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海珠区旅游

海珠区景点介绍

  纶生白公祠(亦称白氏公祠):此祠座落于新滘(现华洲街)龙潭村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祠为本村白姓后人为纪念其先祖白纶生而建。白出身贫苦,后经商致富。他宅心仁厚,为社会作过许多善举。曾设寿材店河南,凡贫苦而无法成殓者都施赠棺木。有一年湖南水灾,他当即汇去大笔款项救济。一次邻村西滘遭灾,农民因交不出地租而被地主强行收去土地,他便斥出巨资买下这些土地,免租转给农民耕种,还资助农民恢复生产。他的善举为清廷所……[详细]
  基督教河南堂位于洪德路洪德五巷23号,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主堂两层面积450平方米,庭园面积350平方米。主堂二楼是礼拜堂,有座位400多个。基督教河南堂创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原是位于岐兴中约的中华基督教同寅会礼拜堂,最初由美国教士巴色古牧师在河南洲头咀一带传教,光绪三十年(1904)由华人刘星南牧师主持,先后在洲头咀建同寅留产医院和学校。又在同福西路现区联合医院处办培英小学、在岐……[详细]
  利济桥位于海珠涌的东段,旧称瑶溪。清代及民国初年,瑶溪以二十四景而闻名,成为旅游胜地。在其起迄两端,建有两座石桥,东端的名利济桥,西端的名汇津桥,是瑶溪二十四景的首尾二景。今二桥仍在。利济桥距今江南大道中马路桥约120米。清初时为木桥,名待月桥。后改石板,名为利济,桥由花岗石砌成,宽约2.5米,长约23.5米,两端为石阶。桥面两侧的石栏于抗日战争时期损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复原状。水中两桥墩,底……[详细]
  汇津桥俗称马涌桥。这座始建于清代中叶的三孔花岗石梁桥,如今依旧以古朴的风姿稳跨马涌(今海珠涌中段)。因珠江潮涨时,江水自海珠涌东西两端同时灌入,至此汇合,故名“汇津”。桥北接马涌直街,南接西华北街。桥南东侧仍保留着清代重修“禁占官涌”的碑记,当年此桥的地位可见一斑。时至今日,该桥仍是附近居民的主要通衢,桥上行人络绎不断,是当今广州古桥中尚未退役的佼佼者。……[详细]
  河南宝岗天主堂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宝玉直街崇正里4号,原是一间教徒聚集祈祷的小公所,后由于教务发展的需要,教徒日渐增多,广州教区购买与原公所相连的两间房屋进行扩建,于1938年1月破土动工,同年6月份建成。建筑物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楼下作教堂使用,楼上两层作神父的居室,总占地面积264平方米。1947年,广州教区委托天主教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代管该堂。1953年外籍神父离境回国,之后由中国籍神……[详细]
  厚德围公馆 位于广州市新滘镇广州园艺农工商联合公司内。是李福林的公馆,名厚德围。占地面积有13334平方米,俗称二十亩。 公馆集果园、住宅及碉楼于一体,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四面环水,如一小岛。主要建筑有主楼、耕仔楼、水榭和门楼等。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构筑。主楼入口处原设有可起合的吊桥,现改为水泥桥。首层正门施花岗岩石框,有钢铁制造的“趟拢”。内为厅堂。左右设梯,采用拱券形窗,楼顶四角分别建有挑……[详细]
  康帅府 位于泰沙路五凤村沙溪村金紫里大街,乃乡间里巷小神庙。坐东朝西,一路三进,砖、木、石结构,前亭后殿,总面阔6米,总进深14米,建筑占地面积84平方米。四周巷陌。拜亭为石柱歇山顶四角亭, 面阔6米,进深8米共七架,前后两步架。正脊灰塑醒狮博古纹饰。四垂脊灰塑四狮饰花,碌灰筒瓦顶。绿琉璃瓦当、滴水。“万福攸同”木雕封檐板。花岗石0.3米×0.3米方柱。花岗石柱础。地面为后修仿阶砖水泥地面。第二……[详细]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泰沙路五凤村沙溪村金紫里大街。建于清同治壬申年(1862)。坐东朝西,三面临街,与康帅府并排,同为村中小神庙。前亭后殿,总面阔5米,总进深9米,总建筑面积45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拜亭面阔5米,进深4.5米。卷棚歇山顶,灰塑博古纹饰垂脊。碌灰筒瓦顶,绿琉璃瓦当、滴水,花卉木雕封檐。前后檐柱花岗石0.3米×0.3米方柱,花岗石柱础。改为水泥地面。殿阔5米,深4.5米。硬山顶,碌筒瓦……[详细]
  乙丑七进士牌坊位于广州市中山大学内。原在忠贤坊(现解放中路)。与“熙朝人瑞”牌坊、“总揆百僚”牌坊和“盛世直臣”牌坊统称四牌楼。据《广州城坊志》记载:乙丑进士牌坊为表彰明天启五年(1625年)广东进士李觉斯、梁士立、罗亦儒、吴元翰、岑之均、尹明翼和高魁7人而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砂岩砌筑,四柱三间五楼,各楼下的石制斗拱承托出檐,石额刻“乙丑进士”4字,额坊分别为梅雀纹式和菱纹式梅花图案……[详细]
  简家岗火葬墓 位于南郊七星岗河南新村。1956年发现4座南宋火葬墓,墓 的地面都有灰沙砌筑的坟头,形式类同,但保存的残整不一。4座墓各用一个陶坛盛骨灰,其中1号墓的坟面保存较完整。坟头象一具棺材,前有祭台。坟头前端略宽,微向上翘起,长1.24米、宽0.74米、后宽0.7米,连基座高0.92米。正面中间有碑龛,嵌一块黑色石碑,高47厘米、宽30厘米。碑面正中刻“宋故考君简公墓”7字,正书。右行刻小字……[详细]
  黄埔古港是十七、十八世纪中国海上贸易黄金时期的一个窗口。也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黄埔古村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广州辉煌海贸史的见证。黄埔古村因黄埔古港而繁荣,人才辈出,至今在黄埔村还保存着古港口、古宗祠、古庙宇、古民居及名人故居等众多遗迹。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从西边公路入村。一座高耸的金碧辉煌的现代牌坊迎面矗立。上刻“凰洲”两……[详细]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是黄埔古港景观区主体建筑,是依据历史资料原貌修建的仿古建筑群,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广州市政府、海珠区政府为迎接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商船重访广州,在古黄埔港范围进行了综合的整治建设,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黄埔古港景观区,包括古港公园,哥德堡号重访广州纪念雕塑、亲水堤岸等景观以及粤海第一关纪念馆四大部分。纪念馆馆内设置了《流淌的辉煌》专题大型展览,展览以图片、实物、模型……[详细]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以进行公众的科学普及教育以及辅助相关大、中、小学的教学为服务宗旨。以丰富的馆藏,极具特色的文化学术氛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博物馆以香港同胞捐赠的“马文辉堂”为馆址,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817年,有近200年的历史。目前,生物博物馆有植物标本22万号;昆虫标本60余万号;动物标本3万号,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详细]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设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开馆,叶剑英同志为本馆题写馆名。1984年5月,聘请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担任名誉馆长。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本馆最初主要展览廖仲恺、何香凝的革命和爱国事迹,……[详细]
  潘家大屋是清代广州首富潘振承及其族人在河南(今海珠区)龙溪乡的故居。潘氏一族从清代中叶的乾隆至道光(1736-1850)的一百多年间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同文行、同孚行,经营对外贸易,曾富甲一方,财雄势大,且热心文化教育与公益事业,科举功名鼎盛,名人辈出。潘振承、潘有为、潘有度和潘正炜是其中的佼佼者。潘家大屋原是龙溪乡潘家花园的一部分。潘家花园是潘振承自闽入粤,在广州河南开村建祠后,复经其子孙有度、孙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