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聊城市 > 东昌府区旅游

东昌府区文物古迹介绍

聊城东昌湖旅游区
  东昌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中华水上古城区的东昌湖为依托,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景区而过,集中体现了“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海源阁等名胜古迹,及傅斯年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还包含了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寨、沙滩浴场、湖心岛、荷香岛、腾龙广场、水城明珠大剧场、二十一孔桥、湖滨公园、金凤广场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历史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6.6平方公里,为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详细]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是全国目前独家全面宣传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践行者——孔繁森同志光辉事迹的人物专题纪念馆。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同志题写馆名,1995年9月10日开馆。2012年3月在原址改扩建,是全国首家按照三星级绿色节能建筑标准设计建设的低碳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8000平方米,广场道路7000平方米,绿化率43.3%,包括主题纪念馆、交流展厅、综艺展厅、影视报告厅和纪念广场。主题纪念馆以图片、实物、场景、多媒体等形式,集中展示孔繁森为民务实清廉的典型事迹,颂扬他作为感动中国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典型的壮丽人生,为全党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孔繁森学习,加强廉政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动教学现场;交流展厅、综艺展厅和影视报告厅设计先进……[详细]
光岳楼
  光岳楼,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建造背景明王朝建立初期,北方的局势很不稳定。为了防御蒙古族统治集团复辟,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从明洪武二年到五年,将筑土城改筑为砖城。为“严更漏而窥敌望远”,报时报警,又用修城余木,建造了一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故初名“余木楼”。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人们也称之为“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吏部……[详细]
聊城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是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历经四年,山门、正殿等主体工程竣工,其后逐年扩建,至嘉庆十四年方具有现在之规模。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保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等160余间。馆内现存有历年重修大小碑刻十九幢,石雕方檐柱三十根,浮雕、透雕的精密木质额枋四十二方,作为柱础的石雕狮子、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鸟、山水等石刻画十二幅。上百个柱础上刻有花草、鸟兽等装饰,尤其是木柱、石柱、匾额上所刻楹联、文字,正楷行书兼备,为书法家所称颂。山陕会馆的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装饰华丽,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我国古代……[详细]
梁水镇范公祠
  范公祠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内梁水镇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范公祠是1941年4月聊城军民纪念为抗战捐躯的范筑先及抗战将士而建,原建筑面积为4899平方米,有正门、大殿、二殿、东西厢房、纪念塔等建筑,现仅存正门及纪念塔。正门宽2.24米,高2.95米,左侧门墙内镶有聊城县革命委员会立的范公祠保护标志碑,门前左侧立有东昌府区人民政府保护标志碑。纪念塔高15米,耸立于山门后,庄严肃穆,为四重檐六棱形砖塔,正面刻有“山东省第六区抗战先烈纪念塔”字样,塔身有蒋介石题写的“精神不死”、林森题写的“忠烈光荣”、李树春题写的“光前裕后”、齐子修题写的“杀身成仁”、王金祥题写的“浩气长存”等名人题词和石匾多方。纪念塔北面20米左右地下埋有一通纪念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石碑。塔后原是范公祠正殿,殿内正中安放范筑先将军戎装塑像,两侧墙壁上绘有抗战壁画多幅。正殿前有石碑两通,一……[详细]
聊城礼拜寺
  聊城礼拜寺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楼东大街路北礼拜寺街,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礼拜寺又称清真东寺、大礼拜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东昌府守备白粼主持兴建。整个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 ,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 。全寺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构思精巧,砖木结构凝重肃穆,泥金彩画富丽堂皇。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形式上带有浓厚的阿拉伯装饰风格,形成了中国式伊斯兰教建筑的独特形式。走近礼拜寺,就能看见一座6米多长的影壁,影壁青砖筒瓦,大脊长伸,青砖叠砌,更有束腰浮雕,图案精美。底座浮雕上顶祥云吉瑞,下枕如意平安,中部图案是树上悬钟,钟下摆棋,棋旁立炉,惟妙惟肖,意境悠远。但浮雕上均无人物,故曰四无:有棋无人下,有钟无人敲,如意无人佩,炉在无香烧。主要原因是伊斯兰教在清真寺装饰时常用植物纹、几何纹和阿拉伯文字,但禁用动物、人物纹样。绕过影壁,便到了清真寺第一进院落。一进寺内,10余米高的望月楼矗立眼前,楼为亭……[详细]
聊城傅斯年陈列馆(傅氏祠堂)
  傅斯年陈列馆,又称傅氏祠堂,位于聊城市城区闸口西、东关大街路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傅氏祠堂始建于清代,原是傅氏同族人纪念祖先的地方,传为供奉清代开国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等祖人。傅以渐学识渊博,精于考据,对经学、史学、天文、地理、礼乐、法律无不涉猎,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傅以渐曾当过雍正、康熙两任皇帝的老师。傅氏家族是聊城“任、邓、朱、傅、耿”五大家族之一。20世纪90年代祠堂开辟为傅斯年陈列馆。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为傅以渐七世孙。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院总干事、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北京大学代校长、台湾大学校长等职。傅氏祠堂位于大门影壁的后面。祠堂面阔三间,硬山顶,脊为砖雕龙凤、牡丹和缠枝花卉,垂脊嵌鸡、鱼等五祥瑞禽,足显祠堂之规格。东西厢房系原傅家祠堂看管人员和储放祭器的地……[详细]
聊城县署
  聊城县署,坐落于“水上古城”聊城“光岳楼”西侧,楼西大街中段,整座衙署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左文(吏)右武(兵),前朝后寝,体现了明清时期衙署的传统礼制思想。南北轴线长193.38米,东西宽95米,占地26亩,约17000余平方米,房屋200多间。建筑包括牌坊、照壁、门、堂、房、衙、亭、院、馆、内宅等。现有建筑规模是以《聊城县志》记载为依据,在旧址上复建完工后形成。聊城县署始建于明代,明清六百年间,一直是聊城的“政治中心”。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年,县丞蒋子昭主持修建了这座衙门,后世又历经多次维修。天顺(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二个年号)元年,知县毛骥主持重修过;万历(明神宗朱翎君)十六年,知县韩子廉增建了礼贤馆;清乾隆三十三年,知县夏玢(bin)重修二堂;嘉庆二年,知县科普通武又重修了大堂。历任知县200余位,据县志记载的“好县官”真不少,如明嘉靖年间任职知县的伍訚(yin),顺治年间的知县杨时荐,……[详细]
堂邑文庙
  堂邑镇文庙始建于金大定(1161—1189)年间,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堂邑旧城东北隅,坐北朝南占地十余亩,现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鲁西周边几市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文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乡贤祠等,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是封建社会祭祀孔子、实施儒学教育的处所。旧时各府县均有文庙,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庙多已损毁。堂邑文庙虽也遭破坏,但其主要建筑保存了下来。文庙现存大成殿、大成门、原棂星门改建的木牌坊、名宦祠、乡贤祠等,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文庙初建年代无考,推约唐宋年间。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太子洗马赵松石移文庙于此,主祠孔子,配祀乡贤和名宦。庙貌雄伟壮丽,全部系木和砖石结构,为聊城市所保留下来的唯一古文庙建筑群。庙院内现有古柏1株,围径达360厘米,为金代所植,已800余年,仍葱葱郁郁,枝叶繁茂,诚为古堂邑文庙的一……[详细]
聊城铁塔
  聊城铁塔,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市旅游景点。聊城铁塔在聊城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被誉为东昌三宝之首的铁塔,位于东关运河西岸,原护国隆兴寺东南角,始建于北宋时期,是我市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铁塔为八角形仿木楼阁式铁铸佛塔,现为12层,通高15.8米,由塔身和塔座两部分组成。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高2.90米,底边长3.17米,占地10.50平方米,塔座牙脚四角成卷云状,束腰四面均有伎乐人物浮雕,或站立,或舞蹈,束腰东南、西南两角,各有一金刚力士,怒目凸腹,手按双膝下蹲,作顶托状。塔身用生铁仿木结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铁壳中空,厚6-10厘米不等。第一层塔身直径1.53米,底部一周宝装覆莲,塔身八面设置四个假门与四个假窗。门额上有门簪四枚,簪面成削角方形,假门上均有铺首和门钉,东西方做成半掩门式。二至七层塔身无门窗雕饰,八……[详细]
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
  北杨集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城街道,年代为1947年。1938年,聊城早期的党支部之一——北杨集党支部建立,赵春华任支部书记,赵春湖任副书记,翟修安任委员。北杨集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党员和群众成立农民互助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破坏日伪通讯交通活动。由于敌人的告密,1940年4月2日,日本驻聊城宪兵突然包围了北杨集村,赵春华、赵春湖、翟修安、王宪伦、张子杰、翟林臣、耿玉明7名党员被日军当场杀害。为纪念革命先烈,表彰他们的英雄事迹,北杨集村李兰东等24名村民捐款修建革命烈士纪念亭,1947年春破土动工,同年5月建成。解放后,地方政府及民政、文物部门对纪念亭进行了修缮管理。北杨集烈士亭筑于高出地面0.5米的台基之上,为两层四面有门的方亭。亭内竖有赵春华等烈士的功德碑,石碑正面(南面)镌刻有北杨集烈士姓名、烈士大事记及立碑发起人、立碑时间等,背面(北面)为“浩气长存”四个大……[详细]
王口唐槐
  王口唐槐位于有“江北水城”之称的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西路王口桥以南,运河西岸。树身中空,通高18米,树围4.2米,冠如巨伞,参天蔽日。栽植的具体年代无文考证,但当地老人辈辈相传称之为唐槐,说它有千年之岁恐不为过。原来在槐树前有一寺院,上世纪末聊城重修古运河后该处成为一休闲广场。古槐虽遭多次雷击、火烧,但仍顽强生长,每年春夏之季依旧叶茂花香。如今这株古槐用三道铁箍圈起,枯老的枝干向空中伸展。从主干的缝隙处望去,内里是一米多的空洞,空洞外围的树干虽似干枯竟也能枝繁叶茂,夏季里仍可遮阴亩地之广,令人赞绝。王口古槐树周围用白玉石砌成护栏,树南有一方碑阴刻“槐荫叠翠”,与这罕见古槐映相生辉。这株古槐于2001年3月被定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汝训墓
  王汝训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楼村东南一公里,郭庄村西200米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坐北面南,南北长200米,东西长80米。原墓前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石马、石羊、石猪、翁仲、墓表等依次排列。现有石桌两个,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石碑三通,其中两通为贔屃衮龙碑、主要记述王汝训的生平简历,赞扬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碑文由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叶向高所撰。据县志载:“王汝训,字师古、号泓阳,东昌府区沙镇镇王楼村人,明隆庆五年(1572)进士,历任元城县令、刑部主事、右副都御使、浙江巡抚等官职”。这对明清家族墓地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对石刻造像的研究也是重要实物,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现存站立的石碑三通,石桌两张,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赑屃2个。王汝训墓虽然已严重破坏,但大体轮廓尚存。多年以前,整个墓地规模较大,在坟墓南侧的石碑前依次排列有成对的石羊、石猪、石人、石猴、石马、……[详细]
土桥闸遗址
  时代:明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中,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设施。土桥闸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拆修。经调查与试掘,确定了月河的位置与深度。对下游的减水闸进行了确定,并调查清代穿运涵洞一座。出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近万件、石碑两方。闸由闸口、迎水、燕翅、分水、燕尾、裹头、东西闸墩及南北侧底部保护石墙和木桩组成。在闸北运河东侧确定减水闸一个。其北400米有一清代穿运涵洞,用青砖垒砌直墙,顶部用石块券顶,发现“中华民国二十六年马颊河北支穿运涵洞”石碑一方。该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在北方地区,数量巨大、窑口不一、底款繁多的瓷器标本的发现,为明清时期陶瓷的研究提供了一批丰富多彩的实物标本。出土铁器数百件,有生活用具、船上用具、造船或加固船板器具、闸相关设施附件等。聊城土桥闸的发掘,是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船闸的首次发掘,也是大运河上完整揭露的第一座船……[详细]
15、梁乡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乡闸
  梁乡闸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镇梁闸村东5米,京杭运河老河道上,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411年(明•永乐九年),闸跨南北向河道,闸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米,闸西侧、东北侧为现代民宅,主要由两侧石砌燕翅及闸口构成。燕翅系长方形青石材砌成,现存十余层高,两翼向外延伸,上部砌石保存较好,两侧路面上仍可见砌石基体,向西延伸约32米,闸口由两侧的燕翅围拢而成,为水流、船只通道,长约5、宽约7.5米,中部原为闸门所在,两侧还有宽约30厘米、深约6厘米的闸门槽。燕翅砌石外侧为堆筑土。建国后,1951年重新治理张秋镇至临清河段,维修梁乡闸。梁乡闸为当时运河上的重要水利设施,其设计精巧,施工精细,是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不仅是当年漕运兴盛的见证,尤其对于进一步研究我国近代水利工程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2015年梁乡闸被重新修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