜血渗出,忙问老妇,死者何人何因。妇伤心地答道:“是我那苦命的女儿啊,没想到碰上难产!”孙又问:“死去多长时间了?”答“才几个时辰。”孙沉思片刻,对老妇说:“老婆婆,从棺木里渗出的血看,你女儿还有一丝救活的希望。”老妇喜出望外,忙叫打开棺木。只见孙取出银针,对准穴位扎去。少妇缓缓睁开眼帘,苏醒过来,接着婴儿也“哇哇”落地。从此“药……[详细]
李聚奎故居
  李聚奎故居位于今涟源市龙塘镇新石桥村,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故居坐北朝南,东西两端前后突出厢房,呈对称长五间形制,砖木结构,占地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共有1厅(堂)12房,另有猪舍、牛栏、柴房等杂房。条石为基,青瓦为盖。正堂屋设木制神龛和鼓楼。故居现保存较好的是正堂屋和东边“田”字形房舍。西边及前后突出的厢房、杂房均被拆毁,仅存条石基础。2011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峰水府庙
  水府庙又名水仙宫,位于杏子镇光景村光景组境内的涟水河畔。砖木结构,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四百余年。水府庙地处水府庙国家级湿地公园,水府庙水库也因庙而得名,是娄底保存下来时代较早、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及宗教活动场地之一。整个建筑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且有大量精美碑刻遗存。对研究明、清建筑及宗教活动有较大的价值,同时又是一处较好的旅游资源。……[详细]
55、卧云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云亭
  卧云亭位于涟源市斗笠山镇天井村大坳岭,始建于1905年,由娄星区万宝镇晚清先贤邓起玉捐资修建。相传,邓起玉自幼家境贫寒,16岁去安化县东坪谋生,从老家娄底万宝洞冲湾出发,4天400多里路,身无分文,和他一起出发上路的只有随身的三个桐叶皱粑。途径大坳岭,邓起玉吃了一点皱粑充饥,没有水喝,因劳累在路旁的大石板上睡着了,醒来后,他看到此地山高路险,荒无人烟,和路过的樵夫闲谈时说道:“我刚才梦见发了财,若真的发了财,我一定要到这里修一座茶亭,供过往客商喝茶歇息。”并在旁边的总管庙祈求菩萨保佑。几年后,邓起玉美梦成真不忘当年之诺,1905年捐巨资在当初做梦的地方修建了卧云亭,于是“三个桐叶皱粑上东坪”的故事,至今仍在万宝洞冲湾一带流传。卧云亭所处之处,是湘安古道行旅的必经之路,绵延数十里青石板路,曾设四间厢房迎来送往路过的商贾客人歇脚休息、喝茶解渴、躲风避雨,展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湖湘文化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