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宗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宗祠篇

沙湾留耕堂(何氏大宗祠)
  留耕堂位于番禺区沙湾镇。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几毁几建,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宗词,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词堂。“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沙湾留耕堂的主要特色是柱多、雕刻精、书联丰富、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留耕堂占地3300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详细]
祝三高氏宗祠
  祝三高氏宗祠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门楼,拱轩顶,中进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进的后墙新砌,后进改造成平房,祠内有狮撑、驼峰、雀替、平盘斗装饰,该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详细]
鸥下许氏宗祠
  鸥下许氏宗祠 位于汕头市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下社区南畔中街青砖祠巷。该祠初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坐西北向东南,祠面宽15米,通进深27.4米,占地面积411平方米。宗祠为三进三开间单檐硬山顶,依次为门庭、天井、印亭连接主祠,祠左右为伙巷,祠堂前有阔埕。门额古石牌匾“许氏宗祠”为南明礼部尚书黄锦题”(黄锦1572年—1654年 广东饶平人)。大门口有石鼓一对,左侧伙巷有古井一口。门庭有贝灰阴刻书法6屏,是1936年重修时鸥汀乡贤许之翰手书。据该祠2006年重修的碑记记载:许氏宗祠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康熙四十七年重建、1936年重修。解放后,该祠堂作为生产队用地,后作为工场,上世纪90年代归还许…[详细]
古山谌氏宗祠
  古山谌氏宗祠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沿山镇古山村东南方向,方向55度,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建于清道光丁亥年,多次修缮。建筑本体单进合院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总面阔12米、总进深24.5米,面积为294平方米。中轴线上从前往后依次建有门楼、戏台、天井、正厅。四周围以一字叠落式风火墙。门楼为四楼七间三门一字牌楼式,大门门楣上砖雕阴刻楷书“谌氏宗祠”,大门砖雕有杂宝、鹿衔灵芝、鲤鱼跳龙门,大门旁有两个拱形石砌侧门,左侧门楣上楷书为“入孝”,右侧拱门门楣砖雕被破坏。天井两侧为回廊。正厅为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四柱,进深六柱带前廊,两侧有厢房(已拆),正厅为供奉先祖牌位。该宗祠砖雕精美,纹饰丰富,…[详细]
高赞梁氏大宗祠
  高赞梁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高赞东胜大街1号。清乾隆十三年(1748)建,光绪二十三年(1897)、1997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广三路,总面阔28米,中路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三进47.8米。硬山顶,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9架,前廊双步。梁架通体雕刻缠枝花卉纹饰,繁细精致。墙楣有“瑶池宴乐”、“蓬莱仙境”等多幅壁画,有“光绪戊戌仲夏”、“陈瑶石画”。次间包台台身为红砂岩石,上浮雕麒麟、梅花鹿等瑞兽。台基上雕有缠枝花卉。门枕石雕龙纹、麒麟等瑞兽。中堂昌大堂进深三间11架,前后双步廊。乾隆年间的堂匾仍存。堂前两庑体量较大。后堂进深两间10架,前四步廊…[详细]
东莞黎氏大宗祠及古建筑群
  黎氏宗祠在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最初是为了经念当时黎氏家族0的一位至孝之人,他因母病深重,于是割股和药,治好母病,传为佳话,并由县里申报朝庭,奉旨荣门,以建宗祠。宗祠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前有包台,两侧为厢房,东西共有房15间,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是东莞现存最大的宗祠之一。主体建筑为广东著名的硬山顶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内进神台两则保存安放有宋、元、明朝著名的撰文碑记:宋为进士、元为朝中仕郎、明为国子监祭酒、以及监察御史、翰林院士等东莞代出的名人所提所立,是考证东莞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遗址。这个宗祠在南宋德祜年间毁于兵火,元朝重建,元末再次毁于兵火,明朝又重建,抗…[详细]
高淳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三和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祠堂建筑原有三进,清时毁于兵火,现存的周氏宗祠仅一轩及后进,建筑高大,用料讲究,木雕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为清咸丰年间周氏族人筹建。砖墙周氏,为三国大将周瑜后裔。据《民国高淳县志》和《砖墙周氏宗谱》载,周瑜曾居住砖墙相国圩。周瑜死后,吴主孙权将周瑜长子周循招为驸马。周循在此筑城建府定居并取名周城(即砖墙)南宋时期,周氏二十八代周省三官至翰林大学士,其子周察被南宋理宗大贤公主招为驸马。淳祐年间,宋理宗赵昀降旨,为周察夫妇建造驸马府。周氏宗祠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当年被列为江苏省十大文物…[详细]
马齐陈氏大宗祠
  马齐陈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马齐居委关东大街59号。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落成,清同治十年(1871)、2004年重修。坐东向西,广三路,总面阔23.5米,中路面阔三间13.6米,进深三进42.7米。硬山顶,龙舟脊,主体建筑为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素胎瓦当、滴水,青砖墙麻石脚。部分红砂岩地面和覆盆柱础。砖雕、石雕、梁架木雕细腻生动,十分精致。墙楣存族人陈士圣所绘的二十四孝图壁画廿二幅,书画俱佳。鎏金通花木横披图案繁密,雕工精细。墙楣上的砖雕,与青云巷门的砖雕,面积较大,雕工非常细致,是祠堂砖雕装饰的精品。该祠规模较大,主要保存清晚期岭南建筑风格,存有部分明代建筑构件,是顺…[详细]
厦门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初的的中国祠堂建筑,属于中国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代、民国及1985年均曾重修。清雍正、乾隆年代,兑山李氏十四及十五世开始迁入台湾台北芦山等地,繁衍成为台湾著名的芦山李氏。位于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兑山村,是厦门涉台文物之一。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为两进一天井式结构。宗祠内供奉开基祖李仲文及各位祖先的牌位。宗祠是凝聚中国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作为中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据《兑山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先祖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南宋理宗时,兑山李氏开基祖李仲文约由同安仙店迁入。兑山李氏人才历来辈出。马来西亚拿督李雅和、抗日志士李友邦、…[详细]
歙县鲍氏宗祠
  蕃村鲍氏宗祠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竣工落成,占地680平方米,是当地保存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鲍氏宗祠坐西朝东,三进三开间,都采用木栅栏护祠外套。两边八字墙,磨砖对缝,“万字”花纹嵌入其中,上有葵花砖雕修饰,下为“虎门纹”,上下均有石基护祠,祠内卷篷轩顶、雕梁画栋。享堂分三格分设,里外天井、两廊环抱,石柱、木柱林立并有说处。“鲍氏宗祠”匾额高悬,门前“百兽坦”,旗杆敦六个分两组,端坐坦前,气势恢宏。该祠三进两天井,前后高低有序,一进为天井庭院,廊西廊北合抱。二进为正堂,“惇叙堂”正匾高悬,卷篷轩顶,画栋雕梁。鲍氏宗祠“惇叙堂”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竣工落成。该祠…[详细]
古朗梁氏宗祠
  古朗梁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古朗村东边街23号。建于明代后期,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重修,现存清后期建筑风格。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三进,总面阔14.2米,总进深48米。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麻石、红砂岩石脚。头门进深两间11架,前廊三步。左右次间设包台,台基雕花。中堂进深三间12架,前双步廊,后三步廊。梁架和驼峰上的雕刻均较细致。后堂进深三间13架,前四架轩廊,后三步廊。轩廊梁架呈仿月梁形式。祠堂墙楣上存有“子路问津”、“石鱼图”等多幅壁画,上有光绪辛丑的年款。祠内覆莲柱础少见,所保存部分鸭屎石柱础,雕刻古朴,并经垫高、修补。祠堂记录…[详细]
南楼吴氏宗祠
  南楼吴氏宗祠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年代为明。南楼村吴氏宗祠,又名至德堂。南楼村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吴氏祠堂建于明末清初,坐北朝南,平面为五开间三进两明堂,占地面积750平方米,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意为步步高升。每进之间落差很大,天井狭小而狭长,用材规整。特别是砖雕门楼规模宏大,中间四柱五楼牌坊式,两边各带两间门罩,形成暗七间砖雕门楼,雕刻艺术精湛。前进明次间设藻井,四周用出二跳五踩斗拱承托,斗拱出象鼻昂,制型古朴典雅。中进明次间均为抬梁式,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月梁造,桁条均有斗拱支托,明代特征明显。后进梁架皆为穿斗式,《宗谱》中明确记载为前明建筑。2005年11月3日公布为兰…[详细]
双峰葛氏宗祠
  葛氏宗祠坐落在涓水河畔的荷叶镇长塘村。葛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娄底市境内现存的规模较大、保护较好的宗祠之一。葛氏宗祠分东西两个祠门,祠堂前是宽阔的坪地。“葛氏宗祠”四个大字书在正面的山字墙上,大门上悬挂“上达学校”牌。两侧各有一处小门,分别谓“义路”、“礼门”。葛氏宗祠建筑外观宏伟,内部布局合理。过大门为过厅,过厅楼上为戏台。空阔的祭厅名为“敦伦堂”。神龛上安置着葛洪、鲍姑始祖神像和迁湘始祖葛琳等七尊神像塑雕。祭厅两门各有一个椭圆形门,连接左右两厢的教学用房。椭圆形门上分别书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既是族规,又为校训。2003年12月,娄底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保护文物。…[详细]
南山马氏宗祠
  清流县赖坊马氏宗祠赖坊南山马氏宗祠位于南山村中部偏南,是一处建于明代中期的祠堂建筑,祠中供奉福建马氏入闽始祖马发龙灵位。这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风格的木构建筑,由山门(又称“风水门”)、围墙、大坪、正堂、左右配厝等几部份组成。正堂坐西朝东,堂门外“八”字开。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互混结构,除应有的梁架结构外,没有多余的装饰件,整体风格素朴。正堂中心间设神龛,龛中供奉南山马氏入闽始祖马发龙。马发龙不仅是南山马姓始祖,也是整个闽西地区客家马姓入闽始祖。据考证,现台湾地区领导人-先生,就是马发龙一脉第三十二世裔孙。-的先祖在南山-了五代,后辗转迁往湖南衡阳。当前,马氏宗祠已经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详细]
三雕博物馆(周氏宗祠)
  徽州历来重视祠堂和祭祀。因为这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隶属古徽州现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绩溪,古民居、古祠堂随处可见。坐落在绩溪县城曹家井39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宗祠,以它独特的魁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周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进行了扩建和修缮。原来两堂北面有濂溪书院、桂花厅、瑞二公祠、特祭祠,祠堂南面有文昌阁,因历史原因现都已不存。周氏宗祠由影壁、门楼、庭院、廊庑、正厅、庭院、寝室等七大部分组成,寝室已被后人改为平房,现存建筑面积为1156平方米。周氏宗祠规模宏大,蔚为大观,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七间,进深两间。走进周氏宗祠,仰望顶部,木雕额枋上的一幅鲤鱼跳龙门…[详细]
淮南尹氏宗祠
  尹氏宗祠位于淮南史院乡南3公里,史院乡尹祠村杨家祠堂庄西150米尹氏宗祠小学院内北侧。尹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合淮公路可达。尹氏宗祠由尹氏宗族集资兴建,属祭祖祠堂,为砖木结构,另存道光三年石碑三座。该祠坐北朝南,布局规整,分前、中、后三殿。东西走向,五开间,正南向,前殿中为0-,上层朝北为戏台,门上方置尹氏宗祠匾额。中后两殿为重梁起架,砖砌封火山,两侧有走廊相通。全祠雕工细腻,施金绘彩。部分雕刻图案在文革-中被破坏。现尹氏宗祠建筑主要木构件尚存,损朽较重,其院落铺地为原状,保存较好,其院墙、屋顶等为后人所修(20世纪90年…[详细]
塘尾李氏宗祠
  塘尾李氏宗祠在塘尾村西北角,坐北朝南,五开间三进院落,占地770多平方米,建于明初,重修三次,最近一次维修是1999年。门外左右各遗旗杆夹,乃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二进堂号“追远”,前檐下还挂“文魁”、“经元”二匾,皆由后人仿造,原匾由明成化年间举人李质立,已于文革被毁。里间壁栊满置神主,两边对联“举目思言功祖德,存心为孝子慈孙”,其时从六世祖坟上担回来的三只乳猪静静躺在坛前,香火缭绕,供祖宗享用。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详细]
东岐黄氏宗祠
  东岐黄氏宗祠位于福州市郊亭江镇东岐村。始建于清康雍年间,乾隆、光绪扩建、续建,民国19年又修葺祠内,改造祠埕。祠坐北向南,木构,宽21米,深28米,总面积588平方米。前用平墙,石框版门双开,庭院前施屏门,三面回廊连结祠堂厅。厅堂面阔三间,抬梁减柱,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两山用鞍式封火墙。前廊宽敞,堂中设神主翕。左右两厢为祭事房。后天井宽如前院,进深短促,左右有小披舍,分别设厨房或杂用间。后院墙嵌镶建祠时出土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凹槽式青石墓碑一方。1992年,按原貌原位升高构架、粉墙青瓦,修葺一新。并在门墙檐下装饰黄氏先辈业绩的石雕一组,祠内悬挂当代名书画家楹联、匾额和书画,增…[详细]
玉井林氏宗祠
  玉井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玉井居委玉中路127号,建于明弘治年间,坐东南向西北,潮汕传统“四点金”局格,通面阔37米,通进深24.7米m。建筑面积913.9平方米。主体为二进一天口二伙巷,四个角各有厢房1间,祠后有后包。外观为广三路单门对称式,硬山顶,素胎瓦屋面,土形屋角,正门上方为宋体阳刻“林氏宗祠”石门匾1方,正厅使用梭形石柱,其正前中间上方有“明经”木质牌匾1方,屋内采用三载五瓜抬梁式结构,祠前有石狮一对。据族谱记载,玉井林氏于明代从福建莆田迁于此处,该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为玉井林姓宗祠,因祠堂天井地势偏低,每逢降雨之后,天井排水较慢,故名浸水祠。该宗祠还成立林巽墓…[详细]
华堂王氏宗祠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该祠由大宗祠和新祠堂两座祠堂组成。大宗祠始建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是为祭祀王羲之三十六世孙王琼夫妇而筑。建筑面南向,面积约1800平方米。华堂村是王氏聚居地,华堂王氏宗祠对研究王氏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绍兴华堂王氏宗祠建筑一进为王氏三卜六世祖与其配偶石氏的灵位,一进与二进之间有二层厢房,二进供奉王羲之像和王氏祖先的灵位。绍兴华堂王氏宗祠神堂建于明末清初,南面有一古戏台,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边长4.5米,通高6米,台板高1.7米,四角柱顶架设横桁,桁下柱间穿插雕花月梁,台内顶设天花板,上绘人物、花草、竹石图案,正中置网形藻…[详细]