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十大祠堂

周氏宗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
  周氏宗祠——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位于常平镇桥梓村(桥梓村原名为屋厦),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标:北纬22°5845.3,东经113°5810.8,海拔高程8米。1925年秋,在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蔡如平的组织发动下,屋厦农民协会在周氏宗祠成立。农会的主要负责人是周达墀(周时泰)、周一夔,会员约300人。农民协会组织农会会员和农民自卫军,与土豪劣绅进行斗争。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共产党转入地下活动。是年秋,中共东莞县委成立,县委书记蔡如平化装成猪肉贩子,带领部分县委成员秘密转移到屋厦,继续坚持斗争。在周达墀的商店里设立县委机关,该商店为周氏宗祠的附属建筑(现已拆毁)。县委将全县农民武装编成三个大队,其中以屋厦农民协会会员为基础组成常平大队,叶汉庭任大队长。同年1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军委委员赵自选到屋厦,主持召开东莞、宝安两县负责人会议,研究武装暴-动-,并成立东宝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蔡如平任总指挥,郑奭南(郑哲)任副总指挥,赵自选为顾问,下设4个大队,第一、二大队由东莞负责组建,大队长分别是周达墀、叶汉庭;第三、四大队由宝安负责组建。12月中旬……[详细]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成立遗址位于南城街道袁屋边社区阜东路旁,GPS坐标:北纬22°59′35.3″,东经113°42′49.4″,海拔高程28米。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2004年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5.3米,进深35.5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龙舟脊。头门置塾台。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袁屋边乡位于莞(城)太(平)公路篁村路段的丘陵地区。1942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为了巩固和扩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派出-队到袁屋边活动,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了农会组织——岗岭会,随后又成立民兵队和乡民主政府,袁屋边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块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莞大队大队长张英,在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召集袁屋边、白马、石鼓、赤岭等乡的群众代表开会,宣布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会议选举张英为办事处主任,陈德枫、张高峰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袁屋边蔡屋基村,但陈氏宗祠(南祠堂)仍作为开会或临时办公场所。194……[详细]
彭屋彭氏大宗祠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有四百余年历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赐进士官拜陕西道监察御史),及举人彭礼(官拜通山县都谕)合力筹款建成。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由于缺乏资金,建筑期历时十八载。宗祠座东北向西南,占地六百多平方米,共分三进。由三十六条石柱支撑而成。两廊是乐亭,中央觐亭,为谒祖行礼之用。故亭前有一联云:进一步趋跄凛肃,历三级揖让雍容。全祠结构雄伟,古色古香,内有两件珍品:“龙凤柱”一双,珍稀石“门鼎”一对。现存良好。此物之来由有一宗故事,传说彭世潮为官时,曾擒海洋大盗夏元虚,后查此人劫富济贫,且已金盆洗手,多为善举,因而释之。及彭氏同族建祠,夏元虚特进此二件宝物,以表报恩。“龙柱”纹幼如尘,光润亮泽,坚硬无比,五金难入,历久常新,观之,似有祥云蔼蔼,隐隐龙形。“凤柱”天生凤羽之纹,观之,若凤翱翔,盘旋天表,有考古者云:此物除皇宫外,世间罕见。奇石“门鼎”一对,乌黑润滑,坚硬异常,乃石之……[详细]
新基莫氏祠堂
  新基莫氏祠堂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新基村的八宅坊,坐西向东,三进五开间硬山顶建筑,长120米,宽20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前院1600平方米,全用石栅栏围着。这么宏伟的宗祠可能是东莞最大的。相传莫氏宗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2-1620)。残存的墙壁画处,有“民国37年重修”几字。最近一次重建是2006年。 莫氏为麻涌一大族群,其先祖发祥于肇庆。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传至邑三世祖考丕莫东湖始迁入麻涌(古梅)。至四世,支分两派,号南糖和北糖。南糖分布新基、东埔(含九宅);北糖分布麻涌的东宁(麻三)、西宁、松柏坊、向北(麻一属地),遂称“一莫三乡”。莫东湖为“莫氏崇本堂”的鼻祖,传至七世祖简庵,建立宗“启佑莫氏公祠”。其中东湖莫氏宗祠位于麻三村新街基,建于元末明初,座西向东,东临麻涌河。该祠分前门、中厅、后堂三进,青砖、石脚、穿斗结构。启佑莫氏公祠位于麻三村一坊,建于明代中叶。该祠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留广场。前门和中厅的建筑华贵,壁画鲜艳夺目逼真。砖石雕像玲珑浮现,梁柱雕刻精美,人物肖像栩栩如生。“哪吒闹海”、“八仙过海”、“桃园结义”、“赵子龙催归”、……[详细]
江边黄氏宗祠
  江边黄氏宗祠是一处建于明代中期的中国祠堂建筑,属于中华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的隔塘自然村和大围自然村交界处,占地面积654平方米。据《江边黄氏族谱》记载,江边黄姓先祖南宋时因战乱从江夏(今湖北汉口一带)几经周折南迁定居于江边,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0年),族裔黄学伊中举出仕为官(官至江西抚州通判),倡议之下,兴建黄氏宗祠。清咸丰九年(1859年),族人黄龙韬因征剿太平军有功,受朝廷封赏后,对祠堂进行重修。祠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抬梁式混穿斗式结构,中轴线对称布局,庭院式设计,使用36根石柱作支撑梁架。正门是斗拱牌楼,高宽各12米;二、三进各设有明天井兼回廊,三进另辟有左右厢房。布局合理,宽敞、明净、庄严、大方,具有早期珠三角中国建筑文化特色。祠内保存有明朝海瑞题赠的楹联(仿制品)一副,有黄学伊题书的正门牌匾,有清光绪皇帝嘉奖族人黄龙韬为“振威将军”的木刻圣旨,还保留有一批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筑构件,工艺考究,展现了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黄氏宗祠于1992年由江边村村民集资进行了修葺,1998年被列为东莞市文……[详细]
百岁翁祠
  百岁翁祠,又名社田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北一40号左侧约10米,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光绪十年(1884)、中华民国六年(1917)、1999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0米,总进深21.7米,占地面积约217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立柱、门框、墙脚石。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头门挂匾“社田公祠”,挂“三房系本 十世源流”对联。头门内两侧各有一块石碑,为“百岁翁祠记”。中堂悬挂“繹思堂”木匾,脊灰塑有“光绪甲申”、“意新店造”款。后堂神台供奉明九世祖至明十二世祖谢氏祖先牌位。该祠堂原为谢社田住宅,后本人决定将所居之堂改为祠堂。谢社田为南社谢氏第四房派十世祖谢彦庆的号,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该祠对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具有较高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麻涌莫氏宗祠
  莫氏为麻涌一大族群,其先祖发祥于肇庆。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传至邑三世祖考丕莫东湖始迁入麻涌(古梅)。至四世,支分两派,号南糖和北糖。南糖分布新基、东埔(含九宅);北糖分布麻涌的东宁(麻三)、西宁、松柏坊、向北(麻一属地),遂称“一莫三乡”。莫东湖为“莫氏崇本堂”的鼻祖,传至七世祖简庵,建立宗“启佑莫氏公祠”。其中东湖莫氏宗祠位于麻三村新街基,建于元末明初,座西向东,东临麻涌河。该祠分前门、中厅、后堂三进,青砖、石脚、穿斗结构。启佑莫氏公祠位于麻三村一坊,建于明代中叶。该祠占地约1000平方米,前留广场。前门和中厅的建筑华贵,壁画鲜艳夺目逼真。砖石雕像玲珑浮现,梁柱雕刻精美,人物肖像栩栩如生。“哪吒闹海”、“八仙过海”、“桃园结义”、“赵子龙催归”、“貂禅拜月”等等依次连接。启佑莫氏公祠是当时麻涌祠堂的一流建筑。……[详细]
东莞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0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宗祠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前有包台,两侧为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内进神台两则保存安放有宋、元、明朝著名的撰文碑记:宋为进士、元为朝中仕郎、明为国子监祭酒、以及监察御史、翰林院士等东莞代出的名人所提所立,是考证东莞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遗址。这个宗祠在南宋德祜年间毁于兵火,元朝重建,元末再次毁于兵火,明朝又重建,抗日战争时又被日军烧毁,后又重建,真是见证多灾多难的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古迹。……[详细]
塘尾李氏宗祠
  塘尾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堂号“追远”,前檐下还挂“文魁”、“经元”二匾,皆由后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间举人李质立,已于文革被毁。里间壁栊满置神主,两边对联“举目思言功祖德,存心为孝子慈孙”,其时从六世祖坟上担回来的三只乳猪静静躺在坛前,香火缭绕,供祖宗享用。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民间二十一年(1932)宗祠辟为东莞第十六间小学,为石排第一间小学。……[详细]
东莞方氏宗祠
  东莞方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建于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祠为五进四合院式布局,深为66.4米、宽16.6米,总面积1100多平方米。建筑均为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构梁架。第二进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坊楼为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施如意斗拱,高8米,门额红砂岩石板上阴刻“六桂留芳”四字。祠内二、三进檐墙上灰塑有精致的山水画艺术装饰,其余各进脊饰有山水、花鸟、人物陶塑,栩栩如生。祠内保存有建祠时侍讲学士方孝孺草书木刻阴文的对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宗祠建筑现存完好。1993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方氏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全部东莞市景点>>>

全部东莞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