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秦州区旅游

秦州区文物古迹介绍

1、天水伏羲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伏羲庙
  伏羲庙,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华夏祭祖圣地国家4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祭祀伏羲的庙宇,被誉为“华夏第一庙”,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祭祖、旅游观光。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民间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公历七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规模盛大的公祭活动,一年一度的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仪式已被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地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一九六三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详细]
2、天水玉泉观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水玉泉观
  玉泉观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中轴线自下而上,有山门,遇仙桥、通仙桥、青龙殿、白虎、人间天上坊、玉泉阁、第一山牌坊、三清殿,山顶有小庙,传为明魏忠贤生祠。侧边有雷祖庙、三官殿、诸葛祠、托公祠、三清阁、选胜亭、静观亭、苍圣殿、玉泉井。井上有六角亭。神仙洞传为元代陆、马二真人羽化处。三清殿梁上墨书题记“明嘉靖叁拾陆年岁次丁酉季冬重建”,第一山牌坊墨书题记“嘉靖叁拾柒年建”。玉泉观内有秦州八景之一的“玉泉仙洞”,相传为芦、梁、马三真人坐化埋葬之地。洞西南有一碑亭,内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草书四帖,-五言绝句四首,笔法苍劲圆浑,质朴豪放,观者无不为之而赞叹。2006年5月,玉泉观作为元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用时参考1-2小时交通市内乘坐7路、24路、26路内环、26路外环到玉泉观站,或乘坐6路、10路、12路、23路内……[详细]
3、南郭寺 AAAA
南郭寺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寺庙历史南郭寺,为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天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护国禅林院”。始建年代因无确切文字史料而有不同说法,或认为始建于“春秋晚期”;或认为始建于“东汉初年”;或……[详细]
天水炳灵寺
  炳灵寺,位于甘肃天水市城南十公里处,初建于元代,期间岁月流逝,社稷废兴,初时烟火已散,早间信士缘疏,塔院毁于风雨久矣。然佛种不失,菩提本在,岂因数百年之沉沦与众生相绝哉?是以公元一九九三年,有僧名信念,自五台来秦州,认定宗旨,始筹资重建焉。今已规模颇具,引人入胜。寺院依山而建,渐山势而升,依林麓而延。寺内有大殿五座,塔院三处,寮房三十多间。……[详细]
5、李广墓 AA
李广墓
  李广墓在甘肃天水,是当年北击匈奴的边疆,也是伏曦的故里。刚到天水时,并不知道李广墓在这儿,后来看到城市简介,才决定去一趟。甘肃的景色有个特点,就是缺水,全是黄土旱地,无论是塬子上的小镇还是处在峡谷里的城市,居民都有接雨水的习惯,不然生活用水不够的。河川里只留下千百年来一道道洪水冲刷的痕迹,残留在谷底沟壑里的只有涓涓细流,孱弱地流淌在干涸河床上,却怎么也无法填补整体上的枯竭。风一吹,扑面而来的漫天的黄土,弥散于你周围每一寸空间,让路人透不过气来。缺水以至杂草都长不到一个春秋,不要提树了。到处都是裸露的黄土,皱巴巴的像枯裂的皮肤。干硬的土块,岩石般地矗立在山颠,那份苍凉在远古时就已经凝成,只是岁月依然在不停地在上面肆意琢刻着。一眼望去,整个高原没有突兀的山峰,原上裂开的一道道巨大的沟谷,就是城市所在,因为水往往积在低处,天水就在一片水比较多的狭长谷地。渭水河流过整个城市,与四川不同的是那里因为……[详细]
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民西路。因秦州城五城相连,该清真寺在西关城东北角,早年称“西关清真寺”,寺北原畔邻城墙北垣,其墙被拆后,始临北关人民路。1970年后,因寺门改在后街澄源巷,从此通称后街清真寺。后街清真寺历史悠久。据《天水县志》记载,“创自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记》赞曰:“其势嵯峨,高压岳阳斯楼也。”后街清真寺建筑合理,雄伟壮观。清真寺原为三进门:头道门位于澄源巷北口,为三间木结构牌楼,斗拱处竖书“清真寺”,门楣横书“渐入福地”,“诵经法祖”;二门在大寺巷内,为单檐大开间牌坊,-“常乐界”三字,背书“抵报元功”、“清真古教”,传为康熙御题;第三道门是坐北向南三大间过厅进入寺院,古柏、大殿、木楼相互掩映,庄严肃穆,穆斯林沐浴礼拜,其景融融。可惜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牌坊、山门、“……[详细]
胡氏民居
  胡氏民居是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组布局严谨、用料精良,雕梁画栋,曲徊幽静的明代庭院建筑群。胡氏民居——明清古建筑、天水民俗博物馆、古民居,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南宅子,位于天水市民主西路,属胡氏民居古建筑群体的南半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明代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居所。整体建筑以甬道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是一组布局严谨,保护完整的明代庭院建筑。现已恢复其历史风貌,成为西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馆。北宅子与南宅子临街相望,是胡氏民居古建筑的北半部分,为明代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占地面积15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45平方米,是明清时期天水民居古建的典型代表和标志性建筑,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明清古建的重要实例,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旅游潜力。北宅子原建筑平面构图略呈正方形,东南设总门三间,门前有一牌坊,-“太常第”三字,表明了主人的身份。阶……[详细]
天水纪信祠
  纪信祠位于天水市秦城区民主东路。全称汉忠烈纪将军祠,又名天水城隍庙。始建于元,为成纪县衙,明代撤衙,扩建为此,以纪念西汉名将纪信,清代和民国时期亦有扩建维修。原占地4960平方米,现仅存1700多平方米。建筑群最前面为一座四柱三楼木质牌坊,面阔三间,高10余米,单檐歇山顶。匾为于右任先生所题。1987年拓宽街道时,左移15米。牌坊后为砖墙门楼,中开朱红大门,门楣圆拱形,木刻云龙。其后为通道,两厢各建单坡长廊11间,在中部横建一小木构架牌坊。二门内为一三合院,院北正中建有二层楼阁式重门。重门东西配有钟鼓楼。其下为第三进通道门,两侧有东、西看楼,东看楼已被改建为办公楼,西看楼尚存,为二层硬山顶廊楼。重门以内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由直廊、前后拜庭、大殿、寝宫组成。前拜庭为三间单檐悬山与拜庭之间有卷棚式直廊相接,拜庭后面的高台基上建有单檐歇山顶大殿三间,起架高于周围建筑。大殿后有小三间悬山顶寝宫,与……[详细]
西山坪遗址
  西山坪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太京乡葛家新庄村北1公里。是一处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型居住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暴露有灰层、灰坑、墓葬和白灰面居址。1986--1987年发掘,下层为西山坪一期,上层为西山坪二期。一期石器为砾石打制,有尖状器、斧形器、铲、砍砸器、石坠等;骨器有针、锥、凿、锯;陶器多为夹砂红、灰褐陶,手制,饰交错绳纹,彩陶纹样有红彩宽带纹,器形有圜底和三足钵、圈足碗、平底筒形罐、三足罐、小口鼓腹罐。二期石器多为磨制,有凿、研磨器等,陶器有夹砂红、灰褐陶,饰绳纹、乳钉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器形有平底钵、三足筒形罐、三足鼓腹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甘肃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与大地湾一期、老官台文化的关系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胡氏古民居建筑
  胡氏古民居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城区。是明代秦州举人、中宪大夫、山西按察副使胡来缙的私宅。俗称“南宅子”,因与胡来缙之子胡忻的北宅子隔街相望,故名。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36米,坐南向北。五进式庭院布局。现存房屋建筑8座26间、垂花门1座、影壁3座。一进院由大门、东西垂花门和影壁组成。大门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明间向外伸出成垂花门式样,檐下雕饰富贵华丽,瓜栱和栱垫板透雕云纹花草,横批和雀替均浅浮雕海云、牡丹、凤凰等吉祥图案,外门额书“太学生胡松秀之妻蒲氏”,由此,大门明间为一节孝坊;内门额书“副宪第”;脊饰龙吻和雕花脊筒子。由大门进入天井,正面立一座清代重修的一字影壁,东西面各开一垂花门,东垂花门已圮,西垂花门檐下饰透雕横栱,阑额阴刻缠枝牡丹,横批书“桂馥”二字。入“桂馥”门是前院,前院由正厅和东西厢房组成,正厅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出廊。柱头卷刹……[详细]
天水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中城街解放路,民国十三年(1924)建成,为山西、陕西会馆的统称,两馆相邻。山西会馆占地面积171平方米,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坐西朝东,有前后两殿,前殿悬山卷棚顶,后殿悬山抬梁式,均面阔三间。陕西会馆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砖雕门楼、前后两殿组成,门楼面阔三开间,仿木构建筑砖雕砌筑,雕刻精美,砌筑精细,内涵丰富,美观大方;前殿面阔三开间,悬山顶;后殿面阔三开间,硬山双坡顶。山陕会馆对研究民国时期天水的商贸活动、商业发展、会馆建筑、砖雕艺术等有重要价值。199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细]
秦州张氏民居
  秦州张氏民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育生巷56号,时代为清代。秦州区西关育生巷56号,系清道光年间陕西紫阳县令张仲武弟兄三人故居之一,属区级文物保护点。东房五间,靠北侧一间为大门通道,迎门有照壁。院门为木质垂花门,前院西房为过厅3间,两边各1间门楼通往中院,院内银杏一棵,围径1.9米,高18米。西房过厅3间,出檐砖雕斗拱,磨砖对缝镶砌海棠池。南有硬山倒厅3间,俗称锁子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整个宅院以东、西纵轴线对称排列,是一组布局严谨,曲回幽静的清代庭院建筑。……[详细]
秦州关帝庙
  秦州关帝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解放路第二小学院内,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建筑面积353平方米,属明代建筑群。庙院坐西朝东,现存有大殿、拜殿、前殿并南侧小殿及拜殿等建筑。该建筑群规模较大,各单体建筑工艺精细,结构复杂,装饰华丽,保存较好并有明确的建筑和增建年代纪年的墨书题记。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较好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不仅对研究秦州区明清时期庙宇建筑的历史、技术、工艺、文化内涵等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确定天水地区明清建筑的时代有着重大价值。……[详细]
秦州文庙
  秦州文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大城区步行街,始建于明代,至民国多有增修。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建筑面积787平方米,现存大成殿和戟门两座建筑。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长24.4米,进深五间,通宽19.95米,重檐歇山顶,戟门面阔三间悬山顶。秦州文庙对研究天水地区儒教文化的发展和建筑史、建筑技术有重要价值。198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围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详细]
秦州汪氏民居
  汪氏民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自由路,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7平方米。宅院建筑较为古朴,整座建筑平面呈矩形,为一进二院,前后两座四合院形制。有主厅楼、厢房、过厅、绣楼、耳房、倒座、门厅等建筑。院北轴线上过厅三间,紧依两侧有悬山顶耳楼为绣楼。东西各建厢房五间,格局与后院厢房相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